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施工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8: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施工防护棚。


背景技术:

2.防护棚主要应用于建筑工地或户外临时搭建,它可用于遮挡设备设施、工具、车辆等,并且还具备防水、防尘、防晒等功能。
3.而高层建筑施工的防护棚,则是为了保护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防止施工中飞落的石子与松散的建筑垃圾砸到施工人员。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防护棚结构简单,仅由一个单一的架子构成,这对施工人员来说,进行施工的危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危险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施工防护棚。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施工防护棚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施工防护棚,包括通过支撑组件安装于地面的下板和通过调高组件与所述下板连接的上板,所述上板位于所述下板上方,所述调高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和升起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升起部件连接且驱动所述升起部件移动,所述升起部件通过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使所述上板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起只有一个单一的架子来说,上板与下板的设置,可加大防护棚的安全系数,从而能更好地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
9.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杆和驱动板,所述驱动杆通过固定座固定于所述下板的顶面,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板的顶面,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通过外螺纹螺纹穿设所述驱动板并延伸至所述驱动板外,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升起部件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部件的设置,可驱动升起部件进行移动,从而可调节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距离,直至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距离合适,从而能更好地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
11.可选的,所述升起部件包括第一齿轮和杆连接组,所述下板的顶面安装有转动板,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转动杆与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条齿,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条齿与所述驱动板啮合,所述杆连接组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下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杆的外周面、另一端与所述上杆铰接,所述上杆远离所述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板的底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起组件的设置,可调节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在上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停下,从而可更好地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
13.可选的,所述杆连接组的数量为六个,其中三组所述杆连接组位于所述下板顶面
的边缘,另外三组所述杆连接组与前三组所述杆连接组相对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组杆连接组的设置,可使上板升起得更稳定,于是当飞落的石子与松散的建筑垃圾掉落在上板时,上板也能稳定地进行保护。
15.可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上夹座和下夹座,所述上夹座和所述下夹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驱动杆的外周面分别与所述上夹座、所述下夹座滑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损坏时,工作者可通过固定螺栓拆卸驱动杆,对驱动杆进行更换。
17.可选的,所述驱动杆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安装有把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便于工作者将驱动杆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工作者将驱动杆进行转动。
19.可选的,所述下板的顶面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驱动板滑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的设置,可对驱动板移动的方向进行导向,使驱动板能更准确地进行移动。
21.可选的,所述导向板通过锁紧螺栓安装于所述下板的顶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板损坏时,工作者可通过锁紧螺栓拆卸驱动板,从而便于对驱动板进行更换。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相比起只有一个单一的架子来说,上板与下板的设置,可加大防护棚的安全系数,从而能更好地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
25.2.驱动部件的设置,可驱动升起部件进行移动,从而可调节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距离,直至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距离合适,从而能更好地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施工防护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向板、固定板、驱动部件和固定座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28.图3是杆连接组和连接杆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上板;2、下板;21、导向板;22、固定板;23、锁紧螺栓;24、转动板;25、转动杆;3、支撑组件;31、支撑杆;32、调节套筒;33、调节螺栓;34、螺纹孔;35、调节螺母;4、驱动部件;41、驱动杆;42、驱动板;421、第一连接板;422、第二连接板;423、第三连接板;424、第四连接板;425、条齿;43、固定座;431、上夹座;432、下夹座;44、固定螺栓;45、把手;5、升起部件;51、杆连接组;511、上杆;512、下杆;513、连接杆;52、第一齿轮;53、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施工防护棚。参照图1,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施工防护棚包括上板1和下板2,下板2通过支撑组件3安装于地面,上板1位于下板2的上方,且上板1通过调高组件连接于下板2的顶面。
32.参照图1,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杆31、调节套筒32、调节螺栓33和调节螺母35,支撑杆31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支撑杆31分别位于下板2底面的四个角处,调节套筒32的一端固定
连接于下板2的底面,支撑杆31滑动连接于调节套筒32的内侧面,支撑杆31的一端延伸至调节套筒32远离下板2的开口外并与地面抵接,支撑杆3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34,调节螺栓33的一端穿过调节套筒32并通过螺纹孔34与支撑杆31螺纹连接,调节螺母35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栓33的外周面,调节螺母35位于调节套筒32远离调节螺栓33头部的一侧,且调节螺母35通过旋转与调节套筒32抵接。
33.参照图1,调高组件包括驱动部件4和升起部件5,驱动部件4安装于下板2的顶面,驱动部件4与升起部件5连接且驱动升起部件5移动,升起部件5的一端与上板1的底面连接,升起部件5通过驱动部件4的驱动使上板1靠近或远离下板2。
34.参照图1和图2,驱动部件4包括驱动杆41和驱动板42,下板2的顶面固定有固定座43,固定座43包括上夹座431和下夹座432,下夹座432固定于下板2顶面的一端,上夹座431通过固定螺栓44固定于下夹座432的顶面,下夹座432的侧面开设有下调节孔,上夹座431的侧面开设有上调节孔,下调节孔与上调节孔所围成的大小与驱动杆41的大小相适配,驱动杆41的外周面通过下调节孔与下夹座432滑动连接,驱动杆41的外周面通过上调节孔与上夹座431滑动连接。
35.参照图1和图2,驱动杆41的一端位于下板2外并固定连接有把手45、另一端穿过固定座43并延伸至下板2内,驱动杆41位于下板2内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驱动板42螺纹连接于驱动杆41位于下板2内的外周面,驱动板42滑动连接于下板2的顶面,驱动板42与升起部件5连接。
36.参照图1和图2,从上板1向下板2的方向看,驱动板42呈“h”形。特别的,驱动板42包括第一连接板421、第二连接板422、第三连接板423和第四连接板424,第一连接板421、第二连接板422和第三连接板423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连接板421呈水平设置,第一连接板421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杆4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连接板421滑动连接于下板2的顶面,两第一连接板421相对设置且分别靠近于下板2的相对两侧面,第二连接板422呈竖直设置,第二连接板4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421靠近固定座43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板423呈水平设置,第三连接板423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杆4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连接板422远离第一连接板421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423远离固定座43的一端固定,第一连接板421、第二连接板422和第三连接板423所形成的竖截面呈“z”形,第四连接板424的两端固定于两第二连接板422的底部,且驱动杆41螺纹穿设第四连接板424。
37.参照图1和图2,下板2的顶面安装有导向板21,导向板21的竖截面呈“凵”形,导向板21的数量为两块,两第一连接板421分别对应滑动连接于两导向板21的内侧面,导向板21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安装有两固定板22,两固定板22均与下板2的顶面抵接,固定板22的顶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23,锁紧螺栓23的一端穿设固定板22并延伸至下板2内。
38.参照图1和图2,下板2的顶面还固定有多块转动板24,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板24的数量为六块,其中三块转动板24位于下板2顶面的一侧,另外三块转动板24与前三块转动板24相对设置。位于同一侧的三块转动板24中,其中一块转动板24靠近固定座43,另外两块转动板24远离固定座43,导向板21位于靠近固定座43的转动块与位于中间的转动块之间。
39.参照图1和图2,转动块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5,升起部件5包括杆连接组51和第一齿轮52,第一齿轮52固定于靠近固定座43的转动块的转动杆25外周面,位于中间的转动块的转动杆25外周面固定有第二齿轮53,杆连接组51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杆连接组51分
别与六条转动杆25一一对应连接,第一连接板421、第三连接板423靠近下板2的侧面均设置有条齿425,第一齿轮52通过条齿425与第三连接板423啮合,第二齿轮53通过条齿425与第一连接板421啮合。
40.参照图2和图3,杆连接组51分为上杆511和下杆512,下杆512的一端固定于转动杆25(见图1)的外周面、另一端与上杆511铰接,上杆511远离下杆51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上板1(见图1)的底面,特别的,靠近固定座43的两上杆511和两下杆512的铰接方向朝向固定座43,剩下的上杆511和下杆512的铰接方向远离固定座43,位于同一侧且远离固定座43的两上杆511和两下杆512之间的铰接处通过连接杆513连接。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施工防护棚的实施原理为:工作者首先转动把手45,把手45带动驱动杆41转动,驱动杆41带动第四连接板424同步移动,第四连接板424带动第一连接板421、第二连接板422、第三连接板423移动,第一齿轮52和第二齿轮53同步转动,转动杆25同步转动,下杆512同步转动,上杆511也同步转动,并带动上板1向远离下板2的方向移动,当上板1与下板2之间的距离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停止转动把手45。接着向上移动下板2,调节套筒32同步向上移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将调节螺栓33旋入以固定支撑杆31和调节套筒32,完成防护棚的固定。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