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5 16: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
一、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防疫隔离及保护领域一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接触传染装置。
二、

背景技术:

2.近期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爆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带来被传染的风险。其病毒传播迅速,说明病毒传播力非常强。而且有很多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大大增加了防疫的难度。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这种新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染、空气飞沫传染等。
3.对于出行者来说,接触各种公共设施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出行,从而造成更大的传染危险。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及很多传染疾病可以通过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而造成传染。如电梯按键、门铃、医院银行等处广泛使用的自助终端、公用签字笔等。如果病人或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在使用这些公共物品后留下了病毒,随后的使用者被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4.目前为了阻断病毒及细菌的接触传播,广泛采用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共场所的定时消杀和保护措施。另一类是个人保护措施。
5.第一类常见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这类方法主要有在公共场所对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定时消毒、提供纸巾牙签等替代接触的物品。定时消毒还达不到每次使用都保障消毒的效果,替代接触物会出现中断,带来二次污染的可能。而且这些方法消耗比较大,绝大多数地方很难长期高标准的坚持。
6.第二类常用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这类方法主要有个人佩戴手套、用随身携带的纸巾保护、随身携带的消毒纸巾消毒、随身携带的酒精消毒液消毒等。戴手套的方式只能防止病毒细菌直接传染给佩戴者,并不能防止手套将病毒或细菌携带到其它物体。纸巾消毒液等长期频繁的使用也会损伤皮肤。特别是容易过敏的人,还不能使用。这些抛弃物还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并且长期使用也会造成这类物资的大量消耗。
7.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有可能长期存在。同时,其它疾病接触感染的风险也是长期存在的。因此,为了减少并杜绝这种传染的机会,本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针对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款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其装置包括书写保护部分、书写部分、持握部分、接触部分、接触保护部分、自清洗消毒部分。
9.其特征在于,多功能,持握部分一端为书写部分、另外一端为兼有触屏功能的接触部分,并且可以通过置换两端部件实现功能的拓广。完全保护,每一端都配有相应的保护部分。特别是有针对接触部分的接触保护部分。此外还包括自清洗消毒部分,实现对接触部分的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
10.自清洗消毒部分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在接触部分外侧。一种是在接触部分的内侧。
11.在接触部分外侧方式,也就是在接触保护部分的内部。包括吸液材料,储液容器和
软性腔囊,细导管。
12.吸液材料能够存储消毒液并对接触部分的接触面进行消毒。储液容器可以存储消毒液。软性腔囊一方面可以存储消毒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被挤压,将存储的液体补充到吸液材料的表面。
13.储液容器与吸液材料之间除了细导管外为单向渗透,只允许液体从吸附材料向储液容器渗露。一方面可以方便加注消毒液,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存储的消毒液流出太多,造成吸液材料饱和而渗出到装置外,造成不便。
14.第二种是在接触部分内侧。主要包括大储液容器、渗透控制。可以有相对较大的消毒液存储空间。渗透控制可以允许消毒液想接触部分缓慢渗出,利用点按时的力量挤压大储液容器使消毒液流出,或消毒液利用重力作用渗到接触部分表面进行消毒。为了提高消毒效果,防止消毒液渗出装置,还在接触部分外侧设计了消毒收集部分。消毒收集部分包括吸液材料,收集容器和软性腔囊,细导管。在接触保护部分的吸液材料可以吸附多余的消毒液并保持消毒液在接触部分表面的均匀分布,提高消毒效果。
15.书写部件保护装置摘下时,可架在手下,夹在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以隔绝与桌面、台面、纸面等的接触,防止接触传染。顶端外表面会接触可疑台面等,可以将其与自清洗消毒保护装置连接一下,实现消毒。
16.当整个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随人体运动的过程中,接触部分表面都会与含有消毒液的自清洗消毒保护部分保持接触,从而其所含消毒液可完成自我消毒杀菌的工作。同时还可以对吸液材料补充消毒液。
17.有益效果是: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首先完成疫情期间及日常外传所必须的常用操作。可以写字,方便各种场合记录登记,杜绝接触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可能使用过的笔造成的传染;可以点按电梯等设施的按键,点按医院银行等公共区域的终端屏幕,可避免交叉接触。此外,还可存储消毒液,实现对接触面的自我消毒。当然,其小而轻便,利于携带,也很适合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因此,本发明对日常生活和防疫,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具体实施方式
18.书写部分、书写保护部分、持握部分、接触部分都可以从市场定制购买。
19.其它部分,如接触保护部分、接触的自清洗消毒部分需要自行设计和制造。
20.接触保护部分主要是在不使用的收藏状态下实现接触部分与外界的隔离。防止使用者不小心接触,也防止在携带过程中接触衣服等其它物品,达到进一步减少传染机率的目的。
21.自清洗消毒部分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在接触部分外侧。一种是在接触部分的内测。
22.在接触部分外侧方式,也就是在接触保护部分的内。包括吸液材料,储液容器和软性腔囊,细导管。
23.储液容器与吸液材料之间除了细导管外为单向渗透,只允许液体从吸附材料向储液容器泄露。单向渗透的实现主要采用单向膜或微小单向阀。
24.将吸液材料裁剪成直径略大于接触保护部分内径,能适应更多的内径尺寸变化,卡入其内,使其不掉落,减少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截面为非圆形的形状,如椭圆形、多个花瓣
形等,设计目的是并能够存储更多消毒液。当不使用时自清洗消毒部分会对接触部分的表面进行清洗消毒。
25.第二种是在接触部分内侧。主要包括大储液容器、渗透控制。可以有相对较大的消毒液存储空间。渗透控制可以允许消毒液想接触部分缓慢渗出,或者利用点按的力量挤压大储液容器使消毒液流出,或消毒液利用重力作用渗到接触部分表面。从而实现对接触部分的消毒。为了提高消毒效果,防止渗出装置,还在接触部分外侧设计了消毒收集部分。消毒收集系统包括吸液材料,收集容器和软性腔囊,一根细导管。在接触保护部分的吸液材料可以吸附多余的消毒液并保持消毒液在接触部分表面的均匀分布,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收集部分完全可以借用用第一种方式的设计。
26.每次使用书写部分时,摘下书写保护部分即可露出书写部分,完成登记等功能。
27.每次使用接触部分,只需要取下接触保护部分。按压按键或屏幕后,扣上接触保护部分即可进入到收藏状态。接触部分的表面与自清洗消毒部分的吸液材料接触。吸液材料所含的消毒液会对接触过按键或屏幕的接触部分表面进行消毒。


技术特征:
1.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包括书写保护部分、书写部分、持握部分、接触部分、接触保护部分、自清洗消毒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具有多功能扩展。可以通过置换持握部分两端部件实现功能的拓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包括接触保护部分。可以防止接触了公共设施、终端屏幕的接触部分接触面再与其它物品接触,造成交叉传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包括自清洗消毒部分。自清洗消毒部分实现对接触部分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清洗消毒部分,其实现模式一是在接触部分外侧。储液容器与吸液材料之间为单向渗透,只允许液体从吸附材料向储液容器渗透。一方面可以方便加注消毒液,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存储的消毒液流出太多,造成吸液材料饱和而渗出到装置外,造成不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清洗消毒部分模式二是在接触部分的内侧。主要包括大储液容器、渗透控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渗透控制的方法有:利用点按的力量挤压大储液容器使消毒液流出,或消毒液利用重力作用渗到接触部分表面。从而实现对接触部分的消毒。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渗透控制的方法,为了提高消毒效果,防止渗出装置,还在接触部分外侧设计了消毒收集部分。消毒收集部分的吸液材料可以吸附多余的消毒液并保持消毒液在接触部分表面的均匀分布,提高消毒效果。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清洗消毒部分,吸液材料裁剪成直径略大于接触保护部分内径,能适应更多的内径尺寸变化,卡入其内,使其不掉落,减少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截面为非圆形的形状,如椭圆形、多个花瓣形等,设计目的是并能够存储更多消毒液。当不使用时自清洗消毒部分会对接触部分的表面进行清洗消毒。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书写部件保护装置摘下时,可架在手下,夹在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以隔绝与桌面、台面、纸面等的接触,防止接触传染。顶端外表面会接触可疑台面等,可以将其与自清洗消毒保护装置连接一下,实现消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防止接触传染的装置,包括书写保护部分、书写部分、持握部分、接触部分、接触保护部分、自清洗消毒部分。其特征在于,多功能,持握部分一端为书写部分、另外一端为兼有触屏功能的接触部分,并且可以通过置换两端部件实现功能的拓广。完全保护,每一端都配有相应的保护部分。此外还包括自清洗消毒部分,实现对接触部分的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该装置,能够完成疫情期间及日常外出所必须的常用操作。如写字登记、点按电梯、点按医院银行等公共区域的终端屏幕,避免交叉传染。其小而轻便,利于携带,也很适合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因此,本发明对日常生活和防疫,具有重要的意义。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梁益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益嘉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