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0: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雨污分流管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升级,城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加速发展。市区内在现有城市道路下顶管施工因其环保、减小干扰交通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井筒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井筒以现场装配式拼装方式取代传统的现场砌筑或现场浇筑方式,且目前在市政工程中已被广泛采用,该装置可以根据地理环境、工程条件、设计要求,合理准确的选择井的尺寸、外形、装配高度及材料掺合料等参数,进行工厂化生产。具有强度高、质量稳定、缩短工期、提高效率、环保等优点。工厂生产一般采用悬辊振动和芯模振动工艺,钢筋混凝土成型实现高密实度高强度,经工厂化混凝土养护,质量稳定可靠。
3.但是现有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井筒设置以供施工人员在井筒内移动的钢筋脚踏是固定设置在井筒内的,当需要将较大型的设备近井筒内时,所设置的钢筋脚踏会影响设备的转移,不能满足现场的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井筒的不足,本专利设置了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通过脚踏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凹槽设置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形成的空腔的结合,可以便捷地将脚踏在井身中固定或者拆除,以便施工人员的进出或者大型设备的运送。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效果:所述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包括井身和脚踏;
6.所述井身包括有若干个井环,每一个所述井环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有第一缺口;
7.所述井环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块形状相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二缺口;
8.若干个所述井环基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配合而层叠组成所述井身,所述脚踏的首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所形成的空腔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一个所述井环设置有环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为梯形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还包括井颈和井底;
12.所述井颈的下端面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块大小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13.所述井底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大小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块;
14.基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井颈的下端面设置在所述井身的上端面;
15.基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一凹槽,所述井底设置在所述井身的下端面。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井底设置有二次顶管孔,所述二次顶管孔为圆形结构。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井颈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铰接于所述井颈的上端面。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设置在所述脚踏的表面;
19.所述耐磨层为橡胶层,且耐磨层的顶端设置有若干波浪条状。
20.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脚踏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凹槽设置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形成的空腔的结合,可以便捷地将脚踏在井身中固定或者拆除,以便施工人员的进出或者大型设备的运送;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凹槽的配合,使得每一个井环之间得到固定,且便于增加井环以适应不同环境深度的需求;通过设置二次顶管孔,以配合二次顶管的安装,以满足实际实用需求;设置井盖,井盖可以开启或者关闭装配式井筒内部的空间,在不施工的情况下,对井盖进行关闭,以免发生人掉井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人们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的井身截面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整体截面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井底结构示意图;
26.图5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使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使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示例一:
32.请参阅图1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的井身截面示意图。
33.具体的,所述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包括井身1和脚踏20;
34.井身1包括有若干个井环10,每一个井环10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11设置有第一缺口14;井环10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固定块形状相应的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设置有第二缺口15;若干个井环10基于第一固定块11 与第一凹槽12的配合而层叠组成井身1,脚踏20的首端在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所形成的空腔内。
35.具体的,每一个所述井环10设置有环扣13。上下先配合的井环10的环扣13 基于螺栓固定,一方面可以加强井环10与井环1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保证了井环10与井环10之间不会发生错位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多个的环扣13 的固定,确保了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处于正确的位置,使得脚踏20能顺利地插入又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组成的空腔内,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36.具体的,第一固定块11设置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不易变形而且耐用,第一固定块11与梯形的第一凹槽12配合使得井环10与井环10之间不会出现移动的情况。
37.进一步的,第一凹槽12和第一固定块11之间加注以水泥砂浆,利用水泥砂浆粘结使得井环10与井环10之间成为一体,一方面,保证了井筒的闭水性能,另一方面,增加了井筒的结构强度以及耐久度。使得井环10与井环10 之间固定效果好且不容易发生上下左右的晃动。
38.进一步的,通过脚踏20与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之间形成的配合,所得的楼梯形状为直线上升状态,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脚踏20所形成的楼梯爬出或爬井井筒内。
39.进一步的,当需要转移体积较大的物体进入或移出装置内时,施工人员可以徒手将脚踏20从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处拔出,以便体积较大的物体转移。当施工人员需要下井内时,重新将脚踏20安装至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处即可。
40.示例二:
41.请参阅图2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整体截面示意图、图3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整体结构示意图和图4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井底结构示意图。
42.具体的,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还包括井颈2和井底3;井颈2的下端面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块11大小相匹配的第二凹槽31;井底3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2大小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块41;基于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凹槽 31,井颈2的下端面设置在井身1的上端面;基于第二固定块41和第一凹槽12,井底3设置在井身1的下端面。
43.具体的,井颈2设置有井盖42,井盖42铰接于井颈2部的上端面。设置井盖42,井盖42可以开启或者关闭装配式井筒内部的空间,在不施工的情况下,对井盖42进行关闭,以免发生人掉井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人们的人身安全。
44.进一步的,井颈2的上端横截面面积比下端横截面面积大,该设计有利于施工人员或者设备进入井筒内部。
45.进一步的,井底3的下端面面积远大于上端面,该设计有利于分散井筒对所处的地底下的压力,有利于避免井筒向下沉降,进一步的保证了井筒的安全。
46.具体的,井底3设置有二次顶管孔32,二次顶管孔32为圆形结构,用于与二次顶管连接。
47.进一步的,井底3内壁的下端面与侧壁交界处设置为圆弧连接,有利于缓解二次顶管冲出的水的冲击力,进一步的保护了井筒的安全。
48.示例三:
49.请参阅图5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结构示意图。
50.具体的,脚踏20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21设置在脚踏20的表面;耐磨层21 为橡胶层,且耐磨层21的顶端设置有若干波浪条状。耐磨层21具有良好的耐磨能力,增加了脚踏20的使用寿命,同时,波浪条状的设置,增加脚底的摩擦,能有效地避免脚底打滑。
51.进一步的,脚踏20为铸铁材料制成,具体强度大、耐磨损的特点。
5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二次顶管施工的装配式井筒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