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压管路过渡结构、油缸供油输送装置和连续墙抓斗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液压油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一种油缸供油输送装置和一种连续墙抓斗。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连续墙抓斗连接主机和工作装置抓斗油缸的主胶管是通过其两端的截止球阀和法兰管连接实现过渡的,法兰管和截止球阀通过对开法兰的形式连接,在截止球阀和法兰管之间有密封o圈,防止液压油溢出。此种过渡结构在断开主机和工作装置时,需要拆开对开法兰,取下o型圈,取下法兰管,步骤较繁琐,且容易在多次操作过程中容易将o型圈位置错位,以致o型圈损坏,导致存在液压油泄露的风险,该可靠性和实用性较差。如何在主机和工作装置之间设置便于拆装的过渡装置,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一种油缸供油输送装置和一种连续墙抓斗,解决了目前的主机和工作装置的液压油输送中过渡装置不够可靠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包括:第一阀,包括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一机体连接;以及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二机体连接;所述连接机构构造为:以可拆装形式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第二阀,包括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机体连接。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快接公头,所述第一管道设于所述快接公头中,所述快接公头包括公头第一端口和公头第二端口,所述公头第一端口和所述公头第二端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所述公头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口相互装配;以及快接母头,所述第二管道设于所述快接母头中,所述快接母头包括母头第一端口和母头第二端口,所述母头第一端口和所述母头第二端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所述母头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阀口相互装配;其中,所述快接公头和所述快接母头相互以可拆装形式相互对接或拆开,以连通或断开所述公头第二端口和所述母头第一端口。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第一法兰机构,装配在所述公头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阀口之间;以及第二法兰机构,装配在所述母头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阀口之间。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第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油管,连接所述第四阀口和所述第二机体。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固定机构,装配在所述快接公头或所述快接母头上,构造为:锁定或解开所述快接公头和所述快接母头之间的连接。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第一密封圈,装配在所述第一法兰机构中,以密封所述公头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阀口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密封圈,装配在所述第二法兰机构中,以密封所述母头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阀口之间的连接。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结构加固机构,构造为:以可拆装形式联接所述第一阀、所述连接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阀,以构成刚性联结体。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缸供油输送装置,包括:上述任意实现方式的液压管路过渡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机体为液压油储存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机体为油泵,与所述液压油储存装置连接以抽取液压油;其中,所述连接机构构造为:以可拆装形式连通或断开所述液压油储存装置和所述油泵之间的通路。
1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墙抓斗,包括上述的液压管路过渡结构。
14.本技术在使用时,一般用于液压油的输送,具体的,第一机体可以是液压油主机,第一机体用于供给液压油,第二机体可以是属具油缸。通过连接机构的拆装结构,可以随时连通或断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连接。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通过连接机构对接连通时,可打开第一阀,然后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之间的液压油管路便连通,可进行液压油的输送。当需要断开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之间的液压油管路时,首先关闭第一阀,然后便可拆开连接机构以断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通过本技术的结构,可以很好地实现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之间的可拆装形式的过渡。由于第一机体用于供给液压油,会不断输出液压油,关闭第一阀可避免第一机体的液压油漏出,然后拆开连接机构便可对第二机体进行更换、维修、转移工作位等工作。在本技术中,第一阀和第二阀可采用截止球阀来阻断液压油。
附图说明
15.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图1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阀1和连接机构2;其中第一阀1包括第一阀口101和第二阀口102,第一阀口101与第一机体3连接;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管道201和第二管道202,第一管道201与第二阀口102连通,第二管道101与第二机体4连接;连接机构2构造为:以可拆装形式连通或断开第一管道201和第二管道202。
22.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一般用于液压油的输送,具体的,第一机体3可以是液压油主机,第一机体3用于供给液压油,第二机体4可以是属具油缸。通过连接机构2的拆装结构,可
以随时连通或断开第一管道201和第二管道 202之间的连接。当第一管道201和第二管道202通过连接机构2对接连通时,可打开第一阀1,然后第一机体3和第二机体4之间的液压油管路便连通,可进行液压油的输送。当需要断开第一机体3和第二机体4之间的液压油管路时,首先关闭第一阀1,然后便可拆开连接机构2以断开第一管道201 和第二管道202。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很好地实现第一机体3和第二机体4之间的可拆装形式的过渡。由于第一机体3用于供给液压油,会不断输出液压油,关闭第一阀1可避免第一机体3的液压油漏出,然后拆开连接机构2便可对第二机体4进行更换、维修、转移工作位等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和第二阀可采用截止球阀来阻断液压油。
23.图2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液压管路过渡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阀5,包括第三阀口501和第四阀口502,第三阀口501与第二管道202连通,第四阀口502 与第二机体4连接。
24.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使用第二阀5来封闭第二机体4的液压油管路,连接机构2用来连通或断开第一阀1和第二阀5之间的液压油通路。在需要断开第一机体3和第二机体4之间的液压油管路时,首先关闭第一阀1和第二阀5,再断开连接机构2完成断开工作。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二阀5可以避免断开时第二机体4漏油。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液压管路过渡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一油管6和第二油管7;其中,第一油管6连接第一阀口101和第一机体3;第二油管7连接第四阀口502和第二机体4。
26.本实施例在使用中,通过第一油管6和第二油管7的连通,可以延长连接机构2与第一机体3、连接机构2与第二机体4的相距距离,能够提高本实施例的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位置自由度。
27.图3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连接机构2包括:快接公头203和快接母头204;其中,第一管道201设于快接公头203中,第二管道202设于快接母头204中;快接公头203包括公头第一端口2031和公头第二端口2032,公头第一端口 2031和公头第二端口2032分别设于第一管道201的两端,公头第一端口 2031与第二阀口102相互装配;快接母头204包括母头第一端口2041和母头第二端口2042,母头第一端口2041和母头第二端口2042分别设于第二管道202的两端,母头第二端口2042与第三阀口501相互装配;其中,快接公头203和快接母头204相互以可拆装形式相互对接或拆开,以连通或断开公头第二端口2032和母头第一端口2041,从而连通或断开第二阀口102 和第三阀口501之间的通路。
28.本实施例在使用中,连接机构2采用快接公头203和快接母头204的结构进行快速拆装,在需要断开第一机体3和第二机体4之间的供油通路时,先关闭第一阀1和第二阀5,再将快接公头203和快接母头204相互拆开,便于拆装的快接公头203和快接母头204能够进一步提升连接机构2的拆装简易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该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过渡简易性。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液压管路过渡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一法兰机构8和第二法兰机构9;其中第一法兰机构8装配在公头第一端口 2031和第二阀口102之间;第二法兰机构9装配在母头第二端口2042与第三阀口501之间。
30.本实施例在使用中,通过第一法兰机构8固定公头第一端口2031和第二阀口102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二法兰机构9固定母头第二端口2042与第三阀口501之间的连接;一方面,
能够加固连接稳定性,防止第一阀1与快接公头203之间的连接结构损坏,以及防止第二阀5与快接母头204之间的连接结构损坏;另一方面,拆卸第一法兰机构8能够拆开第一阀1与快接公头203的连接,拆卸第二法兰机构9能够拆开第二阀5与快接母头204的连接。本实施例提升了该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拆卸自由度。
31.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固定机构;具体的,固定机构装配在快接公头或快接母头上,固定机构构造为:锁定或解开快接公头和快接母头之间的连接。
32.图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一种结构示例图,固定机构10装配在快接公头 203上,当快接公头203与快接母头204相互安装时,固定机构10下扣后锁定在快接母头204上,从而加固快接公头203与快接母头204的连接。通过固定机构10可以加固快接公头203与快接母头204的连接后,也可以防止快接公头203与快接母头204的快装结构受损。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液压管路过渡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其中,第一密封圈装配在第一法兰机构中,以密封公头第一端口和第二阀口之间的连接;第二密封圈装配在第二法兰机构中,以密封母头第二端口与第三阀口之间的连接。
34.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第一密封圈可以提升公头第一端口和第二阀口之间连接时的密封性,防止漏油;第二密封圈可以提升母头第二端口与第三阀口之间连接时的密封性,防止漏油。
35.图5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液压管路过渡结构进一步包括:结构加固机构11,构造为:以可拆装形式联接第一阀1、连接机构2以及第二阀5,以构成刚性联结体。
36.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结构加固机构11上设有可以与第一阀1、连接机构2和第二阀5相互拆装的连接机构,在连接机构2连通时,可将结构加固机构11同时与三者进行装配,能够加固第一阀1、连接机构2和第二阀5 三者相互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也能够防止第一阀1、连接机构2和第二阀5 各自的对接结构损坏。在需要断开连接机构2时、和/或需要断开第一阀1 和连接机构2时、和/或需要断开连接机构2和第二阀5时,先将结构加固机构11与三者的连接机构断开,再进行对应结构的拆卸断开。
3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油缸供油输送装置,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液压管路过渡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机体为液压油储存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机体为油泵,与所述液压油储存装置连接以抽取液压油;其中,所述连接机构构造为:以可拆装形式连通或断开所述液压油储存装置和所述油泵之间的通路。在本实施例中,液压管路过渡结构用来作为油路输送管路中的过渡部分,可以随时断开液压油的输送。在不需要油泵从液压油储存装置中抽取液压油时,可断开连接机构从而断开油路。上述的液压管路过渡结构,液压管路过渡结构在上文中已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3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连续墙抓斗,包括上述的液压管路过渡结构。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续墙抓斗主要包括有:抓斗主机,构造为输出动力液压油;第一阀,与抓斗主机通过油管连接;快接插头,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与第一阀连接,母头上设有第二阀,快接插头构造为:以可拆装形式连通或断开公头和母头;以及抓斗油缸,与第二阀通过油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抓斗主机为前述的第一机体,抓斗油缸为前述的第二机体,快接插头为前述连接机构;抓斗主机向抓斗油缸供给液压油,在使用时经常需要将抓斗主机和抓斗油缸
相互拆装,通过前述的液压管路过渡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抓斗主机和抓斗油缸之间的拆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和第二阀采用截止球阀来阻断液压油。
3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40.本技术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41.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和设备中,各部件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42.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4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