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0: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系指一种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由于目前各种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且手持式装置亦逐渐盛行,故各种产品或装置间的信号传输需求也越来越多,其中,该些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系藉由信号介面而进行之。该信号介面例如为电连接器或与其对接之互补电连接器,其中,电连接器系为电连接插座(electricalreceptacle),而互补电连接器则为电连接插头(electrical plug)。
3.于电连接插头与电连接插座对接之前,必须以正确的方向让电连接插头朝向电连接插座,才可使两者对接,亦即,电连接插座具有插接方向性,其为俗称的防呆功能,此功能系为了确保电连接插头上的连接介面可与电连接插座上的接触端子接触。然而,多数使用者没有将电连接插头以正确的方向朝向电连接插座的习惯,此防呆功能造成电连接插头与电连接插座的对接失败,之后使用者再翻转电连接插头,才得以正确对接。换言之,此防呆功能反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4.因此,市面上提供一种具有双面对接功能之双向电连接器,其设置有二组接触端子,以排除双向电连接器的插接方向性。使用者可以任一方向进行双向电连接器与互补电连接器之间的对接。然而,习知双向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高,且其功能的可靠度低。基此,如何使双向电连接器具有稳定的可靠度以及降低电连接器之成本即成为业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5.请参阅图1a,系为申请人申请的2018/80044168.9,其为一双向双面 usb type

c 3.0电连接接头,其设有两绝缘座体10、两排端子20、一金属隔板30、两接地件40、及一金属外壳50,其中:
6.该绝缘座体10一体设有一基部11及一对接部12,该对接部12连接于该基部11前端,该两绝缘座体20呈上下叠合,该两绝缘座体的基部11之内面设有接合面相抵接,该两绝缘座体10内面各设有一排隔栏141分隔成一排前后延伸的端子槽142,该端子槽142自基座11延伸至对接部12且可自上下方向置入端子,该对接部12设有一底板121及两侧板,该两侧板连接于该底板121左右两侧,该底板12内面之前段设有前段面144且后段设有后段面143,该后段面143较该前段面144凸出一高度,该两绝缘座体的底板121内面之间形成一连接槽125。
7.该两排端子20以上下方向组装入该两绝缘座体10的两排端子槽142,每一端子20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弹动部22、一固定部23及一接脚24,该弹动部前段222弯折向上倾斜延伸且设有一凸出该后段面143的接触部 221,该弹动部22可上下弹动,该弹动部后段223与固定部23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端子槽142的底面,该端子槽142的深度较该端子的材料厚度大,使该弹动部后段223与固定部23陷入该端子槽142内,再二次加工对应该固定部23位置封胶形成固定构造140,该固定构造140固定该二排端子20 的固定部23。
8.如图1b所示,当二排端子之弹动部22受力弹动时,端子的弹动部后段水平抵贴于
端子槽的底面可具有弹臂中段支撑效果,即该弹动部形成有受到端子槽底面1421支撑的中段支点224,即当接触部221受力向端子槽底面1421弹动时,中段支点224以后的弹动部后段223会反向弹动,使得该中段支点24后方的该弹动部后段223弯曲弹动以形成一个间隙gp于该基部的端子槽的底面1421与该弹动部后段223之间,如此可增加端子接触之正向力及弹性。
9.上述习知构造有以下缺点:
10.1.如图1b所示,连接槽125的内端1251位于中段支点224之后,由于对接连接器的舌板(图未示)是入插入至内端1251,如此中段支点224以后的弹动部后段223可能会受到对接连接器的舌板干涉而无法反向弹动。
11.2.如图1c所示,该端子20的弹动部前段222弯折向上倾斜延伸,如此在控制每排端子20的接触部221的高度较不易控制在同一高度,比如中段支点224至接触部221之间的弹动部前段222是2mm,若弹动部前段222 仰角是8度时,接触部221凸出高度=2mm*sin(8度)=0.278mm,若弹动部前段222仰角是9度时,接触部221凸出高度=2mm*sin(9度)= 0.313mm,如此当仰角相差1度则误差为0.313mm

0.278=0.035mm,这样的误差数字是相当大的。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双面电连接器,可达到降低制造及组装成本,且具有双面对接功能之双向电连接器。
13.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双面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二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一体设有一基部及一对接部,该对接部连接于该基部前端,该对接部设有一底板及二侧板,该二绝缘座体之基部内面设有抵接面相互抵接而呈上下迭合,该二绝缘座体之对接部之底板之间形成一连接槽,该底板之前段设有一低面且后段设有一高面,该二绝缘座体之对接部之二侧板相互抵接而呈一套接框体,该二绝缘座体内面设有一排隔栏分隔成一排前后延伸之端子槽,该端子槽自基座延伸至对接部且可自上下方向置入端子;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系以上下方向组装入该二绝缘座体之二排端子槽,该端子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弹动部、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弹动部前段对应该对接部且弯曲设有一上下方向凸出该高面之接触部,该弹动部可上下弹动,该弹动部后段与固定部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端子槽之底面,该端子槽之深度较该端子之材料厚度大,使该弹动部后段与固定部陷入该端子槽,该绝缘座体设有一抵压块固定该一排端子之固定部,该一排端子之弹动部后段仍可抵贴该端子槽之底面作上下弹动,该接脚延伸至该基部后端露出,该二排端子之接触部之相同接点电路序号者相互为反向排列;及一金属外壳,其包覆该二绝缘座体且设有一四面包主壳体,该四面包主壳体遮蔽该二绝缘座体之对接部且两者形成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可正反双向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
14.藉由该二排端子之弹动部后段与固定部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端子槽之底面,可达到易于组装且冲压简化,降低制造成本,且端子之弹动部后段水平抵贴于端子槽之底面可具有弹臂中段支撑效果,增加端子接触之正向力及弹性。
15.本发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
附图说明
16.图1a是习知之电连接接头之侧视剖面图。
17.图1b是习知之电连接接头之使用状态之侧视剖面图。
18.图1c是习知之电连接接头之端子之侧视图。
19.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上视图。
20.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前视图。
21.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侧视剖面图。
22.图3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使用状态之侧视剖面图。
23.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24.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25.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绝缘座体和一排端子之立体分解图。
26.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金属卡扣和抵压块之立体组合图。
27.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金属卡扣和抵压块之立体分解图。
28.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29.图9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0.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1.图10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2.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3.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4.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5.图1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6.图1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7.图1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8.图1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39.图1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40.图1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41.图2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42.图20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43.图20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44.图20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45.图20d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46.图21至图2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47.图2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立体组合图。
48.图2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49.图2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反向立体组合图。
50.图2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反向立体分解图。
51.图3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52.图3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53.图3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54.图3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55.图3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八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56.图3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八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57.图3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侧视剖面图。
58.图3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使用状态之侧视剖面图。
59.图3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60.图3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61.图40至图4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62.图4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端子之侧视图。
63.图4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不良设计型态之侧视剖面图。
64.图4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65.图4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66.图4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67.图4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68.图5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69.图5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70.图5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71.图5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八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72.图5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之一排端子之平面图。
73.图55至图58c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74.图58d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75.图58e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76.图5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变化实施之一排端子之立体图。
77.图6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一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78.图6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二变化实施之上视图。
79.图6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二变化实施之前视图。
80.图6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三变化实施之上视图。
81.图6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三变化实施之前视图。
82.图6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四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83.图6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五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84.图66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六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85.图66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六变化实施之立体组合图。
86.图66c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第十六变化实施之另一种实施态之立体分解图。
87.图6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上视图。
88.图6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前视图。
89.图69至图7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90.图75至图8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91.图82至图8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92.图86至图8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93.图9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94.图91至图9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95.图94至图9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96.图9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之上视图。
97.图9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之二排端子组合之立体图。
98.图9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之二排端子组合之另一立体图。
99.图10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上视图。
100.图10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二排端子组合之立体图。
101.图10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二排端子组合之另一立体图。
102.图103至图10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03.图109至图11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04.图117至图12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05.图123至图12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06.图12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一变化实施之上视图。
107.图12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二变化实施之上视图。
108.图12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二变化实施之另一型态之上视图。
109.图130至图13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三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10.图13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四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111.图13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四变化实施之底视图。
112.图139至图14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五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13.图147至图15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六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14.图152至图15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七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15.图15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八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16.图158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九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17.图159至图16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18.图16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一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19.图16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二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20.图166至图16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三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21.图169至图17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四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22.图17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五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23.图172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六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24.图173至图17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七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25.图176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八变化实施之上下接地端子之立体图。
126.图176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九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27.图176c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九变化实施之另一视角之立体图。
128.图176d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129.图176e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变化实施之立体组合图。
130.图176f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变化实施之另一视角之立体组合图。
131.图176g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一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132.图176h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一变化实施之立体组合图。
133.图176i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二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134.图177至图17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三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35.图179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四变化实施之接地端子之立体图。
136.图179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四变化实施之接地端子组合於内绝缘座之立体图。
137.图179c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五变化实施之接地端子之立体图。
138.图180至图182c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六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39.图18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七变化实施之金属隔板之立体图。
140.图184至图18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八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41.图18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九变化实施之金属隔板之立体图。
142.图19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43.图19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一变化实施之展开的平面图。
144.图19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二变化实施之展开的平面图。
145.图19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三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46.图19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四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47.图19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五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148.图19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六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149.图19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七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150.图19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七变化实施之上视图。
151.图19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七变化实施之后侧视剖面图。
152.图20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七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53.图20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八变化实施之侧视剖面图。
154.图20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八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155.图203至图20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56.图205至图20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57.图20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58.图20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前视图。
159.图20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60.图21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61.图2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62.图21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63.图213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前视图。
164.图21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65.图215至图21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66.图219至图223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167.图22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之端子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8.请参阅图1至图8系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双向双面usb type

c 2.0电连接插头,其设有二绝缘座体10、二排端子20、一金属卡扣 30、一金属外壳50、一抵压块60及一电路板930,其中:
169.该二绝缘座体10构造相同,该绝缘座体10之后段11较前段12为宽,后段11的外面较前段12的外面凸起,该绝缘座体10之内面设有一接合面 13、一第一平面14、一第二平面15、一第三平面16及一第四平面19,该二绝缘座体10之接合面13上下相互接合,第一平面14、第二平面15、第三平面16及第四平面19皆较该接合面13凹陷,该第一平面14为该绝缘座体10之最大面积,其上设有间隔排列且前后方向延伸之一排隔栏17,其中该第二平面15位于该第一平面14的前方及前段左右侧,该第一平面14 较该第二平面15凹陷,该第二平面15凹陷设有一排凹槽115,该一排凹槽 115较该第一平面14凹陷,该第三平面16位于该第一平面14之后段及后段左右侧,该第二平面15较该第三平面16凹陷,该第一平面14之后段一侧之该第三平面16上设有一卡柱110,该第一平面14之后段另一侧之该第三平面16上设有一卡孔112,该第四平面19位于该第一平面14的前段左右侧,该第四平面19后端连接该第三平面16且较该第三平面16略为凹陷,该第四平面19前段连接于该第二平面15之外侧且较且较该第二平面15凸出,该每一隔栏17之中段为较低之隔栏171、172且前后段为较高之隔栏 173、174,隔栏171、172较低于第三平面16,隔栏171位于隔栏172前方且较低,每一端子槽18于一隔栏171设有一卡槽182,该一排隔栏173的上面为该接合面13的一部份,该一排隔栏174的上面为该第三平面16的一部份,该绝缘座体之内面之前端一侧设有一前侧壁116且另一侧设有一卡接部118,该绝缘座体之内面之后端一侧设有一后侧壁120,该二绝缘座体10之接合面13上下相互接合时,一绝缘座体10之前侧壁116接合于另一绝缘座体10之卡接部118,该二绝缘座体10之前侧壁116和二第二平面 15之间形成一连接槽117,该二绝缘座体10之二前段之左右二侧形成二开口119。
170.该二排端子20系以上下方向组装入该二绝缘座体10之二排端子槽18,该二排端子20各为8个,如图2所示,上排端子以a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a1、a4、a5、a6、a7、a8、a9、a12,下排端子以b 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b12、b9、b8、b7、b6、b5、b4、 b1,该二排端子20皆缺少接点电路序号2,3,10,11等4个端子,每一端子 20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弹动部22、一固定部23及一接脚24,该弹动部22 前段对应该凹槽115且弯曲设有一上下方向凸出该第二平面15之接触部 221,该弹动部22可上下弹动,该弹动部后段223与固定部23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端子槽18之底面,即该第一平面14,该端子20之材料厚度齐平或略大于该一排隔栏171之高度,固定部23设有左右方向凸出之一凸部 231,该凸部231卡定于端子槽18之卡槽182,使端子20前后方向受卡定,该端子20之材料厚度略小于该一排隔栏172之高度,将该一排隔栏172实施冷冲击使形成一固定构造124固定该一排固定部23之后段,该接脚24 呈水平伸出该绝缘座体10后端,该二排端子之接触部221依接点电路序号排列呈等间距排列,且二排接触部之相同接点电路序号相互为反向排列。
171.如图3a所示,端子之弹动部后段水平抵贴于端子槽之底面可具有弹臂中段支撑效果,即形成有中段支点224支撑端子槽底面1421,即当接触部221 受力向端子槽底面1421弹动时,中段支点224以后之弹动部后段223会反向弹动,如此可增加端子接触之正向力及弹性。
172.依usb协会所规范之usb type

c之接点电路序号之电路讯号说明如下: 1和12为一对接地端子呈左右对称排列,4和9为一对电源端子呈左右对称排列,2,3为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tx ,tx

),10,11为另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rx ,rx

),6,7为一对低分差讯号端子(d ,d

),5,8为侦测端子,其中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有传输大电流需求,其他端子则没有传输大电流需求,本实施在设计上,二排端子中a1、a4、a9、a12、b1、b4、b9、b12 之弹动部后段223至接脚24之板宽较其他端子为宽。
173.上下二排端子之接点电路序号,其中相同接点电路序号系为相同的电路信号抑或为相类似的电路信号。
174.金属卡扣30设于二绝缘座体10之间并接合于该第三平面16,该金属隔板卡扣30一体设有一定位部31、二弹性卡扣33及一卡定部35,该金属卡扣30中间设有一透空部32,该定位部31左右侧各一体设有一弹性卡扣 33,该弹性卡扣33向前延伸设有一弹臂331,该弹臂331前端设有一卡扣 332,该定位部31左右侧各设有一定位孔34,该卡定部35系为二凸片,该二凸片分别连接于该二弹臂331并凸向透空部32,该定位部31接合于该二绝缘座体10之第三平面16,二定位孔34套合卡定二卡柱110,二弹性卡扣可对应该开口119而左右弹动。
175.该抵压块60设有上下二抵压面61及一卡定部62,该卡定部62为四个卡接片,该四个卡接片呈前后方向凸出设于其中一抵压面61之四角,该抵压块60组装定位于该金属卡扣30之透空部32,该抵压块60之卡定部62 卡接于该金属卡扣30之卡定部35,该二抵压面61分别凸出于该金属卡扣 30之上下面,该二抵压面61抵压固定该二排端子20之二排固定部23。
176.该金属外壳50为金属抽拉引伸加工而成,其包覆定位该二绝缘座体 10,该金属外壳50设有一四面包主壳体51及一定位部52,该四面包主壳体51遮蔽该二绝缘座体10之前段且两者形成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可正反双向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定位部52较该四面包主壳体51为高且设有多个卡孔53,该定位部52包覆定位该二绝缘座体10之后段11,该多个卡孔53卡定该二绝缘座体10之多个卡块122。
177.该电路板930设于该二绝缘座体10之后端,该二排端子之接脚24电连接该电路板930。
178.如图3所示,端子之弹动部后段223水平抵贴于端子槽之底面可具有弹臂中段支撑效果,如图3a所示,当对接一对接电接器之舌板68时,二排接触部221与舌板68上下面之二排接点681电连接,此时弹动部形成一中段支点224支撑第一平面14(端子槽的底面),接触部221受力向第一平面14弹动时,中段支点224以后之弹动部后段223会反向弹动,如此可增加端子接触之正向力及弹性。
179.本实施例之制造方法如下:
180.请参阅图9,提供多排金属卡扣30,本实施例为5排,系以同一金属片连续冲压而呈5排金属卡扣30连接于一料带900上,箭头方向为该料带 900的行进方向,该料带900对应5排金属卡扣30而形成有五排左右向延伸的主料带904,五排主料带904间设有多数间隔的前后向料带906相连接,图9a所示系显现图9中一单元体,每一金属卡扣3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每一金属卡扣30之后端两侧各连接一料桥907,该多数之料桥907连接于该主料带904,该主料带904对应每一金属卡扣30设有一定位孔901。
181.请参阅图10及图10a,每一金属卡扣30组合卡定一抵压块60,该抵压块60之上下二抵压面61分别凸出于该金属卡扣30之上下面。
182.以下图11至图19在整体上皆如同图9为5排的型态,然为了使图式较大皆仅局部显现一单元体。
183.请参阅图11,提供5排连续冲压的端子,系以同一金属片连续冲压而呈5排连续冲压的端子连接于一料带910上,该料带910对应5排连续冲压的端子而形成有五排左右向延伸的主料带914,五排主料带914间设有多数间隔的前后向料带916相连接,每排连续冲压的端子系间隔列有多组端子20,每组端子20为8个端子20,每一端子2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每组端子20其中两侧的端子的固定部的后端各连接一料桥917,该多数之料桥917连接于该主料带914,该主料带914上间隔设有定位孔911,每组端子20之一排弹动部22前端连接于一前子料带912,每组端子20之一排接脚24后端连接于一后子料带913,该各前、后子料带912、913皆不相连主料带914和前后向料带916。
184.提供多数之绝缘座体10,每一绝缘座体1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
185.请参阅图12,将每组端子20由上下方向组装定位于每一绝缘座体10 之一排端子槽18,各端子之凸部231卡定于端子槽18之卡槽182,使各端子20前后方向受卡定。
186.请参阅图13,将每一绝缘座体10之一排隔栏172实施冷冲击使形成一固定构造124固定各端子之固定部23之后段。
187.请参阅图14,将每组端子20之一排接脚24后端之后子料带913断开。
188.上述图11至图14重复实施一次,即成二料带910各同时结合有多组端子20及多个绝缘座体10且将后子料带913断开。
189.请参阅图15及图16,将料带900上下迭于二料带910之间,各单元体之二绝缘座体10之接合面13上下相互接合,且抵压块60和金属卡扣30 夹合定位于二绝缘座体10之间,该抵压块60之上下二抵压面61抵压固定二绝缘座体10之二组端子20之二排固定部23。
190.请参阅图17,断开二料带910,仅留料带900。
191.请参阅图18,向下弯折各料桥907,使各单元体与料带900呈垂直。
192.请参阅图19,将各单元体之前端之前子料带912断开,并由下而上组装一金属外壳50,各金属外壳5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
193.请参阅图20及图20a,提供五排电路板930,每排电路板930系间隔连接于一料带920,将五排电路板930一次性或分次组装于各单元体之二绝缘座体10后端之间,各单元体之二绝缘座体10之二排接脚各电连接于一电路板930。
194.组装电路板930后,即可去除料带920,最后再去除料带900即完成成品。
195.请参阅图20b,系为第一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一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在制造方法中,料带900上下迭于二料带 910之间时,二料带910的各前后向料带916和料带900的各前后向料带 906系上下错开没有上下重迭,如此较方便断开各料带。
196.请参阅图20c,系为第一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一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各端子20之固定部23的后段设有一倾呈斜凸出之弯折部233,该弯折部233抵接于绝缘座体10的一斜面125,如此可防止端子向后移动。
197.请参阅图20d,系为第一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一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各端子20之弯折部233 后方的固定部23的后段更设有一凸部232,且隔栏实施冷冲击使形成一固定构造124固定各端子之固定部23之后段之凸
部232,如此固定构造124 更靠近接脚24。
198.请参阅图21至图25,系为第一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一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绝缘座体10之第一平面14之一排隔栏17仅设有前后段为较高之隔栏173、174,隔栏173、174之间之区域228没有设有凸出之隔栏,端子槽18的后段设有卡定部182,该卡定部 182为迫紧凸部藉以迫紧端子之固定部23的后段。
199.本实施例之制造方法如下:
200.请参阅图21,提供二排连续冲压的端子,每排连续冲压的端子系以同一金属片连续冲压而呈间隔排列有多组端子20连接于一料带910上,该料带910设有左右向延伸的主料带914,每组端子20为8个端子20,每一端子2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每组端子20其中两侧的端子的固定部的后端各连接一料桥917,该多数之料桥917连接于该主料带914,该主料带914 上间隔设有定位孔911,每组端子20之一排弹动部22前端连接于一前子料带912,每组端子20之一排接脚24后端连接于一后子料带913,该各前、后子料带912、913皆不相连主料带914。
201.提供多数之绝缘座体10,每一绝缘座体1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
202.将每组端子20由上下方向组装定位于每一绝缘座体10之一排端子槽 18,各端子之固定部的后段卡定于端子槽18之卡定部182,使各端子20 前后方向受卡定。
203.将连接于每组端子20的前子料带912断开。
204.请参阅图22及图23,提供一排金属卡扣30,系以同一金属片连续冲压而呈间隔排列的多个金属卡扣30连接于一料带900上,该料带910设有左右向延伸的主料带904,每一金属卡扣3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每一金属卡扣30之后端各连接一料桥907,该多数之料桥907连接于该主料带904,该主料带904对应每一金属卡扣30设有一定位孔901。
205.每一金属卡扣30组合卡定一抵压块60,该抵压块60之上下二抵压面 61分别凸出于该金属卡扣30之上下面。
206.将料带900上下迭于二料带910之间,各单元体之二绝缘座体10之接合面13上下相互接合,且抵压块60和金属卡扣30夹合定位于二绝缘座体 10之间,该抵压块60之上下二抵压面61抵压固定二绝缘座体10之二组端子20之二排固定部。
207.请参阅图25,由前而后组装一金属外壳50套合包覆各单元体之二绝缘座体10,最后再去除料带910、900即完成成品。
208.请参阅图26至图29,系为第一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金属卡扣30之卡定部35呈一横向杆,该卡定部35横向延伸于该透空部32 中间且连接于二弹性卡扣33之后端内侧,该抵压块60之卡定部62呈一横向之凹槽,该卡定部62凹陷于一抵压面61,该抵压块60之卡定部62卡接于该金属卡扣30之卡定部35,该二抵压面61分别凸出于该金属卡扣30 之上下面,该二抵压面61抵压固定该二排端子之二排固定部。
209.请参阅图30,系为第一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二绝缘座体10之前段内面向前延长设有一较凹平面126,该较凹平面126较该第二平面15凹陷。
210.请参阅图31至图33,系为第一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一双向双面usb type

c 3.0电连
接插头,该二排端子20各为12个,分别为符合前述usb协会所规范之usb type

c之接点电路序号1至12之电路讯号,另外,该二绝缘座体10之外表面各定位设有一接地件40,该接地件40设有三个弹性之接触部42穿过三个开孔128而凸出于该较凹平面126,金属卡扣30之卡定部35为二前后向延伸之纵向杆,该定位部31后端两侧各设有一向后延伸之接脚38,其中一接脚38的末段呈水平且较该定位部31为高,另一接脚38的末段呈水平且较该定位部31为低,该抵压块60之卡定部62呈二前后向延伸之卡孔,抵压块60后面设有一凹槽64,该抵压块60 之卡定部62卡接于该金属卡扣30之卡定部35且该定位部31卡定于该凹槽64,该二抵压面61分别凸出于该金属卡扣30之上下面,该二抵压面61 抵压固定该二排端子20之二排固定部。
211.请参阅图34,系为第一实施例之第八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一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各绝缘座体10之一排隔栏 17于前后段较高之隔栏之间之区域设有较低之隔栏176,该隔栏176之高度略较该端子20之材料厚度为大,该抵压块60之二抵压面61呈多数交错间隔之凸面651及凹面652,该二抵压面61之多数之凸面65抵压固定该二排端子20之二排固定部且多数之凹面652套合该隔栏176。
212.请参阅图35,系为第一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一实施例之第八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各绝缘座体10之一排隔栏 17于前后段较高之隔栏之间之较低之隔栏176仅设于两侧藉以分隔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tx ,tx

,接点电路序号为2,3)及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 (rx ,rx

,接点电路序号为10,11),该隔栏176之高度略较该端子20之材料厚度为大,该抵压块60之二抵压面61呈多数交错间隔之凸面651及凹面652,该二抵压面61之多数之凸面65抵压固定该二排端子20之二排固定部且多数之凹面652套合该隔栏176。
213.请参阅图36至图43系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双向双面 usb type

c 3.0电连接插头,其设有二绝缘座体10、二排端子20、一金属卡扣30、二接地件40、一固定构造60及一金属外壳50,其中:
214.该绝缘座体10一体设有一基部11及一对接部12,该对接部12连接于该基部11前端,该二绝缘座体的基部11的内面各设有接合面13相抵接,且每一绝缘座体的基部11的内面一侧设有一穿孔112且另一侧设有一卡柱 110,该基部11的外面的后段较前段高,该绝缘座体10内面设有一排隔栏 17分隔成一排前后延伸的端子槽18,该端子槽18自基座11延伸至对接部 12且可自上下方向置入端子,该端子槽18于基座11设有一第一底面185 及一斜面183,该斜面183位于该第一底面185的后方,使于该斜面183 后方的端子槽18的底面与该第一底面185呈一高度差,该斜面183后方的端子槽18一侧设有一凸部184,该第一底面185的后段不设有隔栏17 而呈一凹陷区113,该对接部12设有一底板15及二侧板16,该二侧板16 连接于该底板15左右二侧,该底板15内面的后段设有一第一连接面151 及一凹部153且前段设有一第二连接面152,该第一连接面152较该第二连接面151凸出一高度,该凹部153亦被该一排隔栏17分隔成一排前后延伸的端子槽18,该凹部153设有一第二底面154,该第二底面154较该第一底面185及该第一、二连接面151、152更为凹陷,第二连接面152设有三个透孔155,该绝缘座体10的外面设有一第一凹面131且对应于该三个透孔155前方设有一第二凹面132,该第二凹面132较第一凹面132更为凹陷,该二绝缘座体10呈上下叠合,该二绝缘座体的接合面13相抵接,该二绝缘座体的对接部12的二侧板16的前段相互接合而呈一
套接框体135,该二绝缘座体的底板15内面之第一、二连接面151、152之间形成一连接槽117,该连接槽117的后端118齐平于该凹部153的后端。
215.该二排端子20系以上下方向组装入该二绝缘座体10的二排端子槽17,该二排端子20各为12个,如图39所示,上排端子以a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a1、a2、a3

a12,下排端子以b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b12、b11、b10

b1,每一端子20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接触部21、一弹动部22、一固定部23及一接脚24,该弹动部22可上下弹动,该弹动部22呈同一水平延伸且由前而后设有一弹动部前段222、一中断支点224及一弹动部后段223,该中断支点224抵于该第一底面185 的前端,该中断支点224与该连接槽117的后端118大致齐平,该弹动部后段223与固定部23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端子槽18的第一底面185,该端子槽18的深度较该端子的材料厚度大,使该弹动部后段223陷入该端子槽18内,该接触部21连接于该弹动部22前端并凸出该第一连接面152至该连接槽117,该接触部21设有最凸出的一接触点211、一前斜面212及一后斜面213,该弹动部前段222和该接触部21对应该凹部153,该弹动部前段222可于该凹部153上下弹动,该接触部21的后斜面213很短是不会弹动的,该固定部23设有一倾斜之弯折部233,使固定部23的前、后段呈一高度差,固定部23的后段一侧设有一凹部234,该弯折部233抵接于该斜面183,该凹部234与该凸部184卡定,如此可防止端子前后移动,该接脚24呈水平伸出该基部后端,该二排端子的接触部21依接点电路序号排列呈等间距排列,且二排接触部的相同接点电路序号相互为反向排列。
216.依usb协会所规范的usb type

c的接点电路序号说明如下:1和12 为一对接地端子呈左右对称排列,4和9为一对电源端子呈左右对称排列, 2,3为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tx ,tx

),10,11为另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 (rx ,rx

),6,7为一对低分差讯号端子(d ,d

),5,8为侦测端子。
217.金属卡扣30设于二绝缘座体10之间,该金属隔板30设有一主板面36,该主板面36左右侧各向前延伸一体设有一弹性卡扣33且向后延伸一体设有一水平的接脚37,该弹性卡扣33向前延伸设有一弹臂331,该弹臂331 前端设有一卡扣332,二弹性卡扣33位于该连接槽117左右二侧且可左右弹动,该主板面36左右侧各设有一定位孔34。
218.该固定构造60系为二绝缘片,该二绝缘片接合于该金属隔板30的主板面36的上、下面,该固定构造60的上下二抵压面61抵压固定该二排端子20的二排固定部23。
219.该二接地件40分别接合定位于该二绝缘座体10的外面,该接地件40 设有一定位片41、二侧臂43及一扭动片45,该二侧臂43连接于该定位片 41前端的左右二侧且向前延伸,该扭动片45连接于该二侧臂43前端且呈左右延伸,设于该定位片中间且呈连续u形前后方向弯曲状,该扭动片45 一体连接设有三个呈u形状之弹片46,该三个弹片46可上下弹动,该定位片41及二侧臂43接合于第一凹面131,该扭动片45系置放于第二凹面 132,该三个弹片46穿过该三透孔155而凸出该第二连接面151。
220.该金属外壳50为金属抽拉引伸加工而成,其包覆该二绝缘座体10且抵接该二接地件40,该接地件40的扭动片45接合于该第二凹面132与该金属外壳50之间,仍有间隙可作扭动,该金属外壳50设有一四面包主壳体51及一定位部52,该四面包主壳体51遮蔽该二绝缘座体10的对接部 12且共同形成一对接构造75,该对接构造75可正反双向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定位部52较该四面包主壳体51为高。
221.如图37所示,当对接连接器的舌板68插入连接槽117时,该二排端子之弹动部22受力弹动时,端子的弹动部后段223抵贴于端子槽的底面可具有弹臂中段支撑效果,即该弹动部形成有受到端子槽的第一底面185支撑的中段支点224,即当接触部21受抵压而使弹动部前段222向凹部153 弹动时,中段支点224以后的弹动部后段223会脱离该第一底面185而弯曲弹动以形成一个间隙gp于该第一底面185与该弹动部后段223之间,如此可增加端子接触之正向力及弹性。且由于每一端子的中断支点224与该连接槽117的后端118大致齐平,该中断支点224没有位于连接槽117 的后端118的前方,如此弹动部后段223不会受到该舌板68的干涉而影响弹动。
222.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如下:
223.请参阅图40,提供二排端子20,该二排端子20皆系以同一金属片冲压而呈相邻排列且二端皆连接于一料带910,提供二绝缘座体10,该二排端子20和该二绝缘座体1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
224.请参阅图41,接着将二排端子20依上下方向组装入二绝缘座体10的二排端子槽18,该二排端子20的弹动部后段223与固定部23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二绝缘座体10的二排端子槽18的第一底面185,该端子槽18的深度较该端子20的材料厚度大,使该弹动部后段223与固定部23陷入该端子槽142内。
225.请参阅图42提供一固定构造60,该固定构造60系为二绝缘片,将该二绝缘片分别置放于二绝缘座体10的基部的凹陷区113。
226.请参阅图43,接着提供一金属隔板30,该金属隔板3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该金属隔板30后端连接于一料带900,将该金属隔板30置于一绝缘座体10的固定构造60上。
227.接着将二绝缘座体10的二排端子20前端的料带切除,将二绝缘座体 10上下接合,二绝缘座体10的二卡柱110穿过该金属隔板30左右侧的二卡孔及二绝缘座体10的二穿孔112。
228.接着将二卡柱110铆合而使二绝缘座体10卡定,此时固定构造60的的上下二抵压面61抵压固定该二排端子20的二排固定部23。
229.接着提供二接地件40,该二接地件4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该二接地件40置接合于该二绝缘座体10的外面。
230.接着提供一金属外壳50,该金属外壳5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由前而后组装该金属外壳50包覆固定于该二绝缘座体10,最后将二排端子20 后端的料带及该金属隔板30后端的料带切除。
231.本实施例在制造上亦可如同第一实施例的方式。
232.请参阅图44,本实施例各端子20的该接触部21的后斜面213约为 0.4mm是不会弹动的,弹动部前段222和弹动部后段223皆呈水平延伸且各约为2mm皆可上下弹动,由于端子20的接触部21的向上斜延伸的后斜面213仅约0.4mm,如此较容易控制每排端子20的每一接触部21的高度在同一高度,比如后斜面213应控制在仰角是46度,接触点211凸出高度=0.4mm*sin(46度)=0.288mm,若后斜面213在仰角是45度时,接触点211凸出高度=0.4mm*sin(45度)=0.283mm,如此当仰角相差1度则误差为0.288mm

0.283=0.005mm,这样的误差数字是很小的,故本实施例的构造易于控制每排端子20的每一接触部21的高度在同一高度。
233.请参阅图45,系为本实施的不良设计型态,若该连接槽117的后端118 位于该凹部153和中断支点224的后方,当对接连接器的舌板68插入连接槽117时,中段支点224以后的弹动部后段223会脱离该第一底面185 而弯曲弹动,此时弹动部后段223会受到该舌板68的干涉而影响弹动。
234.由以上构造说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35.1.如图36及图40所示,由于二排端子的弹动部后段223与固定部23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端子槽的底面,可达到易于组装且冲压简化,降低制造成本,且端子的弹动部后段223水平抵贴于端子槽的底面可具有弹臂中段支撑效果,增加端子接触的正向力及弹性。如图37所示,当二排端子之弹动部22受力弹动时,该弹动部后段223形成有中段支点224受到端子槽的第一底面185的支撑,使得除了该中段支点224后方的该弹动部后段223仍可弯曲弹动以形成一个间隙gp于该基部11的端子槽的第一底面185与该弹动部后段223之间,达到增加端子接触的正向力及弹性。
236.2.由于弹动部前段222和弹动部后段223皆呈同一水平延伸,即整体弹动部22呈同一水平延伸,而弹动部22前端连接一凸出的接触部21,该接触部21的后斜面213很短且不会弹动的,如此可达到容易控制每排端子20的每一接触部21的高度在同一高度。
237.3.由于每一端子的中断支点224与该连接槽117的后端118大致齐平,该中断支点224没有位于连接槽117的后端118的前方,如此弹动部后段 223不会受到该舌板68的干涉而影响弹动。
238.请参阅图46,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固定构造60为一绝缘之抵压块,该固定构造60组装于金属卡扣30,或是该固定构造60与金属卡扣30为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固定构造60的上下二抵压面61凸出该金属卡扣30的上下面。
239.请参阅图47,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固定构造60的的上下二抵压面61配合绝缘座体的一排端子槽而呈凹凸面间隔排列。
240.请参阅图48,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该连接槽117的后端118 位于该中断支点224的前方,如此端子的弹动部22于中断支点224前方的弹动部前段222会增长,这样端子接触的正向力会较小。
241.请参阅图49,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每一端子的接触部21是以冲挤方式形成,即前斜面212的厚度变薄而形成凸出的接触点211。
242.请参阅图50,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每一端子的接触部21是以半冲挤及半弯折方式形成。
243.请参阅图51,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二排端子20系各为4个,上排端子以a 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a1、a4、a9、a12,下排端子以b 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b12、b9、b4、b1,二排端子20 各为一对接地端子(a1/a12、b12/b1)及一对电源端子(a4/a9、b9/b4),各端子20的弹动部22和固定部23皆宽板面,如此有利于传输大电流,其中一对电源端子
(a4/a9、b9/b4)采一体相连。
244.请参阅图52,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二排端子20的二排接脚 24为宽板面,与固定部23同宽。
245.请参阅图53,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八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固定构造60以注塑形成或是热熔形成,该固定构造60直接覆盖该二排端子20的二排固定部23。使该二排固定部23固定于该二绝缘座体10。
246.请参阅图54至图58e,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
247.如图54和图55所示,每排端子20的一对接地端子(接点电路序号为 1、12)及一对电源端子(接点电路序号为4、9),该等各端子20的弹动部 22和固定部23皆宽板面,如此有利于传输大电流,而且每排端子20其中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tx ,tx

,接点电路序号为2、3)的弹动部22至固定部23系为相互靠近,另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rx ,rx

,接点电路序号为10、11)的弹动部22至固定部23系为相互靠近。
248.如图55和图56所示,该绝缘座体10于基座的每一隔栏17由前而后设有第一隔栏171、第二隔栏172、第三隔栏173、第四隔栏174,第二隔栏172和第四隔栏172等高,第一隔栏171较第二隔栏172高,第二隔栏 172较第三隔栏173高,第三隔栏173的高度不大于端子20的厚度,第一、二、四隔栏171、172、174的高度皆大于端子20的厚度。
249.如图56和图57所示,固定构造60为一绝缘之抵压块,该固定构造 60与金属卡扣30为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固定构造60的上下二抵压面 61位于该金属卡扣30的主板面36的上、下面的中段且较为凸出。
250.如图58d所示,每一端子20置放于端子槽18时,弹动部22相对于固定部23弯折靠向端子槽的第一底面185,如图58e所示,当固定构造 60抵压固定抵压每一端子20的固定部23后,每一端子20的弹动部22即具有向端子槽的第一底面185的弹性溢压,如此可确保两排端子20组装于端子槽时能有一致性的弹高,即每排接触部21能有一致性的高度。另外,该凹部153的后段底面呈一斜面155。
251.本变化实施的制造方法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步骤如下:
252.请参阅图55,提供二排端子20及该二排端子20,该二排端子20和该二绝缘座体10的构造如第二实施例所述。
253.请参阅图56,接着将二排端子20依上下方向组装入二绝缘座体10的二排端子槽18,该二排端子20的弹动部后段223与固定部23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二绝缘座体10的二排端子槽18的第一底面185,该端子槽18的深度较该端子20的材料厚度大,使该弹动部后段223与固定部23陷入该端子槽18内。
254.提供一固定构造60及一金属隔板30,该金属隔板30的构造如第二实施例所示,固定构造60为一绝缘之抵压块,该固定构造60与金属卡扣30 为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固定构造60的上下二抵压面61位于该金属卡扣 30的主板面36的上、下面的中段且较为凸出。
255.请参阅图57及图58,将该金属隔板30置于一绝缘座体10的基座的内面,该金属隔板30的主板面36抵接于第二、四隔栏172、174上,该主板面36不会碰触端子20。
256.请参阅图58a,接着提供二接地件40,该二接地件4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该二
接地件40接合于该二绝缘座体10的外面。
257.请参阅图58b,接着将二绝缘座体10上下接合,二绝缘座体10的二卡柱110穿过该金属隔板30左右侧的二卡孔及二绝缘座体10的二穿孔112,并将二卡柱110铆合而使二绝缘座体10卡定,此时固定构造60的的上下二抵压面61抵压固定该二排端子20的二排固定部23。
258.请参阅图58c,接着提供一金属外壳50,该金属外壳50的构造如本实施例所述,由前而后组装该金属外壳50包覆固定于该二绝缘座体10。
259.上述步骤,亦可先将该二接地件40接合于该二绝缘座体10的外面,再将二绝缘座体10上下接合。
260.请参阅图59,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十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每排端子中一对接地端子(接点电路序号为1、12)及一对电源端子(接点电路序号为4、9)的材料厚度较其他各端子为厚。
261.请参阅图60,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一变化实施,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可应用实施于pct/cn2019/075090中的图139的实施方式,即以第二实施例的构造配合pct/cn2019/075090的该实施的主要实施,即上方的绝缘座体10之基座之后段外面设有一焊盘607,该焊盘607上设有一排凹槽608,该一排凹槽608之前段设有开孔609,该下座602之基座611之后段内面设有一排多个间隔排列之凸块614,该上下二绝缘座体10之基座11之后段内面皆设有内外二u形槽613。
262.该二排端子620其中二端子a1/a12、二端子a4/a9、二端子b1/b12、二端子b4/b9分别藉由一u形连接片625一体连接,其中二端子a1/a12之u 形连接片625和二端子b1/b12之u形连接片625上下迭合并置于外之u形槽 613而形成电连接,二端子a4/a9之u形连接片625和二端子b4/b9之u形连接片625上下迭合并置于内之u形槽613而形成电连接,其中仅端子a1、a5、 a6、a7、b5、a9设有接脚624,该每一接脚624由一凸块614支撑,该6个接脚624上下对应该一排开孔609。
263.另外,该端子a4之固定部和端子a5之固定部皆电连接一电阻690。
264.请参阅图61及图62,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二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一变化实施,其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上排端子仅有4 个,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a1、a4、a9、a12,下排端子仅有 4个,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b12、b9、b4、b1。
265.请参阅图63及图64,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三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一变化实施,其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上排端子仅有5 个,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a1、a4、a5、a9、a12,下排端子仅有5个,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b12、b9、b5、b4、b1。
266.请参阅图65,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十四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其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接触部之后斜面213之斜角较大。
267.请参阅图66,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十五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其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每一端子之弹动部较凹陷于第一连接面 151。
268.请参阅图66a及图66b,系为第二实施例之第十六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其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每一绝缘座体 10的基座的左右侧各设有一
卡槽190,每排端子20其中左右侧二端子各设有一卡定片26,该卡定片26接于该固定部23的外侧,该卡定片26的二侧各设有倒刺27,每排端子20的二卡定片26可卡定于二卡槽190,该倒刺27可防止卡定片26退出卡槽190,藉由每排端子20的二卡定片26卡定于二卡槽190,可增强每排端子20组装于每一绝缘座体10的稳固性。
269.请参阅图66c,系为本变化实施之卡定片26的另一种实施态。
270.请参阅图67至图74,系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沉板型之双向双面usb type

c 3.0电连接插座,其设有一绝缘座体70、二排端子 80、一金属隔板40、一内绝缘座300、一接地屏蔽件60及一金属外壳50。
271.如图68及图73所示,该二排端子80各为12个,上排端子以a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左至右排列依序为a1、a2、

a11、a12,下排端子以b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左至右排列依序为b12、b11、

b2、b1,依usb协会所规范之usb type

c之接点电路序号说明如下:1和12为一对接地端子呈左右对称排列,4和9为一对电源端子呈左右对称排列,2,3为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tx ,tx

),10,11为另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rx ,rx

),6,7为一对低分差讯号端子(d ,d

),5,8为侦测端子,在设计上,上下对齐之接地端子可以搭接,上,上下对齐之电源端子可以搭接,上,上下对齐之一对低分差讯号端子(d ,d

)可以搭接。
272.每排端子80包括有左右二侧的二接地端子86及中间的10个端子88,每一端子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接触部82、一延伸部83及一接脚84。
273.本实施例的构造可由以下制造方法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4.请参阅图69,提供一金属隔板40,该金属隔板40左右侧前段各设有一凹陷之卡扣41,其前端设有一凹部42,该金属隔板40的材料厚度约为 0.1mm。
275.请参阅图70,提供四接地端子86,各接地端子86的材料厚度约为 0.3mm,接地端子86的前段外侧面设有一凹陷之卡扣85,二接地端子86 上下对齐接合于该金属隔板40上、下面的左侧,二接地端子86的二卡扣 85对齐于该金属隔板40左侧之卡扣41,另二接地端子86上下对齐接合于该金属隔板40上、下面的右侧,该二接地端子86的二卡扣85对齐于该金属隔板40右侧之卡扣41。
276.请参阅图71,提供一内绝缘座300,该内绝缘座300与该金属隔板40 和该四接地端子86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内绝缘座300设有上下二支撑面301及上下二凹面303,该二支撑面301分别位于该金属隔板40上、下面,该二支撑面301各凸出设有一排隔栏而各分隔成一排端子定位槽305,该二凹面303位于该金属隔板40之凹部42。此时该内绝缘座300的左、右侧各形成一金属卡扣构造93,该金属卡扣构造93系为二接地端子86的二卡扣及金属隔板40之卡扣41迭合形成,故该金属卡扣构造93具有 0.3mm x 2 0.1mm=0.7mm的卡扣高度,达到甚佳的卡扣强度,该金属卡扣构造93设有金属材质的凹陷底面931和卡接面932。
277.请参阅图72,提供二排各为10个端子88,每一端子88的接触部82 前方设有一前端部81,该前端部81较该接触部82凹陷一高度。该每排各为10个端子88系由约0.15mm至0.2mm的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连续排列的端子,每一端子的前端部81和接脚84皆连于一料带。
278.请参阅图73,将该二排各为10个端子88置于该内绝缘座300之上下二支撑面301的二排端子定位槽305,每一端子88之接触部82抵接于支撑面301,多数端子88的前端部81抵接于凹面303。
279.请参阅图74,提供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与该内绝缘座300、该金属隔板40
和该二排端子8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绝缘座体70一体成型设有一基座71及一舌板72,该基座71前端凸出设有该舌板72,该舌板 72内端连接该基座122,该基座71之厚度较舌板72为大,该舌板72之上下面为板面较大之两连接面,该舌板72之厚度为后段较前段厚而使该两连接面后段722较两连接面前段721凸出,每排端子之一排接触部82呈同一高度固定于该舌板72且外露稍凸出于该两连接面前段721,各接脚84伸出该基座71之后端且末段呈水平,各前端部81整体埋入舌板72内,该二排端子80之二排接触部82分别外露于该舌板72之两连接面前段21且上下对齐,且二排接触部82之相同接点电路序号相互为反向排列,另外该二排端子之接触部82各呈二排不同长度,呈4个较长接触部82及8个较短接触部82较中间4个接触部82为长,该舌板前段左、右侧面各露出该金属卡扣构造93。
280.接着,提供一接地屏蔽件60,该接地屏蔽件60由前而后套合于该两连接面后段722及基座71的上、下面。
281.最后提供一金属外壳50,该金属外壳340由前而后组装入该绝缘座体 70。
282.请参阅图67及图73,该二排端子之二排接脚84的末段呈一排水平等高排列,其中上下相对的二对接地端子(a1/b12、a12/b1)和上下相对的二对电源端子(a4/b9、a9/b4)等四对端子的接脚84相互抵接或靠近,二端子 a6、b6的接脚84亦相互抵接或靠近,每对高分差讯号端子(a2/a3、 a10/a11、b2/b3、b10/b11)旳二接脚84是相邻排列。
283.请参阅图75至图81,系为第三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
284.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5.请参阅图75,提供一金属隔板40,该金属隔板40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该金属隔板40左右侧连接于一料带900。
286.请参阅图76,提供一内绝缘座300,该内绝缘座300与该金属隔板40 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内绝缘座300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上下二支撑面301之前段左右侧各形成一抵接面306。
287.请参阅图77,提供二排端子80,每排端子80包括有左右二侧的二接地端子86及中间的10个端子88,该每排端子80系由约0.15mm的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连续排列的端子,每一端子的前端和接脚84各连于一料带 912、913,二接地端子86连接于一料带910,中间10个端子88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每一接地端子86的延伸部83较中间各端子88的延伸部 83为凹陷,每一接地端子86的延伸部83向前连接同一高度的平板部810,该平板部810外侧面设有一凹陷之卡扣85,该平板部810偏内侧冲压凸出一接触部82,接地端子86的接触部82较平板部810凸出0.15mm而与各端子88的接触部82呈同一高度。
288.请参阅图78,平板部810冲压凸出该接触部82时,该接触部82一侧是以斜面816与平板部810相连,不会撕破。
289.请参阅图79,将该二排端子80置于该内绝缘座300之上下二支撑面 301,每排端子其中的10端子88设置于每排端子定位槽305,每一端子88 之接触部82抵接于支撑面301,多数端子88的前端部81抵接于凹面303,二排端子其中的四接地端子86的平板部810和延伸部83平贴接合于该金属隔板40二面的左右二侧,每对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二卡扣85对齐于该金属隔板40之一卡扣41,接地端子86的接触部82接合于支撑面之抵接面306,接地端子86的接触部82不致悬空而仍有良好的强度。此时该内绝缘座300的左、右侧各形成一金属
卡扣构造93,该金属卡扣构造 93系为二接地端子86的二卡扣及金属隔板40之卡扣41迭合形成,故该金属卡扣构造93具有0.15mm x 2 0.1mm=0.4mm的卡扣高度,达到甚佳的卡扣强度,该金属卡扣构造93设有金属材质的凹陷底面931和卡接面932。
290.请参阅图80,提供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与该内绝缘座300、该金属隔板40和该二排端子8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绝缘座体70的构造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该二排端子80之二排接触部82分别外露于该舌板 72之两连接面前段21且上下对齐,该舌板前段左、右侧面各露出该金属卡扣构造93。。
291.请参阅图81,去除料带。
292.接着,相同第三实施例提供一接地屏蔽件和一金属外壳。
293.请参阅图82至图85,系为第三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双向双面usbtype

c 2.0电连接插座,每排端子80包括有左右二侧的二接地端子86及中间的6个端子88,接点电路序号为1、4、5、6、7、8、9、12,没有二对高分差讯号端子。
294.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5.请参阅图82,提供一内绝缘座300,该内绝缘座300系为塑料射出成型,该内绝缘座300设有上下二支撑面301,该二支撑面301各凸出设有一排隔栏而各分隔成一排端子定位槽305。
296.请参阅图83,提供二排端子80,每排端子80包括有左右二侧的二接地端子86及中间的6个端子88,该每排端子80系由约0.15mm至0.2mm 的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连续排列的端子,每一端子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接触部82、一延伸部83及一接脚84,接触部82和延伸部83呈同一高度,每一接地端子86的接触部82外侧冲压凹陷而呈一凹部812,该凹部812 的外侧面设有一卡扣85。
297.请参阅图84,将该二排各为10个端子88置于该内绝缘座300之上下二支撑面301的二排端子定位槽305,每一端子88之接触部82抵接于支撑面301,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卡扣85相互接合呈一金属卡扣构造93,此时该内绝缘座300的左、右侧各形成一金属卡扣构造93,该金属卡扣构造93设有金属材质的凹陷底面931和卡接面932。
298.请参阅图85,提供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与该内绝缘座300、该二排端子8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绝缘座体70的构造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
299.请参阅图86至图89,系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其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为充电型双向双面usbtype

c电连接插座,每排端子80仅包括有左右二侧的二接地端子86及中间的二电源端子87,接点电路序号分别为1、4、9、12。
300.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1.请参阅图86,提供二排端子80,每排端子80包括有左右二侧的二接地端子86及中间的二电源端子87,该每排端子80系由约0.2mm的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连续排列的端子,每一端子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平板部 810、一延伸部83及一接脚84,该延伸部83的前段呈平板且冲压凸出一接触部82,其中二电源端子87的二平板部810和二延伸部83是一体相连而呈一大板面,二接地端子86的二平板部810前端藉由一连接片812一体相连,每排端子80冲压完成时该每一端子的接脚824连接于一料带910,将该二排端子80上下迭合,该二排端子80的延伸部83相互抵接,各接脚 84的末段呈水平且呈一排同一水平高度,每一接地端子86
之平板部810 外侧面设有一凹陷之卡扣,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卡扣85相互接合呈一金属卡扣构造93,该金属卡扣构造93设有金属材质的凹陷底面931 和卡接面932。
302.请参阅图87,该接触部82较延伸部83凸出0.15mm,金属片厚度约 0.2mm,所以该接触部82一侧仍与延伸部83相连,不会撕破,且该接触部82一侧是以斜面816与延伸部83相连可增加强度,请参阅图88,系为另一型态,强度较差。
303.请参阅图89,提供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与和该二排端子80 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绝缘座体70的构造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该二排端子80之二排接触部82分别外露于该舌板72之两连接面前段且上下对齐,该舌板前段左、右侧面各露出该金属卡扣构造93。
304.最后,相同第三实施例提供一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由前而后组装入该绝缘座体70。
305.请参阅图90,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该二电源端子87呈一体相连的板面较大。
306.请参阅图91至图93,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每排端子80的二电源端子87的二平板部810 和二延伸部83是分开的,二电源端子87的二平板部810前端藉由一连接片812一体相连,每排端子80之二电源端子87之间增加一侦测端子89(接点电路序号为5),侦测端子89构造相同于电源端子87,二接地端子86 的前端没有相连,二接地端子86的延伸部藉由料穚916连接于料带910。
307.请参阅图93,当料带910切除后,舌板后段两侧会露出无电镀层切痕813。
308.请参阅图94至图96,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每排端子80的前、后端皆连接于料带910。
309.请参阅图97至图99,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每排端子80的二接地端子86 及二电源端子87等四端子的延伸部83至接脚84末段皆为宽板设计。
310.请参阅图100至图102,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每排端子80的二接地端子 86及二电源端子87等四端子的延伸部83及延伸部的垂直段831为宽板设计且水平之接脚84为窄板设计。
311.请参阅图103至图108,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
312.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3.请参阅图103,提供一内绝缘座300,该内绝缘座300系为塑料射出成型,该内绝缘座300设有上下二支撑面,该二支撑面各凸出设有一排隔栏而各分隔成一排端子定位槽305。
314.请参阅图104,提供二排端子80,每排端子80包括有左右二侧的二接地端子86(接点电路序号分别为1、12)、二电源端子87(接点电路序号分别为4、9)及中间的4个端子88(接点电路序号分别为5、6、7、8),其中二接地端子86和二电源端子87相同于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每一端子88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接触部82、一延伸部83及一接脚84,接触部 82和延伸部83呈同一高度,该每排端子80系由约0.15mm至0.2mm的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连续排列的端子,每一端子的接脚84各连于一料带 910,二接地端子86的延伸部各连接于一料带910,二接地端子86和二电源端子87的前端各连接于一料带912。
315.请参阅图105,将该二排端子80其中的各端子88置于该内绝缘座300 之上下二支撑面的二排端子定位槽305,二排端子80其中每对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二平板部直接迭合,每对上下对齐的电源端子87的二平板部直接接合。
316.请参阅图106,将料带912去除。
317.请参阅图107,提供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与该内绝缘座300、该二排端子8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绝缘座体70的构造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该二排端子80之二排接触部82分别外露于该舌板72之两连接面前段且上下对齐,该舌板前段左、右侧面各露出该金属卡扣构造93。
318.请参阅图108,将料带910去除。另外亦可提供一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由前而后组装入该绝缘座体70后,再将料带910去除。
319.请参阅图109至图112,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
320.如图109及图110所示,该绝缘座体70直接与该二排端子8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此时下排端子80仅先埋入二接地端子86和二电源端子87,该绝缘座体70下面系成型一排四个端子定位槽76。
321.如图111所示,再提供下排端子80的4个端子88。
322.如图112所示,将下排端子80的4个端子88组装入该一排四个端子定位槽76。
323.接着该绝缘座体70下面再二次埋入塑料射出成型。
324.请参阅图113至图116,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八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
325.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6.请参阅图113,提供二排端子80,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每排端子80的二接地端子86的二平板部810前端藉由一连接片812一体相连,二电源端子87的二平板部810前端藉由一连接片812一体相连,该接地端子86之延伸部83和电源端子87延伸部83 藉由至少一个料穚813暂时相连,料穚813的二连接端系为一端较窄且另一端较宽。
327.提供一金属隔板40,该金属隔板40系中段透空,左右侧各呈前后延伸且分开的二板片44、45,左右的二板片44的前端藉由一左右向的连接片 46一体相连,左右的二板片45的前端藉由一左右向的连接片46一体相连,二板片45的前段外侧各设有一凹陷之卡扣41且后段外侧各设有一卡定片 48,二板片44、45之间藉由数个料穚47暂时相连,料穚47的二连接端系为一端较窄且另一端较宽。
328.请参阅图114,将二排端子80迭合于该金属隔板40的上、下面,该二排端子80各二接地端子86分别迭合于二板片45的上下面,该二排端子80各电源端子87分别迭合于二板片44的上下面,每对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二卡扣85对齐于该金属隔板40之一卡扣41而形成一金属卡扣构造93,该金属卡扣构造93设有金属材质的凹陷底面931和卡接面 932,该金属隔板40之二卡定片48卡定下排端子80
329.请参阅图115,将料带900去除。
330.请参阅图116,提供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与该金属隔板40 和该二排端子8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绝缘座体70的构造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该二排端子80之二排接
触部82分别外露于该舌板72之两连接面前段21且上下对齐,该舌板前段左、右侧面各露出该金属卡扣构造93;另外该绝缘座体70成型有数个冲切孔78,可自该等冲切孔78冲切该等料穚813、47,将该等料穚813、47的较窄连接端切开。
331.请参阅图117至图122,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九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八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
332.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3.请参阅图117,提供一内绝缘座300,该内绝缘座300系为塑料射出成型,该内绝缘座300设有上下二支撑面,该二支撑面各凸出设有一排隔栏而各分隔成一排端子定位槽305。
334.提供二排端子80,其大致相同于第四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
335.提供一金属隔板40,该金属隔板40系中段透空,左右侧各前后延伸的二板片45,二板片45的前端藉由一左右向的连接片46一体相连,二板片 45的前段外侧各设有一凹陷之卡扣41且后段内侧各设有一卡槽49。
336.请参阅图118,将下排端子80置于该内绝缘座300之下支撑面的一排端子定位槽305
337.请参阅图119,将该金属隔板40组合于该内绝缘座300的左、右侧及前端,该金属隔板40上下对齐迭合于该将下排端子80之二接地端子86 之平板部上,该卡槽49卡合卡块306。
338.请参阅图120,将上排端子80置于该内绝缘座300之上支撑面的一排端子定位槽305,该将下排端子80之二接地端子86之平板部上下对齐迭合于该金属隔板40,每对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二卡扣85对齐于该金属隔板40之一卡扣41而形成一金属卡扣构造93,该金属卡扣构造93 设有金属材质的凹陷底面931和卡接面932。
339.请参阅图121,将料带900去除。
340.请参阅图122,提供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与该内绝缘座300、该金属隔板40和该二排端子8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绝缘座体70的构造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该二排端子80之二排接触部82分别外露于该舌板 72之两连接面前段21且上下对齐,该舌板前段左、右侧面各露出该金属卡扣构造93;另外该绝缘座体70成型有数个冲切孔78,可自该等冲切孔78 冲切该等料穚813。
341.请参阅图123至图126,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变化实施,本变化实施为一沉板型之双向双面usb type

c 3.0电连接插座,其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
342.本实施例的每排端子80之二接地端子86的平板部810较延伸部83 凹陷,二接地端子86的延伸部83和各端子88的延伸部83呈同一水平高度,每排端子80的二接地端子86的二平板部810前端藉由一连接片812 一体相连,二电源端子87的前端藉由一连接片812一体相连。
343.请参阅图127,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一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变化实施。
344.请参阅图128及图129,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二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一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a2/a3)旳二接脚
84与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b10/b11)旳二接脚84是前后错开,另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a10/a11)旳二接脚84与另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b2/b3)旳二接脚84是前后错开。
345.请参阅图130至图136,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三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二排端子 80之二排接脚84是呈前后两排水平接脚排列,另外,如图132和图133 所示,前排接脚84系抵接平贴于内绝缘座300的下面。
346.请参阅图137及图138,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四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三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桌上型。
347.请参阅图139至图146,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五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变化实施及第三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桌上型,每排端子80之二接地端子86的接触部82与延伸部83呈同一水平延伸,该接触部82外侧冲压凹陷该平板部810,该平板部810接合该金属隔板40,该内绝缘座300的上下二凹面303亦设有隔栏分隔成一排一排端子定位槽,该金属隔板40后端两各设有一竖直的接脚。
348.本变化实施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349.请参阅图139,提供一金属隔板40,该金属隔板40构造如本变化实施,该金属隔板40之左右侧连接于一料带900且前端连接于一料带901。
350.请参阅图140,提供一内绝缘座300,该内绝缘座300与该金属隔板 4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内绝缘座300如本变化实施,提供二排个端子80,该二排个端子80如本变化实施,每排端子80之每一端子的前后端各连接一料带910,该下排端子前、后端连接的二料带910各设有一凸柱916。
351.请参阅图141,将该二排端子80置于该内绝缘座300之上下二支撑面的二排端子定位槽305,将该二凸柱916铆合使迭合的料带固定一起。
352.请参阅图142,将该二排端子80前端的料带切除。
353.请参阅图143,提供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与该内绝缘座300、该金属隔板40和该二排端子8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该绝缘座体70的构造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
354.请参阅图144及图145,提供一接地屏蔽件60,该接地屏蔽件60由前而后套合于该两连接面后段722及基座71的上、下面。
355.请参阅图145及图146,提供一金属外壳50,该金属外壳340由前而后组装入该绝缘座体70。
356.最后将该二排端子80前端的料带切除。
357.请参阅图147至图151,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六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五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本变化实施为双向双面usb type

c 2.0电连接插座,每排端子80包括有左右二侧的二接地端子86、二电源端子87及中间的4个端子88,接点电路序号为1、4、5、6、7、8、9、12,没有二对高分差讯号端子,其中二电源端子 87之的接触部82与延伸部83呈同一水平延伸,该接触部82一侧冲压凹陷一平板部810,如此设计可增加二电源端子87的板面宽度,有利于大电流的传输,另外,该金属隔板40系中段中透空而呈左、右各一前后延伸板片45,该二板片45的二前段系分隔开,该二板片45的后端设有一左右向的连接片46一体相连,二板片45的前段外侧各设有一凹陷之卡扣41。
358.请参阅图152至图157,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七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
例之第十六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金属隔板 40的后段板面的左右侧各设有向上及向下的二凸部417和二卡勾416,如图153所示,该内绝缘座300的上下二支撑面的左右侧端子定位槽305的底面略凸出该凸部417,如图154和图155所示,该二排端子80置于该内绝缘座300之上下二支撑面的二排端子定位槽305时,二排端子80的各接地端子86会抵接该金属隔板40的凸部417,该金属隔板40左右侧的二卡勾416可弯折卡扣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二卡勾416的竖直段 4162可卡合所二接地端子86的凹部815,藉此可强化二排端子固定于该内绝缘座300。
359.请参阅图158,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八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七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为双向双面usbtype

c 3.0电连接插座。
360.请参阅图158a,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九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七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为双向双面usbtype

c 3.0电连接插座。
361.请参阅图159至图163,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七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延伸部各冲压设有一凸部816且平板部810各冲压设有一凸部817,该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二凸部816相互抵接且二凸部 817相互抵接,该金属隔板40对应凸部816设有开孔420且对应凸部817 设有开孔420。
362.请参阅图164,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一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为双向双面usbtype

c 3.0电连接插座。
363.请参阅图165,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二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为双向双面usbtype

c 3.0电连接插座。
364.请参阅图166至图168,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三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金属隔板40之开孔420两侧各设有一向下接触片421及一向下接触片422,如图167及图168所示,如此可加强该开孔420的二侧壁的强度。
365.请参阅图169至图171,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四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延伸部后段各冲压设有一凸部816且平板部810各冲压设有一凸部817,该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的二凸部816相互抵接且二凸部817前后错开相分别抵接于平板部810,该金属隔板40对应凸部 817设有开孔420。
366.请参阅图172,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五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四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为双向双面usbtype

c 3.0电连接插座。
367.请参阅图172a,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六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五变化实施。
368.请参阅图173至图176,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七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内绝缘座300的上下二支撑面的后段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卡槽315,每一接地端子 86的延伸部83的外侧设有一垂直的卡定片820,该卡定片82的二侧各设有倒刺821,每排端子20的二接地端子86的二卡定片820可卡定于二卡槽315,该倒刺821可防止卡定片820退出卡槽190,如此可增强每排端子80组装于内绝缘座300的稳固性。另外该金属隔板40左右侧对应二卡槽315的位置设有透空的正位孔423,如
此该内绝缘座300与该金属隔板 40埋入塑料射出成型时,可以准确成型该二卡槽315。
369.请参阅图176a,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八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七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上下对齐的二接地端子86系设有一己陷的弯弧部再连接该卡定片820,如此可增长卡定片820的长度,而能有较佳的卡定效果。
370.请参阅图176b和图176c,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九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七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为双向双面usb type

c 3.0电连接插座。
371.请参阅图176d至图176f,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七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上排端子80的二卡定片820冋下延伸,下排端子80的二卡定片820冋上延伸。
372.请参阅图176g和图176h,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一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为双向双面usb type

c 2.0电连接插座。
373.请参阅图176i,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二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七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为二排端子80 的二卡定片820皆冋上延伸。
374.请参阅图177至图179,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三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金属隔板 40上下面的后段左右两侧各凸出设有两夹持片424,该两夹持片424可夹持固定该接地端子86的延伸部823。
375.请参阅图179a及图179b,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四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接地端子86的延伸部823设有二弹性卡片28,内绝缘座300设有卡槽315,该二弹性卡片28可卡定于该卡槽315。
376.请参阅图179c,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五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四变化实施。
377.请参阅图180至图182c,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六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十五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二排端子80其中的二接地端子86的构造相同于端子88,每一端子的固延伸部 823设有一凹陷的卡定部831,该内绝缘座300后段的端子定位槽305设有凸出的卡定部310,每一端子的卡定部831和每一端子定位槽305的卡定部831卡定,该金属隔板40系中段透空,左右侧各呈前后延伸且分开的二板片45,该板片45外侧连接一竖直板412,该竖直板412弯折形成一金属卡扣构造93,该金属卡扣构造93设有金属材质的凹陷底面931和卡接面932,如图182a所示,该凹陷底面931对应板片45的厚度中心。
378.参阅图183,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七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六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金属隔板40具有一整体较大板面。
379.请参阅图184至图188,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八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二十变化实施及第三十六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金属隔板40系两金属板片迭合而成,每一板片45的两金属板片分别相对向上和向下弯折一竖直板412,该二竖直板412上下接合并弯折而形成一金属卡扣构造93,该金属卡扣构造93设有金属材质的凹陷底面931和卡接面932。
380.参阅图189,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九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三
十八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金属卡扣构造93 的前方设有一向内的弯折板417,该弯折板417设有倾斜边4171。
381.请参阅图190,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三十六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金属隔板40的左右侧各连接一弯曲板413,该弯曲板413再连接一垂直板412,该弯曲板 413是向下弯曲而使竖直板412位于该金属隔板40的厚度中心,该竖直板 412弯折而形成一金属卡扣构造93,该金属卡扣构造93设有金属材质的凹陷底面931和卡接面932。
382.请参阅图191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一变化实施展开的平面图,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变化实施。
383.请参阅图192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二变化实施展开的平面图,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变化实施。
384.请参阅图193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三变化实的立体图,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变化实施。
385.请参阅图194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四变化实的立体图,其大致相同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三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金属卡扣构造93前方设有波浪状的竖直面418。
386.请参阅图195,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五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三、四实施例。
387.请参阅图196,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六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三、四实施例。
388.请参阅图197至图200,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七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三、四实施例。
389.请参阅图201至图202,系为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八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第三、四实施例。
390.上述第四实施例之第四十五变化实施至第四十八变化实施系为本发明第三、四实施例应用于国际申请号pct/cn2020/117880的图14

19及图 22

23的实施状态。
391.请参阅图203至图204,系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充电型之双向双面usb type

c 2.0电连接插座,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之上下二排接触部系设于二接地端子86及二电源端子 87。该接地端子86设有一厚板体88,该厚板体88系为一金属板片反折迭合而成,该厚板体88的上、下面各为一平面的接触部82,该厚板体88的前端一侧设有一卡扣93,该卡扣93设有金属材质之一凹陷底面931及一卡定面932。
392.该电源端子87设有一厚板体88,该厚板体88系为一金属板片反折迭合而成,该厚板体88的上、下面各为一平面的接触部82,该接触部82的二侧各设有导斜角85。
393.该二接地端子86及二电源端子87与该绝缘座体70系采用埋入塑料射出成型构造,各接地端子86的上下接触部82及各电源端子87的上下接触部82 皆漏出且略凸出该绝缘座体70的舌板72的两连接面前段721,该二卡扣93 之凹陷底面931及卡定面932露出该舌板之左右二侧边。
394.藉由该二接地端子86及二电源端子87的厚板体88的设计可达到具有较大的传导截面积,且上下二排接触部82,其中相同接地电路的上下接触部82成电连接,相同电源电路的上下接触部82成电连接。
395.请参阅图205至图206,系为第五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于第二实施
例,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上下二排接触部82各为5个,上下排各增加一接点电路序号5之端子80。
396.请参阅图207至图209,系为第五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于第五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上下二排接触部82各为8个,该二电源端子87之间设有上下二排端子80,每排端子80各为4个且接点电路序号为5至8,该二排端子80之二排接触部82之间设有一绝缘层78藉以相互分隔。
397.该二接地端子86、二电源端子87及二排端子80与该绝缘座体70系采用埋入塑料射出成型构造,上下二排接触部82皆漏出且略凸出该绝缘座体70 的舌板72的两连接面前段721,该二卡扣93之凹陷底面及卡定面露出该舌板之左右二侧边。
398.请参阅图210至图214,系为第五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于第五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该二接地端子 86、二电源端子87及上排端子80与一内绝缘体300系采用埋入塑料射出成型构造,该内绝缘体300于下面成型一排端子定位槽305。
399.请参阅图213,将下排端子80排置于该内绝缘体300下面之一排端子定位槽305。
400.请参阅图214,接着再二次注塑埋入射出成型一外绝缘体77而形成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之构造如前述,该内绝缘体300埋入固定于该外绝缘体77。
401.请参阅图215至图218,系为第五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于第二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该二接地端子 86和二电源端子87之厚板体88系采用一个厚金属板,该二接地端子86的前端各设有一凹槽863。
402.请参阅图216,该二接地端子86、二电源端子87与一内绝缘体300系采用埋入塑料射出成型构造,该内绝缘体300卡合于该二接地端子86的凹槽 863,该内绝缘体300于上、下面各成型一排端子定位槽305。
403.请参阅图217,将二排端子80排置于该内绝缘体300上、下面之二排端子定位槽305。
404.请参阅图218,接着再二次注塑埋入射出成型一外绝缘体77而形成一绝缘座体70,该绝缘座体70之构造如前述,该内绝缘体300埋入固定于该外绝缘体。
405.请参阅图219至图223,系为第五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本变化实施系为双向双面usb type

c 3.0电连接插座,上下二排接触部82各为12个,其大致相同于第五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该二接地端子86系各卡接一较薄的金属板片100,作为分隔该二排端子80其中的接点电路序号2,3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tx ,tx

),及接点电路序号 10,11的另一对高分差讯号端子(rx ,rx

),且上下电源接触部并非设于是一体的端子,该二排端子80各为10个,即接点电路序号2至11的端子。
406.请参阅图224,系为第五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其大致相同于第二实施例,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之该二接地端子86和二电源端子87之厚板体系采用一个厚金属板,在制造上系以一厚金属板冲压下料成型,形成大u 包小u形体,二接地端子86向后延伸且一体相连,二电源端子86向后延伸且一体相连。
407.如上述之type c公头或母座其中设有满pin(12pin)或有rx ,rx

及 tx ,tx

接触端子的图面实施例,皆可将该金属隔板的开孔填满形成该金属隔板为全屏蔽的无开孔结构,使能完全屏蔽上下对齐的rx ,rx

及 tx ,tx

接触部,且将该金属隔板的左右二侧边设
置抵接弹片电性导接该金属外壳,使能达到最佳的电性屏蔽效果,以防止高频传输讯号的串音及 emi的电磁干扰,并且也可于type c母座之该金属隔板左右二侧边设置抵接弹片电性导接该舌板后段的金属接地环,也可同时使该金属隔板可电性导接该金属外壳达到良好之电性屏蔽效果,藉以减少rx ,rx

与tx ,tx
‑ꢀ
接触端子传输讯号之电性干扰而更加有利于高速传输。
408.本发明各实施例之双向双面电连接器可设于各种类型的设备中并与各种类型的设备连接,所述设备诸如是转接线或转接器或转接装置或鼠标或键盘或电源供应器或鼠标或耳机及机壳与周边配件产品等或随身碟或u盘或行动硬盘或各种储存设备或仪器或行动电源或充电宝或充电器或墙插充电器或扩充座或扩充器或笔记本电脑或平板计算机或手机或各种投影设备产品或各种无线充电器或各种无线设备产品或机顶盒或服务器或桌面计算机或各种移动可携式电子设备仪器或电视或游戏机或各种电竞设备产品或各种影音设备产品或各种耳机或麦克风或扩音器或各种电子灯具照明设备产品或各种电风扇电器或各种电子零件或各种ar或vr电子设备产品或各种其他适用或可应用之电子设备产品。
409.另外,本发明双向双面电连接器,由于有二接触接口故亦可配合使用萧基二极管或电阻或过敏电阻或电容或磁珠等防过电压或防超载电流或防过热高温或防短路或防逆流作为电路安全保护,然而亦有多种方式如设置萧基二极管防短路或电阻或过敏电阻或电容或磁珠等防过电压或防超载电流或防过热高温或防逆流电子组件或防短路电子组件或电路安全保护组件或安全电路设置手段,藉以达到电路安全保护效果。
410.本发明上述电连接插座实施例皆可为直立式型态,即连接槽之插入口朝上,连接板呈竖直向上延伸,两连接面呈竖直面,亦可设计成侧立式型态,即连接槽之插入口朝前,连接板呈竖直向前延伸,两连接面呈竖直面。
411.本发明之多个实施例之结构特征皆可相互交叉应用,二个或二个以上之结构特征相加组合应用于该多个实施例,且为清晰说明本专利案之结构特征,不再增加上述之结构特征相互交叉结合或相类似之结构特征多个相加组合之图面实施例,特此说明。
412.在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中所提出之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之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发明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之精神及以下申请专利范围之情况,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