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锻压车间焊接各型电机机座时,由于焊接工艺及焊接质量的要求,需要将工件放置在合适位置,采用“船形焊接”的方法,机座工件重量大(净重1056kg左右),为满足焊接需求应多次翻转,以往均采用吊车翻转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对人员及工作现场都可能发生损害,且翻转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通过设置了升降立柱带动旋转架以及旋转盘升降,旋转盘与旋转架通过连接杆连接,转动旋转盘带动与工件固定连接的旋转架转动,即实现了工件的转动,转动过程中工件与旋转架时始终保持相对静止,防止工件掉落,保证翻转过程的安全性;工件的旋转角度与旋转盘的旋转角度一致,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
°
,操作灵活,提高了工件的翻转效率。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l型主体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底座与竖直支架;升降立柱,与所述竖直支架之间通过液压机构连接,可相对于所述竖直支架升降;旋转盘、旋转架,所述旋转盘通过穿过所述升降立柱的连接杆与所述旋转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可相对于所述升降立柱转动;所述旋转架用于与工件固定连接。
5.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工件直接与所述旋转架连接,由近及远依次为:旋转架、竖直支架以及内部的升降立柱、旋转盘。
6.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竖直支架为中空的长方形框架;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竖直支架的方框中间与所述升降立柱连接。
7.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升降立柱通过轴承连接。
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底座的承载面上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工件的垫块;所述垫块至少为两个。
9.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旋转架的固定面连接有至少一个永磁吸盘,所述永磁吸盘用于吸附所述工件以固定所述工件。
1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旋转架的固定面连接有四个所述永磁吸盘,设置于所述旋转架的四个角上,对应的用于吸附所述工件的四个角。
11.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旋转架两侧的固定板垂直连接有侧挡杆;所述侧挡杆的自由端共同连接在一个前挡板上;所述前挡板与所述旋转架共同用于紧固所述工件。
1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了与旋转盘和旋转架均连接的升降立柱,用于控制与旋转架连接的工件上升或下降,在需要旋转时,控制工件上升一定高度,以便于工件旋转,等到工件旋转180
°
后,控制工件下降,平稳的水平放置,在旋转的过程中,工件与
旋转架始终固定连接,不会轻易晃动或脱落,提高了旋转时的安全性;控制旋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带动工件旋转,工件可以任意角度固定进行其它操作,旋转盘的转动角度即为工件的旋转角度,角度控制准确,易于控制且灵活度高,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视角下的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

l型主体支架101

底座102

竖直支架2

升降立柱3

旋转盘4

旋转架 5

连接杆6

永磁吸盘7

垫块8

侧挡杆9

前挡板10

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l型主体支架1,包括相互垂直的底座101与竖直支架102;升降立柱2,与所述竖直支架102之间通过液压机构连接,可相对于所述竖直支架102升降;旋转盘3、旋转架4,所述旋转盘3通过穿过所述升降立柱2 的连接杆5与所述旋转架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可相对于所述升降立柱2转动;所述旋转架4用于与工件10固定连接。
19.如图1所示,l型主体支架1的底座101为一水平面,该底座101用于对工件10进行支撑以使工件10水平放置在该底座101上。竖直支架102与底座101固定连接,且与底座101垂直,起到对升降立柱2、旋转盘3以及旋转架4的支撑作用。液压机构控制升降立柱2的起落,升降立柱2的起落带动旋转架4与旋转盘3上升或下降,其中,旋转架4 为一个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旋转架4与工件10固定连接,旋转架4起落即带动工件10 的起落,工件10提高一定距离为工件10的旋转留有一定余量,当工件10旋转完成后再将工件10落下,使其平稳的放置在底座101上。在工件10上升下降的过程中,工件10 与旋转架4始终保持相对固定,工件10不会轻易脱落晃动,保证了工件10移动的安全性。
20.旋转盘3通过一连接杆5与旋转架4连接,当旋转盘3转动时,旋转架4同时转动以带动工件10转动,可根据工件10的加工需求对工件10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角度可控,操作灵活方便。对于大重量工件10,可由电机驱动机械控制的方式实现旋转盘 3的转动,以提高工件10的翻转效率。
2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工件10直接与所述旋转架4连接,由近及远依次为:旋转架4、竖直支架102以及内部的升降立柱2、旋转盘3。
22.旋转架4的一面的中部与旋转盘3通过连接杆5连接,另一面通过固定机构与工件10 固定,从工件10到旋转盘3方向,依次为工件10、旋转架4、竖直支架102(包括竖直支架102中的升降立柱2)、以及旋转盘3,其中升降立柱2与竖直支架102互相平行设置,维持整个装置的稳定,其中优选的,升降立柱4采用液压式升降螺杆。
23.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竖直支架102为中空的长方形框架;所述连接杆5穿过所述竖直支架102的方框中间与所述升降立柱2连接。
24.连接杆5与升降立柱2连接,升降立柱2起落即可带动连接杆5起落,而连接杆5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架4和旋转盘3,因此升降立柱2起落即可控制旋转架4起落实现工件 10起落。
2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升降立柱2通过轴承连接。
26.连接杆5与升降立柱2的之间连接的轴承用于支持机械旋转体,降低连接杆5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2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底座101的承载面上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工件10的垫块7;所述垫块7至少为两个。
28.在底座101的承载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垫块7,以防止工件10直接与底座101的承载面接触出现磨损。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底座101上设置有四个垫块7,四个垫块7的高度相同,对应于工件10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工件10放置在垫块7上时保持水平,且平稳放置。
29.由于垫块7具有一定的高度,在旋转时会阻碍工件10的旋转,因此在工件10旋转前,先将工件10上升一定的高度,此时将垫块7拆除,之后再控制工件10进行旋转,等到工件10旋转180
°
后再将垫块7安装回原有位置,此时再控制工件10下落,将工件10放置在垫块7上,使工件10保持水平。因此,垫块7在l型主体支架1上的底座101上是可拆卸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l型主体支架1的底座101开设有与垫块7适配的凹槽,和/或垫块7底部设有磁性部件以吸附在l型主体支架1的底座101上。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旋转架4的固定面连接有至少一个永磁吸盘6,所述永磁吸盘6用于吸附所述工件10以固定所述工件10。
30.对于重量较大的铁质工件10,可在旋转架4的固定面固定永磁吸盘6,永磁吸盘6为一种磁性夹具,是利用磁通的连续性原理及磁场的叠加原理设计的,永磁吸盘6的磁路设计成多个磁系,通过磁系的相对运动,实现工作磁极面上磁场强度的相加或相消,从而达到吸持和卸载的目的。永磁吸盘6对于工件10的吸附力强,防止工件10在旋转的过程中脱落。
31.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旋转架4的固定面连接有四个所述永磁吸盘6,设置于所述旋转架4的四个角上,对应的用于吸附所述工件10的四个角。
32.旋转架4的四个角对称的设置有永磁吸盘6,吸附在工件10上时,工件10受力均匀,不会向某一侧倾斜或晃动,保证工件10旋转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3.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旋转架4两侧的固定板垂直连接有侧挡杆8;所述侧挡杆8的自由端共同连接在一个前挡板9上;所述前挡板9与所述旋转架4 共同用于紧固所述工件10。
34.如图所示,旋转架4的中部两侧具有突出的固定板,侧挡杆8固定连接在旋转架4的
两侧固定板上,侧挡杆8与固定板垂直,两侧侧挡杆8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工件10的宽度,工件10放置完成后,侧挡杆8应位于工件10的两侧。旋转架4的每一侧固定板至少设置一个侧挡杆8,且两侧的侧挡杆8应对称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旋转架4的每一侧固定板设置两个侧挡杆8。
35.侧挡杆8的自由端均固连在同一前挡板9上,侧挡杆8与前挡板9螺纹连接,当工件 10被固定在旋转架4的固定面时,在前挡板9与工件10紧贴的位置,将前挡板9与侧挡杆8连接。前挡板9安装完成后提供给工件10摩擦力,与旋转架4共同紧固该工件10,保证工件10旋转时的安全性。
36.具体实施例一,以净重为1056kg的铁质机座为例进行旋转过程的说明,将相对的两个端面称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将垫块7对称的放置在l型主体支架1的底座101上,并将工件10水平的放置在垫块7上(此时第一端面朝下,第二端面朝上),使用永磁吸盘6将工件10吸附固定,并将前挡板9紧贴工件10进行固定。工件10固定完成后,液压机构将工件10升高约150mm,并将l型主体支架1底座101上的垫块7拆除。此时,机械控制旋转盘3进行转动,顺时针将工件10翻转180
°
(此时,第二端面朝下,第一段面朝上),将垫块7重新放置在底座101的原有位置,液压机构将工件10降下,使工件 10在垫块7上置于水平,松开永磁吸盘6,则该工件10翻转完成。
3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工件10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均设有挡杆。
38.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了与旋转盘3和旋转架4均连接的升降立柱2,用于控制与旋转架4连接的工件10上升或下降,在需要旋转时,控制工件10上升一定高度,以便于工件10旋转,等到工件10旋转180
°
后,控制工件10下降,平稳的水平放置,在旋转的过程中,工件10与旋转架4始终固定连接,不会轻易晃动或脱落,提高了旋转时的安全性;控制旋转盘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带动工件10旋转,工件10可以任意角度固定进行其它操作,旋转盘3的转动角度即为工件10的旋转角度,角度控制准确,易于控制且灵活度高,提高工件10的加工效率。
3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