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绕线模具及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模具及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绕线装置根据不同的绕线模具能够绕制出来引脚弯折角度不同的线圈。但现有的绕线装置中,经绕线模具缠绕出来的线圈,其引脚还需要后续多道折弯工艺后才能达到成品标准,每道折弯工艺均需要对折弯位置进行折弯定位,这就容易导致引脚散落,引脚与线圈本体粘连,甚至是线圈变形、漏铜,进而影响后续组装和正常使用等问题,显著降低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模具及绕线装置,有效避免引脚散落,或引脚与线圈本体粘连,甚至是线圈破裂或漏铜等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绕线模具,包括:
6.端盖,所述端盖的表面的作业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端盖的外侧面;
7.治具芯,所述治具芯穿设于所述端盖上,其一端伸出所述作业面,为绕线端,所述绕线端的表面贯通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槽形成导线槽;
8.折弯件,所述折弯件可调节设置于所述端盖上,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背离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侧,能够伸出所述作业面。
9.作为优选,所述端盖朝向所述治具芯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治具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部抵靠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10.作为优选,所述凹槽连通于所述第二容置槽背离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端,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壁形成入线槽。
11.作为优选,从所述第一容置槽背离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一端到所述第二容置槽背离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端,所述导线槽的槽底与所述作业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12.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上可调节设置有顶抵件,所述顶抵件与所述治具芯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折弯件与所述治具芯之间的间距,所述顶抵件能够伸出所述作业面。
13.作为优选,沿背离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方向,所述第一容置槽朝向所述端盖外侧面的槽口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14.作为优选,所述折弯件设置于作业面的边缘。
15.作为优选,所述端盖呈环状,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分别沿所述端盖的径向延伸。
16.作为优选,还包括公接头,所述公接头连接于所述治具芯的另一端,背离所述端盖
延伸。
17.一种绕线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绕线模具,治具芯连接于所述绕线装置的输出端。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模具及绕线装置中,通过端盖上的第一容置槽和治具芯上的第二容置槽形成用于放置线圈一端引脚的导线槽,线材能够在导线槽的引导下,进入作业面,并缠绕于治具芯的绕线端上,有效保证线圈整体稳定性好;在绕线结束时,可通过伸出作业面的折弯件对线圈另一端引脚进行折弯,基于折弯件位于第二容置槽背离第一容置槽的一侧,使得线圈的两个引脚呈现相背离设置,后续只需一次折弯即可达到成品标准,减少线圈的引脚后续折弯次数,以及多次定位带来的误差,有效避免引脚散落,或引脚与线圈本体粘连,甚至是线圈破裂或漏铜等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具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具的治具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26.图中:
27.100

线圈;101

第一引脚;102

第二引脚;
[0028]1‑
端盖;11

第一容置槽;12

作业面;13

限位部;131

入线槽;14

顶抵件;
[0029]2‑
治具芯;21

第二容置槽;22

凹槽;
[0030]3‑
折弯件;
[0031]4‑
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
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6]
如图1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模具,包括端盖1、治具芯2和折弯件3,端盖1的表面的作业面12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1,第一容置槽11的一端连通至端盖1的外侧面;治具芯2穿设于端盖1上,其一端伸出作业面12,为绕线端,绕线端的表面贯通设置有第二容置槽21,第二容置槽21连通第一容置槽11的另一端,与第一容置槽11形成导线槽;折弯件3可调节设置于端盖1上,位于第二容置槽21背离第一容置槽11的一侧,能够伸出作业面12。
[0037]
本实施例中的绕线模具中,通过端盖1上的第一容置槽11和治具芯2上的第二容置槽21形成用于放置线圈100一端的第一引脚101的导线槽,线材能够在导线槽的引导下,进入作业面12,并缠绕于治具芯2的绕线端上,有效保证线圈100整体稳定性好;在绕线结束时,可通过伸出作业面12的折弯件3对线圈100另一端的第二引脚102进行折弯,基于折弯件3位于第二容置槽21背离第一容置槽11的一侧,使得线圈100的第一引脚101与第二引脚102呈现相背离设置,后续只需一次折弯即可达到成品标准,减少第一引脚101或第二引脚102后续折弯次数,以及减少多次定位带来的误差,有效避免第一引脚101和第二引脚102从线圈100上散落,或第一引脚101、第二引脚102与线圈100本体粘连,甚至是线圈100破裂或漏铜等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0038]
参见图1和图2,端盖1呈环状,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21分别沿端盖1的径向延伸形成导线槽,折弯件3位于导线槽的导向方向上,使得第一引脚101与第二引脚102能够呈相背离的180度设置,以便后续只需对线圈100进行一次折弯即可达到成品标准,使得线圈100只需定位一次,减少多次定位带来的误差,提高产品良率。
[0039]
参见图1和图2,折弯件3可伸缩安装于端盖1上的第一安装孔中,位于作业面12的边缘。即当线圈100缠绕结束后,折弯件3伸出作业面12,上述折弯件3位于作业面12的边缘的设置使得折弯件3能够位于线圈100最外侧线材的外侧,从而对线圈100折弯形成第二引脚102。
[0040]
参见图1和图2,端盖1上可调节设置有顶抵件14,顶抵件14与治具芯2之间的间距小于折弯件3与治具芯2之间的间距。顶抵件14可伸缩地安装于端盖1上的第二安装孔中,能够伸出作业面12,将作业面12上的线圈100朝背离作业面12的方向顶出,从而便于机械手将缠绕好的线圈100拾取。
[0041]
参见图1和图2,沿背离第二容置槽21的方向,第一容置槽11朝向端盖1外侧面的槽口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便于第一引脚101进入第一容置槽11中,为第一引脚101提供足够的进入第一容置槽11的空间,避免拉扯线圈100时刮破或损坏第一引脚101。
[0042]
参见图4,绕线模具还包括公接头4,公接头4连接于治具芯2的另一端,背离端盖1延伸,使得公接头4作为绕线模具的连接端,用于与绕线设备相连接。
[0043]
参见图3至图5,端盖1朝向治具芯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部13,治具芯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22,限位部13抵靠于凹槽22的槽底,以使治具芯2与端盖1牢固连接,保证绕线模具绕线作业时的稳定性。
[0044]
参见图3至图5,凹槽22连通于第二容置槽21背离第一容置槽11的一端,限位部13朝向第二凹槽22的侧面与第二容置槽21的槽壁形成与导线槽相连通的入线槽131,且入线槽131沿导线槽的导向方向延伸。上述设置使得线圈100的第一引脚101能够依次沿导线槽和入线槽131进入端盖1的作业面12,然后绕治具芯2的绕线端进行缠绕,在导线槽和入线槽131的配合设置下设定了线圈100上第一引脚101的朝向方向。
[0045]
可选地,参见图4,凹槽22沿垂直于导线槽的导向方向贯通设置于治具芯2的外侧面上,增大凹槽22与限位部13的接触面积,增强端盖1与治具芯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46]
可选地,参加图5和图6,从入线槽131朝向导线槽的一端到入线槽131背离导线槽的一端,限位部13朝向作业面12的端面与作业面1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便于将第一引脚101从导线槽引导至作业面12上,并绕于治具芯2的绕线端。
[0047]
参见图5和图6,从第一容置槽11背离第二容置槽21的一端到第二容置槽21背离第一容置槽11的一端,导线槽的槽底与作业面1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便于将第一引脚101从端盖1的外侧面朝向端盖1的作业面12上进行引导,便于线圈100最内层的线材顺利缠绕于治具芯2的绕线端上。
[0048]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绕线装置,包括上述的绕线模具,治具芯2通过公接头4连接于绕线装置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治具芯2转动带动端盖1转动,进而将线材缠绕于治具芯2的绕线端,以使线材在作业面12上成型为线圈100。
[0049]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