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鼻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1: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分析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鼻。


背景技术:

2.电子鼻是模拟动物嗅觉器官开发出一种高科技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较为权威的一些大学已经开发出具有广泛应用的电子鼻,电子鼻技术响应时间短、检测速度快,它可以检测各种不同种类的食品,并且能避免人为误差,重复性好。
3.如公开号为cn2084590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电子鼻的气味取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中间设置有电子鼻本体,电子鼻本体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有采样瓶,采样瓶的上端固定有一号加压手捏球电子鼻本体后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加压手捏球,电子鼻本体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传感器阵列。使用时,将食品或者气体放入到采样瓶中,盖上瓶盖,不断按压一号加压手捏球,向采样瓶内不断加压,加快采样瓶内的气体进入到电子鼻本体中,传感器阵列对气体进行检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当多种气体进入采样瓶混合后,会出现多种气体混合不均匀就被输送到电子鼻本体中,造成测量结果出现偏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鼻。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鼻,包括气室,气室内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气室分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第一腔室位于第一隔板远离第二隔板的一侧,气室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气管,气室远离进气管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三腔室连通的出气管,第三腔室的侧壁上固定有传感器阵列;第一腔室内设置有折流组件,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叶片,气室顶面上固定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气体进行检测时,将气体通入进气管中,气体从第一腔室经过第一隔板进入到第二腔室中,在第一腔室中折流组件对气体有阻挡的作用,气体能够进行混合;在第二腔室中,电机带动搅拌轴和叶片转动,将气体进一步混合,混合均匀后的气体经过第二隔板,进入到第三腔室中,传感器阵列对气体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气体经过搅拌轴和叶片转动从而进行混合,能够使传感器阵列检测到的气体结果更准确。
8.可选的,所述叶片上均匀开设有通气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片上均匀开设有通气孔,在叶片进行转动时,一些气体会通过通气孔,使气体更容易被混合均匀。
10.可选的,所述折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折流板和多个第二折流板,第一折流板固定在第一腔室的顶壁,第二折流板固定在第一腔室的底壁,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间隔设置,第一折流板远离第一腔室顶壁的一端低于第二折流板远离第一腔室的一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体进入到第一腔室中时,气体顺着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组成的通道进行流动,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降低了气体的流动速度,对气体的混合起到一定的作用。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均为波浪形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沿着第一折流板或者第二折流板流动时,波浪形状的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对气体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加快了气体的混合。
14.可选的,所述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之间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均匀开设有通气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通过时,会经过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会减小气体的流动速度,使气体加快混合的速度。
16.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呈四棱台形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大口端与第一隔板固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经过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后,从第一连接管的小口端进入,然后从第一连接管的大口端经过第一隔板,进入到第三腔室中。气体从第一连接管的小口端进入,之后均匀分布在第一连接管中,均匀分布在第一连接管大口端位置,然后经过第一隔板进入到第二腔室中,便于混合组件对气体进行混合。
18.可选的,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固定在第二腔室的顶壁上,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搅拌轴和第二隔板之间,第二挡板的底端高于第二腔室的底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经过搅拌轴和叶片后,第二挡板对气体有阻挡的作用,气体只能够从第二挡板与第二腔室底壁之间的空隙通过,降低了气体流动的速度,使气体进入到第三腔室的速度减慢,有利于气体的混合,便于传感器阵列对气体进行检测。
20.可选的,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呈四棱台形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大口端与第二隔板固定,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二隔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出口处正对着所述传感器阵列。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经过第二隔板后进入到第二连接管中,然后从第三连接管的出口端排出,第三连接管的出口端正对传感器阵列,便于传感器阵列对气体进行检测。
22.可选的,所述气室的顶面上固定有风机,风机上固定有吹风管,吹风管远离风机的一侧与气室侧壁固定并且与第一腔室连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气体检测完成后,启动风机,风机对气室内进行吹风,将气室内残留的被检测的气体吹出,提高了下次检测的准确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气体经过搅拌轴和叶片转动从而进行混合,能够使传感器阵列检测到的气体结果更准确;2.当气体进入到第一腔室中时,气体顺着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组成的通道进行流动,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降低了气体的流动速度,对气体的混合起到一定的作用;
3.气体经过第二隔板后进入到第二连接管中,然后从第三连接管的出口端排出,第三连接管的出口端正对传感器阵列,便于传感器阵列对气体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体现本技术中气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气室;11、进气管;12、出气管;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第一腔室;16、第二腔室;17、第三腔室;18、传感器阵列;2、折流组件;21、第一折流板;22、第二折流板;221、第一挡板;3、第一连接管;4、混合组件;41、搅拌轴;42、叶片;43、电机;5、第二挡板;6、第二连接管;61、第三连接管;7、风机;71、吹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鼻。参照图1,电子鼻包括气室1,气室1为长方体形的箱体,气室1的一端固定有进气管11,气室1远离进气管11的一端的顶壁上固定有出气管12。
30.参照图2,气室1内固定有第一隔板13,第一隔板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14,第二隔板14固定在气室1的内壁。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将气室1内部分为三个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5、第二腔室16和第三腔室17。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之间的为第二腔室16,第一隔板13远离第二隔板14的一侧为第一腔室15。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上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31.气室1远离进气管11的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传感器阵列18,不同的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后,经过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然后经过传感器阵列18,传感器阵列18对气体进行检测。
32.第一腔室15内设置有折流组件2,折流组件2包括两个第一折流板21和两个第二折流板22,第一折流板21和第二折流板22均竖直方向设置,并且第一折流板21和第二折流板22均呈波浪状。第一折流板21与第一腔室15的顶壁固定,第二折流板22与第一腔室15的底壁固定,第一折流板21和第二折流板22间隔设置,第一折流板21远离第一腔室15顶壁的一端低于第二折流板22远离第一腔室15底壁的一端。
33.当混合气体从进气管11进入到第一腔室15后,沿着第一折流板21和第二折流板22形成的通道流动,第一折流板21和第二折流板22能够减小气体的流动速度,使气体进一步混合。第一折流板21和第二折流板22设置成波浪形,对气体有阻碍的作用,能够增加气体的混合程度。
34.参照图2,第一折流板21和第二折流板22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221,第一挡板221的一端与第一折流板21固定,第二挡板5的另一端与第二折流板22固定,第二挡板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第一挡板221对气体有阻挡的作用,便于气体在第一腔室15中混合均匀。
35.第一腔室15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3位于靠近第一隔板13的一侧,第一连接管3呈四棱台形。第一连接管3的小口端为进气端,第一连接管3的大口端与第一隔板13固定。气体经过第一折流板21和第二折流板22后,从第一连接管3的小口端进入到第一连接管3内,然后经过第一隔板13进入到第二腔室16中。
36.第二腔室16中设置有混合组件4,混合组件4包括搅拌轴41和叶片42,叶片42固定在搅拌轴41上,搅拌轴41远离第二腔室16的底壁一端贯穿第二腔室16的顶壁,气室1顶面上固定有电机43,电机43输出轴与搅拌轴41固定。当气体经过第二腔室16时,电机43带动搅拌轴41和叶片42一起转动,当气体进入到第二腔室16时,叶片42转动,带动气体转动,使气体混合得更均匀。叶片42上均匀开设有通气孔,能够加快气体的混合。
37.参照图2,第二隔板14靠近搅拌轴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5,第二挡板5固定在第二腔的顶壁上,第二挡板5的底端高于第二腔室16的底壁,气体经过搅拌轴41和叶片42后,从第二挡板5的底端与第二腔室16的底壁之间通过,降低了气体的流动速度,然后气体经过第二隔板14。
38.第三腔室17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6为四棱台形,第二连接管6的大口端与第二隔板14固定,气体从第二连接管6的大口端进入。第二连接管6的小口端固定有第三连接管61,第三连接管61远离第二连接管6的一端正对着传感器阵列18。
39.气体经过第二隔板14后,进入到第二连接管6,然后从第二连接管6进入到第三连接管61,气体从第三连接管排出后,经过传感器阵列18,传感器阵列18对气体进行检测,最后气体从出气管12排出。
40.气室1的顶面上固定有风机7,风机7位于靠近进气管11的一端,风机7上固定有吹风管71,吹风管71远离风机7的一端与气室1侧壁固定,吹风管71与第一腔室15连通。当对气体检测完成风机7向气室1内吹气,将气室1内残余的气体吹,提高下次检测的准确性。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子鼻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混合的气体通入到进气管11中,气体进入到第一腔室15,气体经过第一折流板21和第二折流板22后,气体进行混合,然后进入到第一连接管3中,从第一连接管3经过第一隔板13,进入到第二腔室16中。
42.电机43带动搅拌轴41和叶片42对气体进行进一步混合,然后气体从第二挡板5的底端与第二腔室16的底壁之间通过,进入到第二连接管6中,之后气体从第二连接管6进入到第三连接管61中,然后从第三连接管61远离第二连接管6的一侧排出,经过传感器阵列18,传感器阵列18对气体进行检测,最后气体从出气管12排出。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