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SMT胶灌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4: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smt胶灌封机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体灌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smt胶灌封机构。


背景技术:

2.灌封就是将液态复合物用机械或手工方式灌入装有电子元件、线路的器件内,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所以往往需要较高的精度,防止smt胶漏出设备,人工进行灌封效率较低,需要机器提高灌封的效率。
3.现有的smt胶灌封机构在进行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对需要灌封的设备进行固定位置,降低了灌封时的效率,精准度也为之下降,使出胶喷头无法精准的对设备进行灌封,使smt胶漏到设备的外表面和传送带上,影响设备和传送带的使用,且出胶喷头往往只有一个进行操作,进一步减低了灌封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mt胶灌封机构,具备可以将需要灌封的设备的位置进行限定,灌封机构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设备优点,解决了灌封机构在对设备进行灌封时,设备位置没有被限定,使设备在被灌封时容易漏出,且灌封机构面对不同宽度的设备时,喷头不好调节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mt胶灌封机构,包括机外壳,所述机外壳内腔的背面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通过上滑块固定安装有中限位板,所述上滑块底部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前后限位板,所述中限位板背面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伸缩装置,两个所述伸缩装置的正面均与两个前后限位板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的背面与后连接板的正面转动连接,位于左侧所述前后限位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块,所述上滑块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内动力装置,所述内动力装置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单向螺纹杆,所述单向螺纹杆的左侧依次贯穿固定块、控制块和限位块并延伸至限位块的内部,所述单向螺纹杆的外表面与控制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机外壳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机外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外动力装置。
9.优选的,所述外动力装置的背面贯穿机外壳并延伸至机外壳的内部,位于右侧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前端与外动力装置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通过传动轮传动安装有传动带。
10.优选的,所述机外壳内腔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表面与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胶喷头。
11.优选的,所述机外壳内腔的正面与背面且位于滑动块的左方均固定安装有前液压装置,两个所述前液压装置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左右限位板。
12.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后液压装置,所述后液压装置的底部与机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机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送带装置。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mt胶灌封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smt胶灌封机构可通过传送带装置将需要灌封的设备运输到限位装置下方后暂停,内动力装置带动单向螺纹杆转动,通过控制块使位于左侧前后限位板向左移动,中限位板后的伸缩装置使位于右侧前后限位板向右移动,后液压装置带动滑动块向下移动,将设备被套在前后限位板和中限位板之间,然后内动力装置反转,使前后限位板同时向内移动,设备被前后限位板和中限位板将设备的前后位置被排列好,然后滑动块上移,传送带装置带动设备到达出胶喷头下方时传送带装置暂停,前液压装置将左右限位板向内压动,使设备的位置被限定到固定位置,然后左右限位板向外移动,外动力装置启动,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通过传动带使移动块可以根据设备的宽度同时向内和向外移动,出胶喷头将smt胶输出,对设备进行灌封,灌封完成后,传送带装置启动,将灌封好的设备带出机外壳。
15.1、该smt胶灌封机构,通过限位装置将需要灌封的设备的前后位置限定,左右限位板将设备的左右位置限定,使设备到达出胶喷头下方时,位置排列更加整齐,防止位置散乱使出胶喷头在出胶时位置对应不上将smt胶落在设备之外,减少了对smt胶的浪费,且通过机器对多个设备同时进行位置限定,提高了灌封的效率,增加了灌封时的精度,减少了人工,同时也提高了灌封机构的安全性。
16.2、该smt胶灌封机构,通过双向螺纹杆和传动带相互配合,使出胶喷头可以同时向外和向内移动,在灌封时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设备,减少smt胶在灌封时漏出的现象,也提高了灌封时的效率,增加了机构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外部结构后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外部结构剖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横剖仰视图。
22.图中:1、机外壳;2、滑动块;3、限位装置;4、固定块;5、上滑块;6、中限位板;7、前后限位板;8、伸缩装置;9、前连接板;10、后连接板;11、控制块;12、限位块;13、内动力装置;14、单向螺纹杆;15、双向螺纹杆;16、外动力装置;17、传动带;18、移动块;19、出胶喷头;20、前液压装置;21、左右限位板;22、后液压装置;23、传送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5,一种smt胶灌封机构,包括机外壳1,机外壳1内腔的背面滑动安装有滑动块2,滑动块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装置3,限位装置3包括固定块4,固定块4的正面通过上滑块5固定安装有中限位板6,上滑块5底部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前后限位板7,中限位板6背面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伸缩装置8,两个伸缩装置8的正面均与两个前后限位板7的背面滑动连接,伸缩装置8包括前连接板9和后连接板10,前连接板9的背面与后连接板10的正面转动连接,位于左侧前后限位板7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块11,上滑块5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固定块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内动力装置13,内动力装置1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单向螺纹杆14,单向螺纹杆14的左侧依次贯穿固定块4、控制块11和限位块12并延伸至限位块12的内部,单向螺纹杆14的外表面与控制块1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机外壳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15,双向螺纹杆15的数量为三个,机外壳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外动力装置16,外动力装置16的背面贯穿机外壳1并延伸至机外壳1的内部,位于右侧双向螺纹杆15的前端与外动力装置16的背面固定连接,双向螺纹杆15的外表面通过传动轮传动安装有传动带17,机外壳1内腔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移动块18,移动块18的内表面与双向螺纹杆1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移动块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胶喷头19,机外壳1内腔的正面与背面且位于滑动块2的左方均固定安装有前液压装置20,两个前液压装置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左右限位板21,滑动块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后液压装置22,后液压装置22的底部与机外壳1的内腔固定连接,机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送带装置23。
25.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将需要灌封的设备通过传送带装置23将设备运输到限位装置3下方后暂停,固定块4上内动力装置13启动带动单向螺纹杆14转动,使控制块11向左移动,使位于左侧前后限位板7向左移动,带动前连接板9和后连接板10在中限位板6和前后限位板7后滑动,前连接板9和后连接板10相互转动,固定在上滑块5上中限位板6后的伸缩装置8使位于右侧前后限位板7向右移动,后液压装置22启动带动滑动块2向下移动,将设备被套在前后限位板7和中限位板6之间,然后内动力装置13反转,使前后限位板7通过控制块11被单向螺纹杆14同时向内移动,使设备被前后限位板7和中限位板6带动向内移动,使设备的前后位置被排列好,然后滑动块2上移,传送带装置23启动,继续将设备向前运输,到达出胶喷头19下方时,传送带装置23暂停,前液压装置20将左右限位板21向内压动,带动设备向内移动,使设备的位置被限定到固定位置,然后左右限位板21向外移动,外动力装置16启动,带动双向螺纹杆15转动,通过传动带17使移动块18可以根据设备的宽度同时向内和向外移动,出胶喷头19将smt胶输出,对设备进行灌封,灌封完成后,传送带装置23启动,将灌封好的设备带出机外壳1。
26.综上所述,该smt胶灌封机构可通过传送带装置23将需要灌封的设备运输到限位装置3下方后暂停,内动力装置13带动单向螺纹杆14转动,通过控制块11使位于左侧前后限位板7向左移动,中限位板6后的伸缩装置8使位于右侧前后限位板7向右移动,后液压装置22带动滑动块2向下移动,将设备被套在前后限位板7和中限位板6之间,然后内动力装置13反转,使前后限位板7同时向内移动,设备被前后限位板7和中限位板6将设备的前后位置被排列好,然后滑动块2上移,传送带装置23带动设备到达出胶喷头19下方时传送带装置23暂停,前液压装置20将左右限位板21向内压动,使设备的位置被限定到固定位置,然后左右限位板21向外移动,外动力装置16启动,带动双向螺纹杆15转动,通过传动带17使移动块18可
以根据设备的宽度同时向内和向外移动,出胶喷头19将smt胶输出,对设备进行灌封,灌封完成后,传送带装置23启动,将灌封好的设备带出机外壳1。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