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及裁床的制作方法

2021-11-15 15: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裁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及一种包括该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的裁床。


背景技术:

2.裁床通常采用真空泵的抽吸技术来固定布料的位置,因此覆膜装置对裁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裁头裁割过后必会破坏覆膜纸,并且也会在布料上留下刀痕,从而会产生漏气现象,导致真空泵抽吸压力降低。再覆膜结构是用于在裁头裁割布料时再次覆盖布料以弥补真空不足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再覆膜结构可以参见公告号cn20209021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自动裁床的再覆膜装置、公告号cn20320056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自动裁床的再覆膜装置。
3.现有的再覆膜结构中,再覆膜管相对布料的位置较高,并且距离刀盘较远,因而再覆膜管上的覆膜纸接触布料的覆膜位置距离裁刀接触布料的裁割位置较远,存在补气不及时的问题,对于羽绒箱包等不透气且相对较滑的布料,在裁割过程中仍会存在布料被行走裁割的刀片拖动造成布料之间相对滑移的问题,极大地影响裁割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裁割时布料相对滑移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及一种包括该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的裁床,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包括驱动件、连接件和压布杆,驱动件安装在裁床的横梁上,驱动件与连接件相连接并驱动连接件升降,压布杆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件上,压布杆与横梁相平行且位于刀盘靠近裁床后端的一侧。
7.优选地,还包括覆膜杆,覆膜杆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件上,覆膜杆与横梁相平行且位于刀盘靠近裁床前端的一侧。
8.优选地,覆膜杆在连接件上的安装位置高于压布杆在连接件上的安装位置。
9.优选地,覆膜杆与压布杆在连接件上的安装位置高度差为2mm-3mm。
10.优选地,驱动件为双导向气缸。
11.优选地,压布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左轴和第一右轴安装在连接件上,压布杆与第一左轴之间、压布杆与第一右轴之间均为旋转配合。
12.优选地,第一左轴和第一右轴之间通过张紧的第一拉索相连接。
13.优选地,覆膜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左轴和第二右轴安装在连接件上,覆膜杆与第二左轴之间、覆膜杆与第二右轴之间均为旋转配合。
14.优选地,第二左轴和第二右轴之间通过张紧的第二拉索相连接。
15.一种裁床,包括如上所述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
17.本发明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及包括该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的裁床,在裁割开始前可由驱动件驱动连接件下降,使压布杆下降并压紧布料,然后开始裁割,随裁割进程,压布杆与刀盘同步移动并始终在刀盘后侧压紧布料,使得裁刀始终是接触并裁割被压布杆压紧的布料,由此可有效防止裁割过程中布料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稳定裁割质量。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的整体侧视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中,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压紧布料时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中,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抬高时的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23.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4.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25.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中,压布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中,第一左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中,第一右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中,覆膜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中,第二左轴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中,第二右轴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2.1、驱动件
ꢀꢀꢀꢀꢀꢀꢀꢀꢀꢀꢀꢀꢀꢀꢀꢀꢀꢀꢀꢀꢀꢀꢀꢀꢀꢀ
2、连接件
33.3、压布杆
ꢀꢀꢀꢀꢀꢀꢀꢀꢀꢀꢀꢀꢀꢀꢀꢀꢀꢀꢀꢀꢀꢀꢀꢀꢀꢀ
31、第一左轴
34.311、第一左凸台
ꢀꢀꢀꢀꢀꢀꢀꢀꢀꢀꢀꢀꢀꢀꢀꢀꢀꢀꢀꢀ
312、第一卡槽
35.313、第一外螺纹段
ꢀꢀꢀꢀꢀꢀꢀꢀꢀꢀꢀꢀꢀꢀꢀꢀꢀꢀ
314、第一左穿丝孔
36.32、第一右轴
ꢀꢀꢀꢀꢀꢀꢀꢀꢀꢀꢀꢀꢀꢀꢀꢀꢀꢀꢀꢀꢀꢀꢀ
321、第一右凸台
37.322、第一内螺纹孔
ꢀꢀꢀꢀꢀꢀꢀꢀꢀꢀꢀꢀꢀꢀꢀꢀꢀꢀ
323、第一右穿丝孔
38.33、第一轴承
ꢀꢀꢀꢀꢀꢀꢀꢀꢀꢀꢀꢀꢀꢀꢀꢀꢀꢀꢀꢀꢀꢀꢀ
34、第一拉索
39.35、第一挡圈
ꢀꢀꢀꢀꢀꢀꢀꢀꢀꢀꢀꢀꢀꢀꢀꢀꢀꢀꢀꢀꢀꢀꢀ
4、覆膜杆
40.41、第二左轴
ꢀꢀꢀꢀꢀꢀꢀꢀꢀꢀꢀꢀꢀꢀꢀꢀꢀꢀꢀꢀꢀꢀꢀ
411、第二左凸台
41.412、第二卡槽
ꢀꢀꢀꢀꢀꢀꢀꢀꢀꢀꢀꢀꢀꢀꢀꢀꢀꢀꢀꢀꢀꢀ
413、第二外螺纹段
42.414、第二左穿丝孔
ꢀꢀꢀꢀꢀꢀꢀꢀꢀꢀꢀꢀꢀꢀꢀꢀꢀꢀ
42、第二右轴
43.421、第二右凸台
ꢀꢀꢀꢀꢀꢀꢀꢀꢀꢀꢀꢀꢀꢀꢀꢀꢀꢀꢀꢀ
422、第二内螺纹孔
44.423、第二右穿丝孔
ꢀꢀꢀꢀꢀꢀꢀꢀꢀꢀꢀꢀꢀꢀꢀꢀꢀꢀ
43、第二轴承
45.44、第二拉索
ꢀꢀꢀꢀꢀꢀꢀꢀꢀꢀꢀꢀꢀꢀꢀꢀꢀꢀꢀꢀꢀꢀꢀ
45、第二挡圈
46.5、第一固定件
ꢀꢀꢀꢀꢀꢀꢀꢀꢀꢀꢀꢀꢀꢀꢀꢀꢀꢀꢀꢀꢀꢀ
6、第二固定件
47.10、布料
ꢀꢀꢀꢀꢀꢀꢀꢀꢀꢀꢀꢀꢀꢀꢀꢀꢀꢀꢀꢀꢀꢀꢀꢀꢀꢀꢀ
11、横梁
48.12、裁头
ꢀꢀꢀꢀꢀꢀꢀꢀꢀꢀꢀꢀꢀꢀꢀꢀꢀꢀꢀꢀꢀꢀꢀꢀꢀꢀꢀ
13、刀盘
49.14、再覆膜结构
ꢀꢀꢀꢀꢀꢀꢀꢀꢀꢀꢀꢀꢀꢀꢀꢀꢀꢀꢀꢀꢀ
15、再覆膜管
50.16、方管
ꢀꢀꢀꢀꢀꢀꢀꢀꢀꢀꢀꢀꢀꢀꢀꢀꢀꢀꢀꢀꢀꢀꢀꢀꢀꢀꢀ
17、覆膜纸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5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4.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5.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发明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裁床的现有结构包括横梁11,横梁11上设有裁头12和再覆膜结构14,裁头12设有刀盘13,刀盘13在裁割时压住布料10,裁刀穿过刀盘13对布料10进行裁割,再覆膜结构14对裁割后的布料10再次覆膜。再覆膜结构14和刀盘13分别位于横梁11的前、后两侧。再覆膜结构14包括再覆膜管15和方管16,覆膜纸17的两端分别粘在再覆膜管15和方管16上,并且覆膜纸17绕在再覆膜管15上。初始状态下,方管16搁置在再覆膜结构14的方管支撑件上;工作时,将方管16取下移放至设于裁床前端的方管支架上,则随裁割进程,裁头12和再覆膜结构14随横梁11移动,再覆膜管15转动释放覆膜纸17实现再覆膜。再覆膜结构14的结构与原理为现有技术,本文不予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定义裁床工作时横梁11带动刀盘13及裁刀沿从“前”至“后”的方向移动裁割布料,则裁床位于铺布侧的一端为裁床的后端,与裁床的后端相对的则为裁床的前端。
56.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安装在裁床的横梁11上且位于横梁11的后侧,本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包括驱动件1、连接件2和压布杆3。驱动件1安装在裁床的横梁11上,驱动件1与连接件2相连接,并且,驱动件1驱动连接件2升降,压布杆3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件2上,压布杆3与横梁11相平行,并且,压布杆3位于刀盘13靠近裁床后端的一侧,即压布杆3位于刀盘13的后侧。横梁11移动时,带动驱动件1、连接件2及压布杆3随之同步移动。驱动件1驱动连接件2升降时,带动压布杆3随连接件2同步升降,可使压布杆3下降并压紧布料10或抬高离开布料10。压布杆3可相对连接件2自由转动,则压布杆3压紧布料10时可随横梁11的移动而在布料10上滚动,保证压紧效果并适应裁割工况。
57.利用本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在裁割开始前可由驱动件1驱动连接件2下降,使压布杆3下降并压紧布料10,然后开始裁割,随裁割进程,压布杆3与刀盘13同步移动并始终在刀盘13后侧压紧布料10,使得裁刀始终是接触并裁割被压布杆3压紧的布料10,由此可有效防止裁割过程中布料10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稳定裁割质量。裁割结束后,可由驱动件1驱动连接件2上升,使压布杆3抬高并离开布料10,而后可随横梁11反向移动复位。
58.进一步,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还包括覆膜杆4,覆膜杆4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件2上,覆膜杆4与横梁11相平行,并且,覆膜杆4位于刀盘13靠近裁床前端的一侧,即覆膜杆4位于刀盘13的前侧,亦即,覆膜杆4和压布杆3相平行且分别位于刀盘13的前、后两侧。横梁11移动时,也通过驱动件1和连接件2带动覆膜杆4随之同步移动。驱动件1驱动连接件2升降时,亦带动覆膜杆4随连接件2同步升降,可使覆膜杆4下降靠近布料10或抬高离开布料10。本实施例中,覆膜杆4与再覆膜结构14配合作用,绕在再覆膜管15上的覆膜纸17的一端粘在再覆膜管15上,且另一端先绕过覆膜杆4后再粘到方管16上。在裁割开始前可由驱动件1驱动连接件2下降,使覆膜杆4下降至靠近布料10的位置,此时,覆膜杆4距离布料10的高度位置低于再覆膜管15距离布料10的高度位置,将方管16移放至裁床前端的方管支架上,使覆膜纸17处于张紧状态,然后开始裁割,随裁割进程,再覆膜管15转动释放覆膜纸17,覆膜纸17经覆膜杆4覆在布料10上,覆膜杆4可相对连接件2自由转动,能够有效减小覆膜纸17与覆膜杆4之间的摩擦。裁割结束后,可由驱动件1驱动连接件2上升,使覆膜杆4抬高并离开布料10,而后可随横梁11反向移动复位,覆膜纸17则收回卷绕至再覆膜管15上。
59.由此,本实施例通过覆膜杆4改变了再覆膜结构14中覆膜纸17的覆膜轨迹。现有技术中,绕在再覆膜管15上的覆膜纸17直接与方管16粘接,裁割进程中,再覆膜管15转动释放的覆膜纸17接触布料10的覆膜位置由再覆膜管15距离布料10的高度决定且必然位于再覆膜管15的前侧,即位于再覆膜管15远离刀盘13的一侧。而本实施例中,绕在再覆膜管15上的覆膜纸17绕过覆膜杆4后再粘到方管16上,使得裁割进程中,再覆膜管15转动释放的覆膜纸17接触布料10的覆膜位置由覆膜杆4的位置决定且必然位于再覆膜管15的后侧,由于覆膜杆4位于再覆膜管15的后侧且靠近刀盘13,因此相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显著减小了覆膜纸17覆膜位置与刀盘13上裁刀裁割位置之间的距离,能够极大提高覆膜补气效果,从而提高裁割过程中面料的固定稳定性。
6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至图7,压布杆3的一端和覆膜杆4的一端同时安装在一个连接件2上,压布杆3的另一端和覆膜杆4的另一端同时安装在另一个连接件2上,两个连接件2各连接一个驱动件1,两个连接件2分别通过一第一固定件5固定安装在两个驱动件1上,两个驱动件1分别通过一第二固定件6固定安装在横梁11的两端,由两个驱动件1共同驱动两个连接2升降,带动压布杆3和覆膜杆4同步升降。较佳地,压布杆3和覆膜杆4分别安装在连接件2的两端,驱动件1则在连接件2的中部位置与连接件2相连接。
61.由于工作时压布杆3需下降至压紧布料10的位置,而覆膜杆4需与布料10之间留有间隙以供覆膜纸17通过,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覆膜杆4在连接件2上的安装位置高于压布杆3在连接件2上的安装位置,即覆膜杆4与压布杆3在连接件2上的安装位置具有高度差h(参见图7)。由此,当驱动件1驱动连接件2下降,使压布杆3下降并压紧布料10时,覆膜杆4位于布料10的上方而与布料10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参见图3),该间隙使得绕过覆膜杆4的覆膜纸17可以正常通过。优选地,覆膜杆4与压布杆3在连接件2上的安装位置高度差h为2mm-3mm。较佳地,覆膜杆4与压布杆3在连接件2上的安装位置高度差h为2.5mm。
62.由于压紧状态下,压布杆3受力,而覆膜杆4悬空,为保证本实施例的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在单边受力的情况下的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优选地,驱动件1采用双导向气缸。
63.参见图8至图10,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压布杆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左轴31和第一右轴32安装在连接件2上,压布杆3与第一左轴31之间、压布杆3与第一右轴32之间均为旋转配合,第一左轴31和第一右轴32分别与两个连接件2固定连接,由此实现压布杆3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件2上。
64.较佳地,参见图8,压布杆3与第一左轴31之间、压布杆3与第一右轴32之间均通过第一轴承33装配在一起,实现旋转配合。第一左轴31和第一右轴32可以分别内套于压布杆3的两端,则压布杆3通过第一轴承33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左轴31和第一右轴32上。
65.较佳地,参见图8,为减轻压布杆3的重量,压布杆3可以采用轴向贯通的管件。此时,为保证压布杆3两端的同步性,优选地,第一左轴31和第一右轴32之间可以通过张紧的第一拉索34相连接。
66.进一步,参见图8和图9,第一左轴31的右端伸入压布杆3的左端内部,第一左轴31的右端外周面上沿径向延伸有第一左凸台311,第一左凸台311上开设有第一左穿丝孔314,第一左穿丝孔314用于连接第一拉索34的左端。第一左轴31的左端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槽312,第一卡槽312内嵌设有第一挡圈35,第一轴承33卡接在第一左轴31的第一左凸台311与第一挡圈35之间。第一挡圈35可以采用轴用弹性挡圈,如卡簧。第一左轴31的左端端面沿轴向延伸有设有外螺纹的第一外螺纹段313,该第一外螺纹段313用于与连接件2螺纹连接,实现第一左轴31与连接件2的紧固连接。参见图8和图10,第一右轴32的左端伸入压布杆3的右端内部,第一右轴32的右端外周面上沿径向延伸有第一右凸台321,第一右凸台321与第一轴承33卡接配合。第一右轴32的右端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322,该第一内螺纹孔322用于与连接件2螺纹连接,实现第一右轴32与连接件2的紧固连接。第一右轴32的左端开设有第一右穿丝孔323,第一右穿丝孔323用于连接第一拉索34的右端。则,通过第一右轴32上第一右凸台321与第一轴承33的卡接配合、连接第一左轴31和第一右轴32的第一拉索34的张紧、第一左轴31的第一左凸台311与第一轴承33的卡接配合以及第一挡圈35与第一轴承33的卡接配合,可使第一左轴31、第一右轴32及第一轴承33构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并由张紧的第一拉索34保证该整体结构的水平稳定性,从而保证套设在第一轴承33上的压布杆3两端的水平同步性,不会产生高度差,确保压布质量。
67.参见图11至图13,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覆膜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左轴41和第二右轴42安装在连接件2上,覆膜杆4与第二左轴41之间、覆膜杆4与第二右轴42之间均为旋转配合,第二左轴41和第二右轴42分别与两个连接件2固定连接,由此实现覆膜杆4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件2上。
68.较佳地,参见图11,覆膜杆4与第二左轴41之间、覆膜杆4与第二右轴42之间均通过第二轴承43装配在一起,实现旋转配合。第二左轴41和第二右轴42可以分别内套于覆膜杆4的两端,则覆膜杆4通过第二轴承43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左轴41和第二右轴42上。
69.较佳地,参见图11,为减轻覆膜杆4的重量,覆膜杆4可以采用轴向贯通的管件。此时,为保证覆膜杆4两端的同步性,优选地,第二左轴41和第二右轴42之间可以通过张紧的第二拉索44相连接。
70.进一步,参见图11和图12,第二左轴41的右端伸入覆膜杆4的左端内部,第二左轴41的右端外周面上沿径向延伸有第二左凸台411,第二左凸台411上开设有第二左穿丝孔414,第二左穿丝孔414用于连接第二拉索44的左端。第二左轴41的左端外周面上开设有第
二卡槽412,第二卡槽412内嵌设有第二挡圈45,第二轴承43卡接在第二左轴41的第二左凸台411与第二挡圈45之间。第二挡圈45可以采用轴用弹性挡圈,如卡簧。第二左轴41的左端端面沿轴向延伸有设有外螺纹的第二外螺纹段413,该第二外螺纹段413用于与连接件2螺纹连接,实现第二左轴41与连接件2的紧固连接。参见图11和图13,第二右轴42的左端伸入覆膜杆4的右端内部,第二右轴42的右端外周面上沿径向延伸有第二右凸台421,第二右凸台421与第二轴承43卡接配合。第二右轴42的右端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422,该第二内螺纹孔422用于与连接件2螺纹连接,实现第二右轴42与连接件2的紧固连接。第二右轴42的左端开设有第二右穿丝孔423,第二右穿丝孔423用于连接第二拉索44的右端。则,通过第二右轴42上第二右凸台421与第二轴承43的卡接配合、连接第二左轴41和第二右轴42的第二拉索44的张紧、第二左轴41的第二左凸台411与第二轴承43的卡接配合以及第二挡圈45与第二轴承43的卡接配合,可使第二左轴41、第二右轴42及第二轴承43构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并由张紧的第二拉索44保证该整体结构的水平稳定性,从而保证套设在第二轴承43上的覆膜杆4两端的水平同步性,不会产生高度差,确保覆膜质量。
71.基于上述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裁床,本实施例的裁床包括本实施例的上述裁床用压布覆膜结构。
7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