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净化气流的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0: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气流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2.加湿器是一种用于调节环境中湿度的设备,现有的蒸发型加湿器因为无水雾、对水质要求低和节能等好处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现有的蒸发型加湿器通常是将滤网打湿,通过风扇单元将气流引导穿过吸收水分的滤网后吹出加湿器完成与气流的热交换,使得气流携载水汽被吹出加湿器,实现加湿空气的目的,一般加湿器进气口的位置相对较低,靠近底面,当加湿器中的风扇单元使气流由进气口进入时,会使得气流携带部分灰尘进入加湿器中,导致加湿器内部的元器件上附着灰尘,长时间容易滋生细菌,且容易引起元器件的损坏,为解决此问题,市面上的加湿器通常在壳体内部设置过滤结构,使得过滤结构不易拆卸、清洁或更换,当过滤结构长时间不清洁时,会降低气流的进气效率,从而影响加湿效率,并且还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体涉及一种净化气流的加湿器,解决了现有加湿器在壳体内部设置过滤结构,使得过滤结构不易拆卸、清洁或更换,影响加湿效率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气流的加湿器,包括水箱组件、主机、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设于水箱内的加湿组件,所述主机内设有风扇单元,所述水箱组件与所述主机配合,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覆盖所述气流进口,外部气流经过所述过滤组件过滤后经由所述气流进口进入加湿器的内部,穿过所述加湿组件后携载水汽从所述气流出口排出,所述主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过滤组件的腔体,所述气流进口设于所述腔体的底壁,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7.好处是,通过在加湿器上设置过滤组件,能够对准备进入加湿器内的气流进行过滤,将气流中的灰尘等杂质进行过滤,使得进入加湿器内部的气流更加干净,减少加湿器内部元器件落灰的同时吹出的湿润气流更干净,用户使用体验更好;当过滤组件长时间使用,会使其表面积累灰尘,过滤杂质的效率降低,当过滤组件为可拆卸时,能够便于清理或更换过滤组件;而通过腔体安装过滤组件,使得过滤组件能够快速安装定位,同时减少在壳体上设置凸起的部件,使得加湿器外观更美观;由于腔体形成为内凹结构,将气流进口设于腔体的底壁时,便于在腔体中设置过滤组件,还可对过滤组件起到隐藏的作用,使得加湿器的外观更加美观。
8.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层和固定所述过滤层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
述腔体的壁连接固定,所述安装件背离所述过滤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所述过滤组件拆卸的扣手位。
9.好处是,过滤层对流经其的气流进行过滤;安装件用于将过滤层固定在安装位置,使过滤层尽可能将气流进口密封,安装件上设置的扣手位便于用户抓持而带动安装件运动,进而达到锁紧或释放过滤层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0.优选的,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过滤层分体设置,所述安装件包括用于压紧所述过滤层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自所述安装件的侧面朝向所述腔体的底壁延伸,所述过滤层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腔体连接固定后所述压紧件压住所述过滤层。
11.好处是,压紧件用于使过滤层贴紧在气流进口,从而使过滤层对气流进口密封,使得进入气流进口的气流必须先经过过滤层进行过滤,从而进入加湿器内部的气流更加干净,用户体验更好。
12.优选的,所述压紧件包括压住所述过滤层的压紧部,和与所述过滤层形成间隙、用来使气流进入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过滤层之间空间的过风部。
13.好处是,将压紧件分为压住过滤层的压紧部和与过滤层形成间隙的过风部,使得压紧件在固定过滤层的同时,还能够使气流流向过滤层,过风部使气流可以流向过滤层的表面,从而气流进入过滤层的面积较大,进气效率更高,且过滤结构简单。
14.优选的,所述压紧件至少具有三个,相邻所述压紧件的圆心角相等。
15.好处是,当压紧件的数量少于三个时,即压紧件设有1或2个时,安装件在安装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压紧件易产生摆动,使得过滤层在密封气流进口时密闭性降低,进而对气流的过滤效率降低,从而进入加湿器内部的气流的纯净度降低,影响使用体验。
16.优选的,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过滤层一体设置从而实现所述过滤组件的整体可拆。
17.好处是,对过滤组件的拆卸操作更加简单且方便,同时也能防止过滤层丢失,用户体验更好。
18.优选的,所述安装件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外部气流经过第一进风口、过滤层、气流进口进入所述加湿器的内部。
19.好处是,在安装件上开设第一进风口,使得气流的流动路径最短,气流的损耗较小,从而进气效率更高,进而加湿效率更高。
20.优选的,所述腔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21.好处是,将腔体设于壳体的底部时,使得设于腔体底壁的气流进口也设于壳体的底部,一般情况下壳体底部不容易被用户观察到,可以起到隐藏气流进口和腔体的作用,使得加湿器整体的外观更美观。
22.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腔体的侧壁设有第三进风口,外部气流依次经过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过滤层、气流进口进入所述加湿器的内部。
23.好处是,由于腔体底壁设有气流进口,腔体侧壁设有第三进风口,使得气流经第三进风口由气流进口进入加湿器内部时,气流会拐弯,使得气流由大体水平方向转变为竖直方向,大体水平方向的气流可以由壳体上的第二进风口进入,竖直方向的气流由气流进口进入加湿器内部,由于壳体面积较大,使得第一进风口的面积可以设置的较大,从而保证了气流进口的进气量,提高了加湿器的进气效率,由壳体进风能够减少气流中携带的灰尘等杂质,减少更换过滤组件的频率,使用体验更好;并且气流进口设于腔体中,当气流充满腔
体时,气流继续进入腔体,会压迫腔体中的气流朝向过滤组件移动,进而穿过过滤组件流向气流进口中,提高了加湿器的进气效率。
24.优选的,所述第三进风口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滤层的高度。
25.好处是,因为第三进风口与过滤层沿气流方向并排设置,当第三排气口的高度大于过滤层的厚度时,过滤层不会对流经第三排气口进行遮挡,使得气流能够最大程度的由第三排气口流向腔体中,减少气流的损耗,提高进风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为加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加湿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加湿器底部的爆炸示意图;
29.图4为安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其中,1、主机;101、气流出口;11、第二进风口;12、第三进风口;13、气流进口;2、风扇单元;3、腔体;4、过滤组件;41、过滤层;42、安装件;421、扣手位;422、第一进风口;423、压紧件;424、压紧部;425、过风部;5、水箱组件;51、水箱;6、加湿组件;7、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气流的加湿器,包括水箱组件5、主机1、气流进口13和气流出口101,所述水箱组件5包括水箱51、设于水箱51内的加湿组件6,所述主机1内设有风扇单元2,所述水箱组件5与所述主机1配合,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组件4,所述过滤组件4覆盖所述气流进口13,外部气流经过所述过滤组件4过滤后经由所述气流进口13进入加湿器的内部,穿过所述加湿组件64后携载水汽从所述气流出口101排出,所述主机1包括壳体7,所述壳体7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过滤组件4的腔体3,所述气流进口13设于所述腔体3的底壁,所述过滤组件4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腔体3内。
33.其中,壳体7用于形成加湿器的外壳,气流进口13用于使气流由外部进入加湿器内部的开口,气流出口101用于使气流由加湿器内部排向外部的开口,优选的气流出口101由壳体7限定,风扇单元2用于使气流流动,优选的,风扇单元2包括风扇和驱动风扇运动的电机,本例中优选的风扇单元2设于靠近气流进口13的一侧,便于将气流由外部抽至加湿器内部,过滤组件4用于过滤通过气流进口13的气流中的杂质,具体的过滤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过滤组件4覆盖气流进入加湿器内部的气流进口13,当具有一个气流进口13时,则在该气流进口13处设置过滤组件4以过滤进入加湿器内部的气流。
34.可以理解的,当加湿器具有多个气流进口13时,至少需要在能使气流进入加湿器内部的气流进口13处设置过滤组件4,尽可能的阻挡气流中混入的杂质进入加湿器内部;当然也可在所有气流进口13的位置处设置过滤组件4。
35.壳体7上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组件4的腔体3,过滤组件4可拆卸的设置于腔体3内,具体的,过滤组件4与腔体3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配合连接,连接件为现有常规的可拆卸结构,本例优选连接件为卡扣连接,拆卸容易,安装方便,固定牢固,将气流进口13设于腔体3的底壁,由于腔体3形成为内凹结构,将气流进口13设于腔体3的底壁时,便于在腔体3中设
置过滤组件4,还可对过滤组件4起到隐藏的作用,使得加湿器的外观更加美观。
36.其中,过滤组件4可拆卸的设于壳体7对应气流进口13处,优选的,过滤组件4设于气流进口13的外侧,从而便于拆卸,进而便于清理或更换过滤组件4,本例优选的过滤组件4可拆卸的设于壳体7的外部,可以在不拆卸加湿器本体的前提下,将过滤组件4拆卸,操作方便。
37.可以理解的,过滤组件4也可设于由壳体7形成的空腔中,只要过滤组件4能够从壳体7上拆卸即可。
38.其中,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过滤层41和固定所述过滤层41的安装件42,所述安装件42与所述腔体3的壁连接固定,所述安装件42背离所述过滤层41的一侧设有用于所述过滤组件4拆卸的扣手位421,具体的,过滤层41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如泡棉,安装件42用于固定过滤层41,本例优选的安装件42的端部面压紧过滤层41,使得过滤层41在安装后不能随意移动,同时,安装件42与腔体3的壁连接,本例优选的安装件42与腔体3的壁可拆卸连接,可拆卸方式可以为螺纹、卡扣等连接方式,扣手位421用于使用者通过其带动安装件42转动,进而锁定或释放过滤层41,本例并不限定扣手位421的具体形状,扣手位421可以为条形、矩形或圆形等形状,本例优选的扣手位421为长条形,便于手抓持。
39.其中,所述安装件42与所述过滤层41分体设置,所述安装件42包括用于压紧所述过滤层41的压紧件423,所述压紧件423自所述安装件42的侧面朝向所述腔体3的底壁延伸,所述过滤层41放置在所述腔体3内,所述安装件42与所述腔体3连接固定后所述压紧件423压住所述过滤层41,具体的,将过滤层41与安装件42分体设计便于将过滤层41拆卸,进行清理或更换,压紧件423用于压紧过滤层41,优选的压紧件423为若干自安装件42的侧面朝向腔体3的底壁延伸的薄片结构,通过压紧件423的侧边将过滤层41压紧,使得相邻压紧件423之间形成使气流通过的通道,同时薄片形压紧件423与过滤层41的接触面较小,从而遮蔽过滤层41的面积较小,进而气流穿过过滤层41的面积最大,进气效率更高,将过滤层41设于腔体3内,便于过滤层41安装的同时更好的遮蔽设于腔体3底壁的气流进口13。
40.可以理解,当压紧件423完全覆盖过滤层41,且压紧件423上开设气流进口13时,气流可以直接通过压紧件423上的气流进口13穿过过滤层41进入加湿器内部。
41.其中,所述压紧件423包括压住所述过滤层41的压紧部424,和与所述过滤层41形成间隙、用来使气流进入所述安装件42与所述过滤层41之间空间的过风部425,具体的,压紧部424与过滤层41抵靠从而压紧过滤层41,过风部425的不与过滤层41直接抵靠,使得过风部425与过滤层41之间的间隙形成为气流流动的空间,优选的压紧部424与过风部425一体成型时,使压紧件423形成为“l”形。
42.其中,所述压紧件423至少具有三个,相邻所述压紧件423的圆心角相等,具体的,压紧件423均匀设于安装件42的周侧,优选的压紧件423的数量设有6个,相邻压紧件423之间的圆心角均为60
°
,使得压紧件423呈环形阵列布置,安装件42的安装更稳固;当压紧件423的数量少于三个时,即压紧件423设有1或2个时,安装件42在安装过程中,稳定性较差,易产生摆动,使得过滤层41在密封气流进口13时密闭性降低,进而使进入加湿器内部的气流的纯净度降低,影响使用体验。
4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42与所述过滤层41一体设置从而实现所述过滤组件4的整体可拆,具体的,一体设置如将过滤层41卡设在安装件42中,或将过滤层41粘设在安
装件42上,使得过滤组件4的拆卸更加方便。
44.其中,所述安装件42上设有第一进风口422,外部气流经过第一进风口422、过滤层41、气流进口13进入所述加湿器的内部,具体的,在安装件42上开设第一进风口422,使得气流的流动路径最短,进气效率更高,优选的安装件42形成为内凹的形状,内凹的底壁设有扣手位421,内凹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风口422,安装件42内凹部分的外壁与腔体3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供由第一进风口422进入的气流经过空隙流向过滤层41,气流穿过过滤层41经气流进口13进入加湿器内部。
45.其中,所述腔体3设于所述壳体7的底部,具体的,将腔体3设于壳体7的底部时,从而设于腔体3底壁的气流进口13也设于壳体7的底部,一般情况下壳体7底部不容易被用户观察到,可以起到隐藏气流进口13的作用,使得加湿器整体的外观更美观。
46.其中,所述壳体7上还设有第二进风口11,所述腔体3的侧壁设有第三进风口12,外部气流依次经过第二进风口11、第三进风口12、过滤层41、气流进口13进入所述加湿器的内部,具体的,由于腔体3底壁设有气流进口13,腔体3侧壁设有第三进风口12,使得气流经第三进风口12由气流进口13进入加湿器内部时,气流流动方向会转动一定夹角,使得气流方向由大体水平方向转变为竖直方向,夹角大体相当于第三进风口12与气流进口13之间的夹角,大体水平方向的气流可以由壳体7上的第二进风口11进入,由于壳体7面积较大,使得第二进风口11的面积可以设置的较大,从而保证进气量,提高了加湿器的进气效率,由壳体7进风能够减少气流中携带的灰尘等杂质,减少更换过滤组件4的频率,使用体验更好;并且气流进口13设于腔体3中,当气流充满腔体3时,气流继续进入腔体3,会压迫腔体3中的气流朝向过滤组件4移动,进而穿过过滤组件4流向气流进口13中,提高了加湿器的进气效率;而腔体3中设置有过滤组件4,可以通过过滤组件4将第三进风口12和气流进口13遮蔽,减少加湿器上设置的开口,使的加湿器的外观更加美观。
47.其中,所述第三进风口12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滤层41的高度,具体的,第三进风口12与过滤层41沿气流方向并排设置,当第三排气口12的高度大于过滤层41的厚度时,过滤层41不会对流经第三排气口12的气流进行遮挡,使得气流能够最大程度的由第三排气口12流向腔体3中,减少气流的损耗,提高进风效率。
48.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