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4: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2.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设施必须配有烟气处理设施,防止重金属、有机类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环境介质中。回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现代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余热回收装置等装置提高垃圾处理时的能源利用,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目前,固废焚烧炉在使用时,虽然可以回收热量以及处理尾气,但是固废垃圾内含有较多的水分,导致垃圾焚烧时的热值较低,无法充分的热解垃圾,产生的烟气也较难治理,同时燃烧时间也长,降低了垃圾焚烧处理的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废垃圾内含有较多的水分,导致垃圾焚烧时的热值较低,无法充分的热解垃圾,产生的烟气也较难治理,同时燃烧时间也长,降低了垃圾焚烧处理的速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包括烘干箱、燃烧炉本体以及设置在燃烧炉本体上的余热回收装置、烟气净化装置、冷凝排气管和水源式热泵装置,所述烘干箱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盖板,所述烘干箱的后端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处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有密封板,所述烘干箱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嵌设有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与余热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水源式热泵装置连接,所述隔板的侧壁通过圆孔滑动套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管,多个所述导管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连接有传动机构。
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轴,所述曲轴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分别与烘干箱的相对的两端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曲轴的轴径处滑动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端通过轴销与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的一端内壁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侧壁啮合有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曲轴的轴壁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贯穿烘干箱的侧壁并与第二齿圈的内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烘干箱的一侧通过进风口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杆壁上通过第三滚动
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共同绕接有传动带。
9.优选的,所述导管的上端管口边缘处对称开设有两个缺口,其中一个所述缺口内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顶块,另一个所述缺口内固定连接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顶块的侧壁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上端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固定连接有排气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固废焚烧烘干系统,通过设有的预热回收装置、冷凝排排气管和水源式热泵装置共同对固废垃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热量分别传递至干燥箱内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中,烟气净化装置对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进而能够对固废垃圾进行有效的焚烧处理,焚烧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干燥箱内时,打开盖板从进料口内输送固废垃圾,固废垃圾落在隔板上时直接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接触,进而能够利用固废垃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对待处理的固废垃圾进行干燥处理,使得垃圾进入到焚烧炉本体内时能够充分燃烧,提高了对垃圾的热解效率和垃圾焚烧的速度。
13.2、该固废焚烧烘干系统,通过设有的电机,在对垃圾进行烘干时,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使齿轮旋转,齿轮旋转带动第一齿圈使曲轴旋转,曲轴旋转时带动轴套推动传动杆移动,传动杆移动时带动横板使导管做往复活塞运动,并且导管内的弹性杆推动顶块围绕销轴摆动倾斜,从而能够在导管上移时顶起固废垃圾进行翻动,在旋转轴旋转时也同步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第一皮带轮旋转带动皮带使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旋转时带动传动轴时扇叶旋转产生气流,气流经过导管传递至隔板上方,进而能够加速固废垃圾缝隙之间的空气流动,提高了烘干固废垃圾的速度。
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固废垃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烘干待处理的垃圾,而且烘干速度快速效率高,使固废垃圾能被充分的燃烧,垃圾燃烧时的热值也高,产生的烟气也容易处理。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中干燥箱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图2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图2中导管的局部剖视图。
19.图中:1、烘干箱;2、冷凝排气管;3、烟气净化装置;4、余热回收装置;5、燃烧炉本体;6、水源式热泵装置;7、套管;8、传动带;9、电机;10、排气管;11、盖板;12、密封板;13、第二换热管;14、横板;15、曲轴;16、第一换热管;17、隔板;18、导管;19、扇叶;20、第一齿圈;21、齿轮;22、第二齿圈;23、第一皮带轮;24、第二皮带轮;25、传动杆;26、顶块;27、弹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参照图1

4,一种固废焚烧烘干系统,包括烘干箱1、燃烧炉本体5以及设置在燃烧炉本体5上的余热回收装置4、烟气净化装置3、冷凝排气管2和水源式热泵装置6,烘干箱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盖板11,烘干箱1的后端设有排料口,排料口处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有密封板12,烘干箱1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7,隔板17的上端嵌设有第一换热管16和第二换热管13,第一换热管16与余热回收装置4连接,第二换热管13与水源式热泵装置6连接,隔板17的侧壁通过圆孔滑动套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管18,多个导管18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板14,导管18的上端管口边缘处对称开设有两个缺口,其中一个缺口内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顶块26,另一个缺口内固定连接有弹性杆27,弹性杆27的一端与顶块26的侧壁转动连接,横板14的下端连接有传动机构,烘干箱1的上端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内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0。
23.传动机构包括曲轴15,曲轴15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分别与烘干箱1的相对的两端内侧转动连接,曲轴15的轴径处滑动套接有轴套,轴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5,传动杆25的上端通过轴销与横板14的下端固定连接,烘干箱1的一端内壁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齿轮21,齿轮21的侧壁啮合有第一齿圈20和第二齿圈22,第一齿圈20与曲轴15的轴壁固定连接,烘干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贯穿烘干箱1的侧壁并与第二齿圈22的内侧固定连接,旋转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3,烘干箱1的一侧通过进风口固定连接有套管7,套管7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杆壁上通过第三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9,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4,第一皮带轮23与第二皮带轮24之间共同绕接有传动带8。
24.本实用新型中,燃烧炉本体5内固废垃圾燃烧时,预热回收装置4、冷凝排排气管2和水源式热泵装置6共同对固废垃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分别传递至干燥箱1内的第一换热管16和第二换热管13中,烟气净化装置3对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进而能够对固废垃圾进行有效的焚烧处理,焚烧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干燥箱1内时,打开盖板11从进料口内输送固废垃圾,固废垃圾落在隔板17上时直接与第一换热管16和第二换热管13接触,进而能够利用固废垃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对待处理的固废垃圾进行干燥处理,使得垃圾进入到焚烧炉本体5内时能够充分燃烧,提高了对垃圾的热解效率和垃圾焚烧的速度,在对垃圾进行烘干时,启动电机9带动旋转轴使齿轮21旋转,齿轮21旋转带动第一齿圈20使曲轴15旋转,曲轴15旋转时带动轴套推动传动杆25移动,传动杆25移动时带动横板14使导管18做往复活塞运动,并且导管18内的弹性杆27推动顶块26围绕销轴摆动倾斜,从而能够在导管18上移时顶起固废垃圾进行翻动,在旋转轴旋转时同步带动第一皮带轮23旋转,第一皮带轮23旋转带动皮带8使第二皮带轮24旋转,第二皮带轮24旋转时带动传动轴时扇叶19旋转产生气流,气流经过导管18传递至隔板17上方,进而能够加速固废垃圾缝隙之间的空气流动,提高了烘干固废垃圾的速度。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