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1: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
[

背景技术:
]
[0002]
在临床上,脑梗死患者常常存在吞咽困难,饮食饮水呛咳,现在治疗采取胃管置入方法,通过胃管直接将水、食物直接推入胃部,解决患者进食问题。恢复吞咽功能,常用方法为电针疗法。电针为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方法,将针灸针插入患者咽喉部位,然后连接电极,通过放电,促进患者咽喉部位肌肉收缩,模拟患者吞咽,通过电刺激,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自主吞咽功能。现在电针治疗吞咽困难,存在一定风险,例如针刺到血管,气管等问题,其次电针治疗时间短,每次约半小时,不能有效治疗疾病;再次成本高,每次治疗需要重新插入电针。本发明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

技术实现要素:
]
[0003]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插入胃部输送水分和食物的胃管以及治疗仪,胃管的外侧固定有上下两组能够放电的电极组,每组电极组分别包括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两组电极组通过电源线分别与胃管接头连接,胃管接头包括有手抓部和插接部,插接部上设有与正电极片的电源线连接的接头导电插孔,插接部外侧面设有与负正电极片的电源线连接的接头导电侧面,治疗仪上设有与胃管接头连接向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输出脉冲模拟人体放电的医疗仪接口,医疗仪接口内设有与接头导电插孔连接输出正脉冲的接口导电插杆,医疗仪接口内侧面设有与接头导电侧面连接输出负脉冲的接口导电侧面。
[0006]
如上所述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治疗仪设有内置多个脉冲强度档位和具有计时功能的主控电路、充电接口、多个医疗仪接口,主控电路连接有多个脉冲输出电路,脉冲输出电路包括有与主控电路连接用于提高输出电压的升压电路、与医疗仪接口连接且受主控电路控制向接口导电插杆输出正脉冲以及向接口导电侧面输出负脉冲的放电电路,主控电路还连接有用于设定脉冲强度档位和工作时间的输入按键、用于放电信息的lcd显示屏、与充电接口连接用于向电池电路充电的充电电路,电池电路向主控电路、lcd显示屏供电。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胃管的上端设有用于往胃管内灌入食物的喇叭口,胃管的下端封闭并具有光滑的弧形底部,胃管的侧面上设有进食口,进食口靠近弧形底部并供胃管内的食物流出。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电极组设置于胃管外侧位于进食口的上方位置上,在胃管插入胃部时,其中一组电极组位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处,另一组电极组位于咽喉部处。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胃管包括有胃管内管以及下端与胃管内管下端连接的胃管外管,喇叭口设置于胃管内管上端,进食口设置于胃管内管与胃管外管下端连接处,电极组的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分别固定于胃管外管侧面上。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胃管内管与胃管外管之间设有空隙层,同时连接两组电极组的正电极片的电源线以及同时连接两组电极组的负电极片连接的电源线分别通过空隙层从胃管外管上端引出。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包括有设置在空隙层的内置段、从胃管外管上端引出的自由段、以及一端与胃管接头连接的连接段,自由段引出端设有电源线导电接头,连接段另一端设有电源线导电接头连接的电源线导电插座。
[0012]
如上所述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导电接头设有柱形金属插杆,所述电源线导电插座设有与柱形金属插杆相配合的柱形插孔,柱形金属插杆的外侧上设有外径比柱形插孔大并在施加一定外力时能插入柱形插孔中的电源线干涉凸包。
[0013]
如上所述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分别为包在胃管外侧的环形结构。
[0014]
如上所述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分别凸出在胃管的外侧,且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上下边缘具有与胃管顺滑过渡的倒角。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发明通过在胃管外壁上设置上下两组电极组,在植入胃管同时,植入电极组,通过治疗仪提供脉冲电流,使上下两组电极组模拟人体放电,其中一组电极组电刺激食管下段括约肌处,另一组电极组电刺激咽喉部处,通过放电促进患者食管肌肉及咽喉部位肌肉收缩,通过电刺激,促进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吞咽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减少患者饮食呛咳,改善患者唾液误吸入肺,减少误吸性肺炎产生。
[0017]
2、本发明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贴附在胃管上,随胃管插入喉咙,无针刺到血管、气管等风险,使用安全,可长时间连接使用,模拟人体吞咽放电,延长治疗时间,而且操作简单,在植入胃管同时,植入电极组,避免电针治疗时每次插入针灸针。
[0018]
3、本发明治疗仪内置多个脉冲强度档位和具有计时功能,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放电信息;治疗仪上设有输入按键,通过输入按键可开关所对应的脉冲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出,设定模式以及调节档位强度从而调节电流输出,输出的电流以病人能自我感知或看见咽喉部位肌肉收缩为度,可设定脉冲电源持续输出时间,以便按需调节治疗模式,且操作简单方便。
[0019]
4、本发明治疗仪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同时还设有两路脉冲输出电路,可连接两个胃管同时使用,且可分别设定两路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脉冲电源档位及工作时长,通过配合使用使患者不同阶段实现不同的脉冲电源的电刺激,促进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治疗仪原理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胃管局部剖视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治疗仪与胃管接头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电源线导电接头与电源线导电插座示意图;
[0025]
图6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7]
如图1

6所示,一种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设备,包括有用于插入胃部输送水分和食物的胃管1以及治疗仪2,胃管1的外侧固定有上下两组能够放电的电极组3,每组电极组3分别包括正电极片301和负电极片302,两组电极组3通过电源线4分别与胃管接头5连接,胃管接头5包括有手抓部501和插接部502,插接部502上设有与正电极片301的电源线4连接的接头导电插孔503,插接部502外侧面设有与负正电极片301的电源线4连接的接头导电侧面504,治疗仪2上设有与胃管接头5连接向正电极片301和负电极片302输出脉冲模拟人体放电的医疗仪接口201,医疗仪接口201内设有与接头导电插孔503连接输出正脉冲的接口导电插杆202,医疗仪接口201内侧面设有与接头导电侧面504连接输出负脉冲的接口导电侧面203。接口导电插杆202的外侧上设有外径比医疗仪接口201大并在施加一定外力时能医疗仪接口201中的干涉凸包。
[0028]
临床应用时,将胃管1的胃管接头5与治疗仪2的医疗仪接口201连接,并将胃管1植入患者的胃部,通过治疗仪2向电极组3输出电脉冲,并使电极组3模拟人体放电,通过放电,促进患者食管肌肉及咽喉部位肌肉收缩,通过电刺激,促进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吞咽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减少患者饮食呛咳,改善患者唾液误吸入肺,减少误吸性肺炎产生。
[0029]
如图1

2所示,治疗仪2设有内置多个脉冲强度档位和具有计时功能的主控电路6、充电接口7、多个医疗仪接口201,主控电路6连接有多个脉冲输出电路,脉冲输出电路包括有与主控电路6连接用于提高输出电压的升压电路8、与医疗仪接口201连接且受主控电路6控制向接口导电插杆202输出正脉冲以及向接口导电侧面203输出负脉冲的放电电路9,主控电路6还连接有用于设定脉冲强度档位和工作时间的输入按键10、用于放电信息的lcd显示屏11、与充电接口7连接用于向电池电路12充电的充电电路13,电池电路12向主控电路6、lcd显示屏11供电。其中脉冲输出电路为两个,可同时连接两个胃管。
[0030]
使用前设定工作参数,可通过输入按键10中的m按键设定脉冲输出电路模式,的档位,通过t按键设定使用时间,通过 、

按键设定模式档位强度以及使用时间长度,设定参数时通过lcd显示屏11显示。使用时,主控电路6根据设定参数调节升压电路8的输出电压,并控制放电电路9向胃管1的电极组3输出电脉冲,使电极组3模拟人体放电,使用过程lcd显示屏11显示放电信息。本案中主控电路6内置16个模式;每个模式20个档位强度;最小电压为0v,最大电压为5v,0

5v之间为非等份设定20个档位。
[0031]
本案还可根据时间段来制定方案独立控制两路脉冲输出电路,如路脉冲输出电路一在吃饭时间段每分钟输出5次点刺激,在治疗时间段每分钟中输出依次输出1.5秒2hz电刺激、1.5秒100hz电刺激、停顿t秒,在休息时间段每分钟输出0.5次电刺激,在睡觉时间段每分钟输出1次电刺激;路脉冲输出电路二输出8秒2hz电刺激、停顿2秒。同时治疗仪2二次开机开对上一次使用电压具有记忆功能,可延续上次使用电压进行电刺激。在调节模式时,休息和睡觉输出电压可设定为吃饭和治疗的1/2大小,路脉冲输出电路二输出电压为路脉冲输出电路一输出电压的1/2大小。
[0032]
如图1所示,胃管1的上端设有用于往胃管1内灌入食物的喇叭口14,胃管1的下端封闭并具有光滑的弧形底部15,胃管1的侧面上设有进食口16,进食口16靠近弧形底部15并供胃管1内的食物流出;两组电极组3设置于胃管1外侧位于进食口16的上方位置上,在胃管1插入胃部时,其中一组电极组3位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处,另一组电极组3位于咽喉部处。
[0033]
胃管1插入胃部后,正电极片301和负电极片302贴附在胃管1上,随胃管插入喉咙,无针刺到血管、气管等风险,使用安全,可长时间连接使用,模拟人体吞咽放电,延长治疗时间,而且操作简单,在植入胃管同时,植入电极组,避免电针治疗时每次插入针灸针。
[0034]
如图1和3所示,胃管1包括有胃管内管101以及下端与胃管内管101下端连接的胃管外管102,喇叭口14设置于胃管内管101上端,进食口16设置于胃管内管101与胃管外管102下端连接处,电极组3的正电极片301和负电极片302分别固定于胃管外管102侧面上;胃管内管101与胃管外管102之间设有空隙层103,同时连接两组电极组3的正电极片301的电源线4以及同时连接两组电极组3的负电极片302连接的电源线4分别通过空隙层103从胃管外管102上端引出,便于电源线4在胃管1上进行布线。
[0035]
如图1和3所示,电源线4包括有设置在空隙层103的内置段401、从胃管外管102上端引出的自由段402、以及一端与胃管接头5连接的连接段403,自由段402引出端设有电源线导电接头404,连接段403另一端设有电源线导电接头404连接的电源线导电插座405,内置段401隐藏于空隙层103内,避免电源线4外露在喉咙中带来不适,同时便于调节电源线4的长度,避免太长影响操作。
[0036]
如图1和图5所示,电源线导电接头404设有柱形金属插杆406,电源线导电插座405设有与柱形金属插杆406相配合的柱形插孔407,柱形金属插杆406的外侧上设有外径比柱形插孔407大并在施加一定外力时能插入柱形插孔407中的电源线干涉凸包408,防止松脱且便于调节电源线的长度。
[0037]
如图1和图6所示,正电极片301和负电极片302分别为包在胃管1外侧的环形结构,结构简单,利于360
°
接触喉咙内壁产生放电;正电极片301和负电极片302分别凸出在胃管1的外侧,且正电极片301和负电极片302的上下边缘具有与胃管1顺滑过渡的倒角303,避免插拔胃管1时正电极片301和负电极片302带来额外的不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