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森林资源管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


背景技术:

2.森林资源管理,是对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更新、利用等任务所进行的调查、组织、规划、控制、调节、检查及监督等方面做出的具有决策性和有组织的活动,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勘察时,就需要用到无人机,森林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管理,森林资源档案、资源统计管理,森林经营方案制定与审定管理,经营利用作业设计管理,森林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及技术等的管理,林地林权管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采伐消耗管理,伐区管理,木材流通管理,造林更新检查验收管理,造林成效评估、成林验收及野生动植物管理等,调查规划设计成果监督实施,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资源审计管理,资源监督机构及监督工作管理,资源税费收缴及违法处罚管理等。
3.现有的森林资源管理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森林资源管理运用到无人机,通过无人机的拍摄可清晰知道森林的具体情况,通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现,现有的无人机在进行使用时,相机经常被树枝刮花,进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森林资源管理运用到无人机,通过无人机的拍摄可清晰知道森林的具体情况,通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现,现有的无人机在进行使用时,相机经常被树枝刮花,进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包括机体和顶盖,所述机体的顶端位置处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通过卡扣连接于机体处,所述机体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架二,所述支架二通过焊接固定于机体处,所述支架二的另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架一,所述支架一活动连接于支架二处,所述支架一的另一端位置处设置有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的顶端位置处设置有旋翼,所述旋翼活动连接于电机模块处,所述机体的前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射灯,所述射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机体的底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一体成型于机体处,所述立柱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垫脚,所述垫脚通过焊接固定于立柱处,所述机体的底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螺丝栓接于机体处,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相机,所述相机通过螺丝栓接于伸缩杆处,所述相机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焊接固定于机体处,所述相机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螺丝栓接于相机处,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固定边,所述相机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一体成型于固定边处。
7.优选的,所述旋翼共设置有四个,所述旋翼之间相对于机体进行对称分布,所述旋翼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圆周转动。
8.优选的,所述支架一的厚度尺寸小于支架二的厚度尺寸,所述支架一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支架二进行转动,所述支架一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所述支架二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
9.优选的,所述射灯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射灯的瓦数一致,所述射灯发出的光为白色光芒,所述射灯的表面设置有透明罩。
10.优选的,所述立柱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立柱的大小、尺寸规格呈一致设置,所述垫脚与立柱一一对应,所述垫脚之间呈竖向平行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相机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上下位置移动,所述伸缩杆相对于相机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上下伸缩变化。
12.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为空心套结构设置,所述防护罩的表面设置有网格,所述防护罩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
13.优选的,所述固定边为圆环结构设置,所述固定边的表面均匀位置处设置有圆孔,所述罩体为空心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罩体的前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为空心圆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添加防护罩,防护罩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罩体、固定边,固定边为圆环结构设置,固定边的表面均匀位置处设置有圆孔,圆孔的内壁边缘进过钝化打磨处理,操作人员在进行固定时可防止手部受伤,通过四个圆孔进行固定,受力均匀且稳定,罩体为空心圆柱形结构设置,罩体的前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为空心圆设置,相机透过空心圆进行拍摄,拍摄画面清晰,且对镜头起到保护作用,现有的无人机,在进行上下飞行时,镜头与树枝等物体进行接触,易导致镜头刮花且影响正常飞行,透过防护罩可大幅度降低被刮花的机率,且该设置安装便捷,便于后期进行拆卸清洗。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分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机体;2、固定架;3、相机;4、伸缩杆;5、垫脚;6、立柱;7、电机模块;8、旋翼;9、支架一;10、支架二;11、射灯; 12、顶盖;13、防护罩;131、罩体;132、固定边。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4.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包括机体1和顶盖12,机体1 的顶端位置处设置有顶盖12,顶盖12通过卡扣连接于机体1处,机体1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架二10,支架二10通过焊接固定于机体1处,支架二10的另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架一9,支架一9活动连接于支架二10处,支架一9的厚度尺寸小于支架二10的厚度尺寸,支架一9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支架二10进行转动,支架一9 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支架二10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支架一 9的另一端位置处设置有电机模块7,电机模块7的顶端位置处设置有旋翼8,旋翼8活动连接于电机模块7处,旋翼8共设置有四个,旋翼8之间相对于机体1进行对称分布,旋翼8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圆周转动,机体1的前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射灯11,射灯11与电源电性连接,射灯11共设置有两个,射灯11的瓦数一致,射灯11发出的光为白色光芒,射灯11的表面设置有透明罩,机体1 的底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立柱6,立柱6一体成型于机体 1处,立柱6共设置有两个,立柱6的大小、尺寸规格呈一致设置,垫脚5与立柱6一一对应,垫脚5之间呈竖向平行设置,立柱6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垫脚5,垫脚5通过焊接固定于立柱6处,机体1的底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伸缩杆4,伸缩杆4通过螺丝栓接于机体1处,伸缩杆4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相机3,相机3通过螺丝栓接于伸缩杆4处,相机3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上下位置移动,伸缩杆4 相对于相机3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上下伸缩变化,相机3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架2,固定架2通过焊接固定于机体1处,该设置通过相机3可进行记录森林具体情况,便于防护人员进行管控。
25.一种森林资源管理用勘查装置,包括相机3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防护罩13,防护罩13通过螺丝栓接于相机3处,防护罩13为空心套结构设置,防护罩13的表面设置有网格,防护罩13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防护罩13包括罩体131、固定边132,相机3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边132,固定边132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罩体131,罩体131一体成型于固定边132处,固定边132为圆环结构设置,固定边132的表面均匀位置处设置有圆孔,罩体131为空心圆柱形结构设置,罩体131的前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为空心圆设置,该设置通过防护罩13的遮挡,可大幅度降低相机3镜头被刮花的机率。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进行使用无人机时,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器启动电源,设置参数,在既定程序下无人机进行飞行,通过方向功能键操作具体飞行的方向及高低,电机模块7进行转动,带动旋翼8进行转动,利用气流原理,进行飞行,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相机3对森林进行拍摄,上下拍摄时,树枝对镜头产生剐蹭,镜头被刮花,通过防护罩13可避免类似情况,防护罩13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罩体131、固定边132,固定边132为圆环结构设置,固定边132的表面均匀位置处设置有圆孔,圆孔的内壁边缘进过钝化打磨处理,操作人员在进行固定时可防止手部受伤,通过四个圆孔进行固定,受力均匀且稳定,罩体131为空心圆柱形结构设置,罩体131的前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为空心圆设置,相机3透过空心圆进行拍摄,拍摄画面清晰,且对镜头起到保护作用。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