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6: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井筒加温加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


背景技术:

2.在矿井冬季等低温环境下的煤炭生产过程中,需采用工业锅炉向矿井地面建筑、矿井进风、职工洗浴等进行供热采暖。由于煤炭企业地面生产建筑如选煤厂采暖、矿井进风采暖等热负荷较大,一般都采用蒸汽供暖,即厂房采暖设备和井筒房内的空气加热设备为蒸汽加热,煤矿办公室等热负荷较小地点则采用水暖。
3.矿场中的井筒一般为平硐或斜井,用于向井筒供暖的暖风机房中一般设置有蒸汽换热器、风扇及散热管道,蒸汽经管路从蒸汽换热器的顶部进入后,释放出热量变成凝结水,冷凝水从换热器底部的疏水阀流到回水管路中。大气中冷风被风扇吸入暖风机房,被蒸汽换热器加热后,经风道进入井筒。发明人在实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现,蒸汽在释放热量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大量的蒸汽(乏气),蒸汽一般随着冷凝水从换热器底部的疏水阀排放,不仅浪费了蒸汽中携带的大量的热量和水汽,还容易造成管道中回水不畅,影响供暖;此外,冬季空气一般都比较干燥,井筒进风流经暖风机房供的热风加热后,井筒及进风巷空气更是极为干燥,不利于降尘作业且作业环境不友好。
4.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旨在提高乏气携带的热量和水汽的利用率,避免造成管道回水不畅,对井筒进行加温加湿,有效缓解井筒的干燥。
6.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包括:井筒;用于给所述井筒供给热风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与蒸汽管道相连接以通过蒸汽管道中的蒸汽加热空气生成所述热风,所述换热器上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用于排出所述蒸汽换热后生成的凝结水;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排液口相连通;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包括气液分离室以及与所述气液分离室均相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口,分离箱通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在所述排液管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井筒相连通,以将所述凝结水中分离出的乏气引流至所述井筒。
7.可选的,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水封部,所述水封部位于所述分离箱的下游。
8.可选的,所述水封部包括存水弯,所述存水弯位于所述排液管的下方。
9.可选的,所述水封部与所述出液口直接连通。
10.可选的,所述排液管上还设置有疏水阀,所述疏水阀位于所述分离箱的上游。
11.可选的,所述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还包括乏气管,所述乏气管连通在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井筒之间。
12.可选的,所述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还包括布气管,所述布气管的管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引流口,所述乏气管与所述布气管相连通。
13.可选的,所述乏气管连接在所述布气管的管壁上,所述管壁上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乏气管的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引流口。
14.可选的,所述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还包括文氏管,所述文氏管安装在所述乏气管上,以加快所述乏气流动。
15.可选的,所述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还包括风扇,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井筒的入口之间。
16.本技术提供的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换热器通过与蒸汽换热以加热空气,加热后的空气生成热风以对井筒供暖,换热后的蒸汽生成带有乏气的凝结水并通过排液管排出换热器,通过分离箱将排液管中的乏气从凝结水中分离出,并经乏气引流至井筒,以对井筒供给带有蒸汽的暖风,不仅提高了乏气中携带的热量和水汽的利用率,避免造成管道回水不畅,还能对井筒进行加温加湿,有效缓解井筒的干燥,起到降尘的效果,还改善了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17.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18.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井筒;
[0021]2‑
换热器,20

蒸汽管道,21

暖风机房;
[0022]3‑
排液管,30

水封部;
[0023]4‑
分离箱;
[0024]5‑
疏水阀;
[0025]6‑
乏气管;
[0026]7‑
布气管;
[0027]8‑
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29]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包括:井筒1、用于给所述井筒1供给热风的换热器2、排液管3以及分离箱4。
[0030]
请同时参照图1,所述换热器2用于与蒸汽管道20相连接以通过蒸汽管道20中的蒸汽加热空气生成所述热风,所述换热器2上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用于排出所述蒸汽换热后生成的凝结水;所述排液管3与所述排液口相连通;所述分离箱4包括气液分离室以及与所述气液分离室均相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口,分离箱4通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
液口连通在所述排液管3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井筒1相连通,以将所述凝结水中分离出的乏气引流至所述井筒1。
[0031]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换热器2可以设置有暖风机房21中,暖风机房21对换热器2起到防护的效果。
[0032]
本技术提供的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换热器2通过与蒸汽换热以加热空气,加热后的空气生成热风以对井筒1供暖,换热后的蒸汽生成带有乏气的凝结水并通过排液管3排出换热器2,通过分离箱4将排液管3中的乏气从凝结水中分离出,并经乏气引流至井筒1,以对井筒1供给带有蒸汽的暖风,不仅提高了乏气中携带的热量和水汽的利用率,避免造成管道回水不畅,还能对井筒1进行加温加湿,有效缓解井筒1的干燥,起到降尘的效果,还改善了作业环境。
[0033]
可选的,所述排液管3上安装有水封部30,所述水封部30位于所述分离箱4的下游。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水封部30中设置有一定高度的水柱以对乏气起到阻隔的效果,防止分离箱4中的乏气从水封部30再次进入排液管3中,凝结液则可以从水封部30顺利通行,有利于提高排液管3排液的通畅性。
[0034]
可选的,所述水封部30包括存水弯,所述存水弯位于所述排液管3的下方。存水弯用于存储水以隔断乏气,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存水弯为u型弯,通过在u型弯的底部管道储存水以防止乏气从水封部30通行。存水弯的形状还可以是s型弯、p型弯等形状,均具有隔断乏气的效果。
[0035]
可选的,所述水封部30与所述出液口直接连通。如图1所示,将水封部30的一侧直接连接在出液口可将乏气阻隔在分离箱4中,以促使乏气从分离箱4的出气口快速排出。
[0036]
可选的,所述排液管3上还设置有疏水阀5,所述疏水阀5位于所述分离箱4的上游。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疏水阀5也称为自动排水器,通过自动识别乏蒸汽和水,从而达到阻挡部分蒸汽、排出凝结液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部分乏气混合在凝结液中,疏水阀5无法有效的识别,需要通过分离箱4再次进行气液分离。
[0037]
可选的,所述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还包括乏气管6,所述乏气管6连通在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井筒1之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乏气管6可将分离箱4中分离出的乏气密封引流至井筒1处,将乏气中携带的热量和水传递至井筒1,对井筒1有效供暖和保湿。
[0038]
可选的,所述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还包括布气管7,所述布气管7的管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引流口,所述乏气管6与所述布气管7相连通。如图1所示,布气管7可以竖直设置在井筒1的开口处,多个引流口沿着竖直方向排列设置,乏气经多个引流口排放至井筒1中,可使乏气均匀进入井筒1,对井筒1有效供暖和保湿。
[0039]
可选的,所述乏气管6连接在所述布气管7的管壁上,所述管壁上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乏气管6的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引流口。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乏气管6连接在布气管7的管壁上并位于引流口之间,可使乏气管6中的乏气较为均匀地进入布气管7中,以使乏气从多个引流口均匀逸出。
[0040]
可选的,所述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还包括文氏管,所述文氏管安装在所述乏气管6上,以加快所述乏气流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文氏管可以安装在乏气管6中或者连通在乏气管6上,通过结构设计,沿乏气的流动方向,将气流由粗变细,以加快乏气流动,有利于加快分离箱4中乏气从凝结水中析出的速度,提高乏气的回收量。
[0041]
可选的,所述井筒乏气加温加湿总成还包括风扇8,所述换热器2位于所述风扇8的出风口与所述井筒1的入口之间。通过风扇8出风口的驱动作用,以带动经换热器2加热后的热风快速进入井筒1中对井筒1进行加热,稳定有效。
[004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