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摩托车后摇臂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摇臂。


背景技术:

2.摩托车的后摇臂也叫后平叉,指的是后轮和摩托车车身连接的地方,起到固定后轮,承载车身压力和保持稳定的作用,现有的摩托车后轮悬挂普遍采用的是双摇臂悬挂,后轮位于双摇臂中间穿销轴,从而实现后轮的支撑,这样导致后轮的拆装过程较为复杂,所以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摩托车的后轮悬挂采用单摇臂悬挂,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轮单悬挂总成(申请号:201720171311.3),包括至少一根单摇臂,单摇臂向一侧弯曲形成后轮收容部,单摇臂一端连接有第一安装筒,单摇臂另一端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筒;还包括与后轮收容部位于同侧的后轮安装盘,后轮安装盘上设有延伸入第一安装筒内的主轴,主轴自由端螺接有链轮牙盘。该后轮单悬挂总成虽然实现了后轮的单悬挂,使后轮的拆装过程得以快速完成,但是存在以下缺点:因为上述后轮单悬挂总成单摇臂的结构强度不够,造成在高强度的使用环境中车身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后摇臂,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升摩托车后摇臂的结构强度,使得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后摇臂,包括后摇臂本体,其后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车轮轴相连接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后减震器安装部,所述后摇臂本体的上侧面上具有向上拱起并与后减震器安装部相连接的加强部,所述后摇臂本体的后端具有向上延伸并与加强部的顶部相连接的加强筋。
5.通过在后摇臂本体的上侧面设置向上拱起并与后减震器安装部相连接的加强部,以及在后摇臂本体的后端设置向上延伸后并与加强部的顶部相连接的加强筋,通过上述结构的加强部和加强筋来大大增强后摇臂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上述结构的加强部与加强筋也不会影响摩托车链条从加强部和加强筋之间穿过,上述结构的加强部和加强筋在增强后摇臂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不会大幅增加后摇臂的重量,使后摇臂的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得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6.在上述的摩托车后摇臂中,所述加强筋包括直条状的连接段和自下而上逐渐收窄的支撑段,支撑段的底部位于套筒的前侧。支撑段的底部较厚实,支撑段的上部相对于下部较单薄,然后用连接段分别与支撑段的上部和加强部的顶部相连接,使得在增强后摇臂结构强度的同时不大幅增加后摇臂的重量,使后摇臂的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得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7.在上述的摩托车后摇臂中,所述支撑段的上部设置有内凹部一,内凹部一中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板一。内凹部一可以减轻支撑段的重量,若干加强筋板一可以增强内凹部一
的结构强度,使得增强后摇臂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不大幅增加后摇臂的重量,使后摇臂的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得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8.在上述的摩托车后摇臂中,所述支撑段位于内凹部一的外侧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上设置有安装孔。
9.在上述的摩托车后摇臂中,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内凹部二,内凹部二中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板二。内凹部二可以减轻连接段的重量,若干加强筋板二可以增强内凹部二的结构强度,使得增强后摇臂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不大幅增加后摇臂的重量,使后摇臂的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得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10.在上述的摩托车后摇臂中,所述加强部上设置有内凹部三,内凹部三中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板三。内凹部三可以减轻连接段的重量,若干加强筋板三可以增强内凹部三的结构强度,使得增强后摇臂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不大幅增加后摇臂的重量,使后摇臂的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得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11.在上述的摩托车后摇臂中,所述加强部、加强筋和后摇臂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强部、加强筋和后摇臂本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能进一步增强后摇臂的结构强度。
12.在上述的摩托车后摇臂中,所述后摇臂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后减震器穿插凹口,所述后摇臂本体的后端具有弧形的让位凹部,所述后减震器安装部位于后减震器穿插凹口和让位凹部之间。后减震器穿插凹口用于供减震器穿过,在摩托车遇到颠簸时摩托车后摇臂配合减震器起到减振的作用,后摇臂本体的后端具有弧形的让位凹部,抗弯折强度强,同时便于后车轮的安装,使得后车轮与前车轮位于同一平面,结构合理,从而使得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后摇臂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后摇臂本体的上侧面设置向上拱起并与后减震器安装部相连接的加强部,以及在后摇臂本体的后端设置向上延伸后并与加强部的顶部相连接的加强筋,通过上述结构的加强部和加强筋来大大增强后摇臂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上述结构的加强部与加强筋也不会影响摩托车链条从加强部和加强筋之间穿过,通过进一步设置内凹部一、若干加强筋板一、内凹部二、若干加强筋板二、内凹部三、若干加强筋板三,使得上述结构的加强部和加强筋在增强后摇臂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不会大幅增加后摇臂的重量,使后摇臂的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得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摩托车后摇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5.图2是本摩托车后摇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6.图3是本摩托车后摇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17.图中,1、后摇臂本体;2、套筒;3、后减震器安装部;4、加强部;5、加强筋;511、连接段;512、支撑段;6、内凹部一;7、加强筋板一;8、凸起部;9、安装孔;10、内凹部二;11、加强筋板二;12、内凹部三;13、加强筋板三;14、后减震器穿插凹口;15、让位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摩托车后摇臂,包括后摇臂本体1,其后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车轮轴相连接的套筒2,所述后摇臂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后减震器安装部3,所述后摇臂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后减震器穿插凹口14,所述后摇臂本体1的后端具有弧形的让位凹部15,所述后减震器安装部3位于后减震器穿插凹口14和让位凹部15之间,所述后摇臂本体1的上侧面上具有向上拱起并与后减震器安装部3相连接的加强部4,所述后摇臂本体1的后端具有向上延伸并与加强部4的顶部相连接的加强筋5,所述加强部4、加强筋5和后摇臂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来说,如图2、图3所示,所述加强筋5包括直条状的连接段511和自下而上逐渐收窄的支撑段512,支撑段512的底部位于套筒2的前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段512的上部设置有内凹部一6,内凹部一6中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板一7,所述支撑段512位于内凹部一6的外侧设置有凸起部8,凸起部8上设置有安装孔9;所述连接段511上设置有内凹部二10,内凹部二10中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板二11;所述加强部4上设置有内凹部三12,内凹部三12中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板三13。通过在后摇臂本体1的上侧面设置向上拱起并与后减震器安装部3相连接的加强部4,以及在后摇臂本体1的后端设置向上延伸后并与加强部4的顶部相连接的加强筋5,通过上述结构的加强部4和加强筋5来大大增强后摇臂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上述结构的加强部4与加强筋5也不会影响摩托车链条从加强部4和加强筋5之间穿过,通过进一步设置内凹部一6、若干加强筋板一7、内凹部二10、若干加强筋板二11、内凹部三12、若干加强筋板三13,使得上述结构的加强部4和加强筋5在增强后摇臂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不会大幅增加后摇臂的重量,使后摇臂的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得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2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后摇臂本体1、套筒2、后减震器安装部3、加强部4、加强筋5、连接段511、支撑段512、内凹部一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