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机械支撑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7: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支撑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机械支撑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科学中,人工智能(ai)有时被称为机器智能,是由机器展示的智能,与人类和动物展示的自然智能形成对比,其载体一般被称为智能机械。现有的智能机械其支撑机构大多存在散热能力低、容易出现系统故障的问题,降低了智能处理的工作效率,此外,现有的智能机械支撑机构往往采用机械手的固定方式,较为耗能,制作成本高,导致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智能机械支撑机构存在的散热能力差、实用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机械支撑控制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智能机械支撑控制机构,包括散热箱体,散热箱体长度方向两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气压管,气压管远离散热箱体内侧壁一端设有保护网,散热箱体内侧壁与保护网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靠近保护网一端端部设有气压板,气压板与第一弹簧相接一侧与牵引绳一端相接;散热箱体内中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与对称设置的两转动杆一端相接,转动杆另一端与保护网接触连接;转动杆外侧壁上设有散热片;散热箱体长度方向一个外侧壁上设有出风口,另一外侧壁上设有进风口;散热箱体设置进风口的侧壁底部固接支撑板,顶部设有阴影控制传感器,阴影控制传感器与电机电连接,支撑板两端端部上方对称设置内侧开口的支撑箱,支撑箱长度方向远离支撑板的内侧壁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接支撑块,支撑块远离支撑板一侧与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劲度系数为8≦k≦12n,第二弹簧的弹性劲度系数为16≦k≦18n,第二弹簧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第一弹簧初始状态为正常状态。
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箱体宽度方向两内侧壁上与保护网预留间隙后对称设置限位块,转动杆贯穿限位块与保护网接触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双轴电机。
9.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箱体内设有电机架,电机安装于电机架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采用多扇叶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均设有小孔高密度滤网。
12.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板与气压管滑动连接。
13.进一步地,初始状态下,所述支撑块与支撑箱的开口紧密贴合。
14.与现有智能机械支撑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转动杆、散热片、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相互配合,当支
撑板上放置有智能机械时,由于阴影的遮挡,阴影控制传感器接收到信号,控制电机启动,散热箱体内部元器件开始工作,对散热箱体内部元器件以及支撑机构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
16.2、通过散热片的多扇叶设置,以及出风口和进风口的大气流通路设置,实现了散热箱体内部元器件以及支撑机构的加速散热。
17.3、通过第一弹簧、气压板、牵引绳、第二弹簧和支撑块的配合作用,由于电机带动散热片转动,在散热片转动产生的风力以及从进风口通入的风的双重风力到达气压板,气压板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牵引绳开始松弛,初始状态下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开始恢复原状,从而推动支撑块向支撑板方向移动,由于第二弹簧为高劲度系数弹簧,从而实现对支撑板上所需支撑智能机械的固定作用,利用简单的结构设置,达到了对所承载智能机械的稳固支撑作用,降低了智能机械支撑机构的制作成本,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智能机械支撑控制机构的初始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智能机械支撑控制机构的工作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智能机械支撑控制机构的主视图;
21.图4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22.附图标记:1、散热箱体;2、电机架;3、电机;4、转动杆;5、散热片;6、出风口;7、进风口;8、保护网;9、气压管;10、第一弹簧;11、气压板;12、牵引绳;13、支撑板;14、支撑箱;15、第二弹簧;16、支撑块;1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机械支撑控制机构,包括散热箱体1,散热箱体1长度方向两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气压管9,气压管9远离散热箱体1内侧壁一端设有保护网8,散热箱体1内侧壁与保护网8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靠近保护网8一端端部设有气压板11,气压板11与气压管9滑动连接,气压板11的与第一弹簧10相接一侧与牵引绳12一端相接;散热箱体1内中部设有电机架2,电机架2上安装有双轴电机3,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轴端与对称设置的两个转动杆4一端相接,散热箱体1宽度方向两内侧壁上与保护网8预留间隙后对称设置限位块17,转动杆4另一端贯穿限位块17与保护网8接触连接;转动杆4外侧壁上设有散热片5,散热片5采用多扇叶结构,用于加速散热。散热箱体1长度方向一个外侧壁上设有出风口6,另一外侧壁上设有进风口7;散热箱体1设置进风口7的侧壁底部固接支撑板13,顶部设有阴影控制传感器,阴影控制传感器与电机3电连接,支撑板13两端端部对称设置内侧开口的支撑箱14,支撑箱14长度方向远离支撑板13的内侧壁与第二弹簧15的一端固接,第二弹簧15的另一端固接支撑块16,支撑块16远离支撑板13一侧与牵引绳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25.上述第一弹簧10的弹性劲度系数为8≦k≦12n,第二弹簧15的弹性劲度系数为16≦k≦18n,即第一弹簧10为低弹性劲度系数弹簧,第二弹簧15为高弹性劲度系数弹簧,第二
弹簧15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第一弹簧10初始状态为正常状态。第一弹簧10选用低弹性劲度系数弹簧,可以确保风力作用到达气压板11时,推动气压板11压缩第一弹簧10发生弹性形变;第二弹簧15选用高弹性劲度系数弹簧,可以实现对支撑板13上所需支撑智能机械的固定作用。
26.实际应用时,若所需支撑的智能机械处于高原等高风力环境下,则进风口7不设风机,可通过空气自由进风,若所需支撑的智能机械处于风力较低的环境时,需要在进风口7增设风机,增大散热箱体1内的风力,确保风力作用到达气压板11时,推动气压板11压缩第一弹簧10发生弹性形变。
27.需要说明的是,从理论上为了保证智能机械的散热效果,应将进风口7设于散热箱体1的后侧壁,出风口6设于散热箱体1的前侧壁,但实际应用中发现,若采用前述风口设置方式,当风力较大时,经由出风口6的风力会影响智能机械安装的稳定性,因此,出于对智能机械安装稳定性的考虑,本实用新型选择将进风口7设于散热箱体1的前侧壁,出风口6设于散热箱体1的后侧壁,并在出风口6和进风口7均设置了小孔高密度滤网。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工作开始前,牵引绳12紧绷,支撑块16与支撑箱14的开口处紧密贴合,第二弹簧15为压缩状态。
29.接通电源,由于电性连接,进风口7上的阴影控制传感器开始工作,此时放上需要支撑固定的智能机械机构,由于阴影的映射,阴影控制传感器控制电机3启动,散热箱体1内部开始散热,在以上过程中,通过散热片5的多扇叶和出风口6和进风口7之间较大的气流通路设置,实现对散热箱体1内部元器件以及承载机构的快速散热。
30.另外,由于电机3带动散热片5转动,散热片5的风力以及从进风口7通入的风的风力经由保护网8到达气压板11,推动气压板11对第一弹簧10进行压缩,牵引绳12开始松弛,初始状态下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5开始恢复原状,从而推动支撑块16向支撑板13方向移动,由于第二弹簧15为高弹性劲度系数弹簧,从而实现对支撑板13上所需支撑智能机械的固定作用,利用简单的结构设置,达到了对承载智能机械的稳固支撑作用,降低了智能机械支撑机构的制作成本,实用性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