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械加工用轴承内外圈同步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3: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机械配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轴承内外圈同步浸油装置。


背景技术:

2.轴承是一种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零配件,通常用于支撑机械上的旋转体进行正常旋转运动,为了防止其上锈,所以在其生产结束后,需要对去进行上油处理,但是现有的上油装置不能够带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同步进行旋转,导致无法对轴承的内圈、外圈和滚珠进行均匀上油;为此,公开号为“cn10964766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轴承内外圈同步浸油装置,包括箱体、电机、第一连接齿轮和传动轮,所述箱体的下方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上方连接有联动齿轮,并且联动齿轮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拨动环位于连接槽的内侧,且连接槽开设于箱体的内部;该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虽然解决了内圈外圈和滚轮均匀上油的问题,但是其在使用后需要人员手动的去将浸油完成后的轴承从油液中取出,再放置到甩油的框体中,甩完油后再次取出,操作较为繁琐,且会让工作人员手上沾带有较多的油液,且将较多的轴承堆积的放置到甩油的框体中,不仅容易造成轴承间碰撞,出现损伤,而且由于轴承的本身结构的特性,将其呈水平放置利用离心力对其甩油时,只有其外表面的油能被甩落,而位于外圈和内圈之间部分以及内圈部分聚集的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极大部分的油液还是会被阻挡,甩油的效果也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轴承内外圈同步浸油装置,该浸油装置,在达到较好的浸油效果的基础上,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甩油过程中,通过抖动结构和离心力的配合,达到较佳的甩油效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用轴承内外圈同步浸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浸油槽,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上端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横板,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上端延伸至转动管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内设置有矩形滑腔,所述第二转杆的上端延伸至矩形滑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与矩形滑腔配合的矩形块,所述第二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网框;所述横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移动网框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在浸油槽内底部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置有螺纹层,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螺纹层部分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第一转杆
贯穿连接座,并与连接座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杆位于转动管内部分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条,所述转动管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与导向条配合的导向槽。
5.优选地,所述网框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浸油轴承的浸油机构,所述浸油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在网框内底部的多个主动转轴,多个所述主动转轴呈圆周状分布在网框的内底部,每个所述主动转轴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从动转轴,每个所述从动转轴的下端均与网框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主动转轴均与对应的两个从动转轴通过第二传动结构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从动转轴的上端均安装有限位组件,每个所述主动转轴的上端均设置有摩擦轮,多个所述主动转轴的下端均贯穿网框的内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摩擦辊,所述浸油槽的内底部设置有与摩擦辊配合的环形摩擦条。
6.优选地,所述横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转动管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柱状转动盒,所述柱状转动盒内填充有磁流变液,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延伸至柱状转动盒内,并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竖板的右侧安装有与磁流变液配合的电磁铁。
7.优选地,所述横板与浸油槽的内底部间竖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滑动块。
8.优选地,还包括抖动机构,所述抖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块下端的l型固定条,所述l型固定条由横条和竖条组成,所述横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头抵杆,所述网框的下端呈圆周状固定连接有多个半球形抵块。
9.优选地,所述浸油槽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导电块,所述滑动块为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竖板内设置有竖腔,所述竖腔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接电片,所述竖腔内设置有用于上下滑动的导电滑块,所述导电滑块的下端与竖腔的内底部通过恢复弹簧弹性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竖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触发盒,所述触发盒内设置有用于上下滑动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下端与触发盒的下端通过导电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触发盒的顶部空间通过单向出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触发盒的顶部空间通过单向进气管与竖腔的底部空间连通,所述竖腔的底部空间通过细管与外界连通。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电机、电磁铁和磁流变液的配合下,在达到较好的浸油效果的基础上,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甩油过程中,通过抖动结构和离心力的配合,达到较佳的甩油效果。
12.2、通过设置有导电弹簧和用于控制电磁铁的导电组件,再与细管配合,实现了网框进入到油液中,停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浸油结束后,又会向上运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启动和关闭一次电磁铁即可,使得操作人员操作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轴承内外圈同步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图4为图1的c处放大图;
图5为图1的d处放大图;图6为图1中浸油的状态图;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机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e处放大图;图9为图7的f处放大图。
14.图中:1壳体、2浸油槽、3竖板、4横板、5电机、6转动管、7第一转杆、8第一转动杆、9第一传动结构、10第二转动杆、11螺纹层、12滑动块、13连接杆、14连接座、15摩擦辊、16主动转轴、17环形摩擦条、18l型固定条、19网框、20半球形抵块、21圆头抵杆、22限位组件、23从动转轴、24第二传动结构、25摩擦轮、26柱状转动盒、27叶片、28导向条、29导向槽、30第二转杆、31矩形块、32矩形滑腔、33导电块、34竖腔、35导电滑块、36接电片、37恢复弹簧、38触发盒、39活塞板、40导电弹簧、41单向出气口、42单向进气管、43细管、44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实施例1参照图1

6,一种机械加工用轴承内外圈同步浸油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浸油槽2,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板3,竖板3的上端安装有横板4,横板4的上端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横板4,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管6,转动管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转杆7,第一转杆7的上端延伸至转动管6的内部,第一转杆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杆30,第一转杆7内设置有矩形滑腔32,第二转杆30的上端延伸至矩形滑腔32内,并固定连接有与矩形滑腔32配合的矩形块31,第二转杆3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网框19,网框19如图1中所示,为上端面设置一个口的网状框体,油液可以通过网口进入到框体内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横板4的下端设置有用于移动网框19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在浸油槽2内底部的第二转动杆10,第二转动杆10上设置有螺纹层11,螺纹层11为类似往复丝杆的螺纹层,保证第二转动杆10的单向转动可以带动滑动块12上下移动,第二转动杆10的螺纹层11部分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2,横板4与浸油槽2的内底部间竖直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滑动块12,滑动块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4,第一转杆7贯穿连接座14,并与连接座14转动连接,此处的转动连接采用的是轴承转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网框19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浸油轴承的浸油机构,浸油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在网框19内底部的多个主动转轴16,多个主动转轴16呈圆周状分布在网框19的内底部,每个主动转轴16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从动转轴23,每个从动转轴23的下端均与网框19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每个主动转轴16均与对应的两个从动转轴23通过第二传动结构24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结构24为三个第二传动轮,三个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从动转轴23的上端均安装有限位组件22(限位组件22为现有技术,具体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109647660b的发明专利,限位组件22为其第一竖杆、竖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横杆、套杆、顶块、限位块、套筒和凹槽组合而
成的,用于对轴承的内圈进行限位),每个主动转轴16的上端均设置有摩擦轮25,摩擦轮25为圆盘状,采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质制成的,多个主动转轴16的下端均贯穿网框19的内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摩擦辊15,浸油槽2的内底部设置有与摩擦辊15配合的环形摩擦条17(环形摩擦条17为圆环形,其内侧部分与摩擦辊15的运动轨迹相同),摩擦辊15(摩擦辊15为一个圆柱和一个转动轴组成,其转动轴部分与对应主动转轴16的下端固定连接)和环形摩擦条17均为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当摩擦辊15以第二转杆30为轴进行圆轨迹转动后,其侧壁与环形摩擦条17的内壁一直是接触状态的,所以受到摩擦力作用,摩擦辊15还会做以主动转轴16为轴的转动。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保证转动管6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转杆7进行上移运动且转动,所以第一转杆7位于转动管6内部分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条28,转动管6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与导向条28配合的导向槽29。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横板4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8,第一转动杆8与转动管6通过第一传动结构9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结构9为两个第一传动轮,两个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第二转动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柱状转动盒26,柱状转动盒26内填充有磁流变液,磁流变液在外部无磁场时呈现低粘度的牛顿流体特性,在外加磁场时呈现为高粘度、低流动性的宾汉流体,液体的粘度大小与磁通量存在对应关系,第一转动杆8的下端延伸至柱状转动盒26内,并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27,竖板3的右侧安装有与磁流变液配合的电磁铁44,此处壳体1的后侧还设置一个未图示的,本实施例中控制电磁铁44的控制开关和电源,电源、控制开关和电磁铁44构成一个回路;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浸油和甩油效果,所以还包括抖动机构,抖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块12下端的l型固定条18,l型固定条18由横条和竖条组成,横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头抵杆21,网框19的下端呈圆周状固定连接有多个半球形抵块20。
19.在使用的过程中,初始状态下,将多个待浸油的轴承在多个限位组件22上,此时每个待浸油轴承的外侧都会接触一个摩擦轮25,然后启动电机5和电磁铁44,电磁铁44启动后,磁流变液的粘性变大,相当于固态,这时电机5的启动会带动转动管6转动,转动管6的转动会通过第一传动结构9带动第一转动杆8转动,由于此时的磁流变液相当于固态,所以这时的第一转动杆8转动会带动柱状转动盒26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杆10转动,第二转动杆10转动后会使得滑动块12下移,滑动块12下移会通过连接杆13带动连接座14下移;连接座14下移会带动第一转杆7下移,第一转杆7与连接座14转动连接,所以其下移后,还是会因为转动管6的转动而转动,第一转杆7会通过矩形块31和矩形滑腔32的配合带动第二转杆30转动,第二转杆30带动网框19发生转动;使得待浸油的轴承呈转动状态的进入到油液中,进行浸油处理,当网框19运动到图6所示的状态时(这时的滑动块12下移到极限位置,当第二转动杆10继续转动后,滑动块12会上移),关闭电磁铁44,这时的磁流变液的外加磁场消失,重新变为流体,此时第一转动杆8的转动不会带动第二转动杆10转动,这段时间滑动块12不会发生上下移动;这时的多个摩擦辊15接触到了环形摩擦条17的内侧,摩擦辊15以第二转杆30为轴进行圆轨迹转动后,其侧壁与环形摩擦条17的内壁一直是接触状态的,所以受到摩擦力作用,摩擦辊15还会做以主动转轴16为轴的转动,使得主动转轴16进行转动,主动转轴16转动
后会通过第二传动结构24带动对应的两个从动转轴23转动,从动转轴23的转动会通过限位机构带动待浸油轴承的内圈发生正向转动(此处便于理解,以主动转轴16为正向转动为例),而主动转轴16会带动其上的摩擦轮25做正向转动,由于摩擦轮25与待浸油轴承的外圈接触,受到摩擦力作用,会带动待浸油轴承进行反向转动,进而使得待浸油轴承的外圈和内圈发生反向转动,使得轴承的内圈、外圈和滚珠进行均匀上油;待一段时间浸油结束后,再次的启动电磁铁44,这时的第一转动杆8的转动会带动第二转动杆10转动,让滑动块12上移,当已经完成浸油的轴承离开油的液面后(油液的高度为图6中,刚好没过待浸油轴承的位置),网框19继续上移到最初始的过程中(上移并转动),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可以将待浸油轴承上沾附的油液甩出;此处值得一提的是,l型固定条18上的圆头抵杆21的设置,与多个半球形抵块20配合,会使得网框19在转动过程中一直是处于抖动状态的(当网框19上的半球形抵块20运动到接触圆头抵杆21后,网框19会上移,当网框19上的半球形抵块20离开接触圆头抵杆21后,网框19受到自身重力作用会上移),该抖动在浸油时,可以进一步的让轴承与油液发生相对运动,在后续的去多余油过程中,可以让位于外圈和内圈之间部分以及内圈部分聚集的多余油液抖落,让浸油后轴承整体上多余的油都会被去除,当到达最初始状态后,关闭电机5和电磁铁44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达到较好的浸油效果的基础上,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甩油过程中,通过抖动结构和离心力的配合,达到较佳的甩油效果。
20.实施例2参照图7

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浸油槽2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导电块33,滑动块12为导电材料制成,竖板3内设置有竖腔34,竖腔34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接电片36,竖腔34内设置有用于上下滑动的导电滑块35,此处的两个接电片36和导电滑块35共同构成了一个导电组件,该导电组件串联的接入到电磁铁44所处的回路中,导电滑块35的下端与竖腔34的内底部通过恢复弹簧37弹性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竖板3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触发盒38,触发盒38内设置有用于上下滑动的活塞板39,活塞板39的下端与触发盒38的下端通过导电弹簧40弹性连接,电源的正极、导电弹簧40和上方导电块33依次电性连接,电源的负极和下方的导电块3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触发盒38的顶部空间通过单向出气口41与外界连通,触发盒38的顶部空间通过单向进气管42与竖腔34的底部空间连通,单向进气管42和单向出气口41内均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可以保证气体的单向流动性,竖腔34的底部空间通过细管43与外界连通。
21.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导电滑块35位于两个接电片36之间,打开电磁铁44控制开关后,电磁铁44就处于的通电状态;随着电机5的启动,使得滑动块12接触到两个导电块33后(即下移到轴承完全没入了油液中后),这时导电弹簧40会通电,导电弹簧40通电后,每两匝相邻的弹簧线圈间会形成一个相反的磁场,使得导电弹簧40发生整体的收缩,带动活塞板39瞬间下移,将竖腔34底部空间的气体瞬间吸入到触发盒38的顶部空间,这时由于细管43管径较细,当单向进气管42瞬间抽出大量气体时,细管43是无法及时的从外界补充气体的,所以竖腔34的底部空间气压会立即变低,使得导电滑块35瞬间下移,并与两个接电片36脱离接触,这时的电磁铁44
所处的电路断开;电机5的转动无法带动第二转动杆10转动,这段时间内网框19会带着轴承在油液中进行转动浸油,受到恢复弹簧37的弹性作用,导电滑块35会不断上移(但是由于细管43的设置,从外界补充气体的速度较慢,所示导电滑块35上移的速度较慢),当上移到接触两个接电片36后,电磁铁44通电,电机5的转动会再次的带动第二转动杆10进行转动,使得网框19不断的上移,当上移的最初状态关闭电磁铁44和电机5即可,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启动和关闭一次电磁铁44即可,使得操作人员操作更为方便。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