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椎体间植骨融合用植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椎体间植骨融合用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2.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时,需要使用到植骨器将骨粒放在两个椎体之间。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 209216337 u的一种用于椎体间或者椎体内植骨的手术器械,使用时将骨块放置在工作管道内,工作管道放置到椎体间或椎体内,推注杆能将骨块推人椎体内。
3.但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工作管道上没有限位装置,容易在放置到椎体间时插入过度;2、工作管道不便与握持,不方便人员植骨时的操作;3、工作管道内放置骨块有限,需要多次加料,延长人员植骨时间。
4.针对以上问题,现在提出一种椎体间植骨融合用植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体间植骨融合用植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椎体间植骨融合用植入装置,包括透明通管,所述透明通管顶端拆卸连接有透明漏斗,所述透明通管底端侧壁上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透明通管靠近透明漏斗的一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把手件;
8.所述把手件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侧连接有用于将固定套固定在透明通管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套远离固定件的一侧连接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连接有可折叠的握把。
9.优选的,所述透明漏斗靠近透明通管的一侧连接有螺纹接管,所述透明通管靠近透明漏斗的一端内壁设有与螺纹接管配合的螺纹。
10.优选的,所述透明通管底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为倾斜切口。
11.优选的,所述透明通管底端设有平开口,所述平开口宽度小于透明通管直径。
12.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出口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

3cm。
13.优选的,所述透明通管靠近限位块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圆孔。
14.优选的,所述透明通管靠近透明漏斗的一端外壁设有防滑纹,所述固定套内壁设有与防滑纹配合的橡胶凸起。
15.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两组固定板,所述固定套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开口,两组固定板分别连接在固定套靠近开口的端部,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固定旋钮,用于连接锁紧两组固定板,所述固定旋钮杆身穿过其中一组固定板并螺纹连接另一组固定板。
16.优选的,所述握把靠近转动座的一端连接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与转动座转动连接,且衔接块的转动范围为0

150度,所述握把上设有手指凹槽,所述握把远离衔接块一端连接有垫片。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设置限位块,使用时方便于对透明通管进行限位,防止透明通管伸入椎体过度,便于人员使用推杆器将骨粒从透明通管内推出;
19.2、通过设置把手件,握把展开时,人员能进行握持,从而对整个装置进行稳定,折叠靠近透明通管时,同样能抓握握把,人员便于根据操作习惯进行调节;
20.3、通过设置透明漏斗,便于对骨粒盛放,减少加料次数;
21.4、通过设置圆孔,便于植骨时的血从圆孔渗出,人员能及时对渗出的血处理,防止血流至透明通管顶部影响植骨操作;
22.5、透明通管和透明漏斗的设置,便于人员植骨时对通管内和漏斗内的骨粒进行观察,同时握把的设置也能使人员把持装置的时候不会挡住视野。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纹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透明漏斗与透明通管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握把收纳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平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1
‑‑
透明通管、12
‑‑
透明漏斗、13
‑‑
固定套、14
‑‑
固定板、15
‑‑
固定旋钮、16
‑‑
转动座、17
‑‑
握把、18
‑‑
防滑纹、19
‑‑
限位块、20
‑‑
出口、21
‑‑
圆孔、22
‑‑
螺纹接管、23
‑‑
平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1
33.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椎体间植骨融合用植入装置,包括透明通管11,所述透明通管11顶端拆卸连接有透明漏斗12,透明漏斗12便于对骨粒进行盛放;所述透明通管11底端侧壁上连接有限位块19,所述透明通管11靠近透明漏斗12的一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把手件;
34.所述把手件包括固定套13,所述固定套13一侧连接有用于将固定套13固定在透明通管11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套13远离固定件的一侧连接转动座16,所述转动座16上连接有可折叠的握把17。
35.所述透明漏斗12靠近透明通管11的一侧连接有螺纹接管22,所述透明通管11靠近透明漏斗12的一端内壁设有与螺纹接管22配合的螺纹;螺纹接管22的设置,方便透明漏斗12的拆卸,便于透明通管11的更换,同时便于根据需求选择是否使用透明漏斗12。
36.所述透明通管11底端设有出口20,所述出口20为倾斜切口;操作时切口对准的位
置即为骨料输出的位置,方便知道植骨时骨粒通入在哪一侧。
37.所述限位块19与出口20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

3cm;使用时限位块19方便于对透明通管11进行限位,防止透明通管11伸入椎体过度,便于人员使用推杆器将骨粒从透明通管11内推出;需要注意的是,限位块19能依据实际应用的大小进行制作。
38.所述透明通管11靠近限位块19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圆孔21;圆孔21的设置位置如图3所示,圆孔21便于植骨时的血渗出,人员能及时对渗出的血处理,防止血流至透明通管11顶部影响植骨操作;
39.所述透明通管11靠近透明漏斗12的一端设有防滑纹18,所述固定套13内壁设有与防滑纹18配合的橡胶凸起;所述固定件包括两组固定板14,所述固定套13靠近固定板14的一侧设有开口,两组固定板14分别连接在固定套13靠近开口的端部,所述固定板14上连接有固定旋钮15,用于连接锁紧两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旋钮15杆身穿过其中一组固定板14并螺纹连接另一组固定板14;
40.实际使用时,能将固定套13套设在透明通管11上,之后使用固定旋钮15连接两组固定板14,使两组固定板14相互靠近,同时固定套13内壁的橡胶凸起接触防滑纹18,进一步限定固定套13在透明通管11上的位置。
41.所述握把17靠近转动座16的一端连接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与转动座16转动连接,且衔接块的转动范围为0

150度,所述握把17上设有手指凹槽,所述握把17远离衔接块一端连接有垫片;
42.握把17展开时,人员能进行握持,从而对整个装置进行稳定,握把17靠近透明通管11折叠90度时,能对握把17进行收纳,衔接块受外力时会绕转动座16进行转动,不受外力时衔接块会稳定在调节后的位置,此种调节方式为现有的,本技术不作过多介绍;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将握把17向靠近透明漏斗12一侧转动45度或60度进行使用,或是向远离透明漏斗12一侧转动45度或60度进行使用,或是根据自身习惯进行调节,操作方便。
43.实施例2
44.请参阅图6和图7,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透明通管11底端设有平开口23,所述平开口23宽度小于透明通管11直径;
45.椎间隙宽度较小时,能将实施例1中的透明通管11取出,替换本实施例中的透明通管11进行使用,方便透明通管11伸入两个椎体之间,便于后续植骨;实际使用时,只需更换透明通管11,把手件和透明漏斗12不需更换,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便于使用;
46.本实施例中的透明通管11上的圆孔21和限位块19的设置位置如图6所示。
4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一种椎体间植骨融合用植入装置时,透明通管11与透明漏斗12连接后,骨粒放置在透明通管11和透明漏斗12内,人员能握持握把17,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握把17转动角度,透明通管11底端探入两组椎体之间,限位块19对透明通管11的伸入位置进行限定,使用推杆器能将骨粒推至椎体之间,能根据实际操作需求选择带有出口20的透明通管11或带有平开口23的透明通管11进行使用。
4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