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2021-11-15 17: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纳滤膜,所述纳滤膜包括相互贴合的支撑层和聚酰胺分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分离层的表面螯合有植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为聚醚砜、聚砜、聚芳香醚、聚苯并咪唑、聚醚酮、聚醚醚酮、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芳醚酮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10~100μm,优选为30~60μm;所述聚酰胺分离层的厚度为10~500nm,优选为50~300nm。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所述支撑层的一个表面上形成聚酰胺分离层:(2)将所述聚酰胺分离层的表面与植酸溶液进行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所述支撑层的一个表面依次与含有多元胺的溶液以及含有多元酰氯的溶液接触,然后进行热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为线性聚乙烯亚胺、支化型聚乙烯亚胺、聚醚胺、多乙烯多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邻苯二胺、1,3,5-三氨基苯、三聚氰胺、哌嗪、乙二胺、1,2-丙二胺、1,4-丁二胺、二乙烯三胺、四乙烯五胺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多元酰氯为1,3,5-苯三甲酰氯、1,4-苯二甲酰氯、1,3-苯二甲酰氯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为哌嗪与多元胺聚合物的混合物,其中,多元胺聚合物为线性聚乙烯亚胺、支化型聚乙烯亚胺、聚醚胺、多乙烯多胺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多元酰氯为1,3,5-苯三甲酰氯与1,4-苯二甲酰氯或1,3-苯二甲酰氯的混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胺聚合物与哌嗪的质量比为(0.05~100):1,优选为(0.1~50):1;和/或,1,3,5-苯三甲酰氯与1,4-苯二甲酰氯或1,3-苯二甲酰氯的质量比为(0.1~10):1,优选为(0.2~5):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多元胺的溶液中,所述多元胺的浓度为0.2~10重量%,优选为0.5~2重量%;和/或,含有多元酰氯的溶液中,所述多元酰氯的浓度为0.025~1重量%,优选为0.05~0.5重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与多元酰氯的质量浓度比为(0.5~100):1,优选为(1~50):1。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与含有多元胺的溶液接触的时间为5~100s,优选为10~60s;和/或,所述支撑层与含有多元酰氯的溶液接触的时间为10~200s,优选为20~120s。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的条件包括:热处理温度为40~150℃,优选为50~120℃;热处理时间为0.5~20分钟,优选为1~10分钟。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植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20%,优选为1~10%;和/或,所述聚酰胺分离层的表面接触植酸溶液的时间为10~300s,优选为30~60s;和/或,植酸溶液的温度为25~100℃,优选为30~60℃。14.根据权利要求4~13之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纳滤膜。15.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纳滤膜或权利要求4~13之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纳滤膜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纳滤膜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所述纳滤膜包括相互贴合的支撑层和聚酰胺分离层,所述聚酰胺分离层的表面螯合有植酸。本发明通过将聚酰胺分离层与植酸螯合交联而使所述分离层的表面螯合有植酸。由于植酸与聚酰胺功能层表面的氨基发生了螯合交联反应,提高了聚酰胺分离层的交联密度,增大了对盐离子透过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植酸在聚酰胺表面修饰后,提高了膜的亲水性,有利于水分子的透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纳滤膜具有优异截盐率及透水性,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极具工业应用前景。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杨 潘国元 刘轶群 于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11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