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结晶釜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0: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结晶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结晶釜。


背景技术:

2.结晶釜是物料混合反应后,夹层内需冷冻水或冷媒水急剧降温的结晶设备,其关键环节在于夹层面积的大小,搅拌器的结构形式和物料出口形式,罐体内高精度抛光,以及罐体内清洗无死角的要求来满足工艺使用条件。
3.现有的结晶釜多是通过冷却结晶釜的侧壁来实现结晶釜的快速降温,该方法的急剧降温效果不佳,无法实现结晶釜内部的快速冷却,并且结晶釜搅拌效果不佳。
4.针对以上情况,现需求一种高效结晶釜,能够提高结晶釜的冷却效率和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高效结晶釜,包括结晶釜外壳,所述结晶釜外壳上设有电机和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结晶釜外壳内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设有转轴和绕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接,所述绕轴的上端与所述转轴的下端滚动连接,所述绕轴的下端设有第一球体,所述转动腔的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球体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球体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球体上设有动力环,所述动力环与所述转动腔的内腔底滚动连接;所述结晶釜外壳内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球体相接,所述安装杆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所述结晶釜外壳的内腔底设有固定转环,所述固定转环与所述结晶釜外壳的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的下端设有第二球体,所述固定转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球体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球体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滑动连接;所述结晶釜外壳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分别设有出气管和环气槽,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环气槽的相通,所述第一球体上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环气槽和所述第一气腔相通,所述安装杆和所述搅拌杆内设有通气腔,所述结晶釜外壳的内底面设有气环腔,所述第二球体上设有第二气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通气腔与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二气腔相通,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第二气腔和所述气环腔相通,所述气环腔上设有进气管。
7.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设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杆的距离大于所述搅拌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杆的距离,所述安装杆与所述搅拌板相互平行。
8.优选的,所述转动腔与所述结晶釜外壳之间设有加强管,所述转轴与所述加强管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上固定环凸,所述加强管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上固定环凸相匹配的上固定环槽,所述上固定环凸与所述上固定环槽的槽底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下固定环凸,所述转动腔的内腔壁设有与所述下固定环凸相匹配的下固定环槽,所述下固定环凸与所述下固定环槽的槽底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下端和所述绕轴的上端均设有齿轮,所述转轴与所述绕轴通
过齿轮啮合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动力环和所述转动腔的内腔底上设有相互匹配环齿,所述动力环和所述转动腔通过所述环齿啮合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球体设于所述转轴的正下方。
13.优选的,所述结晶釜外壳的内底面设有与所述固定转环相匹配的固定环槽,所述固定转环与所述固定环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所述气环腔设于所述固定环槽的槽底,与所述固定环槽相通。
14.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
15.本发明结晶釜外壳内设有转动腔,转动腔内设有转轴和绕轴,转轴的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接,绕轴的上端与转轴的下端滚动连接,绕轴的下端设有第一球体,转动腔的腔壁设有与第一球体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第一球体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滑动连接,第一球体便于绕杆稳定绕转轴转动,第一安装孔便于第一球体稳定滑动;
16.第一球体上设有动力环,动力环与转动腔的内腔底滚动连接,结晶釜外壳内设有安装杆,安装杆的上端与第一球体相接,安装杆上设有若干搅拌杆,动力环可防止绕轴在固定位置自转,使安装杆绕结晶釜外壳的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自转,提高了搅拌效率;
17.结晶釜的内腔底设有固定转环,固定转环与结晶釜外壳的内底面转动连接,安装杆的下端设有第二球体,固定转环上设有与第二球体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第二球体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滑动连接,固定转环和第二球体便于安装杆的稳定转动;
18.结晶釜外壳和第一安装孔的孔壁分别设有出气管和环气槽,出气管与环气槽的相通,第一球体上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与环气槽和第一气腔相通,安装杆和搅拌杆内设有通气腔,结晶釜外壳的内底面设有气环腔,第二球体上设有第二气腔和第二通气孔,通气腔与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相通,第二通气孔与第二气腔和气环腔相通,气环腔上设有进气管,出气管、环气槽、第一通气孔、第一气腔、通气腔、第二气腔、第二通气孔、气环腔和进气管便于向结晶釜外壳内通过冷却气体,从结晶釜内外同时降温,提高了结晶釜降温速度。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结晶釜外壳;2、电机;3、冷却腔;4、进口;5、出口;6、转动腔;7、转轴;8、绕轴;9、加强管;10、上固定环凸;11、上固定环槽;12、下固定环凸;13、下固定环槽;14、齿轮;15、第一球体;16、第一安装孔;17、环气槽;18、动力环;19、环齿;20、第一气腔;21、第一通气孔;22、安装杆;23、通气腔;24、搅拌杆;25、搅拌板;26、第二球体;27、固定转环;28、固定环槽;29、第二气腔;30、第二通气孔;31、气环腔;32、进气管;33、出气管;34、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高效结晶釜,包括结晶釜外壳1,结晶釜外壳1上设有电机2和冷却腔3,冷却腔3上设有进口4和出口5,结晶釜外壳1内设有转动腔6,转动腔6内设有转轴7和绕轴8,转轴8的上端与电机2的输出轴相接,转轴7的下端和绕轴8的上端均设有齿轮14,齿轮14未锥齿轮,转轴7与绕轴8通过齿轮14啮合连接;
25.转动腔6与结晶釜外壳1之间设有加强管9,转轴7与加强管9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转轴7的上端设有上固定环凸10,加强管9的内侧壁设有与上固定环凸10相匹配的上固定环槽11,上固定环凸10与上固定环槽11的槽底转动连接,转轴7的下端设有下固定环凸12,转动腔6的内腔壁设有与下固定环凸12相匹配的下固定环槽13,下固定环凸12与下固定环槽11的槽底转动连接,加强管9、上固定环凸10、上固定环槽11、下固定环凸12与和下固定环槽11便于转轴7稳定转动;
26.绕轴8的下端设有第一球体15,第一球体15设于转轴14的正下方,转动腔6的腔壁设有与第一球体15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16,第一球体15与第一安装孔16的孔壁滑动连接,第一安装孔16便于第一球体15稳定滑动,第一球体15便于绕杆8稳定绕转轴7转动。
27.第一球体15上设有动力环18,动力环18和转动腔6的内腔底上设有相互匹配环齿19,动力环18和转动腔6通过环齿19啮合连接,结晶釜外壳1内设有安装杆22,安装杆22的上端与第一球体15相接,安装杆22上设有四个搅拌杆24,搅拌杆24上设有搅拌板25,搅拌板25的一端与安装杆22的距离比搅拌板25的另一端与安装杆22的距离大3cm,安装杆2与搅拌板25相互平行,搅拌板25便于将结晶釜外壳1内外围的物料向中心混合,提高搅拌效果,动力环18可防止绕轴8在固定位置自转,使安装杆22绕结晶釜外壳1的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自转,提高了搅拌效率。
28.结晶釜外壳1的内腔底设有固定转环27,结晶釜外壳1的内底面设有与固定转环27相匹配的固定环槽28,固定转环27与固定环槽28的槽底转动连接,固定环槽28便于固定转环27稳定转动;安装杆22的下端设有第二球体26,固定转环27上设有与第二球体26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34,第二球体26与第二安装孔34的孔壁滑动连接,第二安装孔34便于第二球体26稳定滑动,固定转环27和第二球体26便于安装杆22的稳定转动。
29.结晶釜外壳1和第一安装孔16的孔壁分别设有出气管33和环气槽17,出气管33与环气槽17的相通,第一球体15上设有第一气腔20和第一通气孔21,第一通气孔21与环气槽17和第一气腔21相通,环气槽17便于出气管33时刻与第一通气孔21相通,安装杆22和搅拌杆24内设有通气腔23,结晶釜外壳1的内底面设有气环腔31,气环腔31设于固定环槽28的槽底,与固定环槽28相通,第二球体26上设有第二气腔29和第二通气孔30,通气腔23与第一气腔20和第二气腔29相通,第二通气孔30与第二气腔31和气环腔31相通,气环腔31便于进气管32时刻与第二通气孔30相通,气环腔31上设有进气管32,进气管32、气环腔31、第二通气孔30、第二气腔29、通气腔23、第一气腔20、第一通气孔21、环气槽17和出气管33便于向结晶釜外壳1内通过冷却气体,从结晶釜内外同时降温,提高了结晶釜降温速度。
30.本发明的工作方式:电机2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通过齿轮14带动绕轴8转动,安装杆22绕结晶釜外壳1的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自转,提高了搅拌效率;冷却时,向冷却腔3和进气管32内通过冷却气体,冷却气体一次通过气环腔31、第二通气孔30、第二气腔29、通气腔23、第一气腔20、第一通气孔21、环气槽17,最终从出气管33排出,从结晶釜内外同时降温,提高
了结晶釜降温速度。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