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零件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0: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件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2.在产品组装过程中,螺钉、销钉等小尺寸零件的安装大都由人工操作完成,容易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零件组装机器越来越被需要。然而,现有的零件组装机器在获取零件时容易发生零件意外坠落的情况,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状况,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零件坠落的零件组装设备。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零件组装设备,包括安装模组,用于组装零件至产品。所述安装模组包括:第一保持块,形成第一通孔,用于容置零件;转动件,并转动地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部,在所述零件置于所述第一通孔时承载所述零件,及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的零件受压时转动使所述零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安装于产品上;复位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在所述零件安装于产品时驱使所述转动件反方向转动而复位。
5.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弹性件,所述转动件包括相背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在所述零件置于所述第一通孔时承载所述零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6.可选地,所述安装模组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可以插入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推动所述零件沿所述第一通孔移动。
7.可选地,所述安装模组进一步包括第二保持块,与所述第一保持块间隔设置,待组装的产品位于所述第一保持块和所述第二保持块之间;所述第二保持块上设第二通孔,用于容置的零件;所述安装模组进一步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可以插入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推动所述零件沿所述第二通孔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持块上还开设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安装模组包括支撑件,所述第二安装件伸入所述第二通孔时,所述支撑件抵持所述第二弹性件。
9.可选地,所述零件组装设备进一步包括供料模组、送料组件和上料模组,所述供料模组用于提供所述零件,所述送料组件与所述供料模组连接,用于输送所述零件至所述安装模组,所述上料模组用于输送所述产品至所述安装模组。
10.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模组包括至少两个上料治具,一个所述安装模组和一个所述送料组件对应一个所述上料治具。
11.可选地,所述供料模组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与所述送料组件之间连接多个气管,所述振动盘中的零件通过所述多个气管移动至所述送料组件。
12.进一步地,所述供料模组还包括输送板和出料气缸,所述输送板设置于所述振动盘与所述多个气管之间,所述出料气缸推动所述输送板移动以输送零件至所述多个气管。
13.可选地,所述零件组装设备还包括机台和保护罩,所述供料模组、所述安装模组和
所述送料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机台上,并罩设于所述保护罩内,所述保护罩的一侧开设取料窗口,所述取料窗口的侧边设有安全光幕。
14.上述零件组装设备通过转动件承载未安装的零件在零件安装完成后复位件又驱使转动件复位,有效解决了零件意外坠落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零件组装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零件组装设备的机台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所示零件组装设备的供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所示供料模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1所示零件组装设备的安装模组和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5所示的安装模组和送料组件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1所示零件组装设备的安装模组的侧视图。
22.图8为图7所示安装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23.图9为图7所示安装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24.图10为图1所示零件组装设备的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6.27.28.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本技术提供一种零件组装设备,包括安装模组,用于组装零件至产品。所述安装模组包括:第一保持块,形成第一通孔,用于容置零件;转动件,并转动地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部,在所述零件置于所述第一通孔时承载所述零件,及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的零件受压时转动使所述零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安装于产品上;复位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在所述零件安装于产品时驱使所述转动件反方向转动而复位。
33.上述零件组装设备通过转动件承载未安装的零件,在零件安装完成后复位件又驱使转动件复位,有效解决了零件意外坠落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零件组装设备100包括供料模组10、安装模组20、送料组件30和上料模组40,所述供料模组10用于提供零件,所述安装模组20用于组装所述零件至产品,所述送料组件30与所述供料模组10连接,用于输送所述零件至所述安装模组20,所述上料模组40用于输送产品至所述安装模组20,并在零件组装完成后将产品移出零件组装设备100。所述零件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螺栓、销钉等小尺寸零件。
36.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安装模组20包括第一保持块21,所述第一保持块21上形成第一通孔211,用于容置所述送料组件30输送的零件。所述第一保持块21内还设有收容槽212,所述收容槽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211连通。所述收容槽212内安装一转动件213,所述转动件213转动地置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下部,在所述零件置于所述第一通孔211时
承载所述零件,及在所述第一通孔211中的零件受压时转动使所述零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1安装于产品上。所述收容槽212内还设有复位件214,与所述转动件213连接,在所述零件安装于产品时,驱使所述转动件213反方向转动而复位。所述复位件214为弹性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收容槽212顶端。所述转动件213包括相背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在所述零件置于所述第一通孔211时承载所述零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3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模组20还包括第一安装件23,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23的形状匹配,大致呈锥形漏斗状。所述第一安装件23可以插入所述第一通孔211,用于推动所述零件克服弹力沿所述第一通孔211移动。
38.在所述零件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转动件213被压迫,所述复位件214收缩,从而带动所述转动件213回缩至所述收容槽212内。若第一安装件23移出第一通孔211,零件暂存在第一通孔211内时,复位件214弹性伸长,推动所述转动件213伸出所述收容槽212,进入所述第一通孔211,并抵触所述零件,从而有效防止零件意外坠落。
39.请参阅图7和图9,所述安装模组20进一步包括第二保持块22,与所述第一保持块21间隔设置。待组装的产品位于所述第一保持块21和所述第二保持块22之间,使得产品上下两侧可以同时组装零件。所述第二保持块22上开设第二通孔221,用于容置所述送料组件30输送的零件。所述第二通孔221贯穿所述第二保持块22。所述安装模组20进一步包括第二安装件24,所述第二安装件24可以插入所述第二通孔221,用于推动所述零件沿所述第二通孔221移动。所述第二通孔221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24的形状匹配,大致呈锥形漏斗状。所述第二保持块22上还开设缓冲槽222,所述缓冲槽222内设有第二弹性件223,所述安装模组20包括支撑件25,所述支撑件25与所述第二安装件24共同运动。所述第二安装件24伸入所述第二通孔221时,所述支撑件25抵持所述第二弹性件223。当所述第二保持块22被阻挡或者抵持产品的治具时,所述支撑件25可以进入所述缓冲槽222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223,所述第二安装件24继续运动,从而确保零件组装至产品上。
40.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所述供料模组10包括振动盘11,所述振动盘11与所述送料组件30之间连接多个气管12,所述振动盘11中存储的零件通过所述多个气管12移动至所述送料组件30。所述供料模组10还包括输送板14和出料气缸15,所述输送板14设置于所述振动盘11与所述多个气管12之间,所述出料气缸15推动所述输送板14移动以输送零件至所述多个气管12。
41.具体地,所述振动盘11上设有出料导轨111,所述振动盘11内存储的零件通过振动进入所述出料导轨111。所述出料导轨111与气管12通过出料件13连接,所述出料件13内设有连通所述出料导轨和所述气管12的通槽131。所述出料件13朝向所述气管12的一侧设连通所述通槽131的出料孔132,所述气管12连接所述出料孔132。所述出料孔132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料导轨111连接所述出料件13的位置。所述输送板14的一端移动设置在所述通槽131内,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料气缸15。所述出料气缸15收缩时,所述输送板14低于所述出料导轨111与所述出料件13的连接处,零件通过振动进入所述出料件13的通槽内,随后所述出料气缸15伸长,带动所述输送板14向上运动,将零件送至所述出料孔132,零件随气流进入所述气管12。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板14上还设有导向槽141,所述供料模组10的支架16上设限位柱161,所述限位柱161插入所述导向槽141。所述输送板14运动时,所述限位柱161相对于所述导向槽141移动,用于限制所述输送板14的运动范围和运动方向,避免输送板14脱落或过
度上移。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个出料件13可以连接多个气管12,可以通过调整输送板14的上移高度,将零件送入不同气管12中,从而实现对不同工位的零件输送。
42.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送料组件30包括两个驱动气缸31和两个送料板32,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保持块21和所述第二保持块22。所述驱动气缸31带动所述送料板32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保持块21和所述第二保持块22的移动,以输送零件至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二通孔221。具体地,所述送料板32大致水平设置,其一端设有出料部321,所述出料部321与所述气管12连通,所述送料板3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气缸31,所述驱动气缸31用于驱动所述送料板32水平运动。所述出料部321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通孔211或所述第二通孔221的出料口,所述驱动气缸31先驱动所述送料板32朝向所述第一保持块21和所述第二保持块22运动,使两个出料部3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保持块21和所述第二保持块22上方,随后通过吹起作用,使气管12中的零件从两个出料部321分别落入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1,驱动气缸31再带动所述送料板32远离所述第一保持块21和所述第二保持块22运动,完成送料过程。
43.请再次参阅图7,所述安装模组20进一步包括第一安装气缸26和第二安装气缸27。所述第一安装气缸26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2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安装件23插入所述第一通孔211或从所述第一通孔211抽离。所述第二安装气缸27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2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安装件24插入所述第二通孔221或从所述第二通孔221抽离。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23和所述第二安装件24大致竖直设置,第一安装件23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持块21的上方,第二安装件24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持块22的下方,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1与产品需要组装零件的位置匹配,保证组装精度。当送料板32移走后,产品送至第一保持块21和第二保持块22之间时,所述第一安装气缸26驱动所述第一安装件23向下运动,使第一安装件23插入所述第一通孔211,将零件组装至产品的上表面。同时,所述第二安装气缸27驱动所述第二安装件24向上运动,是第二安装件24插入所述第二通孔221,将零件组装至产品的下表面。安装模组20的一次压合过程,可以同时实现产品上下两个表面的零件组装,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44.请参阅图2和图1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模组40包括至少两个上料治具41,每个上料治具41内设有一个产品。上料治具41可以沿导轨移动,以将产品送至安装模组20。一个所述安装模组20和一个所述送料组件30对应一个所述上料治具41。每个送料组件30对应一个供料模组10,进一步地,安装模组20的一侧还可以额外设置一个供料模组10,该供料模组10分别连接两个送料组件30,以实现多个工位的零件输送。所述供料模组1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组,本技术不限定于此。
45.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零件组装设备100还包括机台50和保护罩60,所述供料模组10、所述安装模组20、所述送料组件30和所述上料模组40均设置于所述机台50上,并罩设于所述保护罩60内。所述保护罩60的一侧开设取料窗口61,零件组装完成后,上料模组40可以将产品移动至取料窗口61,以便工作人员或其他取料设备将完成组装的产品从上料治具41中取出,并在上料治具41中装入待组装的产品,上料模组40再将待组装的产品从取料窗口61处送至所述安装模组20。进一步地,所述取料窗口61的侧边设有安全光幕,以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6.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
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