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喷漆室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0: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漆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漆室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2.门扇加工生产中需要对成型的门扇表面进行喷漆保护,但是在整个喷漆工艺中,有40

50%的溶剂和涂料挥发在空气中,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必须对挥发的溶剂和涂料进行收集处理。水帘喷漆室就是一种对挥发的溶剂和涂料进行收集处理的装置。
3.现有的喷漆室依靠一根水管和一个水盒供水形成水帘,这样水帘对漆雾捕捉效果有限,其次水盒不能排污,进而导致漆渣在水盒中沉淀,下次使用时进一步影响水帘对漆雾捕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漆室管路系统,通过三个水盒供水,形成三个水帘,提高水帘对漆雾的捕捉效果,且停机时水盒内的剩余漆渣水通过排污管排出,避免剩余漆渣水在水盒内沉积。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喷漆室管路系统,喷漆室被水帘板分隔为喷漆区和漆雾处理区,所述喷漆区下部设有文丘里口,漆雾处理区内设有涡流板,包括上水盒、中水盒、下水盒、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
7.所述上水盒设置在所述水帘板上方,所述第一管路设置在所述上水盒上方,所述第一管路的管道伸入所述上水盒;所述下水盒设置在所述文丘里口远离水帘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管路的管道与所述下水盒连通;所述中水盒设置在所述涡流板顶部,所述第三管路设置在所述中水盒上方,第三管路的管道伸入所述中水盒;
8.所述上水盒通过第一排污管与第二管路连通,所述中水盒底部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排污管的底端位于喷漆室的回水池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设有阀门,所述下水盒通过第三排污管与喷漆室的回水池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下水盒位于回水池上方。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均由主流管、与主流管连通的多根均布的分流管组成,所述分流管上设有阀门。
11.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管的端部设有用于减小水流冲击力的缓冲器。
12.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为喇叭状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为球形壳体结构,所述分流管与所述缓冲器连通,所述缓冲器上部的球面设有溢流口。
1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由pc材料制成。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系统通过三个水盒供水,形成三个水帘,提高了水帘对漆雾的捕捉效果,且停机时水盒内的剩余漆渣水通过排污管排出,避免了剩余漆渣水在水盒内沉积。
17.2)喇叭状的缓冲器可增大水流出口端的横截面积,进而在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水流出口处的流速,达到减小水流冲击力的目的。
18.3)设置的缓冲器经两次缓冲后进入水盒,大大降低了水流冲击力,进而可避免水流冲击力带来的水花飞溅与产生气泡。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漆室管路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漆室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水盒和第一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水盒、第三管路和回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1中局部a处的当大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喷漆室;2、水帘板;3、文丘里口;4、涡流板;5、上水盒;6、中水盒;7、下水盒;8、第一管路;9、第二管路;10、第三管路;11、第一排污管;12、第二排污管;13、第三排污管;14、主流管;15、分流管;16、缓冲器;17、溢流口;18、回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参阅图1

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9.实施例1:
30.如图1

5所示,一种喷漆室管路系统,喷漆室1被水帘板2分隔为喷漆区和漆雾处理区,所述喷漆区下部设有文丘里口3,漆雾处理区内设有涡流板4,包括上水盒5、中水盒6、下水盒7、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9和第三管路10;
31.所述上水盒5设置在所述水帘板2上方,所述第一管路8设置在所述上水盒5上方,所述第一管路8的管道伸入所述上水盒5;所述下水盒7设置在所述文丘里口3远离水帘板2的一侧,所述第二管路9的管道与所述下水盒7连通;所述中水盒6设置在所述涡流板4顶部,所述第三管路10设置在所述中水盒6上方,第三管路10的管道伸入所述中水盒6;
32.所述上水盒5通过第一排污管11与第二管路9连通,所述中水盒6底部连接有第二排污管12,所述第二排排污管的底端位于喷漆室1的回水池18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污管12上设有阀门,所述下水盒7通过第三排污管13与喷漆室1的回水池18连通。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9、第三管路10均由主流管14、与主流管14连通的多根均布的分流管15组成,所述分流管15上设有阀门。
34.其中主流管14由水泵供水再分流至分流管15,停机时关闭水泵。
35.工作原理:喷漆时,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9、第三管路10分别供水,上水盒5、中水盒6、下水盒7水满后溢出。上水盒5、中水盒6、下水盒7溢出的水分别在水帘板2、涡流板4和文丘里口3处形成水帘,进而三面水帘对漆雾进行捕捉,大大提高了漆雾的捕捉效率。
36.供水时,上水盒5内的水小部分经第一排污管11流入第二管路9,为第二管路9进行供水,提高中水盒6的进水速率。
37.停机时,上水盒5内的水经第一排污管11排入第二管路9后进入中水盒6,进而实现上水盒5剩余漆渣水的排出。而中水盒6内的剩余漆渣水经第二排污管12直接排入回水池18。下水盒7内的剩余漆渣水经第三排污管13在其液位差的作用下自动排入回水池18。
38.靠一根水管和一个水盒供水形成水帘,这样水帘对漆雾捕捉效果有限,其次水盒不能排污,进而导致漆渣在水盒中沉淀,下次使用时进一步影响水帘对漆雾捕捉效果。
39.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系统通过三个水盒供水,形成三个水帘,提高了水帘对漆雾的捕捉效果,且停机时水盒内的剩余漆渣水通过排污管排出,避免了剩余漆渣水在水盒内沉积。
4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下水盒7位于回水池18上方。如此设置下水盒7与回水池18形成液位差,方便停机时下水盒7内液体自动排入回水池18。
41.实施例2:
4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分流管15的端部设有用于减小水流冲击力的缓冲器16。
43.所述缓冲器16为喇叭状结构。
44.喇叭状的缓冲器16可增大水流出口端的横截面积,进而在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水流出口处的流速,达到减小水流冲击力的目的。
45.实施例3:
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所述缓冲器16为球形壳体结构,所述分流管15与所述缓冲器16连通,所述缓冲器16上部的球面设有溢流口17。
47.分流管15出水时,水流首先进入球形的缓冲器16内,在缓冲器16内累积,当缓冲器16内液位上升至溢流口17时,水由溢流口17流出。溢流出的水沿缓冲器16外壁流出。如此分流管15流出的水经两次缓冲后进入水盒,大大降低了水流冲击力,进而可避免水流冲击力带来的水花飞溅与产生气泡。
48.其中两次缓冲分别为,第一次缓冲:水流在缓冲器16内积累,水流的冲击力作用在缓冲器16上进而抵消部分冲击力;第二次缓冲:积累后的水流由溢流口17流出,此时水流流向转变且沿缓冲器16外壁流出,进一步降低水流冲击力。
49.设置的缓冲器16经两次缓冲后进入水盒,大大降低了水流冲击力,进而可避免水流冲击力带来的水花飞溅与产生气泡。
50.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16由pc材料制成。缓冲器16由塑料制成在低成本的条件下缓冲器16强度得到保证,同时能避免缓冲器16因过大冲击力碎毁的碎片伤人(如玻璃)。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
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