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8: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太阳能电池和设于其上方的钙钛矿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电池包括透明导电层和依次设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上的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和tco层;所述硅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底和设于所述硅基底上的扩散层和第一钝化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钝化层上,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扩散层的小孔,所述透明导电层穿过所述小孔与所述扩散层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总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钝化层的面积=(0.5

20):1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由ptaa、nio
x
、p3ht、v2o5、moo
x
、pedot:pss、wo
x
、sprio

ometad、cuscn、cu2o、cui、spiro

ttb、f4

tcnq、f6

tcnnq、m

mtdata、tapc中一种制成,其厚度为1

500nm;所述钙钛矿层的禁带宽度为1.5

2.5ev,其厚度为50

30000nm;所述电子传输层由sno2、tio2、zno、zro2、c60、c70、pcbm、tisno
x
、snzno
x
中的一种制成,其厚度为1

500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tco层由氧化铟锡制成,其厚度为1

500nm;所述透明导电层由氧化铟锡制成,其厚度为1

500n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之间设有第一减反层,所述小孔贯穿所述第一减反层;所述第一减反层由sio
x
、sin
x
、alo
x
、sic
x
、sic
x
n
y
、sio
x
n
y
的一种制成,其厚度为1

100n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为perc背钝化电池、hjt电池、ibc电池、topcon电池或polo电池。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为topcon电池,所述硅基底为p型硅片;所述扩散层为p

掺杂层,其掺杂浓度为10
19

10
21
atom/cm3。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

掺杂层、第一钝化层和第一减反层依次设于所述硅基底的正面;所述硅基底背面设有隧穿层、n

多晶硅层、第二钝化层、第二减反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透过所述第二钝化层和所述第二减反层与所述硅基底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n

多晶硅层接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银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铝电极层。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隧穿层的厚度为0.5

2nm,所述n

多晶硅层的掺杂浓度为5
×
10
19
‑1×
10
21
atom/cm3,其厚度为20

300n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太阳能电池和设于其上方的钙钛矿电池,所述钙钛矿电池包括透明导电层和依次设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上的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和TCO层;所述硅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底和设于所述硅基底上的扩散层和第一钝化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钝化层上,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扩散层的小孔,所述透明导电层穿过所述小孔与所述扩散层接触。实施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升硅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电池的接触,提升叠层电池效率。提升叠层电池效率。提升叠层电池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明 林纲正 盛健 洪垒 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11/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