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泄压结构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泄压结构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2.现有电池包封装时需要在壳体内部灌充胶,胶填充在电芯组件周围,这导致电池包壳体内、电芯组件的周围没有泄压通道,使电池包存在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包以解决上述问题。
4.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泄压结构的电池包,包括:壳体,设有容置腔;电芯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置腔;隔件,设于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隔件设有透气孔;泄压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泄压部与所述隔件接触或之间有空气通道;胶,填充于所述电芯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外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组件和所述壳体。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所述电芯本体于所述第一侧设置有顶封。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并从所述顶封的一侧伸出。所述顶封设有至少一个受所述电芯本体内部气体冲击时使所述气体流出所述电芯本体的薄弱区域。所述隔件设置于所述顶封与所述壳体之间,且隔离所述胶与所述薄弱区域。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件贴合于所述顶封上的薄弱区域、或所述隔件与所述薄弱区域之间有空气通道,所述隔件设置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突出于所述顶封外并向所述泄压部延伸。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极耳的支架,所述支架压持所述隔件于所述顶封上。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且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外;所述电芯本体于所述第一侧设置至少一个侧封,所述侧封位于所述极耳的一侧;所述侧封设置有至少一个受所述电芯本体内部气体冲击时使所述气体流出所述电芯本体的薄弱区域,所述隔件设置于所述侧封与所述壳体之间;且隔离所述胶与所述薄弱区域。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件贴合于所述侧封上的薄弱区域、或所述隔件与所述薄弱区域之间有空气通道,所述隔件设置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突出于所述侧封外并向所述泄压部延伸。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隔件填充两个所述电芯组件之间的间隙,所述隔件设置有避让孔,以留出所述电芯组件变形的空间。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泄压部为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通孔结构,所述隔件至少部分与所述泄压部伸入或贴合设置。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胶带,所述胶带粘接于所述壳体的
外部并覆盖所述泄压部。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胶带为防尘、防水结构。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胶带上设置切刀线。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泄压部为所述壳体上设置的受所述电芯组件内部气体冲击时脱离所述壳体的薄弱结构。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胶,还填充于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
17.上述电池包中,通过设置具有透气孔的隔件,及所述隔件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胶填充在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一侧外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使所述隔件与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无胶并形成气体的泄压通道;通过在所述壳体上设置与所述隔件接触或之间有空气通道的泄压部,使所述隔件与所述泄压部之间无胶并形成气体的泄压通道,使所述电芯组件内气体排出于所述电芯组件后,通过上述泄压通道、透气孔及泄压部排出于所述电池包。
附图说明
18.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0.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沿a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去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所示的电池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4.电池包
ꢀꢀꢀꢀꢀꢀꢀꢀꢀꢀꢀꢀꢀꢀꢀꢀꢀꢀꢀꢀꢀꢀꢀꢀꢀꢀꢀ
100
25.壳体
ꢀꢀꢀꢀꢀꢀꢀꢀꢀꢀꢀꢀꢀꢀꢀꢀꢀꢀꢀꢀꢀꢀꢀꢀꢀꢀꢀꢀꢀ
10
26.容置腔
ꢀꢀꢀꢀꢀꢀꢀꢀꢀꢀꢀꢀꢀꢀꢀꢀꢀꢀꢀꢀꢀꢀꢀꢀꢀꢀꢀ
101
27.泄压部
ꢀꢀꢀꢀꢀꢀꢀꢀꢀꢀꢀꢀꢀꢀꢀꢀꢀꢀꢀꢀꢀꢀꢀꢀꢀꢀꢀ
11,13
28.凹槽
ꢀꢀꢀꢀꢀꢀꢀꢀꢀꢀꢀꢀꢀꢀꢀꢀꢀꢀꢀꢀꢀꢀꢀꢀꢀꢀꢀꢀꢀ
15
29.电芯组件
ꢀꢀꢀꢀꢀꢀꢀꢀꢀꢀꢀꢀꢀꢀꢀꢀꢀꢀꢀꢀꢀꢀꢀꢀꢀ
20
30.薄弱区域
ꢀꢀꢀꢀꢀꢀꢀꢀꢀꢀꢀꢀꢀꢀꢀꢀꢀꢀꢀꢀꢀꢀꢀꢀꢀ
201,203
31.间隙
ꢀꢀꢀꢀꢀꢀꢀꢀꢀꢀꢀꢀꢀꢀꢀꢀꢀꢀꢀꢀꢀꢀꢀꢀꢀꢀꢀꢀꢀ
205
32.电芯本体
ꢀꢀꢀꢀꢀꢀꢀꢀꢀꢀꢀꢀꢀꢀꢀꢀꢀꢀꢀꢀꢀꢀꢀꢀꢀ
21
33.顶封
ꢀꢀꢀꢀꢀꢀꢀꢀꢀꢀꢀꢀꢀꢀꢀꢀꢀꢀꢀꢀꢀꢀꢀꢀꢀꢀꢀꢀꢀ
211
34.容置槽
ꢀꢀꢀꢀꢀꢀꢀꢀꢀꢀꢀꢀꢀꢀꢀꢀꢀꢀꢀꢀꢀꢀꢀꢀꢀꢀꢀ
2111
35.侧封
ꢀꢀꢀꢀꢀꢀꢀꢀꢀꢀꢀꢀꢀꢀꢀꢀꢀꢀꢀꢀꢀꢀꢀꢀꢀꢀꢀꢀꢀ
213
36.侧面
ꢀꢀꢀꢀꢀꢀꢀꢀꢀꢀꢀꢀꢀꢀꢀꢀꢀꢀꢀꢀꢀꢀꢀꢀꢀꢀꢀꢀꢀ
215
37.极耳
ꢀꢀꢀꢀꢀꢀꢀꢀꢀꢀꢀꢀꢀꢀꢀꢀꢀꢀꢀꢀꢀꢀꢀꢀꢀꢀꢀꢀꢀ
23
38.支架
ꢀꢀꢀꢀꢀꢀꢀꢀꢀꢀꢀꢀꢀꢀꢀꢀꢀꢀꢀꢀꢀꢀꢀꢀꢀꢀꢀꢀꢀ
25
39.隔件
ꢀꢀꢀꢀꢀꢀꢀꢀꢀꢀꢀꢀꢀꢀꢀꢀꢀꢀꢀꢀꢀꢀꢀꢀꢀꢀꢀꢀꢀ
30,40
40.凸出部
ꢀꢀꢀꢀꢀꢀꢀꢀꢀꢀꢀꢀꢀꢀꢀꢀꢀꢀꢀꢀꢀꢀꢀꢀꢀꢀꢀ
31,41
41.避让孔
ꢀꢀꢀꢀꢀꢀꢀꢀꢀꢀꢀꢀꢀꢀꢀꢀꢀꢀꢀꢀꢀꢀꢀꢀꢀꢀꢀ
43
42.胶带
ꢀꢀꢀꢀꢀꢀꢀꢀꢀꢀꢀꢀꢀꢀꢀꢀꢀꢀꢀꢀꢀꢀꢀꢀꢀꢀꢀꢀꢀ
50,60
43.胶
ꢀꢀꢀꢀꢀꢀꢀꢀꢀꢀꢀꢀꢀꢀꢀꢀꢀꢀꢀꢀꢀꢀꢀꢀꢀꢀꢀꢀꢀꢀꢀ
200
4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47.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具有泄压结构的电池包,包括:壳体,设有容置腔;电芯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置腔;隔件,设于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隔件设有透气孔;泄压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泄压部与所述隔件接触或之间有空气通道;胶,填充于所述电芯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外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组件和所述壳体。
48.上述电池包中,通过设置具有透气孔的隔件,及所述隔件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胶填充在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一侧外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使所述隔件与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无胶并形成气体的泄压通道;通过在所述壳体上设置与所述隔件接触或之间有空气通道的泄压部,使所述隔件与所述泄压部之间无胶并形成气体的泄压通道,使所述电芯组件内气体排出于所述电芯组件后,通过上述泄压通道、透气孔及泄压部排出于所述电池包。
4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0.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泄压结构的电池包100。所述电池包100包括壳体10、电芯组件20和隔件。一实施例中,所述隔件包括隔件30和隔件40。所述壳体10设置有容置腔101。所述电芯组件20、所述隔件30和所述隔件40分别收容于所述壳体10的容置腔101内。
51.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电芯组件20包括电芯本体21和极耳23。所述电芯本体21包括顶封211、及位于所述顶封211两侧的侧封213。所述极耳23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21,并伸出于所述顶封211外。所述顶封2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封213相接。所述隔件设于所述电芯组件20的第一侧与所述壳体10之间。所述第一侧包括所述电芯本体21的顶封211一侧及侧封213一侧,即,所述隔件30设于所述电芯组件20的顶封211与所述壳体10之间,所述隔件40设于所述电芯组件20的侧封213与所述壳体10之间。所述隔件30和所述隔件40分别设有透气孔(图未示)。
52.所述容置腔101内灌充胶200。所述胶200填充于所述电芯组件20的所述第一侧外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壳体10之间的间隙。一实施例中,所述胶200填充至所述电芯组件20、所述隔件30分别与所述壳体10的间隔的全部,且未填充至所述隔件30与所述电芯本体21的顶封211之间、及未填充至所述隔件40与所述电芯本体21的侧封213之间,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胶200也可以填充所述电芯组件20、所述隔件30分别与所述壳体
10的间隔的部分,只要所述胶200能够固定所述电芯组件20和所述壳体10即可。当所述电池包100应用于振动的环境时,提高所述电池包100的结构抗震性能和固定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胶200还填充于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
53.请参阅图2,所述壳体10上分别设有泄压部11和泄压部13。所述泄压部11与所述隔件30接触或之间有空气通道,以避免所述胶200进入所述泄压部11与所述隔件30之间。所述隔件30与所述电芯本体21的顶封211接触或之间有空气通道,以避免所述胶200进入所述隔件30与所述顶封211之间。所述电芯组件20内的气体从顶封211排出于所述电芯本体21后,可以直接经过所述隔件30的透气孔流至所述泄压部11与所述隔件30之间;也可以通过所述隔件30与所述顶封211之间的空气通道后,然后经过所述隔件30的透气孔流至所述泄压部11与所述隔件30之间。气体通过所述泄压部11与所述隔件30之间的空气通道后从所述泄压部11排出于所述壳体10,或气体直接从所述泄压部11排出于所述壳体10。
54.所述泄压部13与所述隔件40接触或之间有空气通道,以避免所述胶200进入所述泄压部13与所述隔件40之间。所述隔件40与所述电芯本体21的侧封213接触或之间有空气通道,以避免所述胶200进入所述隔件40与所述侧封213之间。所述电芯组件20内的气体从顶封211排出于所述电芯本体21后,流至所述隔件40与所述侧封213之间,并通过所述隔件40的透气孔流至所述隔件40与所述泄压部13之间,最后从所述泄压部13排出于所述壳体10。
55.所述隔件30和所述隔件40为采用透气材质制成的透气结构,例如,所述隔件30和所述隔件40的材质为泡棉或海绵等。
56.请参阅图5,所述电芯组件20设置有受所述电芯组件20内部气体冲击时使所述气体流出所述电芯组件20的薄弱区域201。所述隔件30的至少部分贴合所述薄弱区域201,或在所述隔件30与所述薄弱区域201之间设置空气通道,以当向所述壳体10内灌充胶200时,使所述薄弱区域201与所述胶200隔离,保证所述薄弱区域201和所述隔件30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部11为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的通孔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隔件30朝向所述泄压部11一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贴合,使所述隔件30与所述泄压部11贴合设置,进而使所述隔件30和所述泄压部11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泄压通道。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件30也可以伸入所述泄压部11,使所述隔件30与所述泄压部11伸入设置,进而避免胶200进入所述泄压部11,使所述隔件30和所述泄压部11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泄压通道。
57.所述顶封211设置一个所述薄弱区域201,所述薄弱区域201的长度与所述顶封211的长度相同,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薄弱区域201的长度也可以较所述顶封211的长度短;所述薄弱区域201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其他数量,并间隔地设置于所述顶封211上。
58.所述电芯组件20的数量为六个,但不限于此。每两个所述电芯组件20组成一组贴合放置,且两个该电芯组件20的极耳23相向延伸并叠置在一起,两个所述电芯组件20的所述极耳23和所述顶封211围绕形成一容置槽2111。所述隔件30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隔件30设置于两个所述电芯组件20之间的所述容置槽2111内。所述隔件30贴合于两个所述电芯组件20的所述顶封211上的薄弱区域201。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组件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两个等其他数量。
59.所述电芯组件20还包括支架25。所述极耳23背离所述顶封211的一侧设置于所述支架25上,所述支架25用于支撑所述极耳23。所述支架25压持所述隔件30于所述顶封211上。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件30也可以采用粘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电芯组件20上,粘接位置避开所述顶封211上的薄弱区域201。
60.所述壳体10上的所述泄压部11的数量为六个。三个所述泄压部11位于所述电芯组件20的一侧,另外三个所述泄压部11位于所述电芯组件20的另一侧。
61.所述隔件30的两端分别设置凸出部31。所述凸出部31突出于所述顶封211的两端外,并向所述泄压部11延伸,使所述凸出部31与所述泄压部11贴合设置。
62.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件30也可以仅在一端设置凸出部31,相应地,所述壳体10对应所述凸出部31在所述电芯组件20的一侧设置所述泄压部11,只要所述电芯组件20内的气体通过所述薄弱区域201、所述隔件30形成的泄压通道,及通过所述凸出部31与所述泄压部11形成的泄压通道排出所述电池包100即可。
63.所述电芯组件20的所述侧封213设有至少一个薄弱区域203。所述隔件40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并贴合于所述侧封213上的所述薄弱区域203,以当向所述壳体10内灌充胶200时,使所述薄弱区域203与所述胶200隔离,保证所述薄弱区域203和所述隔件40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泄压通道。具体地,所述隔件40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20的侧面215,所述侧面215分别与所述顶封211和两个所述侧封213相接。两组所述电芯组件20中相对的两个电芯组件20的侧面215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205,所述隔件40填充所述间隙205,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组电芯组件20中相对的两个电芯组件20的侧面215也可以贴合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件40也可以与所述隔件30的结构相似,具体为条形块状结构,所述隔件40也可以粘接于所述电芯组件20的侧封213上。
64.所述隔件40设置避让孔43,以留出所述电芯组件20变形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43也可以省略。
65.所述泄压部13为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的通孔结构。所述隔件40朝向所述泄压部13的一侧设置凸出部41。所述凸出部41突出于所述侧封213外并向所述泄压部13延伸至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贴合,使所述隔件40与所述泄压部13贴合设置,进而使所述隔件40和所述泄压部13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泄压通道。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41也可以伸入所述泄压部13,使所述隔件40与所述泄压部13伸入设置。
66.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所述一种具有泄压结构的电池包100还包括胶带50和胶带60。所述胶带50和所述胶带60为防尘、防水结构,以防止粉尘、液体等进入所述电池包100的内部。所述胶带50和所述胶带60为单面具有粘性物质的带状、片状或膜状结构。所述胶带50粘接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并覆盖所述泄压部11。所述胶带60粘接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并覆盖所述泄压部13。所述电芯组件20内部的气体通过所述泄压部11和泄压部13冲击所述胶带50和所述胶带60,使所述胶带50和所述胶带60与所述壳体10全部或部分脱离。
67.为进一步使所述胶带50和所述胶带60与所述壳体10易脱离,所述胶带50和所述胶带60上分别设置切刀线(图未示),使所述胶带50和所述胶带60当受所述气体冲击时在所述切刀线处裂开。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切刀线也可以省略。
68.所述壳体10上还设置多个凹槽15,以容置所述胶带50和所述胶带6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5也可以省略。
69.可以理解,所述壳体10不限于采用所述胶带50和所述胶带60覆盖所述泄压部11和所述泄压部14。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部也可以为所述壳体10上设置的受所述电芯组件20内部气体冲击时脱离所述壳体10的薄弱结构(图未示)。所述泄压部可以成型于所述壳体10上,例如,所述泄压部可以为在成型连接处设置切刀线,使所述泄压部受气体冲击时易在切刀线处断开,使所述泄压部与所述壳体10断开,进而使所述电芯组件20内部的气体排出所述电池包100。又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所述壳体10上直接设置切刀线或凹槽等结构,以形成小于所述壳体10的厚度的薄弱结构,使所述泄压部与壳体10的连接强度薄弱化,进而使所述泄压部受气体冲击时易裂开,使气体排出所述电池包100。
7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100也可以仅包括所述隔件30或仅包括所述隔件40。相应地,所述泄压部11或所述泄压部13也可以省略。所述隔件30和所述隔件40的数量依据所述电芯组件20的数量及所述电芯组件20设置的薄弱区域的数量设定。
71.所述薄弱区域201和所述薄弱区域203分别为所述电芯组件20在封装时在封装接口处形成的薄弱区域,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池包100上薄弱区域不限于设置在所述顶封211和所述侧封213上。所述薄弱区域也可以为所述电芯本体21上设计的易于其异常时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的薄弱结构。所述隔件30或所述隔件4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20的第二侧与所述壳体10之间。所述第二侧为除了所述电芯组件20的顶封211一侧及侧封213一侧的其他区域。所述电芯组件20的第二侧设置有该薄弱结构,以使气体通过该薄弱结构排出所述电芯组件20,并通过所述隔件30或隔件40流至所述泄压部11或泄压部13,进而排出于所述壳体10。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薄弱区域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21的侧面215上,通过所述隔件40与所述侧面215上的薄弱区域贴合以隔离该薄弱区域和所述胶200。电芯组件20内部的气体通过所述侧面215上的薄弱区域、所述隔件40和所述壳体10上的泄压部11排出所电池包100。
72.上述电池包100中,通过设置具有透气孔的隔件30/40,及所述隔件30/40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20的第一侧与所述壳体10之间,所述胶200填充在所述电芯组件20的第一侧外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壳体10之间的间隙,使所述隔件30/40与所述电芯组件20之间无胶200并形成气体的泄压通道;通过在所述壳体10上设置与所述隔件30/40接触或之间有空气通道的泄压部11/13,使所述隔件30/40与所述泄压部11/13之间无胶200并形成气体的泄压通道,使所述电芯组件20内气体排出于所述电芯组件20后,通过上述泄压通道、透气孔及泄压部11/13排出于所述电池包100。
7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