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板材加工的矫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用于板材加工的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2.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一种装置,矫直机通过矫直辊等装置对材料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当前市场上矫直机的压力辊大都只能单个逐个调节高度,在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矫直时调整压力辊和从动辊之间的间距极为繁琐,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用于板材加工的矫直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5.用于板材加工的矫直装置,包括外框架、矫直机构和可伸缩传动机构,所述矫直机构包括液压杆、活动架、主压力辊、长轴中部固定杆、固定架和从动辊,所述液压杆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部上方,所述活动架设置在所述液压杆的伸缩部下方,所述主压力辊设置在所述活动架内部,所述长轴中部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活动架前方下部,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部下方,所述从动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部,所述可伸缩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主齿轮、大变速齿轮、小变速齿轮、压力辊齿轮、压力辊锥齿轮、长齿轮轴、活动锥齿轮、下锥齿轮、双面锥齿轮、长轴底部固定架、双面锥齿固定架、从动辊锥齿轮和从动辊齿轮,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活动架上方,所述主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侧,所述大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主齿轮下方,所述小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大变速齿轮下方,所述压力辊齿轮设置在所述小变速齿轮下方在所述主压力辊的辊轴外侧,所述压力辊锥齿轮设置在所述压力辊齿轮前方,所述长齿轮轴设置在所述长轴中部固定杆内部,所述活动锥齿轮设置在所述压力辊锥齿轮前方在所述长齿轮轴外侧,所述下锥齿轮设置在所述长齿轮轴外侧在所述活动锥齿轮下方,所述双面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下锥齿轮一侧,所述长轴底部固定架设置在所述长齿轮轴底部,所述双面锥齿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前方靠下位置,所述从动辊锥齿轮设置在所述双面锥齿轮后方一侧,所述从动辊齿轮设置在所述从动辊锥齿轮后在所述固定架前方。
6.上述结构中,所述液压杆的伸缩部可以带动所述活动架以及与所述活动架相连接的所述主压力辊、长轴中部固定杆电机、主齿轮、大变速齿轮、小变速齿轮、压力辊齿轮、压力辊锥齿轮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电机转动带动所述主齿轮转动,所述主齿轮转动带动所述大变速齿轮和所述小变速齿轮转动,所述小变速齿轮转动带动所述压力辊齿轮和所述压力辊锥齿轮转动,所述压力辊齿轮转动带动所述主压力辊转动,所述压力辊锥齿轮转动动所述活动锥齿轮转动,所述活动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长齿轮轴和所述下锥齿轮转动,所述下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双面锥齿轮转动,所述双面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从动辊锥齿轮和所述从动辊齿轮转动,所述从动辊齿轮转动带动所述从动辊转动,通过所述液压杆伸缩部的
伸缩可以快捷调节所述主压力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的间隙从而适应不同厚度板材的矫直工序。
7.优选地:所述液压杆与所述外框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活动架与所述液压杆的伸缩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压力辊所述活动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长轴中部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架通过焊接连接。
8.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外框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从动辊与所述固定架通过轴承连接。
9.优选地:所述电机与所述活动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大变速齿轮与所述主齿轮相啮合,所述小变速齿轮与所述大变速齿轮相啮合。
10.优选地:所述压力辊齿轮与所述小变速齿轮相啮合,所述压力辊齿轮与所述主压力辊的辊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压力辊锥齿轮成型在所述压力辊齿轮上。
11.优选地:所述长齿轮轴与所述长轴中部固定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活动锥齿轮与所述压力辊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活动锥齿轮内侧与所述长齿轮轴通过齿面滑动连接,所述下锥齿轮成型在所述长齿轮轴上。
12.优选地:所述双面锥齿轮一侧与所述下锥齿轮相啮合,所述长轴底部固定架与所述长齿轮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双面锥齿固定架与所述固定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双面锥齿轮与所述双面锥齿固定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从动辊锥齿轮与所述双面锥齿轮的一侧相啮合,所述从动辊齿轮成型在所述从动辊锥齿轮上,所述从动辊齿轮与所述固定架通过轴承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可伸缩传动机构使压力辊能够整体升降,使得矫直机在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矫直时能够快速准确调整压力辊和从动辊的间隙,从而快速完成矫直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板材加工的矫直装置的立体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板材加工的矫直装置的矫直机构零件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板材加工的矫直装置的可伸缩传动机构零件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板材加工的矫直装置的外框架内零件位置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1、外框架;2、矫直机构;21、液压杆;22、活动架;23、主压力辊;24、长轴中部固定杆;25、固定架;26、从动辊;3、可伸缩传动机构;301、电机;302、主齿轮;303、大变速齿轮;304、小变速齿轮;305、压力辊齿轮;306、压力辊锥齿轮;307、长齿轮轴;308、活动锥齿轮;309、下锥齿轮;310、双面锥齿轮;311、长轴底部固定架;312、双面锥齿固定架;313、从动辊锥齿轮;314、从动辊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

图4所示,用于板材加工的矫直装置,包括外框架1、矫直机构2和可伸缩传动机构3,矫直机构2包括液压杆21、活动架22、主压力辊23、长轴中部固定杆24、固定架25和从动辊26,液压杆21设置在外框架1内部上方,活动架22设置在液压杆21的伸缩部下方,液压杆21用于带动活动架22和与活动架22相连接的零件做上下往复运动,主压力辊23设置在活动架22内部,长轴中部固定杆24设置在活动架22前方下部,固定架25设置在外框架1内部下方,外框架1用于固定液压杆21和固定架25,从动辊26设置在固定架25内部,主压力辊23和从动辊26用于相互配合将板材矫直,可伸缩传动机构3包括电机301、主齿轮302、大变速齿轮303、小变速齿轮304、压力辊齿轮305、压力辊锥齿轮306、长齿轮轴307、活动锥齿轮308、下锥齿轮309、双面锥齿轮310、长轴底部固定架311、双面锥齿固定架312、从动辊锥齿轮313和从动辊齿轮314,电机301设置在活动架22上方,主齿轮302设置在电机301的输出轴外侧,电机301用于带动主齿轮302转动,大变速齿轮303设置在主齿轮302下方,小变速齿轮304设置在大变速齿轮303下方,压力辊齿轮305设置在小变速齿轮304下方在主压力辊23的辊轴外侧,大变速齿轮303和小变速齿轮304用于将主齿轮302的扭矩减速后传递给压力辊齿轮305,压力辊锥齿轮306设置在压力辊齿轮305前方,长齿轮轴307设置在长轴中部固定杆24内部,活动锥齿轮308设置在压力辊锥齿轮306前方在长齿轮轴307外侧,下锥齿轮309设置在长齿轮轴307外侧在活动锥齿轮308下方,压力辊锥齿轮306用于将压力辊齿轮305的扭矩传递给活动锥齿轮308,双面锥齿轮310设置在下锥齿轮309一侧,长齿轮轴307用于将活动锥齿轮308的扭矩传递给下锥齿轮309带动双面锥齿轮310转动,活动锥齿轮308还可以沿长齿轮轴307轴向随活动架22上下移动,长轴底部固定架311设置在长齿轮轴307底部,长轴底部固定架311用于和长轴中部固定杆24配合将长齿轮轴307的位置固定,双面锥齿固定架312设置在固定架25前方靠下位置,双面锥齿固定架312用于将双面锥齿轮310的位置固定,从动辊锥齿轮313设置在双面锥齿轮310后方一侧,从动辊齿轮314设置在从动辊锥齿轮313后在固定架25前方,双面锥齿轮310用于将下锥齿轮309的扭矩传递给从动辊锥齿轮313和从动辊齿轮314,从动辊齿轮314用于带动从动辊26转动。
23.上述结构中,液压杆21的伸缩部可以带动活动架22以及与活动架22相连接的主压力辊23、长轴中部固定杆24电机301、主齿轮302、大变速齿轮303、小变速齿轮304、压力辊齿轮305、压力辊锥齿轮306做上下往复运动,电机301转动带动主齿轮302转动,主齿轮302转动带动大变速齿轮303和小变速齿轮304转动,小变速齿轮304转动带动压力辊齿轮305和压力辊锥齿轮306转动,压力辊齿轮305转动带动主压力辊23转动,压力辊锥齿轮306转动动活动锥齿轮308转动,活动锥齿轮308转动带动长齿轮轴307和下锥齿轮309转动,下锥齿轮309转动带动双面锥齿轮310转动,双面锥齿轮310转动带动从动辊锥齿轮313和从动辊齿轮314转动,从动辊齿轮314转动带动从动辊26转动,通过液压杆21伸缩部的伸缩可以快捷调节主压力辊23和从动辊26之间的间隙从而适应不同厚度板材的矫直工序。
24.优选地:液压杆21与外框架1通过螺栓连接,活动架22与液压杆21的伸缩部通过螺栓连接,主压力辊23活动架通过轴承连接,长轴中部固定杆24与活动架22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架25与外框架1通过螺栓连接,从动辊26与固定架25通过轴承连接;电机301与活动架22通过螺栓连接,主齿轮302与电机301的输出轴键连接,大变速齿轮303与主齿轮302相啮合,小变速齿轮304与大变速齿轮303相啮合;压力辊齿轮305与小变速齿轮304相啮合,压力辊齿轮305与主压力辊23的辊轴通过轴承连接,压力辊锥齿轮306成型在压力辊齿轮305上;长
齿轮轴307与长轴中部固定杆24通过轴承连接,活动锥齿轮308与压力辊锥齿轮306相啮合,活动锥齿轮308内侧与长齿轮轴307通过齿面滑动连接,下锥齿轮309成型在长齿轮轴307上;双面锥齿轮310一侧与下锥齿轮309相啮合,长轴底部固定架311与长齿轮轴307通过轴承连接,双面锥齿固定架312与固定架25通过焊接连接,双面锥齿轮310与双面锥齿固定架312通过轴承连接,从动辊锥齿轮313与双面锥齿轮310的一侧相啮合,从动辊齿轮314成型在从动辊锥齿轮313上,从动辊齿轮314与固定架25通过轴承连接。
25.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