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转向的板材转运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1: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转送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转向的板材转运平台。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木质板材的加工及生产产线中,各个加工设备之间的转运装置必不可少,而产线中转运的路线也不是一定为直行,对于需要转弯处,现有技术中,大多利用带有尽量大的转运弧度的设备,通过绕圆式运动将板材转运到所需方向,该种方式占地面积大,且只适配于大型板材,对于小型板材效果不明显。其次还有龙门式吸取转运装置,该种装置对于不同尺寸的板材都能适配,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木质板材转运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板材转运平台。本转运平台占地面积小,可对接三个方向的出料道。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可转向的板材转运平台,包括平台和支撑架,所述的平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所述的平台转动连接的转向筒,所述的支撑架和转向筒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筒转动的驱动装置;
6.所述的转向筒内设置有多个辊筒组件,所述的辊筒组件包括与所述的转向筒固定连接的辊轴,所述的辊轴上设置有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辊轴转动连接的辊筒;
7.所述的转向筒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辊筒转动的驱动部件。
8.进一步地,所述的顶升板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避让孔,所述的避让孔内固定设置有吸盘。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向筒外侧面上的蜗轮,且所述的蜗轮位于所述平台的下方,所述的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和与所述的蜗轮相配合的蜗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的蜗杆相连。
9.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部件包括传动带,所述的传动带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辊筒组件间隔布置的第二带轮,且所述的传动带在第二带轮的作用下贴紧在所述辊筒的下侧弧形面上,所述的传动带内位于所述第二带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带轮,且一个所述的第一带轮与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向筒内位于所述辊筒组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一横板,所述的第二带轮设置于所述的横板上,所述横板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允许传动带穿过的第二避让缺口。
11.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向筒内设置有定位升降机构,所述的定位升降机构包括多个与所述的辊筒组件间隔布置的顶升板,所述顶升板的下端均与安装托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托板和转向筒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安装托板上下移动的顶升气缸。
12.进一步地,所述的顶升板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顶升板的避让孔,所述的避让孔内固定设置有吸盘。
13.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的与进料道垂直且远离所述进料道的侧面上滑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和平台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定位板上下移动的定位气缸。
14.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筒的外侧圆柱面上设置有第二承托板,所述的安装孔内位于所述第二承托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盖和第一承托板,且所述的第一承托板上侧面和压盖下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万向球和第三万向球。
15.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的上侧面上位于所述转向筒的外部均布设置有第一万向球。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转运平台可通过旋转对接三个方向的出料道,适配度高。
18.2、本转运平台占地面积小,可节省成本。
19.3、本转运平台可调节高度,增加了适配度及实用性。
20.4、本转运平台利用吸盘可保证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
21.5、本转运平台利用辊筒及吸盘,减小摩擦,避免对板材表面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26.图5为图4中的a

a剖视图;
27.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3中的b

b剖视图;
29.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

平台,11

安装孔,111

第一承托板,1111

第二万向球,12

第一万向球,
[0031]2‑
支撑架,21

支腿,211

安装板,22

加固板,
[0032]3‑
转向筒,31

第二承托板,
[0033]4‑
压盖,41

第三万向球,
[0034]5‑
辊筒组件,51

辊轴,52

辊筒,
[0035]6‑
驱动部件,61

安装架,611

横板,612

第一耳板,62

第二耳板,63
‑ꢀ
第一带轮,64

第二带轮,65

传动带,66

第一驱动电机,
[0036]7‑
定位升降机构,71

安装托板,72

顶升板,721

第一避让缺口,73

顶升气缸,74

吸盘,
[0037]
81

蜗轮,82

蜗杆,83

第二驱动电机,84

传动机构,
[0038]
91

定位气缸,92

定位板。
[0039]
10

升降地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1]
实施例一
[0042]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0043]
如图1所示,一种可转向的板材转运平台,包括呈方形结构的平台1和用于支撑所述平台1的支撑架2。所述的支撑架2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平台1 的四个角上且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支腿21,相邻的两个支腿21之间设置有加固板22,且所述加固板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支腿21固定连接。所述的平台1中部位置开设有竖直向下贯穿所述平台1的安装孔11。所述的安装孔 11内设置有转向筒3,且所述的转向筒3与所述的平台1转动连接。
[0044]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孔11内侧面下端设置有第一承托板111。所述的转向筒3包括一呈圆柱形筒状结构的主筒体,所述主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主筒体下端的底板。所述主筒体的外侧圆柱面上位于所述第一承托板11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承托板31,且所述的第一承托板111上均匀布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承托板31的第二万向球1111。
[0045]
如图1所示,所述的转向筒3内均匀设置有多个辊筒组件5,所述的辊筒组件5包括辊轴51和套设于所述辊轴51外部的辊筒52,且所述的辊筒52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辊轴51转动连接,所述辊轴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筒6的主筒体固定连接。优选的,多个所述的辊筒6按照长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的结构布置,多个所述的辊筒6共同形成与所述转向筒3的圆形区域相吻合的结构。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转向筒3外侧面上位于所述平台1 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蜗轮81,所述的蜗轮8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的蜗轮81相配合的蜗杆82,且所述蜗杆8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支撑架转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蜗杆82位于右侧的两个支腿21之间,且位于右侧的两个支腿21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板211,所述蜗杆8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安装板211转动连接。
[0046]
所述的支撑架2上位于所述蜗杆8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83,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3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的蜗杆82相连。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位于右侧的两个支腿21之间的加固板22 上固定设置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83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3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带轮,且所述的驱动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的蜗杆82相连。
[0047]
如图3所示,所述的转向筒3内设置有定位升降机构7,所述的定位升降机构7包括多个顶升板72,且所述的顶升板72与所述的辊筒组件5间隔布置。优选的,相邻的两个辊筒组件5之间设置有顶升板72。所述的转向筒3内位于所述辊筒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托板71,且多个所述顶升板72的下端均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安装托板71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托板71和转向筒3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安装托板71上下移动的顶升气缸73,所述顶升气缸73的缸体与所述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气缸73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安装托板71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升气缸73采用带导杆的气缸。
[0048]
优选的,所述的转向筒3内位于所述辊筒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安装托板71,且所述的顶升板75与所述的安装托板71垂直布置。每个所述安装托板71的下方均设置有两个顶升气缸73,且两个所述的顶升气缸73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托板71的两端。
[0049]
优选的,多个所述的顶升板72按照长度由中间到两侧逐渐减小的结构布置,多个所述的顶升板72共同形成与所述转向筒3的圆形区域相吻合的结构。
[0050]
在这里,设置定位升降机构的目的是减小整个转运平台的尺寸,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方便生产线的整体布置。由于板材具有一定的柔性,在转运的过程中,板材的悬空端会有一定的下垂,若不设置定位升降机构,则容易出现板材与料道发生碰撞的问题。
[0051]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顶升板72将板材顶起后板材的稳定性,避免在转运的过程中板材与顶升板72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的顶升板72内开设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顶升板的避让孔,所述的避让孔内设置有吸盘74,所述的吸盘74与所述的顶升板72固定连接,所述吸盘74的下端通过气管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为真空泵。
[0052]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平台1的与进料道垂直且远离所述进料道的侧面上设置有定位板92,且所述的定位板92与所述的平台1滑动连接,所述的定位板92可相对于所述的平台上下滑动。所述的定位板92和平台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定位板92上下移动的定位气缸91。所述定位气缸 91的缸体与所述的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定位板92固定连接。
[0053]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气缸91采用带导杆的气缸,所述定位板9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与所述定位板92向外侧(以远离所述平台的一侧为外侧)延伸的连接板,所述的定位板92和平台1之间设置有两个定位气缸91,且两个所述的定位气缸91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板92的两端,所述定位气缸91的活塞杆与所述的连接板固定连接。
[0054]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1与进料道垂直且远离所述进料道的侧面上设置有避让槽,且所述的定位板92和定位气缸91均位于所述的避让槽内。
[0055]
在这里,通过设置定位板92和用于固定板材的吸盘7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的功耗。原因在于,若不设置定位板92和吸盘74,在转向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板材因为重心偏置而发生板材掉落,则板材需要移动至所述转运平台的中间位置,即让板材的重心与所述转运平台的几何中心大体重合,然后再转动。这样,转向之后的板材落到出料道的部分比较小,出料道的动力有可能无法带动板材移动至对应的出料道上,这样,就只能通过转运平台自身的动力单元带动板材移动。更有甚者,若所述转运平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出料道(与进料道垂直),这样转向之后的板材的两端会分别落到不同的出料道上,由于两个所述出料道的驱动驱动方向相反,这样便无法实现板材的移动。通过设置定位板和吸盘,当板材的一端抵靠在定位板上时,说明移动到位,此时吸盘工作将板材固定在顶升板72上,然后顶升板72再动作将板材顶起,并在转向筒3的带动下转向,这样,转向后的板材一端位于转运平台上,另一端位于要输送该板材的出料道上,此时板材位于出料道上的部分长度较长,这样绝大多数规格的板材都可以通过出料道自身的动力进行移动输送,而不需要启动转运平台自身的动力单元,亦不会出现两输出料道同时带动板材移动,造成板材无法移动的情况。
[0056]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转向筒3安装结构的可靠性,如图6所示,所述的平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转向筒3同轴布置的压盖4,且所述压盖的上侧面与所述平台1的上侧面平齐。所述压盖4的下侧面上位于所述第二承托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三万向球41,所述的压盖上位于所述第二承托板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所述的压盖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的平台固定连接。
[0057]
进一步地,为了使本转运平台适配于小板材,所述的转向筒3内设置有驱动辊筒52
转动的驱动部件6。
[0058]
如图5所示,所述的驱动部件6包括传动带65,所述的传动带65内位于所述辊筒组件5下方设置有多个第二带轮64,所述的第二带轮64与所述的辊筒52组件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二带轮64轴线到所述辊筒组件5轴线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带轮64和辊筒组件5的直径之和。所述的传动带65在第二带轮64的作用下贴紧在所述辊筒52的下侧弧形面上,所述的顶升板7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带轮64的第一避让缺口721。优选的,相邻的两个辊筒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带轮。
[0059]
所述的传动带65内位于所述第二带轮64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带轮63,且其中一个所述的第一带轮63与第一驱动电机66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66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向筒3的底板上。
[0060]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辊筒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一横板611,且所述横板6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筒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611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耳板612,所述的第二带轮64 位于对应的两个第一耳板612之间,且所述第二带轮6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一耳板612转动连接。所述横板611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允许传动带65穿过的第二避让缺口(图中未示出)。所述转向筒3 的底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带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耳板62,且所述第一带轮 6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二耳板62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的第一带轮63上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一带轮63的插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6的动力输出轴插入到所述的插孔内,并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6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0061]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保证辊筒52的滚动性能,避免打滑等情况,如图7所示,所述的转向筒3内设置有两组驱动部件6。
[0062]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1的上侧面位于所述转向筒的外部均布设置有第一万向球12。
[0063]
进一步地,为了适配不同高度的入料道及出料道,所述的支腿21下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设置有升降地脚10,所述的升降地脚10与所述的支架通过螺纹配合。
[0064]
本发明一种可转向的转运平台的工作工程:
[0065]
本转运平台中与定位板相对的一侧连接进料道,其他三个侧面分别连接左出料道,中出料道,右出料道。板材从进料道运送到本转运平台,定位气缸91工作,推动定位板92伸出,板材抵到定位板92上暂停运动。当要走中出料道时,定位气缸91做收缩运动,带动定位板92下降。第一驱动电机66 工作,通过传动带带动辊筒52转动,板材受辊筒52摩擦力的影响向中出料道方向运动,从而转运到中出料道;当要走左出料道时,板材接触到定位板 92,顶升气缸73的活塞杆伸出,顶升板72在顶升气缸73的作用下伸出,同时吸盘74工作,将板材吸在顶升板72上。其后,第二驱动电机83运动,通过皮带带动蜗杆运动,转向筒3因蜗轮81蜗杆82的配合发生旋转,转动到与左出料道对应的位置,第二驱动电机83停止运动,顶升气缸73做收缩运动,带动顶升板72下降,吸盘74停止工作,此时若所述板材的长度达到设定长度,则板材在左出料道的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向左出料道输出;若所述板材的长度未达到设定长度,则第一驱动电机66开始工作,第一驱动电机66 带动辊筒52滚动,板材进入左出料道。当板材需要走右出料道时,除转动方向外,工作过程与左出料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66]
实施例二
[0067]
所述的传动带65内位于所述第二带轮64的下方仅设置有一个第一带轮 63,且所述的第一带轮6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6的动力输出轴上,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0068]
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69]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照本发明原理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者同等替换,这些改进或同等替换也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