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制备含银抗菌聚酯纤维过程中含银化合物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9: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抗菌聚酯纤维的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备含银抗菌聚酯纤维过程中含银化合物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含银抗菌聚酯纤维过程中,由于其中的混合原料之一为含银化合物的溶液,由于含银化合物的溶液遇光后不稳定,会发生变性的情况,这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含银化合物的溶液全程进行遮光作业,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佳的措施或设备来有效地防止含银化合物的溶液被光污染,进而无法确保生产后的产品的成品率,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含银抗菌聚酯纤维过程中含银化合物注入装置,用以避免在含银化合物的溶液的逐渐注入反应釜的过程中,含银化合物的溶液与光接触而影响其化学性质的问题出现,进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达到预期范围。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制备含银抗菌聚酯纤维过程中含银化合物注入装置,包括安装于反应釜的上端盖上的注入筒,所述注入筒为遮光的金属或聚乙烯材料制成,注入筒竖直设置且其下端与构造于上端盖上的连接头连接,于注入筒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封盖,含银化合物的溶液注入注入筒内并经连接头进入反应釜内。
6.进一步的,所述注入筒的下端构造成向下渐缩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小径端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与连接头可拆卸连接。
7.进一步的,于所述下料管上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流量计和控制阀。
8.进一步的,于所述封盖上构造有与注入筒的内腔连通的弯管。
9.进一步的,于所述注入筒内可拆卸安装有内套,所述内套的外壁与注入筒的内壁相接触。
10.进一步的,于所述内套的下端构造有与所述喇叭状结构的内壁相适配的底托。
11.进一步的,于所述内套的内壁上沿其周向间隔构造有多组搅拌叶片组,各组搅拌叶片组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搅拌叶片,于内套的上端构造有连接架,于所述封盖上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与连接架可拆卸连接,于转杆伸出封盖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手轮。
12.进一步的,于所述连接架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装配口,所述转杆的下端构造成与装配口相适配的形状。
13.进一步的,于各所述搅拌叶片上间隔开设有过料孔。
14.进一步的,于所述上端盖上构造有多个进料口接头,各物料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进料口接头进入反应釜内。
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注入筒来盛装含银化合物的溶液,由于注入筒为遮光的金属或聚乙烯材料制成,使得含银化合物的溶液在逐渐注入反应釜内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避光下完成,进而避免了含银化合物的溶液发生变性的问题出现;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注入筒为与上端盖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在注入筒发生脏污或损坏后,方便拆卸维修;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含银化合物的溶液的逐渐注入反应釜的过程中,含银化合物的溶液与光接触而影响其化学性质的问题出现,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达到预期范围。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于反应釜的上端盖上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盖与转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3.标注部件:100

反应釜,101

上端盖,102

进料口接头,103

连接头,200

注入筒,201

喇叭状结构,202

下料管,203

控制阀,204

流量计,205

封盖,206

弯管,207

内套,208

底托,209

搅拌叶片,210

过料孔,211

连接架,212

装配口,213

控制手轮,214

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含银抗菌聚酯纤维过程中含银化合物注入装置,其安装在反应釜100的上端盖101上,上端盖101与反应釜100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如图1

2所示,该注入装置包括注入筒200和封盖205,其中,在上端盖101上构造有与反应釜100内腔连通的连接头103,注入筒200竖置设置在上端盖101的上方,注入筒200的下端与连接头103可拆卸连接,且为了遮光的需要,注入筒200采用遮光的金属或聚乙烯材料制成,封盖205可拆卸连接在注入筒200的上端,使得注入筒200内的含银化合物的溶液处于完全遮光的环境中,含银化合物的溶液注入注入筒200内并经连接头103进入反应釜100内。在上端盖101上构造有多个进料口接头102,其他的无需遮光的各个物料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进料口接头102进入反应釜100内。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注入筒200来盛装含银化合物的溶液,由于注入筒200为遮光的金属或聚乙烯材料制成,使得含银化合物的溶液在逐渐注入反应釜100内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避光下完成,进而避免了含银化合物的溶液发生变性的问题出现;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注入筒200为与上端盖101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在注入筒200发生脏污或损坏后,方便拆卸维修;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含银化合物的溶液的逐渐注入反应釜100的过程中,含银化合物的溶液与光接触而影响其化学性质的问题出现,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达到预期范围。
2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注入筒200的下端构造成向下渐
缩的喇叭状结构201,这样避免含银化合物的溶液残留在注入筒200的下端,即使得含银化合物的溶液排出更加充分。喇叭状结构201的小径端连接有下料管202,该下料管202与上述的连接头103可拆卸连接,其中,在下料管202上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流量计204和控制阀203,通过流量计204和控制阀203来实现含银化合物的溶液按照预定流量逐渐注入反应釜100内,使其在反应釜100内与其他原料逐渐混合。且为了保持注入筒200内的压力与外界相同,以便于注入筒200内溶液的顺利流出,同时避免光线射入注入筒200,在封盖205上构造有与注入筒200的内腔连通的弯管206。
2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为了便于清洁注入筒200内壁上残留的溶液,如图3

4所示,在注入筒200内可拆卸安装有内套207,含银化合物的溶液位于内套207内部,该内套207的外壁与注入筒200的内壁相接触。本实施例为了便于内套207的装配和拆卸,在内套207的下端构造有与喇叭状结构201的内壁相适配的底托208,底托208与喇叭状结构201的内壁为面与面的接触,这样拆卸或者安装更加容易,不会出现卡死或损坏注入筒200的现象发生。
2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为了避免含银化合物的溶液在注入筒200内发生沉淀等现象,如图3

5所示,在内套207的内壁上沿其周向间隔构造有多组搅拌叶片209组,各组搅拌叶片209组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搅拌叶片209,在内套207的上端构造有连接架211,在封盖205上转动连接有转杆214,该转杆214与连接架211可拆卸连接,在转杆214伸出封盖205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手轮213;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控制手轮213,实现转杆214带动内套207转动,进而使得内套207上的搅拌叶片209对内套207内的含银化合物的溶液进行扰动,进而避免沉淀等现象的发生。其中,本实施例转杆214与连接架211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在连接架21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装配口212,转杆214的下端构造成与装配口212相适配的形状,转杆214的下端装配在装配口212内。本实施例为了提高搅拌效果,在搅拌叶片209上间隔开设有过料孔210,部分含银化合物的溶液流经过料孔210而产生微扰动,并与搅拌叶片209的扰动相互作用。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