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封装用塑封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极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封装用塑封工装。


背景技术:

2.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tvs二极管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的负12次方秒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塑封工装是用来放置焊接有二极管芯片的引线框,通过将塑封工装连同引线框一起放入注塑机可以进行注塑操作。
3.现有的塑封工装结构简单,将引线框装入工装的操作对工人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定位效果较差,装框效率较低,而且对塑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塑封工装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有利于提高装框效率以及产品塑封质量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封装用塑封工装。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封装用塑封工装,包括托板,所述托板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内侧设置有一对土字形的内框,所述外框的外侧设置有一对定位圈,所述外框上与定位圈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对水平的把手,所述托板的下方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前侧设置有与定位圈配合的第一定位柱,所述顶板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与外框的外侧卡接的第二定位柱,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来放置引线框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定位框组,所述内框的两侧分布有两个定位框组,所述定位框组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壁用来与引线框的侧边配合,所述矩形框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与内框的侧边所配合的细口槽,所述顶板上位于矩形框的内侧设置有两排沉槽,所述沉槽用来与引线框上的二极管半成品配合,所述两排沉槽之间设置有一排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来与引线框上的条形孔插接配合。
6.作为优选,所述内框包括隔板条,所述隔板条的两侧设置有两对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的顶部设置有用来与引线框卡接的第一卡槽。
7.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定位条卡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沉槽之间。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柱呈圆台形。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封装用塑封工装,以定位座作为固定
件,而托板作为活动件,通过将托板放置在定位座上,再将多个引线框依次放在托板上并与不同的定位框组配合,而托板可再连同引线框转移至注塑机中,大大提高了引线框装入本装置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塑封效率。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实用性较强,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封装用塑封工装的轴测图;
13.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14.以上各图中:
15.1、托板;11、外框;12、内框;121、隔板条;122、定位条;123、第一卡槽;13、定位圈;14、把手;
16.2、定位座;21、顶板;22、支撑柱;23、底板;24、第一定位柱;25、第二定位柱;26、放置槽;27、定位框组;271、矩形框;272、定位槽;273、沉槽;274、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9.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封装用塑封工装,包括托板1,所述托板1包括外框11,外框11的内侧设置有一对土字形的内框12,外框12的外侧设置有一对定位圈13,外框11上与定位圈1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对水平的把手14,托板1的下方设置有定位座2,定位座2包括顶板21,顶板21的顶部前侧设置有与定位圈配合的第一定位柱24,顶板2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与外框的外侧卡接的第二定位柱25,顶板2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2,支撑柱2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3,顶板21上设置有用来放置引线框的放置槽26,放置槽26中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定位框组27,内框12的两侧分布有两个定位框组27,定位框组27包括矩形框271,矩形框271的内壁用来与引线框的侧边配合,矩形框27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定位槽272,定位槽272包括与内框的侧边所配合的细口槽(图中未示出),顶板21上位于矩形框的内侧设置有两排沉槽273,沉槽273用来与引线框上的二极管半成品配合,两排沉槽273之间设置有一排定位凸起274,定位凸起274用来与引线框上的条形孔插接配合。在本装置中,定位座2作为固定件,而托板1作为活动件,通过托板1可以将引线框连同二极管半成品在定位座与注塑机之间进行转移。把手14作为手动转移托板的把持
节点,方便工作人员对托板进行转移。具体地,将托板1放置在定位座2上,托板1的外框被第二定位柱25卡接,而其定位圈与第一定位柱24套接,自然地,内框12即与其两侧的矩形框(细口槽)卡接配合;将多个引线框依次放在托板上并与不同的定位框组套接配合,内框12在引线框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定位凸起274插接在引线框的条形孔中,从而达到快速成组安装引线框的目的,而托板1可再连同引线框转移至注塑机中,进而提高了塑封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托板1与引线框在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在引线框装入托板之后,利用额外的连接件对所有引线框进行连接,使其不仅在转移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还能保证注塑质量。
20.为了提高引线框在托板1上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框12包括隔板条121,隔板条121的两侧设置有两对定位条122,定位条122的顶部设置有用来与引线框卡接的第一卡槽123。
21.为了提高托板在定位框组上位置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在顶板21上设置有与定位条卡接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位于沉槽273之间,利用第二卡槽273为内框提供明确的位置,降低在安装引线框过程中出现摆动的概率,进而保证引线框分布的准确性。
22.考虑到托板1需要频繁从定位座2上取下,所以为了方便套接托板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定位柱24呈圆台形,便于定位圈13由上至下套入第一定位柱24,而且快速分离效果较好。
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