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倾斜摄影数据和LIDAR点云融合自动单体化建模的方法与流程

2021-11-09 23: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基于倾斜摄影数据和lidar点云融合自动单体化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无人机和基站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监测区域的三维模型,得到三维模型数据;s2、使用机载lidar与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s3、对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进行自动单体化建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倾斜摄影数据和lidar点云融合自动单体化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s31对所述点云数据和三维建模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无效点,得到三维点云数据;s32将三维点云数据映射到二维平面;s33根据三维点云数据范围建立相应的平面网格,对三维点云数据平面网格进行快速遍历,计算每个网格的点密度,根据网格的点密度确定网格是否在轮廓线上;s34从平面网格里提取出建筑物轮廓线;s35结合gpu的可编程渲染管线,实现将轮廓线范围内的建筑物高亮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倾斜摄影数据和lidar点云融合自动单体化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基站装置包括底座、伞架装置、圆杆、充电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为圆形凹台,所述伞架装置包括伞骨、伞布、内支杆和锥形套,所述伞骨从上到下以此为第一伞骨、第二伞骨和第三伞骨,所述第三伞骨周向铰接在底座的边沿,所述第三伞骨和第二伞骨通过第一转动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伞骨和第一伞骨通过第二转动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伞骨的另一端铰接在上下贯通且大直径开口端向上的锥形套上,所述伞布设置在伞骨上,所述圆杆为中空杆,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圆杆内,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伸出圆杆,所述充电端子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充电极,所述圆杆设置在底座的中心,所述滑套和圆杆为可相对移动的联接,所述滑套和第二转动副之间铰接有内支杆,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骨在第二转动副的作用下最多旋转到平行与水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倾斜摄影数据和lidar点云融合自动单体化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无人机具有差分定位功能,所述无人机设置有用于充电的导电杆条。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丝杆驱动驱动滑套上下移动,所述滑套和所述驱动装置的丝杆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倾斜摄影数据和LIDAR点云融合自动单体化建模的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无人机和基站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监测区域的三维模型,得到三维模型数据;S2、使用机载LIDAR与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S3、对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进行自动单体化建模,实现了对倾斜摄影数据和LIDAR点云数据单体化过程中对目标物矢量底面的自动提取,获取速度,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基站的伞架装置实现了在非充电时间对于基站的保护,实现了在充电时对无人机的保护,从而提高了无人机的续航效果和保障了无人机的飞行安全,从而提高单体化建模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惠芬 彭泽军 谢景辉 罗裕敏 李凯 罗是友 李武 饶继超 谢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时空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1/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