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拼接式凸轮轴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凸轮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拼接式凸轮轴。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如公开号为cn211777630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拼接式凸轮轴,包括连接轴颈以及固定在连接轴颈上的凸轮,所述连接轴颈包括第一连接轴颈、第二连接轴颈,所述第一连接轴颈、第二连接轴颈拼接,所述第一连接轴颈、第二连接轴颈连接处外部套设有支撑轴颈,所述第一连接轴颈、第二连接轴颈拼接呈连接轴颈,所述支撑轴颈过盈连接在第一连接轴颈、第二连接轴颈拼接处,所述凸轮固定分布在连接轴颈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拼接式结构,将凸轮轴做成拼接结构,使用拼接结构的卡接凸起、卡接凹槽实现连接轴颈的同步旋转。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改拼接轴的连接部分的支撑轴颈采用过盈连接的方式安装,从而导致在拆卸拼接式凸轮轴时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实现凸轮轴的组装及拆卸,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拼接式凸轮轴。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拼接式凸轮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可拼接式凸轮轴,包括:
7.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置有若干个,各所述连接轴之间可拆卸连接;
8.轴肩,所述轴肩设置有若干个,各所述轴肩安装在连接轴的两端,所述轴肩周侧开设有螺纹槽;
9.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轴一端的轴肩上;
10.以及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轴另一端的轴肩上;
11.其中,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套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的卡接将各根连接轴连接起来,进而便于拆卸与组装各根连接轴。
13.可选的:
14.所述轴肩的一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径等于连接轴的轴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肩和连接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在更换轴肩时无需更换连接轴,进而降低维修成本。
16.可选的,第一连接套包括:
17.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设置成轴套状,所述第一螺纹部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螺纹部的内径等于轴肩的外径;
18.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设置在第一螺纹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螺纹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
19.导孔,所述导孔设置有若干个,各所述导孔等距分布在第二螺纹部的内壁上,所述
导孔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部的一端,且所述导孔远离第一螺纹部设置;
20.以及卡槽,所述卡槽设置在导孔的一端,且所述卡槽靠近第一螺纹部;
21.其中,所述第一螺纹部与轴肩之间螺纹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螺纹部将第一连接套安装在轴肩上,并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套、导孔、卡槽将第二连接套与第一连接套相互可拆卸连接。
23.可选的,第二连接套包括:
24.卡接套筒,所述卡接套筒的外径等于第二螺纹部的内径;
25.卡块,所述卡块设置有若干块,各所述卡块等距分布在卡接套筒的外壁上,且所述卡块的一侧面与卡接套筒的一端面对齐;
26.以及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三螺纹部套设在卡接套筒外,所述第三螺纹部的内径等于第二螺纹部的外径及轴肩的外径,所述第三螺纹部内壁上开设有螺纹;
27.其中,当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套连接时,各所述卡块通过导孔卡在卡槽里。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块与卡槽卡接将第二连接套卡接在第一连接套上,利用第三螺纹部将第二连接套与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并利用第三螺纹部加强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套的连接关系。
29.可选的,还包括:
30.凸轮,所述凸轮设置有若干个,各所述凸轮开设有定位孔;
31.其中,连接轴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通过螺栓将各个凸轮可拆卸安装在连接轴上。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凸轮以及连接轴上开设定位孔,进而将凸轮可拆卸安装在连接轴上。
33.可选的,还包括:
34.油道,所述油道开设在连接轴的内部,所述油道贯穿连接轴的两端;
35.其中,连接轴的周侧开设有若干油孔,各所述油孔交错设置,各所述油孔与油道连通。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轴上开设油孔及连接轴内开设油道进而便于给予连接轴添加润滑油。
37.可选的,还包括:
38.油塞,所述油塞安装在油道内,且所述油塞位于连接轴的端面处;
39.其中,油道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靠近端面,油塞与连接轴之间螺纹连接。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油道的两端设置油塞能够防止油道内的润滑油发生泄漏。
41.可选的,还包括:
42.拉环,所述拉环设置在油塞的端面,且所述拉环远离油道设置。
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油塞上设置拉环能够便于拔出油塞。
4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5.轴肩与连接轴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在更换轴肩时无需更换连接轴,降低凸轮轴的维修成本;
46.各根连接轴利用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套进行连接,进而使得凸轮轴能够拆装,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拼接凸轮轴,且各根连接轴可重复使用,降低制造成本;
47.通过在连接轴上设置油道及油孔,从而实现在不拆下凸轮轴的前提下添加润滑油。
附图说明
4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拼接式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拼接式凸轮轴的部分剖视图;
5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5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52.附图标记:1、连接轴;2、轴肩;3、第一连接套;31、第一螺纹部;32、第二螺纹部;33、导孔;34、卡槽;4、第二连接套;41、卡接套筒;42、卡块;43、第三螺纹部;5、凸轮;51、定位孔;6、油道;7、油孔;8、油塞;9、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5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拼接式凸轮轴,参照图1和2,包括连接轴1、轴肩2、第一连接套3及第二连接套4,连接轴1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轴1的两端周侧设置有螺纹,轴肩2设置有若干个,轴肩2的一端面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孔径大小等于连接轴1的孔径,轴肩2的周侧上开设有螺纹槽,第一连接套3与第二连接套4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两个轴肩2上,通过连接第一连接套3与第二连接套4将各根连接轴1拼装起来进而形成凸轮轴的主轴。
55.参考图1和3,第一连接套3包括第一螺纹部31、第二螺纹部32、导孔33及卡槽34,第一连接部设置成轴套状,第一连接部的内径等于轴肩2的外径,第一连接部内壁上设置有螺纹,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在轴肩2上,第二螺纹部32位于第一螺纹部31的一端面上,第一螺纹部31和第二螺纹部32的内部贯通,第二螺纹部32的外径小于第一螺纹部31的外径,第二螺纹部32的外部上设置有螺纹,导孔33设置有四个,各个导孔33等距开设在第二螺纹部32的内壁上,各个导孔33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部32的一端门,且各个导孔33均远离第一螺纹部31,卡槽34设置成圆环槽状,卡槽34的纵截面与导孔33的横截面一样均设置成方形,卡槽34位于卡孔的一端,且两者相互连通,卡槽34靠近第一螺纹部31。
56.参考图3和4,第三连接套包括卡接套筒41、卡块42、第三螺纹部43,第三螺纹部43设置成套筒状,第三螺纹部43的内径等于轴肩2的外径与第二螺纹部32的外径,卡接套筒41固定连接在第三螺纹部43的内部,卡接套筒41的外径等于第二螺纹部32的内径,卡块42设置有四个,各个卡块42均匀等距设置在卡接套筒41的周侧上,且卡块42靠近卡接套筒41的一端面,卡块42的横截面等于导孔33的横截面;
57.其中,当第一连接套3与第二连接套4配合时,卡接套筒41带着卡块42沿着导孔33进入卡槽34,并通过旋转卡接套筒41将卡块42与导孔33错位,进而将卡块42卡在卡槽34内,第二螺纹部32与第三螺纹部43通过螺纹连接进而将第一连接套3与第二连接套4连接起来,第三螺纹部43还与轴肩2螺纹连接,进而将第二连接套4螺纹连接在连接轴1上。
58.其中凸轮轴主轴最外端的两根连接轴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不安装第一连接套3与
第二连接套4。
59.参考图1和2,连接轴1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凸轮5,凸轮5套设在连接轴1上,凸轮5与连接轴1接触的部分上开设有定位孔51,连接轴1上也相应开设有若干定位孔51,并通过螺栓将各个凸轮5固定连接在连接轴1上。
60.参考图1和2,连接轴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油道6,连接轴1的周侧上设置有油孔7,油孔7的孔径小于定位孔51的孔径,油孔7与各个定位孔51交错设置,且油孔7与油道6之间连通,通过设置油道6与油孔7能够在不拆除凸轮轴的情况下,将润滑油加到凸轮轴上;
61.油道6的两端设置有油塞8,油塞8的外径等于油道6的孔径,油塞8的表面设置有螺纹,靠近凸轮轴主轴的两端面处的油道6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进而使得油塞8螺纹连接在凸轮轴上,油塞8能够防止润滑油从油道6的两端漏出;
62.油塞8的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拉环9,所述拉环9位于远离油道6的位置,通过设置拉环9能够便于安装与拆卸油塞8。
6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拼接式凸轮轴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各个凸轮5套在连接轴1上,然后通过螺栓将凸轮5固定在连接轴1上,其次将各根连接轴1上安装轴肩2,再在每个连接轴1两端的轴肩2上分别安装第一连接套3与第二连接套4,然后在将位于不同连接轴1上的第一连接套3与第二连接套4连接起来,进而将各根连接轴1拼接形成凸轮轴的主轴,然后将油塞8安装在油道6的端口处,其中凸轮轴主轴最外端的两根安装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不安装第一连接套3与第二连接套4。
6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