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管桩吊装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
3.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的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4.目前,由于管桩较重,一般使用吊车和吊具配合使用才能很好的把管桩进行移动。
5.现有技术中,管桩吊装设备一般在行车下面拉几根高强度钢索,钢索的下端连接有一吊钩,工作人员将吊钩吊在管桩或管桩模具的吊孔上然后吊起移动;由于管桩较重,移动的时候易受惯性影响,易造成管桩脱落对工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同时,受惯性影响,被吊装的管桩易发生左右晃动,影响施工安全。
6.并且,因为吊钩需要人工绑扎,大大降低管桩吊放的工作效率,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采用钢索绑扎,管桩的固定稳定性不足,极大影响管桩的转移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管桩转移安全性不佳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包括固定架、抱箍件以及启动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抱箍件呈连接布置,所述固定架与起吊设备呈连接布置,所述抱箍件与管桩呈对应布置,所述启动器与所述抱箍件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启动器用于操控所述抱箍件,所述抱箍件呈抱紧状态或放松状态,所述抱箍件呈抱紧状态时,所述抱箍件锁定管桩。
9.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件套设所述管桩,所述抱箍件包括第一抱箍片、第二抱箍片、第一撑压器以及第二撑压器,所述第一抱箍片和所述第二抱箍片呈对应布置,所述第一抱箍片和所述第二抱箍片沿相背离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所述第一撑压器与所述第一抱箍片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一撑压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抱箍片朝向所述第二抱箍片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撑压器与所述第二抱箍片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二撑压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抱箍片朝向所述第一抱箍片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抱箍片和所述第二抱箍片受力箍紧所述管桩。
10.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件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抱箍片和所述第二抱箍片呈连接布置;所述抱箍件呈抱紧状态时,所述第一抱箍片和所述第二抱箍片促使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呈压缩状态。
11.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件包括抱箍板、电源件以及操控器,所述电源件、所述操控器、所述第一撑压器和所述第二撑压器分别安设所述抱箍板,所述抱箍板具有多个起吊孔,所述起吊设备通过所述起吊孔吊装所述抱箍板;所述电源件用于供电,所述操控器分别与所
述第一撑压器和所述第二撑压器呈电性连接布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件置于所述管桩的内部,所述抱箍件包括第一抱箍板、第二抱箍板、第一伸缩器以及第二伸缩器,所述第一抱箍板和所述第二抱箍板呈对应布置,所述第一抱箍板和所述第二抱箍板沿相背离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所述第一伸缩器和所述第二伸缩器呈对应布置,所述第一伸缩器包括第一主器体和第一伸缩体,所述第一伸缩体沿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主器体方向呈往复移动布置,所述第一伸缩体的内端所述第一主器体的外部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主器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抱箍板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伸缩体的外端与所述第二抱箍板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伸缩器包括第二主器体和第二伸缩体,所述第二伸缩体沿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主器体方向呈往复移动布置,所述第二伸缩体的内端所述第二主器体的外部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主器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抱箍板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伸缩体的外端与所述第一抱箍板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伸缩器和所述第二伸缩器分别与所述启动器呈电性连接布置,且所述启动器同步启动所述第一伸缩器和所述第二伸缩器。
13.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件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抱箍板和所述第二抱箍板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伸缩器和所述第二伸缩器呈抱紧状态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呈张拉状态。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随动杆和起吊杆,所述随动杆包括主杆、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所述主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副杆和所述第二副杆,所述第一副杆受外力沿朝向或背离所述主杆方向呈移动布置,所述第二副杆受外力沿朝向或背离所述主杆方向呈移动布置;所述第一副杆的内端与所述主杆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副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一抱箍板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副杆的内端与所述主杆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副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二抱箍板呈连接布置;所述起吊杆呈纵向布置,所述起到杆的上部与起吊设备呈连接布置,所述起吊杆的下部与所述主杆呈连接布置。
15.进一步的,所述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包括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呈围合环状布置;所述管桩的内部呈中空布置,所述管桩的内部形成内桩面,所述内桩面呈围合环状布置,所述承压板平铺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桩面;吊装管桩时,所述抱箍件与所述承压板呈对应布置,且所述抱箍件施力至所述承压板。
16.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板设有上限圈和下限圈,所述上限圈和所述下限圈分别呈环状布置,且上限圈和所述下限圈分别沿背离所述承压板方向呈凸起布置,所述上限圈和所述下限圈呈上下对应布置,所述上限圈和所述下限圈之间形成限制区域,所述抱箍件与所述限制区域呈对应布置。
1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抓取件,所述抓取件包括抓放组,所述抓放组包括两个呈对应布置的抓放爪,所述抓放爪的端部形成爪放部,两个所述抓放部呈同一水平面且对应布置;两个所述爪放部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抱箍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进行管桩吊放施工时,将固定架的上部与起吊设备呈安设布置,固定架的下部与抱箍件呈连接布置,此时,抱箍件呈放松状态呈收缩布置,通过启动器远程控制抱箍件启动,抱箍件朝外扩展抵触管桩的内壁,且抱箍件施加作用力于管桩,此时,抱箍件呈抱紧状态,管桩与抱箍件呈相对固定布置,通过起吊设备转移管桩至桩孔中,下放完成后,抱箍件呈放松状态脱离管桩,完成管桩的下
放施工;通过启动器远程对抱箍件进行控制,无需现场对管桩进行绑扎,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并且,在抱箍件的作用下,有效避免管桩过重造成管桩脱离抱箍件,同时,抱箍件呈抱紧状态时,有助于降低管桩移动的晃动性,提高管桩的转移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置实施例呈抱紧状态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置实施例呈放松状态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实施例呈放松状态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实施例呈抱紧状态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抱箍件的俯视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抓取件的布局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抓取件的平面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随动杆的布局示意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的随动杆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30.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1.参照图1

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32.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包括固定架、抱箍件1以及启动器,固定架与抱箍件1呈连接布置,固定架与起吊设备5呈连接布置,抱箍件1置于管桩2的内部,启动器与抱箍件1呈电性连接布置,启动器用于操控抱箍件1,抱箍件1呈抱紧状态或放松状态,抱箍件1呈抱紧状态时,抱箍件1锁定管桩2。
33.上述的抱箍式管桩吊装装置,进行管桩2吊放施工时,将固定架的上部与起吊设备5呈安设布置,固定架的下部与抱箍件1呈连接布置,此时,抱箍件1呈放松状态呈收缩布置,抱箍件1与管桩2呈对应布置,通过启动器远程控制抱箍件1启动,抱箍件1朝外扩展抵触管桩2的内壁,且抱箍件1施加作用力于管桩2,此时,抱箍件1呈抱紧状态,管桩2与抱箍件1呈
相对固定布置,通过起吊设备5转移管桩2至桩孔中,下放完成后,抱箍件1呈放松状态脱离管桩2,完成管桩2的下放施工;通过启动器远程对抱箍件1进行控制,无需现场对管桩2进行绑扎,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并且,在抱箍件1的作用下,有效避免管桩2过重造成管桩2脱离抱箍件1,同时,抱箍件1呈抱紧状态时,有助于降低管桩2移动的晃动性,提高管桩2的转移安全性。
34.抱箍件1套设管桩2,抱箍件1包括第一抱箍片15、第二抱箍片16、第一撑压器17以及第二撑压器18,第一抱箍片15和第二抱箍片16呈对应布置,第一抱箍片15和第二抱箍片16沿相背离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第一撑压器17与第一抱箍片15呈连接布置,且第一撑压器17用于驱动第一抱箍片15朝向第二抱箍片16方向移动,第二撑压器18与第二抱箍片16呈连接布置,且第二撑压器18用于驱动第二抱箍片16朝向第一抱箍片15方向移动,第一抱箍片15和第二抱箍片16受力箍紧管桩2。
35.这样,进行管桩2抓取时,第一撑压器17和第二撑压器18同步启动,驱动第一抱箍片15和第二抱箍片16沿相向方向移动,通过第一抱箍片15和第二抱箍片16同步针对管桩施加抱箍力,实现管桩2与抱箍件1呈相对固定布置,实现管桩2的抓取。
36.抱箍件1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抱箍片15和第二抱箍片16呈连接布置;抱箍件1呈抱紧状态时,第一抱箍片15和第二抱箍片16促使第一复位弹簧呈压缩状态;这样,当管桩2下放完毕后,第一撑压器17和第二撑压器18撤销施加力,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便于第一抱箍片15和第二抱箍片16复位,便于第一抱箍片15和第二抱箍片16与管桩2呈脱离布置。
37.抱箍件1包括抱箍板19、电源件7以及操控器8,电源件7、操控器8、第一撑压器17和第二撑压器18分别安设抱箍板19,抱箍板19具有多个起吊孔,起吊设备5通过起吊孔吊装抱箍板19;电源件7用于供电,操控器8分别与第一撑压器17和第二撑压器18呈电性连接布置;通过操控器8,实现远程对第一撑压器17和第二撑压器18进行操控,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38.抱箍件1包括第一抱箍板11、第二抱箍板12、第一伸缩器13以及第二伸缩器14,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呈对应布置,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沿相背离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第一伸缩器13和第二伸缩器14呈对应布置,第一伸缩器13包括第一主器体和第一伸缩体,第一伸缩体沿朝向或背离第一主器体方向呈往复移动布置,第一伸缩体的内端第一主器体的外部呈连接布置,第一主器体的内部与第一抱箍板11呈连接布置,第一伸缩体的外端与第二抱箍板12呈连接布置,第二伸缩器14包括第二主器体和第二伸缩体,第二伸缩体沿朝向或背离第二主器体方向呈往复移动布置,第二伸缩体的内端第二主器体的外部呈连接布置,第二主器体的内部与第二抱箍板12呈连接布置,第二伸缩体的外端与第一抱箍板11呈连接布置。
39.这样,抱箍件1呈放松状态时,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分别与管桩2呈分离布置;需要抓取管桩2时,启动器控制第一伸缩体沿背离第一主器体方向移动,推动第二抱箍板12的上部沿背离第二抱箍板12方向摆动,且反向作用力施加在第一抱箍板11的上部,此时,启动器同步控制第二伸缩体沿背离第二主器体方向移动,推动第一抱箍板11的下部沿背离第二抱箍板12方向摆动,且反向作用力施加在第二抱箍板12的下部;这样,实现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沿相背离方向移动,施加抱紧力于管桩2,使管桩2与抱箍件1呈相对固定布置,实现管桩2的抓取。
40.第一伸缩器13和第二伸缩器14分别与启动器呈电性连接布置,且启动器同步启动第一伸缩器13和第二伸缩器14;实现对第一伸缩器13和第二伸缩器14的同步驱动,使管桩2受力更加均匀,重心不易偏移,保障后续吊装管桩2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41.抱箍件1包括第二复位弹簧3,第二复位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呈连接布置;第一伸缩器13和第二伸缩器14呈抱紧状态时,第二复位弹簧3呈张拉状态;这样,抱箍件1呈抱紧状态时,第二复位弹簧3呈张拉状态,当第一伸缩器13和第二伸缩器14撤销作用力时,在第二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便于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复位与管桩2呈分离布置,进而便于抱箍件1与管桩2分离。
42.抱箍件1包括两个第二复位弹簧3,两个第二复位弹簧3呈间隔对应布置,两个第二复位弹簧3分别与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呈连接布置,其一第二复位弹簧3设置在第一抱箍板11的上部和第二抱箍板12的上部,另一第二复位弹簧3设置在第一抱箍板11的下部和第二抱箍板12的下部。
43.抱箍件1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伸缩器13施加的抱紧力,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二伸缩器14施加的抱紧力;固定架设有控制板,第一检测器与第二检测器分别与控制板呈电性连接布置,控制板与启动器呈电性连接布置;这样,在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作用下,避免第一伸缩器13和第二伸缩器14所施加的抱紧力过大,造成管桩2的损坏。
44.基于管桩2的承受力,分别针对第一伸缩器13和第二伸缩器14预设施加的抱紧力值,保障管桩2的抓取的同时避免对管桩2造成损坏。
45.抱箍式管桩2吊装装置包括承压板,承压板呈围合环状布置;管桩2的内部呈中空布置,管桩2的内部形成内桩面,内桩面呈围合环状布置,承压板平铺固定设置在内桩面;吊装管桩2时,抱箍件1与承压板呈对应布置,且抱箍件1施力至承压板;这样,在承压板的作用下,降低对管桩2的混凝土造成破坏,对管桩2的整体起到保护作用。
46.承压板设有上限圈和下限圈,上限圈和下限圈分别呈环状布置,且上限圈和下限圈分别沿背离承压板方向呈凸起布置,上限圈和下限圈呈上下对应布置,上限圈和下限圈之间形成限制区域,抱箍件1与限制区域呈对应布置;这样,在上限圈和下限圈的作用下,增强承压板与抱箍件1的配合效果,且抱箍件1需要收缩至一定程度后,才可以脱离限制区域。
47.另外,在上限圈和下限圈的作用下,有效避免出现故障时,抱箍件1施加的作用力不足时,限制抱箍件1与管桩2脱离,从而提高施工安全性。
48.实施例一:抓取式
49.固定架包括抓取件4,抓取件4包括抓放组,抓放组包括两个呈对应布置的抓放爪,抓放爪的端部形成爪放部,两个抓放部呈同一水平面且对应布置;两个爪放部分别与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呈连接布置;这样,通过两个抓取爪的配合,实现,抱箍件1的安设,实现抱箍件1的下放和上提。
50.抓放组包括复位件,复位件受力呈张拉布置;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抓取爪呈连接布置;在复位件的作用下,便于两个抓取爪的复位。
51.或者,抓取爪直接与抱箍件1呈焊接固定布置,也就是说,两个抓取爪分别与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呈焊接固定布置。
52.实施例二:架体式
53.固定架包括随动杆6和起吊杆7,随动杆6包括主杆、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主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第一副杆受外力沿朝向或背离主杆方向呈移动布置,第二副杆受外力沿朝向或背离主杆方向呈移动布置;第一副杆的内端与主杆呈连接布置,第一副杆的外端与第一抱箍板11呈连接布置,第二副杆的内端与主杆呈连接布置,第二副杆的外端与第二抱箍板12呈连接布置;起吊杆7呈纵向布置,起到杆的上部与起吊设备5呈连接布置,起吊杆7的下部与主杆呈连接布置。
54.这样,通过主杆,实现固定架与抱箍件1之间的连接,实现抱箍件1的安设和布置;另外,在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的作用下,避免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的设置影响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的一端,避免影响第一抱箍板11和第二抱箍板12对管桩2施加抱紧力。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