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垃圾投放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


背景技术:

2.垃圾投放屋是在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后兴起的一种便民环保设施,主要建设在小区和公园中。便于促使人们定点投放垃圾和分类投放垃圾,也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垃圾回收的效率。
3.相关技术中有申请号为202010575768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自动分类防臭防霉屋,包括绿化环保屋,绿化环保屋内设有坡道,坡道上放置有垃圾箱;绿化环保屋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对开的密闭门和密闭窗。人们投放垃圾时,找到对应垃圾种类的密闭窗,而后推开密闭窗即可将垃圾投放到垃圾箱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人们在投放垃圾时,为了方便,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垃圾推开密闭窗,时间久后,密闭窗上容易产生污渍,使后续投放垃圾的人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将手或身体靠近密闭窗,降低了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中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提高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中的积极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包括屋体,所述屋体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投放窗口,每个所述投放窗口的下方均设有位于屋体内的垃圾桶,所述屋体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屋门,所述投放窗口的下端设有与屋体连接的导引板,所述导引板一端位于屋体外侧,一端位于对应垃圾桶开口的上方;所述导引板位于屋体外侧一端的所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所处高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投放窗口,一方面,多个投放窗口便于设置垃圾分类,使每个种类的垃圾均对应有至少一个窗口;另一方面,由于两侧均设置投放窗口,人们在屋体的两侧均可以投放垃圾,便捷性高,有助于提高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中的积极性。
9.其次,投放窗口的下端设置有导引板,导引板的一端位于屋体外侧,使人们在投放垃圾时,不需要与投放屋的任何结构接触,也不需要靠近投放屋,只需要将垃圾放在在导引板上,垃圾便因重力滑到屋体内部,并掉落在对应的垃圾桶内。便于提高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内的积极性。
10.可选的,所述导引板通过一第一弹簧铰链与屋体铰接;所述投放窗口的上端设有与屋体连接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通过一第二弹簧铰链与屋体铰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板有利于遮挡投放窗口,密封投放屋,使投放屋内的
垃圾气味不易散发到屋体外侧,人们在靠近投放屋时,不易闻到臭味,因此不易产生抵触情绪,便于提高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内的积极性。
12.可选的,每个所述投放窗口的下方均设有位于屋体外侧且与屋体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有踩踏板;
13.所述踩踏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屋体与安装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供连接绳穿设的穿设孔;所述连接绳远离踩踏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穿设孔与对应的遮挡板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投放的垃圾质量较轻时,仅靠垃圾的重力可能无法推开遮挡板,此时垃圾投放人踩踏踩踏板,遮挡板受第二弹簧铰链的作用向上转动,使导引板上的垃圾进入到屋体内部。垃圾投放人不需要使用手触碰投放屋的结构,用鞋子踩踏踩踏板即可,人们不易担心弄脏衣物或皮肤而产生抵触情绪,便于提高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中的积极性。
15.可选的,所述导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垃圾在导引板上滑动时,不易从导引板的两侧滑落,从而无需人们二次投放垃圾,提高了人们投放垃圾的便捷性,便于提高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内的积极性。
17.可选的,所述屋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若干网盒,所述网盒中盛装有若干活性炭;所述屋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香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具有吸附臭味的作用,便于提高屋体内部的控制质量。香囊便于提高屋体外侧周围的香味,使人们不易因气味而不愿意靠近投放屋,从而便于提高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中的积极性。
19.可选的,每个所述垃圾桶的上方均设有紫外线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垃圾中的细菌进行消除,减少臭味的产生和垃圾的腐烂。
21.可选的,所述屋体的顶部安装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节能环保。
23.可选的,每个所述投放窗口均对应设置有与屋体外侧壁连接的分类牌。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人们分类投放垃圾,符合垃圾的投放规则。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在屋体的投放窗口上设置导引板,使人们不需要与投放屋的结构接触就可以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桶内,人们不易因担心弄脏衣物或身体而不靠近投放屋,有利于提高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中的积极性;
27.2.屋体内部设置有网盒,网盒中有活性炭,且屋体的外侧设有香囊,便于降低屋体内部散发的臭味,同时提高屋体外侧的香味,使人们不易因臭味而产生靠近投放屋的抵触情绪。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的剖视图;
31.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屋体;11、投放窗口;12、垃圾桶;13、屋门;14、安装板;15、弹簧;16、踩踏板;17、连接绳;18、穿设孔;2、导引板;21、挡板;3、遮挡板;4、网盒;5、香囊;6、紫外线灯;7、太阳能电池板;8、分类牌。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参照图1,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包括屋体1,屋体1由钢材料制成。屋体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投放窗口11,在本实施例中,投放窗口11共设置有四个,屋体1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投放窗口11;每个投放窗口11的下端均设有与屋体1通过一第一弹簧15铰链连接的导引板2;每个投放窗口11的上端均设有与屋体1通过一第二弹簧15铰链连接的遮挡板3。导引板2的一端位于屋体1的外侧,另一端位于屋体1的内部,且导引板2位于屋体1外侧一端的所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所处高度。人们将垃圾放置在导引板2上后,垃圾自动向屋体1内部滑动,期间推开遮挡板3进入到屋体1内部。人们无需触碰投放屋的结构,因此不易弄脏衣物或身体,便于消除人们投放垃圾时的顾虑,从而便于提高人们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内的积极性。
35.参照图2,每个投放窗口11的下方均放置有垃圾桶12,垃圾桶12位于屋体1的内部。为了更好的对垃圾进行分类,每个投放窗口11均对应有一个分类牌8,分类牌8与屋体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结合图1,屋体1未设置有投放窗口11的两竖直侧面均转动设置有屋门13,便于环卫工人将垃圾桶12取出,收集垃圾。
36.参照图2,每个垃圾桶12的上方均设有紫外线灯6,紫外线灯6安装在垃圾桶12上方的屋体1内顶壁上。屋体1的顶部安装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7,通过太阳能电池板7产生的电能支撑紫外线灯6工作,节能环保。屋体1内部的竖直侧面上安装有若干网盒4,网盒4即侧面开设有网孔的盒子。网盒4中盛装有若干活性炭,活性炭便于净化屋体1内部的空气,减少屋体1内部的臭味。屋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若干香囊5,香囊5即能够散发出香味的袋子或盒子,例如空气清新盒。
37.参照图3和图4,导引板2上表面的两侧均设有挡板21,挡板21与导引板2一体成型,且挡板21竖直设置,便于对导引板2上的垃圾进行限位。每个投放窗口11的下方均设有位于屋体1外侧且与物体连接的安装板14,安装板14水平设置。安装板14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15,弹簧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16。踩踏板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7,屋体1与安装板14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供连接绳17穿设的穿设孔18,连接绳17远离踩踏板16的一端穿过穿设孔18与对应的遮挡板3连接。不难理解的是,此处所指的对应指位于某个投放窗口11下方的踩踏板16上的连接绳17与该投放窗口11中的遮挡板3对应。
38.需要说明的是,当遮挡板3连接有连接绳17时,为了实现本技术中踩踏板16等结构的功能,遮挡板3安装的第二弹簧15铰链使遮挡板3在不受连接绳17的拉力时,自动向上转动,开启投放窗口11;在连接绳17给予遮挡板3向下的拉力时,第二弹簧15铰链产生弹力,遮
挡板3关闭投放窗口11。但是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若不设置踩踏板16、弹簧15、安装板14和连接绳17结构,则为了便于减少屋体1内部臭味的散发,第二弹簧15铰链使遮挡板3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封闭投放窗口11,而在垃圾推动遮挡板3时,第二弹簧15铰链产生弹力,遮挡板3开启投放窗口11,垃圾掉落在垃圾桶12中后,遮挡板3受第二弹簧15铰链的弹力作用,自动闭合投放窗口11。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全钢结构垃圾分类防霉防臭投放屋的实施原理为:垃圾投放者将垃圾放置到导引板2上后,导引板2受到的重力增大,导引板2位于屋体1外侧的一端向下转动,垃圾沿导引板2向靠近遮挡板3的方向移动。而后垃圾推动遮挡板3,进入到屋体1内部,且脱离导引板2掉落在垃圾桶12中。
40.当投放的垃圾质量较轻时,垃圾投放者踩踏对应的踩踏板16,遮挡板3受第二弹簧15铰链的作用向上转动,开启投放窗口11,使导引板2上的垃圾进入到屋体1内部,掉落到垃圾桶12中。由于屋体1外侧设置有香囊5、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和紫外线灯6,因此垃圾不易腐烂,且不易有较大的臭味,使垃圾投放者不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愿意将垃圾投放到投放屋中,有助于提高人们投放垃圾的积极性。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