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1: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用诊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我国,中医用手指触觉在患者双手挠动脉处寸、关、尺三部切脉诊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系统的中医脉学理论;但是,传统的凭经验切脉的方法不能建立统一的客观标准,很难学习和推广,五十年代后期中国开始有人探索中医脉象的客观化研究方法,六十年代以后,国内外相继开始研究用于中医的能够与传统中医脉诊技术相吻合、与中医脉学理论相统一、能够检测并描述二十七种中医脉象信息特征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
3.但现有技术中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通常是独立的一体式结构,体积较大,无法与医生的办公桌相结合,使用时还需要医生离开办公桌到专用于放置中医脉象检测装置的区域为病患检测脉象,而由于医生每天接诊的人数都比较多,如此反复的诊断过程不方便,而且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如果简单将脉象检测装置结合到办公桌上又会影响医患交流,在医生与病患之间形成阻碍,在无需使用时也会占用医生的办公位置;故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将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合理的结合到医生的办公桌上,方便医患交流的同时,还能够快速收纳,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下问题:
5.(1)现有技术中未能合理的将中医脉象检测装置结合到医生的办公桌上。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包括办公桌本体,所述办公桌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上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下方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侧两端分别设置有检测组件和触控面板,所述安装组件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架和连接梁固定连接在连接台上,所述连接台一端开设有收纳口。
8.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两侧分别与固定架和连接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中央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安装框下侧,所述螺杆一端与电机a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a下侧通过固定座连接在连接台上。
9.优选的,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套管,所述套管滑动套接在滑杆上,所述滑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框下侧,所述安装框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侧通过连接块与安装框两侧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传动件上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传动件一侧固定连接有弯折板,所述弯折板下端设置有齿轮组a,所述齿轮组a下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上侧另一端啮合连接有齿轮组b,所述齿轮组b下侧活动套接在活动套杆上,所述齿轮组b与活
动套杆之间设置有摩擦层。
11.优选的,所述活动套杆下侧固定卡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侧与连接架下侧滑动卡接;所述齿轮组a的连接轴活动贯穿弯折板下端,所述齿轮组a的连接轴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末端一侧与承载板背面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齿轮组b的连接轴中央通过连接座连接在传动件下侧,所述齿轮组b的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滑动件,所述连接架内开设有联动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在联动槽内,所述连接架末端向下弯折。
13.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一侧中央,所述固定框上方活动连接有脉象检测组件,所述脉象检测组件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合弧板。
14.优选的,所述卡合弧板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收纳杆,所述脉象检测组件一侧开设有连接滑槽,所述卡合弧板通过收纳杆滑动连接在连接滑槽内;所述卡合弧板上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合杆,所述连接滑槽上侧内部连接有磁吸块,所述卡合杆与磁吸块相匹配,所述卡合杆为铁杆,所述卡合弧板内侧设置有紧固气囊。
15.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旋柱,所述传动螺旋柱的螺纹边缘滑动卡接有卡合轮,所述卡合轮连接在套接杆b下端一侧。
16.优选的,所述套接杆b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侧与脉象检测组件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所述电机b的输出轴活动贯穿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下侧与固定框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上侧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套接块a;所述套接块a中央滑动连接有套接杆a,所述套接杆a前端固定连接有套接块b,所述套接块b中央滑动连接有套接杆b,所述套接杆b上端与连接板下侧一端固定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通过检测组件和触控面板组成脉象检测设备,并分别将检测组件和触控面板分别设置在患者和医生作为前,患者通过将手腕部放置在检测组件内进行脉象检测记录,然后将脉象信息通过承载板内的电性元件传递到医生面前的触控面板内,医生通过触控面板上的信息观察脉象信息并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提供治疗方法和开药,必要时将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法通过显示屏展示给病患;通过将医生操作端与患者操作端分离,并分别合理集成在医生办公桌上,既能够方便医患使用,又可以对流程信息进行分流,维持医患正常简练的交流,避免无效沟通和医患距离过近可能造成医生感染的情况;此外,通过安装组件可带动承载板和显示屏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根据诊室内部的布局与医患所处的位置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无需使用脉象检测功能时,通过安装组件的调整可带动承载板进入收纳口内,并在收纳口周围布设防尘布,从而对相关检测元件进行防尘保护。
19.(2)本发明通过设置传动件,当需要调整设备位置或者需要将设备收纳到收纳口内时,先启动电机a带动螺杆旋转,螺杆驱动传动件移动,传动件两侧的套管沿着滑杆滑动,传动件带动其上侧的显示屏进行移位的同时通过其前端的弯折板带动承载板移动,因此显示屏、检测组件和触控面板能够同步移动至适用于医患使用和交流的位置。
20.(3)本发明通过在固定框内设置脉象检测组件,当患者使用时,先将手腕部放置到
半柱体状的脉象检测组件内,然后将卡合弧板拉动至完全闭合状态,卡合弧板带动两侧的收纳杆沿着连接滑槽移动,当收纳杆移动到连接滑槽最上侧时,卡合弧板上端的卡合杆恰好与连接滑槽内部的磁吸块接触并卡紧,然后通过外设的开关将紧固气囊进行充气,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脉象的感应终端设置在紧固气囊表面,通过紧固气囊的膨胀可使感应终端与手腕部接触,从而顺利检测脉象信息。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图1旋转90
°
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24.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25.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安装组件和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安装组件和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27.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安装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传动件和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安装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检测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四;
32.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检测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33.图1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检测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34.图1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中检测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35.图中标号说明:
36.1、办公桌本体;2、连接台;3、安装组件;301、电机a;302、螺杆;303、连接架;304、滑杆;305、传动件;306、显示屏;307、连接块;308、联动槽;309、连接件;310、限位杆;311、弯折板;312、齿轮组a;313、齿轮组b;314、传动齿条;315、连杆;316、活动套杆;317、安装框;318、套管;4、固定架;5、连接梁;6、承载板;7、收纳口;8、触控面板;9、检测组件;901、固定框;902、脉象检测组件;903、卡合弧板;9031、收纳杆;904、连接滑槽;905、连接板;906、限位槽;907、套接块a;908、套接块b;909、套接杆b;910、安装块;911、传动螺旋柱;912、电机b;913、
卡合轮;914、套接杆a。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9.实施例1:
40.请参阅图1

5,一种新型智慧中医脉象检测记录装置,包括办公桌本体1,办公桌本体1上端设置有连接台2,连接台2上设置有安装组件3,安装组件3下方设置有承载板6,承载板6上侧两端分别设置有检测组件9和触控面板8,安装组件3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架4和连接梁5固定连接在连接台2上,连接台2一端开设有收纳口7;
41.安装组件3包括安装框317,安装框317两侧分别与固定架4和连接梁5固定连接;安装框317中央设置有螺杆302,螺杆302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安装框317下侧,螺杆302一端与电机a30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电机a301下侧通过固定座连接在连接台2上;
42.螺杆302上螺纹连接有传动件305,传动件305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套管318,套管318滑动套接在滑杆304上,滑杆30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框317下侧,安装框317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架303,连接架303上侧通过连接块307与安装框317两侧固定连接,传动件305上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06;
43.本发明通过检测组件9和触控面板8组成脉象检测设备,并分别将检测组件9和触控面板8分别设置在患者和医生作为前,患者通过将手腕部放置在检测组件9内进行脉象检测记录,然后将脉象信息通过承载板6内的电性元件传递到医生面前的触控面板8内,医生通过触控面板8上的信息观察脉象信息并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提供治疗方法和开药,必要时将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法通过显示屏306展示给病患;通过将医生操作端与患者操作端分离,并分别合理集成在医生办公桌上,既能够方便医患使用,又可以对流程信息进行分流,维持医患正常简练的交流,避免无效沟通和医患距离过近可能造成医生感染的情况;此外,通过安装组件3可带动承载板6和显示屏306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根据诊室内部的布局与医患所处的位置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无需使用脉象检测功能时,通过安装组件3的调整可带动承载板6进入收纳口7内,并在收纳口7周围布设防尘布,从而对相关检测元件进行防尘保护。
44.实施例2:
45.如图6

10所示,基于实施例1又有所不同之处在于:
46.安装框317中央设置有螺杆302,螺杆302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安装框317下侧,螺杆302一端与电机a30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电机a301下侧通过固定座连接在连接台2上;
47.传动件305上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06,传动件305一侧固定连接有弯折板311,弯折板311下端设置有齿轮组a312,齿轮组a312下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条314;传动齿条314上
侧另一端啮合连接有齿轮组b313,齿轮组b313下侧活动套接在活动套杆316上,齿轮组b313与活动套杆316之间设置有摩擦层;
48.活动套杆316下侧固定卡接有限位杆310,限位杆310上侧与连接架303下侧滑动卡接;齿轮组a312的连接轴活动贯穿弯折板311下端,齿轮组a312的连接轴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09,连接件309末端一侧与承载板6背面连接;
49.齿轮组b313的连接轴中央通过连接座连接在传动件305下侧,齿轮组b313的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315;连杆315末端固定连接有滑动件,连接架303内开设有联动槽308,滑动件滑动连接在联动槽308内,连接架303末端向下弯折;
50.本发明通过设置传动件305,当需要调整设备位置或者需要将设备收纳到收纳口7内时,先启动电机a301带动螺杆302旋转,螺杆302驱动传动件305移动,传动件305两侧的套管318沿着滑杆304滑动,传动件305带动其上侧的显示屏306进行移位的同时通过其前端的弯折板311带动承载板6移动,因此显示屏306、检测组件9和触控面板8能够同步移动至适用于医患使用和交流的位置;
51.当需要收纳设备到收纳口7内时,传动件305先沿着水平部分的联动槽308横移,在此过程传动件305带动齿轮组a312和齿轮组b313同步移动,由于承载板6下侧与两侧的连接架303上侧接触,而承载板6通过连接件309与齿轮组a312的连接轴连接,因此在承载板6水平状态的限制下,连接件309阻止齿轮组a312旋转,齿轮组a312在不转动的条件下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传动齿条314移动,传动齿条314通过摩擦层带动活动套杆316随之移动;
52.当传动件305移动至连接架303一端的弯折处时,由于承载板6逐渐脱离连接架303水平部位的限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倾斜,从而通过连接件309带动齿轮组a312旋转,齿轮组a312带动传动齿条314与活动套杆316发生相对移动,同时传动齿条314带动齿轮组b313发生转动,齿轮组b313带动两侧的连杆315发生偏转,从而使滑动件从水平状态的联动槽308内滑动至倾斜状态的联动槽308中,通过上述传动过程的配合使设备的收纳过程更加平稳,每个传动环节的配合相互牵制,可以避免设备在收纳过程造成损坏。
53.实施例3:
54.如图11

14所示,基于实施例1

2又有所不同的是:
55.检测组件9包括固定框901,固定框901固定连接在承载板6一侧中央,固定框901上方活动连接有脉象检测组件902,脉象检测组件902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合弧板903;
56.卡合弧板903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收纳杆9031,脉象检测组件902一侧开设有连接滑槽904,卡合弧板903通过收纳杆9031滑动连接在连接滑槽904内;卡合弧板903上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合杆,连接滑槽904上侧内部连接有磁吸块,卡合杆与磁吸块相匹配,卡合杆为铁杆,卡合弧板903内侧设置有紧固气囊;
57.固定框90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b912,电机b912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旋柱911,传动螺旋柱911的螺纹边缘滑动卡接有卡合轮913,卡合轮913连接在套接杆b909下端一侧;
58.套接杆b909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05,连接板905上侧与脉象检测组件902下侧固定连接,固定框901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槽906,连接板905滑动连接在限位槽906内;电机b912的输出轴活动贯穿安装块910,安装块910下侧与固定框901底面固定连接,安装块910上侧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套接块a907;套接块a907中央滑动连接有套接杆a914,套接杆
a914前端固定连接有套接块b908,套接块b908中央滑动连接有套接杆b909,套接杆b909上端与连接板905下侧一端固定连接;
59.本发明通过在固定框901内设置脉象检测组件902,当患者使用时,先将手腕部放置到半柱体状的脉象检测组件902内,然后将卡合弧板903拉动至完全闭合状态,卡合弧板903带动两侧的收纳杆9031沿着连接滑槽904移动,当收纳杆9031移动到连接滑槽904最上侧时,卡合弧板903上端的卡合杆恰好与连接滑槽904内部的磁吸块接触并卡紧,然后通过外设的开关将紧固气囊进行充气,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脉象的感应终端设置在紧固气囊表面,通过紧固气囊的膨胀可使感应终端与手腕部接触,从而顺利检测脉象信息;
60.当需要调整脉象检测组件902高度时,可以通过启动电机b912带动传动螺旋柱911转动,由于卡合轮913两侧边缘分别卡合在传动螺旋柱911的螺纹边缘,因此当传动螺旋柱911旋转时卡合轮913与螺纹边缘的接触点逐渐移动,由于螺纹前后内径不同,卡合轮913可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套接杆b909沿着套接块b908进行滑动升降,套接块b908可带动套接杆a914沿着套接块a907横移,最终可通过套接杆b909的位移带动连接板905和脉象检测组件902进行升降移动。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