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23: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稳定数据线电位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以异型切割方式生产的显示器中,需要将栅极与源极的信号源放置于同一侧,以便于切割。因此,在显示器的显示区内会有垂直的栅极转接线设置于相邻的像素之间,且栅极转接线通常与数据线平行。然而,平行且相邻的数据线与栅极转接线之间会存在固定的电容,此电容会造成信号的电容耦合,而在栅极信号开启或关闭时影响数据线的电位,使数据线的电位产生变动而不稳定,导致显示亮度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稳定的数据线电位。
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周边区以及显示区,且包括:多条数据线,自周边区延伸进入显示区,其中数据线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多条扫描线,位于显示区,且沿着交错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多条转接线,自周边区延伸进入显示区,且分别电连接至扫描线;多个像素,分别电连接至扫描线以及数据线,其中第一数据线以及至少二转接线位于像素中的相邻两者之间;以及多条屏蔽导线,其中第一屏蔽导线位于第一数据线与上述的至少二转接线之间,第二屏蔽导线位于上述的至少二转接线中的相邻两者之间。
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屏蔽导线相互电连接。
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屏蔽导线具有开口。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素中的相邻两者之间设有四条转接线以及五条屏蔽导线。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各子像素包括开关元件以及像素电极,像素电极电连接至开关元件,且屏蔽导线与像素电极属于相同膜层。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共用电极,其中屏蔽导线电连接至共用电极。
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虚设数据线,其中至少二转接线位于第一数据线与虚设数据线之间。
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屏蔽导线中的第三屏蔽导线位于虚设数据线与转接线之间。
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虚设数据线与第一数据线经由导电层连接,且导电层与扫描线属于相同膜层。
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线、转接线以及虚设数据线属于相同膜层。
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线、转接线以及虚设数据线属于不同膜层。
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二转接线属于不同膜层。
1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周边区以及显示区,且显示区具有
转接线区,转接线区具有侧边区以及中央区,侧边区位于周边区与中央区之间,其中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数据线,自周边区延伸进入显示区,其中数据线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多条扫描线,位于显示区,且沿着交错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多条转接线,自周边区延伸进入转接线区,且分别电连接至扫描线;多个像素,分别电连接至扫描线以及数据线,其中第一数据线以及至少二转接线位于像素中的相邻两者之间;多条屏蔽导线,位于中央区;以及多个屏蔽图案,位于中央区;其中第一屏蔽导线位于第一数据线与至少二转接线之间,第二屏蔽导线位于至少二转接线中的相邻两者之间,各屏蔽图案位于各转接线与对应的扫描线连接之处,且各屏蔽图案同时重叠至少二转接线以及对应的扫描线。
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屏蔽图案连接第一屏蔽导线以及第二屏蔽导线。
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虚设数据线,其中至少二转接线位于第一数据线与虚设数据线之间。
1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数据线与虚设数据线于侧边区连接。
2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区还具有非转接线区,非转接线区位于转接线区与周边区之间,于非转接线区,虚设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位于像素中的相邻两者之间。
2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数据线与虚设数据线电连接。
2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多条共用电极线,其中至少二共用电极线位于第二数据线与虚设数据线之间。
2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二共用电极线与至少二转接线的数量相同。
24.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上视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区域i的放大图;
27.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的上视示意图;
28.图4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的上视示意图;
29.图4b是图4a的显示装置30的区域v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c是沿图4b的剖面线a

a’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31.图5是图4a的显示装置30于如图1所示的区域ii的放大图;
32.图6是图4a的显示装置30于如图1所示的区域iii的放大图;
33.图7是图4a的显示装置30于如图1所示的区域iv的放大图;
34.图8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0的上视示意图;
35.图8b是沿图8a的剖面线b

b’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36.图8c是沿图8a的剖面线c

c’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37.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0的剖面示意图。
38.符号说明
39.10、20、30、40、50:显示装置
40.a

a’、b

b’、c

c’:剖面线
41.aa:显示区
42.bf:缓冲层
43.bp:绝缘层
44.ca1、ca2:中央区
45.ch:半导体层
46.cl、cl1、cl2:共用电极
47.cm1、cm2、cm3、cm4:共用电极线
48.d1:第一方向
49.d2:第二方向
50.dc:驱动电路
51.ddl:虚设数据线
52.de:漏极
53.dl、dl1、dl2:数据线
54.ea1、ea2:侧边区
55.g1、g2、g3、g4、gn:转接线
56.ge:栅极
57.gi:栅极绝缘层
58.gl、gl1:扫描线
59.i、ii、iii、iv、v、vi:区域
60.m0、m1、m2、m3、m4:导电层
61.ml1、ml2、ml3:导线
62.na:周边区
63.nta:非转接线区
64.o2、o4:开口
65.p1:导电图案
66.p2:导电图案
67.pe:像素电极
68.pv:钝化层
69.px、px1、px2:像素
70.s1、s2、s3、s4、s5、s6、s7、sn:屏蔽导线
71.s21、s22、s41、s42:子导线
72.sb:基板
73.se:源极
74.sm:屏蔽图案
75.sm1、sm2:屏蔽区块
76.sp:子像素
77.sw:开关元件
78.ta:转接线区
79.v1、v2、v3、v4、v5、v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80.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上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区域i的放大图。显示装置10具有周边区na以及显示区aa。显示装置10包括多条数据线dl、多条扫描线gl、多条转接线gn、多个像素px以及多条屏蔽导线sn。多条数据线dl自周边区na延伸进入显示区aa,其中数据线dl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多条扫描线gl位于显示区aa,且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二方向d2交错于第一方向d1。多条转接线gn自周边区na延伸进入显示区aa,且分别电连接至扫描线gl。多个像素px分别电连接至扫描线gl以及数据线dl,其中数据线dl1以及至少二转接线gn位于多个像素px中的相邻两个像素px之间。多条屏蔽导线sn中的屏蔽导线s1位于数据线dl1与转接线gn之间,屏蔽导线s2位于相邻的两条转接线gn之间。
81.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屏蔽导线s1来隔开转接线gn与数据线dl1,以降低转接线gn与数据线dl1之间的电容耦合,从而避免数据线dl1的电位产生变动,而能够使数据线dl1具有稳定的电位。此外,相邻的转接线gn之间的屏蔽导线s2可以使各转接线gn的负载较为相近,以避免显示装置10的亮度不均。
82.以下,配合附图,继续说明显示装置10的各个元件与膜层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83.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的形状为圆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可以具有矩形、椭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的形状,可以视需要选择显示装置10的形状。
84.显示装置10可以具有周边区na以及显示区aa,且周边区na围绕显示区aa。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包括位于周边区na的驱动电路dc。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为单边驱动,且驱动电路dc位于显示区aa的上侧,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可为双边驱动,且驱动电路dc可位于显示区aa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
85.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区aa可以具有转接线区ta以及非转接线区nta,其中转接线区ta为设置有转接线gn的区域,且转接线gn不设置于非转接线区nta。在本实施例中,转接线区ta位于显示区aa的中央区域,且非转接线区nta位于转接线区ta的两侧,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转接线区ta以及非转接线区nta的配置可以视需要进行变更。在本实施例中,转接线区ta可以具有侧边区ea1以及中央区ca1,其中侧边区ea1位于周边区na与中央区ca1之间。另外,非转接线区nta也可以具有侧边区ea2以及中央区ca2,而且侧边区ea2位于周边区na与中央区ca2之间。
86.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显示装置10包括位于基板sb上的多条数据线dl、多条扫描线gl、多条转接线gn、多个像素px以及多条屏蔽导线sn。数据线dl电连接至驱动电路dc。举例来说,数据线dl电连接至驱动电路dc中的源极驱动元件(未绘出)。数据线dl自周边区na延伸进入显示区aa,位于显示区aa的数据线dl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而位于周边区na的数据线dl可以彼此不平行。
87.扫描线gl位于显示区aa,且沿着交错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延伸。转接线gn自周边区na延伸进入显示区aa的转接线区ta,且转接线gn的一端分别电连接至扫描线gl,转接线gn的另一端电连接至驱动电路dc,举例来说,转接线gn可电连接至驱动电路dc中的栅极驱动元件(未绘出)。如此一来,转接线gn可分别将来自驱动电路dc的栅极驱动信号传送至对应的扫描线gl。
88.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包括多个子像素sp,且每个子像素sp电连接至对应的扫描线gl以及数据线dl。举例来说,每个子像素sp包括开关元件sw以及电连接至开关元件sw的像素电极pe,其中开关元件sw电连接至对应的一条扫描线以及对应的一条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sp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举例来说,重叠于红色滤光元件(未绘出)的子像素sp为红色子像素,重叠于绿色滤光元件(未绘出)的子像素sp为绿色子像素,重叠于蓝色滤光元件(未绘出)的子像素sp为蓝色子像素。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sp阵列成多个像素px。举例来说,每个像素px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一个绿色子像素以及一个蓝色子像素。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像素px还可以包括其他颜色的子像素。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px包括三个子像素sp,且每个像素px电连接至一条扫描线以及三条数据线。
89.在转接线区ta,相邻的两个像素px之间可以设置一条数据线dl以及至少二条转接线gn。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像素px1、px2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dl1以及四条转接线g1~g4。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像素px1、px2之间可以设置一条数据线dl1以及三条转接线gn。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像素px1、px2之间可以设置一条数据线dl以及五条转接线gn。
90.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dl1位于像素px1与转接线g1之间。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虚设数据线ddl,且转接线g1~g4位于数据线dl1与虚设数据线ddl之间,虚设数据线ddl位于转接线g4与像素px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dl1、转接线g1~g4以及虚设数据线ddl可以属于相同膜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通过设置虚设数据线ddl,数据线dl1与像素px1之间产生的电容耦合可以被虚设数据线ddl与像素px2之间的电容耦合抵消。
91.在转接线区ta的中央区ca1,显示装置10的多条屏蔽导线sn可以分别设置于数据线dl1、转接线g1~g4以及虚设数据线ddl之间。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包括三条屏蔽导线s1~s3,其中屏蔽导线s1位于数据线dl1与转接线g1之间;屏蔽导线s2位于转接线g2与转接线g3之间;且屏蔽导线s3位于转接线g4与虚设数据线ddl之间,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如此一来,屏蔽导线s1可以将数据线dl1与转接线g1隔开,以减小数据线dl1与转接线g1之间的电容耦合,且屏蔽导线s2与屏蔽导线s3可以使转接线g2~g4的负载与转接线g1相近,而避免亮度不均。
92.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的上视示意图。与如图1至图2的显示装置10相比,如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20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装置20包括五条屏蔽导线s1~s5,其中屏蔽导线s1位于数据线dl1与转接线g1之间;屏蔽导线s2位于转接线g1与转接线g2之间;屏蔽导线s3位于转接线g2与转接线g3之间;屏蔽导线s4位于转接线g3与转接线g4之间;且屏蔽导线s5位于转接线g4与虚设数据线ddl之间。在数据线dl1、转接线g1~g4以及虚设数据线ddl中任意两者之间都设置屏蔽导线sn可以全面地均匀化转接线g1~g4的负载,且避免制作工艺中的些微对位偏差导致负载不均的状况更加严重。
93.图4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的上视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显示装置30的区域v的放大示意图。图4c是沿图4b的剖面线a

a’所作的剖面示意图。与图3的显示装置20相比,如图4a至图4c所示的显示装置30的不同之处在于:屏蔽导线s2具有开口o2,屏蔽导线s4具有开口o4,其中屏蔽导线s2包括子导线s21以及子导线s22,且开口o2位于子导线s21与子导线s22之间;同时屏蔽导线s4包括子导线s41以及子导线s42,且开口o4位于子导线s41
与子导线s4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开口o2、o4可以减小屏蔽导线s2以及屏蔽导线s4与附近的导电层之间的电容,且避免屏蔽导线s2以及屏蔽导线s4与附近的导电层之间发生短路。
94.请同时参照图4b与图4c,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元件sw包括栅极ge、半导体层ch、源极se以及漏极de。栅极ge重叠半导体层ch,半导体层ch重叠栅极ge的区域可视为开关元件sw的通道区。开关元件sw的源极se与漏极de彼此分离,且源极se与漏极de分别接触半导体层ch。像素电极pe电连接至漏极de。开关元件sw可通过扫描线gl所传递的信号而开启或关闭,并且开关元件sw开启时可将数据线dl上所传递的信号传递给像素电极pe。
95.开关元件sw的源极se与漏极de可以属于相同膜层,而且开关元件sw的源极se、漏极de以及栅极ge的材质可包括导电性良好的金属,例如铝、钼、钛等金属,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为了避免各构件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短路,在栅极ge与半导体层ch之间设置栅极绝缘层gi,且在形成源极se和漏极de的膜层与像素电极pe之间设置钝化层pv。虽然本实施例中的栅极ge位于半导体层ch下方,使得开关元件sw为底栅极晶体管。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栅极ge也可以位于半导体层ch上方,使得开关元件sw为顶栅极晶体管。
96.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导线s1~s5与像素电极pe属于相同膜层,且屏蔽导线s1~s5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导线s1~s5可以使用合金、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或是上述导电材料的堆叠层,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或其他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97.显示装置30还包括共用电极cl,且屏蔽导线s1~s5分别电连接至共用电极cl,因此,屏蔽导线s1~s5具有与共用电极cl相同的电位。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l包括共用电极cl1与共用电极cl2,且共用电极cl1与共用电极cl2分别位于扫描线gl的两侧。屏蔽导线s1~s5可以通过导线ml1相互电连接,且导线ml1可通过通孔v1连接至共用电极cl1。另外,导线ml1还可通过通孔v2连接导线ml2,且导线ml2可通过通孔v3、导线ml3以及通孔v4连接共用电极cl2,使得共用电极cl1以及共用电极cl2可连接形成网状电极。如此一来,即使在显示装置30经过异型切割之后,共用电极cl1以及共用电极cl2仍然能够电性电接。
98.图5是图4a的显示装置30于如图1所示的区域ii的放大图。于显示装置30的转接线区ta的侧边区ea1中,虚设数据线ddl与数据线dl1经由导电层m1连接,以使虚设数据线ddl与数据线dl1具有相同电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层m1可与扫描线gl属于相同膜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线dl1可以通过导电图案p1连接导电层m1,且虚设数据线ddl可以通过导电图案p2连接导电层m1。导电图案p1以及导电图案p2可以与图4a的显示装置30的屏蔽导线s1~s5属于相同膜层,且屏蔽导线s1~s5未延伸至侧边区ea1,以避免与导电图案p1以及导电图案p2短路。
99.图6是图4a的显示装置30于如图1所示的区域iii的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在转接线区ta的中央区ca1,转接线g1~g4可以连接四条扫描线gl,其中每条转接线g1~g4各自连接对应的一条扫描线gl。转接线g1~g4连接的四条扫描线gl可以沿着第一方向d1依序排列,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另外,在转接线g1~g4连接扫描线gl之处,可以设置屏蔽图案sm。
100.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图案sm位于数据线dl1以及虚设数据线ddl之间,且屏蔽图案sm可以包括屏蔽区块sm1以及屏蔽区块sm2。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区块sm1连接屏蔽导线s1~s5,且屏蔽区块sm1同时重叠公用电极cl1、公用电极cl2、转接线g1~g4以及扫描线gl1。利用屏蔽区块sm1来覆盖转接线g1~g4,能够避免转接线g1~g4的电场影响邻近的像素电极pe。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线g1可以通过通孔v5连接屏蔽区块sm2,且屏蔽区块sm2可以通过通孔v6连接扫描线gl1。由于通孔v5以及通孔v6为现有制作工艺即可形成,因此,可以免除在转接线g1与扫描线gl1的重叠区域vi形成通孔的制作工艺步骤与光掩模。
102.图7是图4a的显示装置30于如图1所示的区域iv的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非转接线区nta位于转接线区ta与周边区na之间。于非转接线区nta,相邻的像素之间可设置数据线dl2以及虚设数据线ddl,且数据线dl2与虚设数据线ddl于侧边区ea2电连接。
103.由于非转接线区nta并无设置转接线gn,因此,在非转接线区nta,可在数据线dl2与虚设数据线ddl之间设置多条共用电极线,且共用电极线的数量可与转接线区ta中相邻像素之间的转接线的数量相同,以使非转接线区nta的电容负载与转接线区ta相近。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dl2与虚设数据线ddl之间设置四条共用电极线cm1、cm2、cm3、cm4。
104.此外,在数据线dl2与共用电极线cm1之间可设置屏蔽导线s6,且在虚设数据线ddl与共用电极线cm4之间可设置屏蔽导线s7,以降低共用电极线cm1、cm4与数据线dl2、虚设数据线ddl之间的电容耦合,从而避免数据线dl2以及虚设数据线ddl的电位产生变动,而能够使数据线dl2具有稳定的电位。
105.图8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0的上视示意图。图8b是沿图8a的剖面线b

b’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图8c是沿图8a的剖面线c

c’所作的剖面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20相比,如图8a至图8c所示的显示装置4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转接线区ta的中央区ca1,数据线dl1、转接线g1~g4以及虚设数据线ddl属于不同膜层。
106.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转接线g1、转接线g3以及虚设数据线ddl属于导电层m0,且数据线dl1、转接线g2以及转接线g4属于导电层m2。因此,转接线g1~g4也属于不同膜层。导电层m0位于基板sb上,导电层m0与导电层m2之间设置缓冲层bf以及栅极绝缘层gi,且钝化层pv位于导电层m2上。通过数据线dl1、转接线g1~g4以及虚设数据线ddl中的任意相邻走线都属于不同膜层,能够排除相邻走线由于制作工艺误差而产生短路的可能性,从而最小化相邻走线之间的间距。
107.请参照图8c,在显示装置40的转接线区ta的侧边区ea1中,虚设数据线ddl与数据线dl1经由导电层m4连接,以使虚设数据线ddl与数据线dl1具有相同电位。
108.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0的剖面示意图。与图8b所示的显示装置40相比,如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50的不同之处在于:转接线g1、转接线g3以及虚设数据线ddl属于导电层m3,且数据线dl1、转接线g2以及转接线g4属于导电层m2。
109.在本实施例中,栅极绝缘层gi位于基板sb上,导电层m2设置于栅极绝缘层gi上,钝化层pv位于导电层m2与导电层m3之间,且绝缘层bp位于导电层m3上。通过数据线dl1、转接线g1~g4以及虚设数据线ddl中的任意相邻走线都属于不同膜层,能够排除相邻走线由于制作工艺误差而产生短路的可能性,从而最小化相邻走线之间的距离。
110.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屏蔽导线来隔开转接线与数据线,能够降低转接线与数据线之间的电容耦合,而避免数据线的电位产生变动,使得数据线的电位能够保持稳定。此
外,在相邻的转接线之间设置屏蔽导线可以使各转接线的负载相近,而能够避免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
111.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已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