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医院拥堵缓解对策评估方法与流程

2021-11-03 22: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长期性的缓解医院病人拥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院拥堵缓解对策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2.研究医院拥堵的要因及解决方案较多,但仍存在不足如下:1.现存的研究及技术中,主要选择医院的单一部门,如急诊部门作为研究对象。然而,医院不同部门之间交互影响,仅探讨医院单一部门,仍然不能精确的找出解决方案。2.针对缓解医院拥堵,大部分研究者倾向于利用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探讨其拥堵的原因。然而,对于医院这种复杂系统,探讨其资源拥堵原因,并非人为选择单一或多个因素所能决定。因为复杂系统运作的过程中,其错综复杂内因、外因交互影响,并且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并非单纯依靠统计数据的分析所能明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院拥堵缓解对策评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医院仿真模拟模型,评估医院拥堵缓解对策的可行性及效率,为医院管理人员迅速缓解医院病人拥堵缓解提供可行性方案,利用已经构建好的模拟模型评估拥堵缓解策略,从而为医院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缓解方案。
4.本发明的思想为:首先考虑到医院不同部门之间交互影响,仅选择医院单一部门,影响精准度,因此,选择整个医院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院的数据,为医院拥堵预测缓解工具精准性提供依据,考虑到医院这种复杂系统本身具有非线性、多相性、非平均性等的特征,在对其进政策评估时,利用计算机模拟模型作为评估的平台,利用已构建的某医院仿真模拟模型,设计拥堵缓解对策,并将对策巧妙嵌入模拟模型中进行评估,其结果为医院管理人员缓解拥堵提供科学依据。
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用于医院拥堵缓解对策评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利用anylogic建模工具构建以病人流动为主线的仿真模拟模型;
7.根据医院整体结构及运作模式,将仿真模拟模型划分六大模块:病人抵达、急诊、门诊、外科、内科以及出院模块;
8.基于历史数据,模拟逐个模块中就医流程及运作流程,病人抵达医院方式包括救护车及自行就医两种模式,在模型中利用非时齐泊松过程进行模拟,病人就医抵达率则依据实际病人流动数据,利用阶跃常函数对病人不同的抵达模式m及不同工作日j进行模拟,其函数如下:
[0009][0010]
其中,为拟合常数,x
h
(t)为指标函数,当时间t∈[h,h 1)时,x
h
(t)=1,否则为
0;
[0011]
在模拟模型中,利用经验分布函数分别模拟不同病人的诊疗时间,函数表示如下:
[0012][0013]
χ为指标函数,当x
i
≤t时,χ=1,否则为0;
[0014]
病人在急诊接受诊疗后,一部分病人入院接受进一步诊疗,一部分病人结束诊疗离开医院,当医院床位紧缺时,首先延迟慢性病人的入院进程,模拟模型依据实际数据,利用以下平衡函数模拟慢性病患入院调节流程;
[0015][0016]
其中,μ
j,l
(t)表示医院可以接受的慢性病患者,l
j,l
(t),u
j,l
(t)分别为医院最少及最多接受慢性疾病病人入院数,c
l
(t)为可容纳病人的床位总数,c
l
(t)

x
l
(t)表示在时间t时,可用床位数,并且函数(3)满足以下条件:
[0017]
l
j,l
(t)≤max(l
j,l
(t),min(c
l
(t)

x
l
(t),μ
j,t
(t)))≤μ
j,t
(t)
ꢀꢀꢀꢀꢀꢀꢀꢀꢀ
(4)
[0018][0019]
病人入院同时被分流到不同的病房,入院分流机制与入院治疗流程分别依据实际病人流动数据模拟;
[0020]
步骤二、在模型构建完成后,对比和校验历史数据及模型模拟数据,在反复对比及模型修正的过程中,缩小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差距,提升模型的精准度;
[0021]
步骤三、拥堵缓解对策
[0022]
依据预测医院拥堵及缓解拥堵的算法,通过为改变床位数、病人出院率以及病人入院率,计算出拥堵危险系数r(c)的变化;
[0023]
其算法如下:
[0024]
该算法所预测的拥堵风险系数指当入院人数大于可用床位时,计算出当天夜间床位占用数mt大于阈值c的概率r(c),其模型如下:
[0025]
r(c)≈p(m
t
>c)
ꢀꢀ
(5)
[0026]
模型中的c在实际医院中可定义为医院的住院部门的总床位数,将上述模型加入可控制变量,上述模型将进一步推导;
[0027]
首先,公式(5)的mt可用以下推导式表示:
[0028]
m
t
=η
t
n
t
e
t
(1

ω
t
) m
t
‑1(1

v
t
)
ꢀꢀꢀꢀꢀꢀꢀꢀꢀꢀꢀꢀꢀꢀꢀꢀ
(6)
[0029]
其中,n
t
为新抵达急诊部门的人数,et是被安排住院超过一天的慢性住院病人,mt

1为前一天夜间住院病人,η
t
∈(0,1]表示入院率,ω
t
∈(0,1]被安排住院超过一天的慢性住院病人取消比例,v
t
∈(0,1]表示出院率;
[0030]
通过改变η
t

t
v
t
三个变量,对r(c)的影响,将式(2)带入式(1)中,nt是唯一随机变量,公式(5)则被推导为以下形式:
[0031][0032]
r(c)可表示为:r(c,η
t

t
,v
t
),其中包含控制变量,nt为随机变量,根据某医院的历史数据,利用负二项式分布及正态分布对历史数据进行匹配;
[0033]
另外,假设ω
t
=0,
[0034]
推导式(7)将变为:
[0035][0036]
其中,x
t
=[c

m
t
‑1(1

v
t
)

e
t
]/η
t,
μ
t
和分别为每日到达医院就诊人数的平均值和方差;φ(x;μ,σ2)表示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n(μ,σ2)的概率分布函数,根据上述公式(8)即可算出r(c)的值。
[003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为测试医院拥堵的应急对策提供的科学可靠地依据;具有低风险性、前瞻性、可视性、低成本等优点;即管理者在实施具体的策略之前,即可预先评估出策略的有效性,以免造成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具有低风险性;同时,本政策评估方法可以评估决策的长期效果,因此具有前瞻性;更深层次探讨不同要素对医院拥堵的影响,例如探讨出院病人对医院拥堵的影响,通过模拟模型,可细化到不同类型病人所产生的影响;基于模拟模型,生成动画效果,具有可视性等特点,便于医院的管理者更直观高效的做出决策,解决医院拥堵问题。
附图说明
[0038]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9]
图1为本发明医院拥堵缓解对策评估方法的医院病人就医流程图。
[0040]
图2为本发明医院拥堵缓解对策评估方法仿真模拟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2]
实施例1
[0043]
参见图1与图2,以某大学附属医院为对象,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医院拥堵缓解对策评估方法,构建了该医院的仿真模拟模型,如图1所示,模拟模型可以实时模拟医院病人流动情况,记录每个部门病人就医、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病人等待、住院、出院情况。病人到达代表病人以不同的模式到达医院,进入急诊部门,在急诊部门接受诊断,需要住院的病人则被安排住院(内科和外科)。治疗完毕,一部分病人出院。每天医院都有新的病人住院及出院,同时会安排一定的慢性病患者(electives)住院。
[0044]
人的出院率和入院率,对实际医院产生怎样的缓解效果等问题,本发明进一步设计具体对策,并在模拟模型上进行测试。因此医院拥堵缓解对策也基于此算法的理论,此三方面进行设计,即改变床位数,改变出院人数及延缓入院人数进行测试。评估每日缓解效果
则利用一个类似交通信号灯系统的彩色编码系统:
[0045]
绿色通畅信号表示:医院至少有10%的空床位可用,医院运转通常;
[0046]
黄色预警信号表示:医院低于10%的空床位可用,表示医院进入拥堵边缘状态;
[0047]
红色拥堵信号表示:医院只有备用床位可用,即代表医院拥堵严重;
[0048]
红色拥堵的天数减少越多,说明拥堵缓解对策的效果越大。
[0049]
为了测试增加不同床位对拥堵缓解的影响,分别增加备用床到住院部门,增加床位对策如下表所示。
[0050]
表1为增加床位对策
[0051][0052][0053]
表2为入院出院对策
[0054][0055]
测试改变入院率及出院率对策,通过运转模拟模型,取得每日的实施数据,计算r(c),当r(c)>0.85时,则拥堵风险增高,在模型中执行表2对策。
[0056]
测试每个对策时,医院仿真模拟模型运转两年,取第二年数据,因为第一年为预热期。每次运转20次,取20次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比较。运行结果比较夜间床位使用数、红、绿、黄的天数、被移除或延迟入院的病人数、红色天数消减效率等。此处,红色天数消减效率=消减的红色天数/百分比(3%/5%/8%),其意义在与探讨哪一种对策消减的效率最高。
[0057]
图2为医院仿真模拟模型,包括急诊部门、急诊延迟护理区(eecu)、危重内科病人护理(amu)、内科、外科,本模型详细模拟了病人就医流动的过程。其过程中包括分诊、候诊、
医疗资源的获取、医疗资源的释放、不同部门的转诊等。而缓解拥堵对策则依据模型中的病人流动环节,进行对策介入。
[0058]
表3执行拥堵缓解对策的运转结果
[0059][0060][0061]
通过模拟模型中测试不同的对策,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床位,可以有效的减少红色拥堵天数。然而增加2张和增加4张床位,红色拥堵天数减少的差距不大,随后,随床位的增加,红色拥堵天数减少幅度增加。说明床位增加所达到拥堵消减并非呈现为线性递减,而是存在一个平缓期。并且,在内科部门增加床位的拥堵,消减效果最佳(详见对策1

6)。
[0062]
本发明同时设计通过推迟慢性病人入院对策(策略7

9),减缓医院的拥堵。其结果表明,长期施策后(一年以上)黄日预警天数略有增加。这是所期望的结果,因为医院高效的运作模式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但病人仍然可以顺利流动。因此黄色预警天数在一定数量的增加,提高了医院的资源利用效率。
[0063]
出院缓解对策中,释放内科病人,缓解拥堵效果显著,能够大量减少红色拥堵天数并增加绿天畅通天数。然而,与出院的内科病人相比,尽管释放外科病人和长期住院的病人可以增加黄色预警天数,但不会对拥堵消减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内科病人对医院拥挤的影响很大,需要更多的关注来解决拥挤问题。释放不同比例的内科病人(3%、5%和8%),5%的释放是减少拥堵效率最高点。
[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