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拒液性热封膜及涂布剂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3: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拒液性热封膜及涂布剂
1.关联申请
2.本技术基于2019年3月2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

065913号要求优先权,并且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兼具拒液性、热封性及耐久性的膜以及用于该膜的涂布剂,具体而言,涉及包装食品、药品、日用品、化妆品、工业品等的容器包装材料。


背景技术:

4.对于食品、药品、化妆品、日用品等生活品用容器包装材料、工业用容器包装材料要求各种功能,作为其功能之一,可列举不易附着液体、半固体、凝胶状物质等具有高粘性的内容物且内容物不易残留于接触部分。如果使用防附着功能差的容器包装材料,例如内容物若为蛋糕等的奶油、酸奶、布丁、果冻、糖浆、江米团的酱汁等食品,则会以容器包装材料上附着有这些内容物的状态被废弃,产生食品损失、妨碍塑料再循环的促进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取出内容物时附着在容器包装材料上的内容物会弄脏手、衣服或周边物品的问题。而且若将残留有内容物的容器包装材料放置不管则会腐烂、产生异味或者招来虫子等,导致各种不良影响。因此,减少容器包装材料上的这些内容物的附着量的防附着功能非常重要。
5.作为表示表面的微细凹凸结构与拒液性的关系的模型,已知有cassie

baxter模型,非专利文献1报道了通过由二氧化硅微粒形成的凹凸结构获得了超拒水表面。该凹凸结构被称为荷叶结构等,作为仿生技术的代表已被广泛用于酸奶瓶盖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6.另外,非专利文献2报道了通过将由微粒(粒径10nm~300nm)形成的凹凸结构设置在比其大一圈的颗粒(粒径:数μm~数十μm)、或者基于纤维或网眼
·
热熔等底层的“更大的凹凸结构”上,由此拒液性能进一步改善。在容器包装材料的表面形成“更大的凹凸结构”时,无法通过热熔来设置锐角的凹凸结构,另外,对于纤维则不能采用辊涂这种简便的方式。因此,通过将颗粒与作为粘结剂的树脂一起涂敷来设置“更大的凹凸结构”。
7.粘结剂是为了增强涂布对象物与颗粒间及颗粒彼此的密合性而使用的,存在“粘结剂多则凹凸结构变平滑从而拒液性差、粘结剂少则密合减弱从而颗粒容易脱落”的课题。
8.针对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3介绍了一种不使用粘结剂而形成拒液性的膜的方法。具体记载了:将具有热封性的树脂(聚烯烃)制成微珠等颗粒状(平均粒径10μm),将其与二氧化硅微粒(平均粒径16nm)在溶剂中混合而制作涂料,另外将该涂料涂布于基材后进行加热,于160~180℃保持20秒而使其干燥,形成拒液性的膜。
9.另外,专利文献3还记载了:通过以树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短时间加热,颗粒状的树脂的表面的一部分发生熔融而彼此结合,由此形成连续的树脂膜,二氧化硅微粒分散、附着于树脂膜中的各树脂颗粒的表面。
10.如上所述,专利文献3说明了:通过由颗粒状的树脂形成“更大的凹凸结构”及利用加热干燥工序使树脂的颗粒的表面的一部分发生熔融,由此可观察到树脂彼此、树脂与基材的密合性改善,不再需要粘结剂。
11.现有技术文献
12.专利文献
1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241943号公报
14.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48401号
15.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878650号
16.非专利文献
17.非专利文献1:“ultra

water

repellent surface:fabrication of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sio2 nanoparticles by electrostatic self

assembled films”、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4年9月11日、第237卷、p.543

547
18.非专利文献2:“super

hydrophobic surfaces of layer

by

layer structured film

coated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membranes”、nanotechnology、2007年3月23日、第18卷、第16号(165607)、p.1
‑8

技术实现要素:

19.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0.为了使将容器包装材料加工成容器状的操作或者填充内容物后的密封操作更高效,通常需要对容器包装材料赋予热封性。并且在对容器包装材料赋予上述那样的拒液性的情况下,如果该拒液性的膜本身具有热封性,则可得到具备拒液性和热封性这两者的膜。
21.但是,专利文献3那样的不使用粘结剂的拒液性的膜中,使用有热封性的树脂,利用涂布后的干燥工序加热到树脂的熔点以上,由此形成颗粒状的树脂的表面的一部分发生熔融的状态。在将暂时熔融的树脂冷却固化时,物性会因冷却固化条件而改变,物性的控制会非常难。通常,若骤冷则结晶度小,若缓冷则结晶度变大,但是也取决于距离表面的深度等条件。因此可以说,使暂时熔融的树脂冷却固化的方法会大幅影响热封性。
22.另外,专利文献3中,使用将颗粒状的树脂和二氧化硅微粒在溶剂混合而成的涂料,通过涂布后的干燥而使树脂颗粒的表面的一部分发生熔融而形成树脂层。因此,二氧化硅微粒虽然分散附着于各树脂颗粒的表面,但是冷却固化后有可能形成二氧化硅微粒被熔融树脂覆盖的状态、埋没的状态。因此,不使用粘结剂的现有的拒液性的膜在拒液性方面仍有改良的余地。
23.另外,对现有的拒液性的膜而言,在其表面受到物理性外力作用时是否也能维持高拒液性、即耐久性方面仍有改良的余地。
2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拒液性和热封性优异、且具有耐久性的膜。另外,提供能够形成热封性和耐久性优异的膜的涂布剂。
2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2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发明人等进行了使用下述那样的浆料状的涂料的拒液性热封膜的开发。即,使具有热封性的树脂溶解于溶剂后,使该溶剂不溶化,由此半熔融状态的树脂以颗粒状析出和分散,得到稳定的浆料状的涂料。将该浆料状的涂料涂布在基材上,以低
于该树脂的熔点的加热温度进行干燥处理,结果树脂彼此在维持各颗粒形状的状态下发生接合,并且树脂与基材的接合状态也良好,得到具有较大凹凸结构的热封性的锚固涂层。然后在热封性的锚固涂层上形成包含氧化物微粒的面涂层,从而得到拒液性、热封性及耐久性优异的膜,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27.即,本发明的拒液性热封膜的特征在于,具备:
28.涂布形成于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树脂层;和
29.附着在上述树脂层的表面的多个氧化物微粒,
30.上述树脂层中,具有热封性的多个颗粒状的树脂在维持颗粒状的状态下彼此接合并且也与上述基材表面接合而形成有凹凸结构,
31.上述氧化物微粒未被树脂埋没而是以露出的状态附着在上述颗粒状的树脂的表面。
32.根据本发明的构成,膜具有包含凹凸结构的树脂层,并且具有附着在其表面的多个氧化物微粒。由此,膜由于树脂层的凹凸结构、及氧化物微粒所形成的较小的凹凸结构而具有尺寸复杂的凹凸结构,因此表现出优异的拒液性。另外,基材表面的树脂层由具有热封性的多个颗粒状的树脂形成,并且氧化物微粒未被埋没而是以露出的状态附着在这些颗粒状的树脂的表面。由此,得到热封性也优异且拒液性也优异的膜。而且,颗粒状的树脂彼此牢固地结合,而且也与基材表面牢固地结合,因此树脂层及其表面所附着的氧化物微粒不易剥离,可以得到耐久性优异的拒液性热封膜。
33.另外,上述颗粒状的树脂优选:为涂料阶段暂时溶解在溶剂中的树脂以颗粒状析出、分散而成的,在维持颗粒状的状态下堆积、固化在上述基材上。
34.这种构成的颗粒状的树脂以其表面的高分子链与相邻的颗粒状的树脂表面的高分子链缠绕的状态而固化,可得到与相邻的颗粒状的树脂的密合性优异、而且与表面附着的氧化物微粒的密合性也优异、进而与基材表面的密合性也优异的拒液性热封膜。
35.上述颗粒状的树脂优选为改性烯烃树脂。另外,上述氧化物微粒优选包含大小不同的2种以上的无机氧化物微粒。进一步地,上述这些氧化物微粒优选为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进一步地,优选具有上述树脂层的凹凸结构、及由粒径小于上述颗粒状的树脂的氧化物微粒形成的微细的凹凸结构。上述基材优选为容器包装材料。
36.本发明的涂布剂的特征在于,用于涂布热封性的包含凹凸结构的树脂层,
37.所述涂布剂包含:
38.溶剂、和
39.颗粒状的显示热封性的半熔融状态的树脂,
40.上述颗粒状的树脂是因溶剂的不溶化而使暂时溶解在溶剂中的树脂以颗粒状析出而成的,呈分散状态。
41.在此,溶剂的不溶化是指通过冷却而促进再沉淀,例如,可通过将溶剂冷却、添加不良溶剂(冷的良溶剂)来实施。另外,在溶剂中析出的颗粒状的树脂的界面为半熔融状态,构成有分散稳定性的浆料涂料。
42.根据该构成,涂布剂包含因溶剂的不溶化而使暂时溶解在溶剂中的树脂以颗粒状析出而成者,这样的半熔融状态且颗粒状的树脂在溶剂中呈分散状态,因此若涂布于基材表面并且以低于该树脂的熔点的温度加热干燥,则颗粒状的树脂在维持颗粒状的状态下堆
积、固化,可得到具有热封性的凹凸结构的树脂层。并且,以颗粒状的树脂的表面的高分子链与相邻的颗粒状的树脂的表面的高分子链缠绕的状态而固化,因此形成与相邻的颗粒状的树脂的密合性优异、而且与基材表面的密合性也优异的热封性的树脂膜。
43.发明的效果
44.根据本发明的拒液性热封膜的构成,可得到拒液性及热封性优异、且具有耐久性的膜。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拒液性热封膜的构成,可得到热封性优异、且具有耐久性的膜。
附图说明
45.图1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拒液性热封膜的简要构成的纵剖图。
46.图2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膜的锚固涂层的形成方法的图。
47.图3为示出锚固涂层的涂布量与表面粗糙度ra的关系的图。
48.图4为拍摄形成于基材上的锚固涂层的颗粒成分分布而得的照片。
49.图5为示意性示出试验例和比较例的评价基准的图。
50.图6为示意性示出试验例的评价结果的图。
51.图7为示意性示出比较例的评价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52.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拒液性热封膜。
53.图1为示意性示出拒液性热封膜的放大剖视图。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涂布含有颗粒状的树脂的涂布剂并进行加热干燥,由此形成作为锚固涂层的具有大的凹凸结构的树脂层,在其上表面涂布含有无机氧化物微粒的涂布剂并进行加热干燥,由此形成作为面涂层的具有小的凹凸结构的拒液层。
54.本发明中,基材为需要拒液性的容器包装材料即可,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虽然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基材薄膜,但是也可以使用除了薄膜以外的片、杯、盘、瓶等形状者。作为基材,可以使用各种塑料、玻璃、纸、陶瓷、金属等。另外,由于向容器包装材料中填充内容物后需要进行热封而密闭,因此,可使用具有热封性的材料作为基材。具体而言,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公知的热封材料,另外基材上可以预先涂布漆型粘接剂、易剥离粘接剂、热熔粘接剂等。
55.<锚固涂层>
56.锚固涂层是涂布使树脂在溶剂中以颗粒状分散而成的涂布剂并干燥而制作的。图1中,作为锚固涂层的一例,示出了3个颗粒状树脂彼此接合且与基材也接合的状态。树脂优选为能够热封的树脂,具体而言优选烯烃等,进而更优选使用经改性的烯烃。
57.改性烯烃可以使用对聚乙烯、聚丙烯等进行官能团加成等处理而改性者。烯烃、官能团没有特别限定,通过设为与基材相同种类的烯烃,从而能够改善基材与锚固涂层的密合性。通常烯烃颗粒彼此即使接触,它们彼此固着的力也非常小,但是通过使烯烃带有官能团,则能够通过官能团彼此的作用而增大将烯烃颗粒固着的力。作为官能团,可使用例如马来酸。对烯烃进行马来酸改性的目的在于,通过与溶剂的亲和性而改善溶解性、改善对极性面的密合性。
58.改性烯烃树脂是粒径1~100μm的颗粒状的树脂,更优选为2~50μm,进而更优选为
5~30μm。改性烯烃树脂的粒径若小于1μm,则难以形成大的凹凸结构,另外还可能聚集成大于100μm的颗粒,颗粒的粒径若大于100μm则无法用凹版进行涂装。作为不会被刮刀刮掉的粒径,优选为50μm以下(实际为20μm以下)。
59.另外,在通过这样的大凹凸结构、及小凹凸结构来确保拒液性的情况下,为了制作大凹凸结构,通常使用由亚克力、聚乙烯蜡等树脂、二氧化硅等无机物形成的微珠状固体物,但是在这样的制作方法的情况下,需要粘结剂而使它们结合。如上所述,粘结剂多则凹凸结构变平滑而使拒液性差、粘结剂少则密合变弱而产生颗粒脱落等问题。在此次的发明中,特征在于不使用粘结剂。不使用粘结剂则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问题,但是颗粒彼此的密合会变弱。
60.另外,作为不使用粘结剂的方法,考虑了将微珠状的固体物替换成能够热封的树脂的方式,但是若为该方法,则在涂布并干燥时需要加热到该树脂的熔点以上。如此,颗粒的一部分会发生熔融而改善基材、颗粒彼此的密合,能使耐久性变良好。但是,为了加热到树脂的熔点以上,则必须为能够耐受该高温的基材,基材的选择性受限,并且从高温设备、能量等的角度来看生产率差、成本增加。
61.另外,在将暂时熔融的树脂冷却固化时,物性会因该冷却固化条件而改变,物性的控制会非常难。通常,若骤冷则结晶度小,若缓冷则结晶度变大,但是也取决于距离表面的深度等条件。因此可以说,使暂时熔融的树脂冷却固化的方法会大幅影响热封性。
62.另外,使用将颗粒状的树脂和二氧化硅微粒混合在溶剂中而成的涂料时,有可能形成二氧化硅微粒被熔融树脂覆盖的状态、埋没的状态,在拒液性方面仍有改良的余地。另外,现有的拒液性的膜在当其表面受到物理性外力作用时是否也能维持高拒液性、即耐久性方面仍有改良的余地。
6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决定使用能够热封的树脂且在涂布干燥时以低于熔点的低温来进行。
64.对于此内容,使用图2的锚固涂层的形成步骤图来进行说明。
65.首先,如下述那样制备锚固涂层用涂料。向能够良好地溶解所使用的树脂的良溶剂(例如高温溶剂)中溶解该树脂,制作树脂溶液。之后使良溶剂不溶化。溶剂的不溶化是指通过冷却来促进树脂的析出,例如,使溶剂冷却或添加不良溶剂(冷的良溶剂)。由此,树脂逐渐以颗粒状析出。此时逐渐析出的树脂粒径为数~数十μm,较微细。图2的左侧示意性示出涂料的状态。通常,使具有该尺寸的粒径的树脂分散于溶剂中时,多个颗粒会相互集中而发生聚集,因此分散状态不稳定。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则看不到聚集,1个1个美观地分散。另外,析出的树脂为了逃离不良溶剂而析出成颗粒状,其界面为半熔融状态。这可以称为将某种固体放入特定的液体时该固体发生溶胀的状态(例如接近放入水中的“乌冬面块”那样的情景。)。通过如此地使可溶解的树脂暂时溶解后因溶剂的不溶化而析出,能够制作粒径微小且有分散稳定性的浆料涂料。
66.然后,将包含如此形成的半熔融状态的微细的树脂颗粒的涂布剂涂布于基材。图2的中间示意性示出刚涂布后的状态。然后以远低于该树脂的熔点的温度进行干燥,则在维持其颗粒状的形状的状态下树脂表面与其它树脂表面融合,树脂彼此及基材与树脂密合。图2的右侧示意性示出干燥固化后颗粒状的树脂成为颗粒块的状态。
67.根据上述,与单纯地将树脂以微细的粉体等固体状态分散于溶剂中的方式(例如
专利文献3的拒液性的膜)相比,包含本实施方式的颗粒状的树脂的涂敷液具有下述特征。
68.(1)微细的树脂颗粒不发生聚集,形成美观的分散液。
69.(2)微细的树脂以半熔融状态存在于溶液中。
70.作为其效果,不需要粘结剂,另外由于涂布后在低温下干燥,因此能够选择多种基材。另外,不需要高温设备,干燥时能够节约能量,生产速度提高等,可以得到能够降低成本的拒液性热封膜。而且干燥时分散状态的树脂的结晶度不易变大,在维持涂料状态时的颗粒结晶度的状态下形成膜,因此热封性改善。
71.图3示出锚固涂层(ac)的涂布量与表面粗糙度(ra)的关系。图4为示出对ac涂布量逐一拍摄的锚固涂层的颗粒成分分布的照片。根据图3的图表,仅基材的情况下ra为0.55μm,在0.34g/m2的涂布量下ra上升到1.8μm。根据图4的照片,涂布量少时,锚固涂层的颗粒成分彼此的间隙相对较大,但即使在这样的分布状态下,表面粗糙度ra与单独基材的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
72.另外,若在0.3至2.3g/m2的涂布量范围内观察涂布量与表面粗糙度ra的相关性,随着涂布量的增加,表面粗糙度ra也上升。若参照对应的图4的照片,则在该涂布量的范围内,随着涂布量的增加锚固涂层的颗粒成分彼此的间隙逐渐变小。由此可以说,若上述间隙(基材的露出部分)几乎消失,则即使继续增加涂布量也仅增加涂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ra几乎达到恒定。
73.<面涂层>
74.在涂布锚固涂层并干燥后,在其上制作拒液性的面涂层。面涂层包含拒液性的微粒,作为微粒,优选无机氧化物。作为无机氧化物,可以单独使用二氧化硅(silica)等硅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钛等或将这些中的2种以上混合使用,特别优选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另外,通过使用2种以上大小不同的无机氧化物,能够将小的凹凸结构制成2层以上的结构,这种情况下拒液性会进一步改善。当使用2种以上大小不同的无机氧化物时,通过使用相同种类的无机氧化物,无机氧化物彼此的密合性改善,因此是更优选的。
75.例如,在使用2种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时,作为微粒的粒径,优选使用纳米级别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和亚微米或微米级别的疏水性微粒。该无机氧化物的粒径优选为小于锚固涂层中使用的树脂的粒径。
76.使上述微粒分散于溶剂中而制作面涂层涂料,在锚固涂层上涂布干燥而制作面涂层。作为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有机极性溶剂。另外,也可以进行将氟树脂等通常作为拒液性物质而公知的物质混入面涂层涂料或加成于无机氧化微粒等处理。即,作为面涂层,也可以与亲水性二氧化硅颗粒一起使用应用了氟树脂拒油涂敷者。涂布干燥时的温度设为低于锚固涂层所使用的树脂的熔点。
77.<层叠>
78.纵观面涂层、锚固涂层这两者,涂料制作方法、涂布干燥方法均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全部使用通常公知的方法。通过如此制作上述锚固涂层并在其上制作上述面涂层,从而在对涂布物的涂布面进行热封时,基于以下的理由而能够确保充分的热封性。
79.通常,即使基材为密封性树脂,在无热封性的锚固涂层时,在热封时受锚固涂层抑制,热封性变差,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锚固涂层中使用了具有热封性的树脂,因此能够确保充分的热封强度。
80.面涂层、锚固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在面涂层厚、锚固涂层薄的情况下,无法确保充分的热封性,另外相反地在面涂层薄且锚固涂层厚的情况下,虽然能充分确保热封性,但是拒液性会变差。重要的是面涂层与锚固涂层的厚度相互平衡。
81.实施例1
82.作为基材薄膜,使用具有热封性的聚乙烯薄膜。具体而言,在将pet(厚度12μm)、铝箔(厚度7μm)和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厚度30μm)层叠而成的基材的lldpe面上形成涂膜。作为锚固涂层,使用包含樱宫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热塑性树脂(烯烃树脂)颗粒的涂料eipoc树脂b(“eipoc”为该公司的注册商标)。作为面涂层用的涂料,使用将平均粒径6.5μm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和平均粒径10nm的疏水性二氧化硅(日本aerosil公司制)在溶剂中混合而成者。将实施例1~3各自的涂布量分别示于表1。涂布量均为干燥时的量。
83.锚固涂层中使用的涂料(pp

eipoc)为使热塑性树脂的颗粒分散于溶剂中而成的悬浮液(浆料涂料)。作为制作方法,将热塑性树脂暂时溶解于溶剂中并冷却,由此使热塑性树脂以颗粒的形式析出。
84.通过利用这样的制造方法制作浆料涂料,能够控制颗粒的粒径,能够增强颗粒在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涂敷干燥后的颗粒彼此的接合、以及颗粒与基材的接合。
85.用棒涂机将上述浆料涂料以表1的涂布量涂布,以低于聚烯烃树脂的熔点(160℃)的50℃进行干燥而形成锚固涂层。通过在涂敷干燥时以低于热塑性树脂的熔点的条件进行加热,能够在维持颗粒形状的条件下形成凹凸结构。
86.另外,在面涂层的涂敷干燥时,通过以低于上述锚固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熔点的条件进行加热,能够维持锚固涂层的凹凸结构。
87.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比较例1、2,将锚固涂层剂、面涂层剂设为表1的涂布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
88.比较例3中,未制作面涂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
89.比较例4中,未制作锚固涂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
90.比较例5中,仅对基材进行评价。
91.以下对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92.<拒液性>
93.使用接触角计ca

dt(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分别测定将10微升(μl)的水滴(纯水)刚滴加到拒液层表面或薄膜表面上后的接触角。另外,使用同一接触角计,分别测定将10μl的润湿张力试验液(60dyn/cm:甲酰胺80v/v%、水20v/v%)刚滴加到拒液层表面或薄膜表面后的接触角。
94.基准1:利用上述接触角计测得的纯水接触角为145度以上。
95.基准2:利用上述接触角计测得的润湿张力试验液的接触角为145度以上。
96.将满足基准1、2这两者的判定为最佳(aa),将仅满足基准1的判定为良好(a),将不满足两者的判定为不良(b)。
97.<热封强度>
98.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测定,将6.0n以上设为良好(a),将小于6.0n设为不良(b)。制作按照下述条件将基材/拒液性热封膜的拒液性热封膜面热封于酸奶用纸杯片(热封面为聚乙烯(pe))而成的样品,测定热封强度。
99.热封条件:温度180℃、压力3.4kgf/cm2、时间2秒
100.热封强度试验:将样品切出15mm宽度
×
100mm长度,用t剥离试验机测定剥离强度(基于jisz0238)
101.t剥离试验机:simadzu公司制ags

x
102.<耐久性>
103.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测定,将接触角145度以上者设为良好(a),将小于145度者设为不良(b)。戴上新的丁腈橡胶制造的手套,将试验片放到天平上,测定在以食指或中指施加200g~300g载荷的状态下滑动后的纯水接触角。接触角的测定方法与拒液性的评价方法相同。特别地,将耐久性优异者设为最佳(aa)。
104.<综合判定>
105.将上述项目全部合格者设为a(能够使用),只要有1个不合格则设为b(无法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拒液性评价中为不良(b)的样品,不进行耐久性评价(表1中表示为
“‑”
)。
106.[表1]
[0107][0108]
如表1所示,实施例1~3的拒液性、热封强度、耐久性全部为“良好”(特别是拒液性,为“最佳”)的结果,判定为能够使用。实施例1中,锚固涂层涂布量为2.34g/m2,面涂层涂布量为0.80g/m2。实施例2中尝试将锚固涂层涂布量减少至1.65g/m2,同样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另外,实施例3中尝试将面涂层涂布量减少至0.38g/m2,也同样得到了良好的结果。特别地,实施例1的拒液性及耐久性为“最佳”,综合判定也为最佳(aa)。(图5~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结果。)
[0109]
比较例1中,尝试了将锚固涂层涂布量大幅增加至0.57g/m2,结果热封强度差。比较例2中,尝试将锚固涂层涂布量减少至1.29g/m2、将面涂层涂布量减少至0.17g/m2,结果耐久性差。比较例3中仅对锚固涂层进行评价,结果拒液性差。
[0110]
比较例4中,在无锚固涂层而仅有面涂层的情况下进行了评价,结果热封性及耐久性这2个项目差。另外,在仅未形成拒液性热封层的基材的评价中,结果没有得到拒液性。
[0111]
由以上可知,锚固涂层和面涂层这两者对于兼具拒液性、热封强度、耐久性而言是必须的。
[0112]
若锚固涂层的涂布量小于1.29g/m2,即使面涂层的涂布量多,热封强度也差而无法使用。在该条件的基础上,还将面涂层的涂布量设为0.17g/m2左右以上时,得到了良好的拒液性。若将面涂层的涂布量设为0.38g/m2左右以上,则可得到最佳的拒液性和良好的耐
久性。这些条件中,如果将锚固涂层的涂布量设为1.65g/m2左右以上,则可得到稳定地表现出拒液性、热封强度及耐久性的拒液性热封膜。
[0113]
需要说明的是,锚固涂层最多为3.0g/m2左右、面涂层最多为1.0g/m2左右即可,更高时成本也增加,因此没有什么必要。
[0114]
本实施方式的锚固涂层用的涂布剂单独时有如下所述的用途。即,涂布剂包含因溶剂的不溶化而使暂时溶解在溶剂中的树脂以颗粒状析出而成者,颗粒状的树脂以这样的半熔融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因此若涂布于基材表面并以低于其树脂的熔点的温度进行加热干燥,则颗粒状的树脂在维持颗粒状的状态下堆积、固化,得到具有热封性的凹凸结构的树脂层。并且,成为与相邻的颗粒状的树脂的密合性优异、另外与基材表面的密合性也优异的热封性的树脂膜。例如,在具有微小凹凸结构的树脂膜上进一步设置油膜而作为滑液膜的用途。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