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0: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1)、主罐体(2)、热熔盐出流管(3)、冷却器(5)及冷熔盐回流管(4);冷却器(5)位于主罐体(2)外,加热器(1)位于主罐体(2)内,且位于主罐体(2)的下侧,主罐体(2)上端侧面的出口经热熔盐出流管(3)及第一阀门(6)与冷却器(5)的壳侧入口相连通,冷却器(5)的壳侧出口经第二阀门(7)经冷熔盐回流管(4)与主罐体(2)下端侧面的入口相连通,热熔盐出流管(3)与冷熔盐回流管(4)之间通过第三阀门(8)相连通;冷却器(5)中壳侧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第四阀门(9),冷却器(5)中壳侧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五阀门(10);所述主罐体(2)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第六阀门(11),主罐体(2)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七阀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冷却器(5)为管壳式换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罐体(2)上自上到下设置有若干第一热电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热电偶之间的间距为0.5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及第三阀门(8)的入口处及出口处均设置有第二热电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5)内布置有第三热电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冷却器(5)与第一阀门(6)及第二阀门(7)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伴热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冷却器(5)与第四阀门(9)及第五阀门(10)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伴热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主罐体(2)与第六阀门(11)及第七阀门(1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伴热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其特征在于,冷却器(5)与第一阀门(6)及第二阀门(7)之间的距离均小于50mm;冷却器(5)与第四阀门(9)及第五阀门(10)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50mm;主罐体(2)与第六阀门(11)及第七阀门(12)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然循环的单体储能熔盐罐,包括加热器、主罐体、热熔盐出流管、冷却器及冷熔盐回流管;冷却器位于主罐体外,加热器位于主罐体内,且位于主罐体的下侧,主罐体上端侧面的出口经热熔盐出流管及第一阀门与冷却器的壳侧入口相连通,冷却器的壳侧出口经第二阀门经冷熔盐回流管与主罐体下端侧面的入口相连通,热熔盐出流管与冷熔盐回流管之间通过第三阀门相连通;冷却器中壳侧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第四阀门,冷却器中壳侧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主罐体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第六阀门,主罐体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七阀门,该单体储能熔盐罐在维修时,能够避免将罐内熔盐排空。将罐内熔盐排空。将罐内熔盐排空。


技术研发人员:张知翔 徐党旗 赵锋 魏铜生 薛宁 姬海民 张广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