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微藻培养基及降解藻毒素的方法与流程

2021-11-25 01: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藻培养基及降解藻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微藻是水产养殖塘塘主要的生产者之一。在水产养殖业内,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研究和养殖技术人员所希望的放苗前的养殖水体颜色为浅绿色,即是微藻为优势种形成的水体。微藻是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的直接利用者。众所周知,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水中的粪便、残饵、动物尸体累积较多,最终直接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聚升,养殖动物的各类应激反应增多增强,病害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增大。但是,采取定向培藻的养殖方式,培养有益微藻的繁殖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加快塘塘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藻通过自身光合作用,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溶解氧含量,形成养殖水体中物质良性循环的环境。同样,微藻具有的强大修复水体的功能也使其可以应用在湖泊水体的污染治理上。因此,采用微藻来开发培水产品也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3.但是,在外塘养殖过程中,如何定向培养有益藻是目前行业的难点,尤其是蓝藻等有害藻容易爆发,更具活力等优势下,有益的小球藻等藻类不易生存。
4.在阴雨天气,外塘藻类容易腐败变质,产生有毒的藻毒素,从而对鱼苗造成肝细胞损伤,小剂量慢性刺激可引发肝癌,破坏肝细胞结构。生物碱类神经毒素是神经兴奋阻断剂,导致水生动物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细胞毒素则侵害动物的各种特定细胞,产生毒害,引起损伤。水生动物中毒后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肝脏肿大、充血、坏死,肠道出血,体表黏液增多,鳃丝部分或全部溃烂等,临床表现有拒食、漫游、麻痹、死亡等。
5.蓝藻毒素是水华蓝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淡水中的种类很多。根据毒素对生物的毒性作用及毒素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蓝藻毒素主要分为作用于肝脏的肝毒素和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素2种类型,其它还有细胞毒性、皮肤毒性和刺激毒性藻毒素,如脂多糖、皮肤毒素等,主要包括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节球藻毒素(nodularin)和柱孢藻毒素
6.蓝藻水华及其毒素污染已成为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危害之一,由此带来的水生态健康风险也是
7.当前研究的热点
8.蓝藻大量爆发会产生天然毒素,给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藻毒素可在鱼类性腺中累积并导致各种病理损伤,还可导致鱼类产卵量减少、受精率下降、幼鱼成活率降低并发育迟缓,且具有亲本传递效应;此外,藻毒素还会干扰鱼类性激素的分泌水平与性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9.藻毒素会迅速与鱼体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结合,抑制蛋白磷酸化,干扰细胞信号传导,还能导致细胞产生过量的活性氧簇,导致脂质过氧化,引起dna损伤。
10.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品种的密度和产量在不断提高。伴随着颗粒饲料的大量使用,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也日益加剧。近年来,水生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受到各种
致病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大规模死亡事件不断增加,除传统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盐类、化学鱼药等之外,由藻类毒素引起的鱼虾病害和损失呈上升趋势。由于由藻类毒素引起的鱼虾中毒方面的研究不充分,同时当前水质检测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一些藻类毒素引起的中毒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目前,市场上的解毒产品越来越多,养殖户在面对五花八门的解毒产品时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往往不知所措,只能频繁更换解毒产品,不仅造成浪费,还耽误病情造成更大损失。藻毒素不仅容易引起鱼病,导致鱼虾拒食甚至死亡,影响水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更重要的是其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池塘养殖中藻类毒素的中毒机理、途径、诊断方法及解毒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减轻或解除对水生动物的危害也越来越来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1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藻培养基及降解藻毒素的方法。该培养基能够有效地促进有益微藻快速生长繁殖,保证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加快水产养殖过程有机物的分解转化,抵抗敌害生物的侵蚀,降低了水体中的藻毒素,有利于改善水产养殖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产品的生长。
1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3.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藻培养基,由过硫酸氢钾、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果酸、冰乙酸、硫代硫酸钠、乳酸链球菌、月桂酰基谷氨酸钠和吐温组成。
14.一些实施方案中,每1l微藻培养基由如下组分和余量的水组成:
[0015][0016]
本发明中,所述吐温为吐温80、吐温60中的至少一种。
[0017]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1l微藻培养基由如下组分和余量的水组成:
[0018][0019]
或,
[0020][0021][0022]
或,
[0023][0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微藻培养基在促进微藻生长、降解藻类毒素中的应用。
[0025]
其中,所述微藻为有益藻类,包括小球藻、卵囊藻、微拟球藻、角毛藻、海链藻。
[0026]
本发明还提供微藻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
1)在水中依次加入过硫酸氢钾、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充分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获得料液1;
[0028]
2)将料液1冷却至常温,依次加入果酸、冰乙酸、硫代硫酸钠,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料液2;
[0029]
3)在所述料液2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乳酸链球菌,待完全溶解后,再依次加入月桂酰基谷氨酸钠、吐温,加水定容。
[0030]
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和步骤3)中所述水的用量之比为1:1。
[003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解藻毒素的方法,向水产养殖池中喷洒本发明的微藻培养基。
[0032]
本发明中,所述培养基的喷洒量为:每亩藻液养殖池喷洒100~200ml所述培养基,具体喷洒量可为100ml或200ml。
[0033]
本发明一种微藻培养基及降解藻毒素的方法。该培养基由过硫酸氢钾、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果酸、冰乙酸、硫代硫酸钠、乳酸链球菌、月桂酰基谷氨酸钠和吐温组成。该培养基能够有效地促进有益微藻快速生长繁殖,保证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加快水产养殖过程有机物的分解转化,抵抗敌害生物的侵蚀,降低了水体中的藻毒素,有利于改善水产养殖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产品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藻培养基及降解藻毒素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0035]
本发明采用的试材皆为普通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
[0036]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7]
实施例1本发明培养基的制备
[0038]
组成见表1。
[0039]
表1培养基配方组成
[0040][0041][0042]
配制方法:
[0043]
1、将500ml纯化水煮沸,依次放入a、b、c三种物料,充分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
[0044]
2、将步骤1料液放置冷却至常温,再依次加入d、e、f三种物料,搅拌混合均匀。
[0045]
3、在步骤2料液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h物料、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i物料,混合均匀。
[0046]
4、最后加入g物料,用纯化水定容至1l,即得本专利所述培养基。
[0047]
实施例2本发明培养基的制备
[0048]
配方组成见表2,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0049]
表2培养基配方组成
[0050]
序号物料名称重量a过硫酸氢钾80gb脱氢乙酸钠10gc柠檬酸钠25gd果酸35ge冰乙酸50gf硫代硫酸钠15gg乳酸链球菌40gh月桂酰基谷氨酸钠50gi吐温8080g
[0051]
实施例3本发明培养基的制备
[0052]
配方组成见表3,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0053]
表3培养基配方组成
[0054]
序号物料名称重量a过硫酸氢钾70g
b脱氢乙酸钠5gc柠檬酸钠20gd果酸40ge冰乙酸35gf硫代硫酸钠12gg乳酸链球菌35gh月桂酰基谷氨酸钠50gi吐温6080g
[0055]
实施例4培养微藻、降解藻毒素的方法
[0056]
1、鱼、虾、贝类养殖初始,按照100ml/亩养殖池进行泼洒使用,连续泼洒5天。
[0057]
2、养殖中后期,按照200ml/亩养殖池进行泼洒使用,每隔3天泼洒一次。
[0058]
3、如遇阴雨天气,则在暴雨过后额外泼洒一次,使用量为100ml/亩养殖池。
[0059]
4、本发明培养基,如未使用,则需要在0

4℃进行保存。
[0060]
实施例5
[0061]
将3口养殖塘,运用本发明实施例1培养基与市场上常见解毒素进行解毒比较,具体如下
[0062]
实验组:运用本发明实施例1进行相关养殖解毒操作,在阴雨天后进行泼洒使用,泼洒量200ml/亩养殖池。
[0063]
对照组1,运用市售解毒产品(商品名:绿水威)进行相关养殖解毒操作,在阴雨天后进行泼洒使用,泼洒量200ml/亩养殖池。
[0064]
对照组2,不做任何解毒操作。
[0065]
经解毒操作后,每隔2小时监测一次养殖池中藻毒素浓度。
[0066]
结果如下:
[0067]
表4
[0068]
解毒时长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0h15mg/l13mg/l15mg/l2h4mg/l11mg/l23mg/l4h1mg/l10mg/l40mg/l6h0mg/l8mg/l80mg/l8h0mg/l11mg/l150mg/l10h0mg/l24mg/l230mg/l
[0069]
由以上数据可见:通过本发明专利所述培养基进行外塘降解藻毒素,在阴雨天气后,养殖池中藻毒素开始爆发(对照组2),经使用本发明所述培养基后,藻毒素迅速降解,在6小时内已完全去除。而对照组1虽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且在维持6小时后,藻毒素浓度反弹,降解作用失效。可见本专利具有显著作用。
[0070]
实施例6
[0071]
将3口养殖塘,运用本发明实施例1培养基与市场上常见解毒素进行养殖过程水质维稳比较,监控养殖过程藻毒素变化,具体如下:
[0072]
实验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培养基进行相关养殖过程藻毒素维稳操作,具体同本
专利所述使用方法。
[0073]
对照组1,运用市售解毒产品(商品名:绿水威)进行相关养殖藻毒素维稳操作,每日泼洒量100ml/亩,
[0074]
对照组2,不做任何解毒操作。
[0075]
经解毒操作后,每隔2日监测一次养殖池中藻毒素浓度。
[0076]
结果如下(单位:mg/l):
[0077]
表5
[0078][0079][0080]
由以上数据可见,通过本发明培养基进行养殖过程藻毒素维稳操作,藻毒素持续维持在0,而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可见本发明培养基分解藻毒素的效果显著。
[0081]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