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轨检小车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检小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营速度不断提升,对铁路轨道几何参数测量与控制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要求对轨道几何参数进行测量的轨检小车必须要有更高的测量精度。
3.为了使轨检小车具有高测量精度,必须要保证轨检小车的测量姿态,即要保证轨检小车两端的第一张紧轮向外张开并始终保持与左右侧钢轨的内侧面密贴,以保持测量小车的横向运动姿态。
4.现有技术当中,目前直接采用张紧弹簧作用在第一张紧轮上,以向外顶推第一张紧轮,从而使第一张紧轮向外张开并始终保持与钢轨的内侧面密贴。然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轨检小车保持测量姿态的可靠性较差,在面对高精度测量要求时,这种张紧方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检小车,以解决现有轨检小车保持测量姿态的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中的一种轨检小车,包括梁体、及设于所述梁体两端的多个横向张紧机构,所述横向张紧机构包括与所述梁体连接的基体、安装于所述基体上的第一轮组、与所述基体连接的弹簧及对所述第一轮组进行导向的导轴,所述基体包括固定于所述梁体上的基座及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第一轮组包括与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的第一支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并在钢轨顶面上行走的第一滚轮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并贴着钢轨内侧面行走的第一张紧轮,所述导轴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滑块的顶部与所述导轴滑动套接,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滑块并朝所述第一张紧轮的张紧方向驱使所述滑块,以使所述第一张紧轮张紧钢轨内侧面。
7.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弹簧分设在所述滑块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拉簧,用于拉动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一张紧轮的张紧方向的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侧壁延伸出第一连接部,所述基座的前端延伸出第二连接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梁体包括大梁、及设于所述大梁一端的侧臂,所述大梁的两端各设置一所述横向张紧机构。
11.进一步地,所述大梁为中空结构,所述弹簧、所述导轴和所述基体均容置于所述大梁的中空内。
12.进一步地,所述侧臂的中部与所述大梁的端部连接,所述侧臂的两端均设有第二
轮组。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轮组包括固设于所述侧臂上的第二支座、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并在钢轨顶面上行走的第二滚轮、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并贴着钢轨内侧面行走的第二张紧轮。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组还包括两个过缝轮,所述过缝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轮移动方向的两侧,所述过缝轮与钢轨内侧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张紧轮与钢轨内侧面的距离。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组还包括两个保护轮,所述保护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移动方向的两侧,所述保护轮与钢轨顶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滚轮与钢轨顶面的距离。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滑块并使滑块与基座滑动连接,并设置导轴对滑块的滑动进行导向,以对第一张紧轮的横向伸缩运动进行导向,提高第一张紧轮张紧钢轨的稳定性,从而可靠的保持轨检小车的测量姿态,进而提高轨检小车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轨检小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轨检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轨检小车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当中a处的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横向张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横向张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横向张紧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参阅图1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轨检小车,包括梁体10、及设于梁体10两端的多个横向张紧机构20,在本实施例当中,梁体10呈t形,即采用t形梁,梁体
10具体包括大梁11及垂直设于大梁11一端的侧臂12,侧臂12的中部与大梁11的端部连接,其中,大梁11的两端各设置一横向张紧机构20。
29.请参阅图5,其中,横向张紧机构20包括与梁体10连接的基体21、安装于基体21上的第一轮组22、与基体21连接的弹簧及对第一轮组22进行导向的导轴24,基体21包括固定于梁体10上的基座211及与基座211滑动连接的滑块212,滑块21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钢轨,即保证滑块212的滑动方向与后续第一张紧轮的张紧方向相同,第一轮组22包括与滑块212的底部连接的第一支座221、安装于第一支座221上并在钢轨顶面(钢轨顶面)上行走的第一滚轮222及安装于第一支座221上并贴着钢轨内侧面行走的第一张紧轮223,使得第一张紧轮223、第一滚轮222和滑块212一同做横向(垂直于钢轨方向)伸缩运动。导轴24固定于基座211上,滑块212的顶部与导轴24滑动套接,从而利用导轴24对滑块212的横向伸缩运动进行精准导向。弹簧连接基座211和滑块212、并朝第一张紧轮223的张紧方向驱使滑块212,以使第一张紧轮223始终张紧钢轨内侧面。
30.其中,弹簧的数量为两根,即本实施例采用双弹簧来保证第一张紧轮223的张紧作用,从而使第一张紧轮223能够稳定、可靠地张紧钢轨内侧面。具体地,两根弹簧分设在滑块212两侧,即从两侧对称式拉动滑块212,提高滑块212的横移精度,同时减少滑块212与导轴24和基座211的滑动磨损。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一些情况当中,弹簧为拉簧,用于拉动滑块212朝第一张紧轮223的张紧方向的移动。并且为了固定弹簧,滑块212的侧壁延伸出第一连接部231,基座211的前端延伸出第二连接部232,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231、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232。
31.为了提高轨检小车的整体外观,如图1

图3所示,将大梁11设置为中空结构,并将弹簧、导轴24和基体21均容置于大梁11的中空内。同时将滑块212、弹簧和导轴24等隐藏在大梁11内部,也可以较好的保护这些导向结构,避免受灰尘影响,保证精度和使用寿命。
32.此外,为了保证轨检小车具有更好的均衡性,如图1

图4所示,侧臂1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轮组30。其中,第二轮组30包括固设于侧臂12上的第二支座31、安装于第二支座31并在钢轨顶面上行走的第二滚轮32、以及安装于第二支座31上并贴着钢轨内侧面行走的第二张紧轮33。其中,第二张紧轮33与第一张紧轮223作用相同,均是用于张紧钢轨内侧面并在钢轨内侧面上滚动,以保证轨检小车的姿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张紧轮223会做横向伸缩运动,而第二张紧轮33无法做横向伸缩运动。同时,第二滚轮32和第一滚轮222的作用也相同,均是用于在钢轨顶面上滚动,以使轨检小车能够更好地架在轨道上行走。
33.在实际使用时,当梁体10架设于轨道上时,大梁11两端的第一轮组22以及侧臂12两端的第二轮组30分别与左右两侧钢轨接触,此时第一滚轮222和第二滚轮32分别搭设在各自的钢轨顶面上,使得轨检小车能够架设在轨道上行走,同时第一张紧轮223和第一张紧轮223分别张紧钢轨内侧面,并伴随轨检小车的移动在钢轨内侧面滚动,由于梁体10两端都有张紧轮张紧钢轨内侧面,加上轨检小车自身的重力作用,从而保证轨检小车的横向测量姿态。
34.除此之外,轨检小车还包括线性位移传感器40,其与滑块212连接,通过采集滑块212的横向伸缩位移来测量轨距。
35.综上,本实施例当中的轨检小车,通过设置滑块212并使滑块212与基座211滑动连接,并设置导轴24对滑块212的滑动进行导向,进而对第一张紧轮223的横向伸缩运动进行
导向,提高第一张紧轮223张紧钢轨的稳定性,从而可靠的保持轨检小车的测量姿态,进而提高轨检小车的测量精度。
36.请查阅图6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轨检小车,本实施例当中的轨检小车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轨检小车的区别在于:
37.第一轮组22还包括两个过缝轮224,过缝轮224安装于第一支座221上且位于第一张紧轮223移动方向(钢轨方向)的两侧,过缝轮224与钢轨内侧面的距离大于第一张紧轮223与钢轨内侧面的距离,且差值优选控制在1

3mm之间,最优为2mm,使得在正常行走时,第一张紧轮223在钢轨内侧面滚动,而过缝轮224不接触钢轨内侧面;当第一张紧轮223经过轨道拼缝时,两个过缝轮224会搭在拼缝的两侧,从而缩小第一张紧轮223陷入拼缝的深度,从而降低卡顿并保护张紧轮,此时两个过缝轮224在钢轨内侧面行走,直到第一张紧轮223顺利通过拼缝。
38.同样地,第一轮组22还包括两个保护轮225,保护轮225安装于第一支座221上且位于第一滚轮222移动方向(钢轨方向)的两侧,保护轮225与钢轨顶面的距离大于第一滚轮222与钢轨顶面的距离,且差值优选控制在1

3mm之间,最优为2mm,使得在正常行走时,第一滚轮222在钢轨顶面滚动,而保护轮225不接触钢轨顶面;当第一滚轮222经过轨道拼缝时,两个保护轮225会搭在拼缝的两侧,从而缩小第一滚轮222陷入拼缝的深度,从而降低卡顿并保护滚轮,此时两个保护轮225在钢轨顶面行走,直到第一滚轮222顺利通过拼缝。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当中,第二滚轮及第二张紧轮的两侧也可以设置这样的保护轮,以保护第二滚轮及第二张紧轮顺利通过轨道拼缝、凹坑等部分。
39.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中的相应内容。
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