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8: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动力控制单元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摩托车中,具有动力控制单元。该动力控制单元一般被配置于转向把手前方。动力控制单元距离引擎本体较远,因此增加了车体线配置的总长度,其相关的布线会较繁杂,同时也增加了线材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包括一车架、一转向把手、一置物箱以及一控制单元。转向把手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车架。置物箱连接于该车架。控制单元设于该车架之上,其中,该控制单元位于该转向把手与该置物箱之间。
4.在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为一动力控制单元。
5.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包括一主连接管、一第一支管以及一第二支管,该第一支管连接该主连接管,该第二支管连接该主连接管,该控制单元设于该主连接管,该置物箱连接该第一支管以及该第二支管。
6.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包括一头管,该主连接管连接该头管,该转向把手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头管。
7.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更包括一安装架,该安装架固接该主连接管,该控制单元插设于该安装架之上。
8.在一实施例中,该置物箱包括一置物箱前缘,该控制单元位于该置物箱前缘与该主连接管之间。
9.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更包括一座垫,其中,该座垫枢接该置物箱前缘。
10.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更包括一维修盖,该维修盖适于覆盖该控制单元。
11.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更包括一车壳,该维修盖包括多个维修盖卡合部,该车壳包括多个车壳卡合部,该多个维修盖卡合部卡合连接该多个车壳卡合部,该维修盖适于覆盖至少部分该置物箱。
12.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更包括一螺栓,其中,该维修盖更包括一维修盖锁附部,该车壳包括一车壳锁附部,该螺栓将该维修盖锁附部锁附固定于该车壳锁附部。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动力控制单元被设置于转向把手的后方、座垫的下方、引擎的上方。由于动力控制单元靠近引擎,因此简化了车体线的布线配置,也可降低线材成本。此外,动力控制单元的设置位置被座垫以及引擎所遮蔽,因此具有防止污染以及防盗等功能。在一实施例中,动力控制单元被维修盖所遮蔽,可以进一步加强防止污染以及防盗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外型。
15.图2a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16.图2b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17.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部分结构装配图。
18.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周边结构。
19.图5a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整体结构。
20.图5b、5c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局部放大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2.1~车架
ꢀꢀꢀꢀꢀꢀꢀꢀꢀꢀꢀꢀꢀꢀꢀꢀꢀꢀꢀꢀꢀꢀ
12~第二支管
23.13~主连接管
ꢀꢀꢀꢀꢀꢀꢀꢀꢀꢀꢀꢀꢀꢀꢀꢀꢀ
14~头管
24.15~安装架
ꢀꢀꢀꢀꢀꢀꢀꢀꢀꢀꢀꢀꢀꢀꢀꢀꢀꢀꢀ
2~转向把手
25.3~置物箱
ꢀꢀꢀꢀꢀꢀꢀꢀꢀꢀꢀꢀꢀꢀꢀꢀꢀꢀꢀꢀ
31~置物箱前缘
26.4~控制单元
ꢀꢀꢀꢀꢀꢀꢀꢀꢀꢀꢀꢀꢀꢀꢀꢀꢀꢀ
5~车壳
27.51~维修盖
ꢀꢀꢀꢀꢀꢀꢀꢀꢀꢀꢀꢀꢀꢀꢀꢀꢀꢀꢀ
511~维修盖卡合部
28.512~维修盖锁附部
ꢀꢀꢀꢀꢀꢀꢀꢀꢀꢀꢀꢀ
521~车壳卡合部
29.522~车壳锁附部
ꢀꢀꢀꢀꢀꢀꢀꢀꢀꢀꢀꢀꢀꢀ
53~螺栓
30.6~电瓶
ꢀꢀꢀꢀꢀꢀꢀꢀꢀꢀꢀꢀꢀꢀꢀꢀꢀꢀꢀꢀꢀꢀ
91~龙头
31.92~前轮
ꢀꢀꢀꢀꢀꢀꢀꢀꢀꢀꢀꢀꢀꢀꢀꢀꢀꢀꢀꢀꢀ
93~后轮
32.94~座垫
ꢀꢀꢀꢀꢀꢀꢀꢀꢀꢀꢀꢀꢀꢀꢀꢀꢀꢀꢀꢀꢀ
95~动力系统
33.951~引擎
ꢀꢀꢀꢀꢀꢀꢀꢀꢀꢀꢀꢀꢀꢀꢀꢀꢀꢀꢀꢀ
m~摩托车
34.x~第一方向
ꢀꢀꢀꢀꢀꢀꢀꢀꢀꢀꢀꢀꢀꢀꢀꢀꢀꢀ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5.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m的外型,包括龙头 91、前轮92、后轮93、座垫94、动力系统95等元件。
36.摩托车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摩托车m的前段设有龙头91、前轮92、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元件。摩托车m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95、座垫94及脚架等元件。摩托车m的后段设有尾灯、后轮93、挡泥板等元件。
37.龙头91用以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龙头91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仪表、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91也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91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动力系统95的节气门角度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刹车将摩托车 m减速。龙头91上也可装设有主灯,主灯为摩托车m提供主要光线照明。
38.龙头91与前轮92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通过旋转龙头91 可控制前轮92的角度,从而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
39.动力系统95连接并驱动后轮93,为摩托车m提供动力,使摩托车m前进。
40.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 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部分结构侧视图。结合图2a、图2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包括一车架1、一转向把手2、一置物箱3以及一控制单元4。转向把手2属于前述龙头91的一部份。转向把
手2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车架1。置物箱3连接于该车架1。控制单元4设于该车架 1之上,其中,该控制单元4位于该转向把手2与该置物箱3之间。
41.在此实施例中,所谓该控制单元4位于该转向把手2与该置物箱3之间,是指从侧视图(图2b)的角度观察,在一第一方向x上(水平方向),该控制单元4位于该转向把手2与该置物箱3之间。上述公开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42.在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4为一动力控制单元。然而,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该控制单元4也可能为其他功能的控制单元。
4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部分结构装配图。结合图2a、图2b、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1包括一主连接管13、一第一支管(未显示)以及一第二支管12,该第一支管(未显示)连接该主连接管13,该第二支管12连接该主连接管13,该控制单元4设于该主连接管13,该置物箱3连接该第一支管(未显示)以及该第二支管12。在图2b、图3中,该摩托车的部分结构以局部剖面显示,因此未显示该第一支管。
44.如图2a、图2b、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1包括一头管 14,该主连接管13连接该头管14,该转向把手2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头管14。
45.如图2a、图2b、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1更包括一安装架15,该安装架15固接该主连接管13,该控制单元4插设于该安装架15之上。在一实施例中,该安装架15被焊接于该主连接管13。
46.在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4设于一引擎951的上方,因此,该控制单元4的下方被该引擎951以及该主连接管13所遮蔽。
4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周边结构。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置物箱3包括一置物箱前缘31,该控制单元4位于该置物箱前缘31与该主连接管13之间。具体而言,从侧视图(图4)的角度观察,在一第二方向y上(垂直方向),该控制单元4位于该置物箱前缘31 与该主连接管13之间。该控制单元4位于该置物箱前缘31的下方。上述公开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48.如图2a、图3、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包括前述的座垫94,其中,该座垫94枢接该置物箱前缘31。因此,该控制单元4的上方被该置物箱前缘31以及该座垫94所遮蔽。
49.如图2b、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一电瓶6被设置于该置物箱3之中。因此,该电瓶6受到该置物箱3以及该座垫94的遮蔽以及保护。
50.如图2a、图2b、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置物箱3大致上位于该第一支管(未显示)以及一第二支管12的上方,然而,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置物箱也可能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支管(未显示)以及一第二支管12之间。
51.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整体结构。图5b、图 5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a、图5b、图5c,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更包括一维修盖51,该维修盖51适于覆盖该控制单元4。
52.如图5a、图5b、图5c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更包括一车壳5,该维修盖51包括多个维修盖卡合部511,该车壳5包括多个车壳卡合部521,该多个维修盖卡合部511卡合连接该多个车壳卡合部521,该维修盖51适于覆盖至少部分该置物箱3。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维修盖卡合部511为卡勾,该多个车壳卡合部521为卡槽。
53.如图5a、图5b、图5c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更包括一螺栓53,其中,该维修盖51更包括一维修盖锁附部512,该车壳5包括一车壳锁附部522,该螺栓53将该维修盖锁附部512锁附固定于该车壳锁附部522。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维修盖卡合部511排列于该维修盖51 的两侧,该维修盖锁附部512位于该维修盖51的前端。
5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动力控制单元被设置于转向把手的后方、座垫的下方、引擎的上方。由于动力控制单元靠近引擎,因此简化了车体线的布线配置,也可降低线材成本。此外,动力控制单元的设置位置被座垫以及引擎所遮蔽,因此具有防止污染以及防盗等功能。在一实施例中,动力控制单元被维修盖所遮蔽,可以进一步加强防止污染以及防盗的效果。
5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摩托车可以包括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或其他机动车辆。例如,控制单元也可以为电动摩托车的动力控制单元,其被设置于电动摩托车的车架之上。
56.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