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弹性体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4-06 23:39: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弹性体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体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杯状弹性体工件由橡胶或其他弹性材质制成,其加工过程中需要在顶部和底部钻孔。现有技术的杯状弹性体加工一般是先对其一端进行钻孔加工,完成一端的加工后,再集体翻转,对另一端进行钻孔加工,此方式增加了钻孔的步骤,因此也相应的降低了加工的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弹性体加工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弹性体加工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体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杯状弹性体的卡槽,工作台远离卡槽入口端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翻转夹取装置,翻转夹取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位于卡槽的两侧,其中一个侧板的外壁上通过电机架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活动贯穿侧板,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侧板的壁面上,转动柱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状态的行程杆,两个行程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杆,两个顶杆的另一端上均设置有夹取单元。
5.优选的,所述夹取单元包括两组活动安装在顶杆另一端上的夹板,夹板为弧形,两个夹板弧形内凹的一侧呈相互靠近的状态,两个夹板的弧形内凹端形成夹取空间。
6.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四组安装板,每两个安装板为一组,夹板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对应的两个安装板之间,每个夹板的弧形开口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电磁铁。
7.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壁面上还安装有侧架,侧架为开口朝下的门框形,侧架位于两个侧板的正外侧,侧架的腔内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台,承载台与卡槽呈上下平行的状态,承载台位于垂直状态下行程杆的正上方。
8.优选的,所述承载台的底部壁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承载台的一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在限位槽内,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壁上,调节杆也与卡槽呈上下平行的状态,调节杆的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外螺纹,调节杆两侧的外螺纹上均螺纹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卡合在限位槽内,两个限位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运动板。
9.优选的,两个所述运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打孔电机,两个打孔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轴承贯穿对应的运动板,且两个打孔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钻头。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体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一种弹性体加工装置,本方案实现了对杯状弹性体进行自动翻转夹取和钻孔加工的目的,提高了对弹性体的加工效率,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生产和加工,并且本方案工作原理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的弹性体加工生产,解放劳动力。
13.(2)、该一种弹性体加工装置,本方案的一组行程杆上夹取后的弹性体在进行钻孔时,另一组行程杆上的夹板可自动对下一个弹性体进行夹取,从而可保证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台立体图。
20.图例说明:
21.10、工作台;11、卡槽;12、侧板;13、转动电机;14、转动柱;15、行程杆;16、顶杆;17、安装板;18、夹板;19、电磁铁;20、侧架;21、承载台;22、液压杆;23、伺服电机;24、调节杆;25、限位板;26、限位槽;27、运动板;28、打孔电机;29、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体加工装置,如图1-图4所示,所述工作台10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杯状弹性体的卡槽11,工作台10远离卡槽11入口端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翻转夹取装置,翻转夹取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0上的两个侧板12,两个侧板12位于卡槽11的两侧,其中一个侧板12的外壁上通过电机架安装有转动电机13,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轴承活动贯穿侧板12,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4,转动柱1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侧板12的壁面上,转动柱1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状态的行程杆15,两个行程杆1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杆16,两个顶杆16的另一端上均设置有夹取单元。
24.夹取单元包括两组活动安装在顶杆16另一端上的夹板18,夹板18为弧形,两个夹板18弧形内凹的一侧呈相互靠近的状态,两个夹板18的弧形内凹端形成夹取空间,顶杆16的另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四组安装板17,每两个安装板17为一组,夹板18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对应的两个安装板17之间,每个夹板18的弧形开口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电磁铁19。
25.工作台10的壁面上还安装有侧架20,侧架20为开口朝下的门框形,侧架20位于两个侧板12的正外侧,侧架20的腔内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杆22,液压杆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台21,承载台21与卡槽11呈上下平行的状态,承载台21位于垂直状态下行程杆15的正上方,承载台21的底部壁面上开设有限位槽26,承载台21的一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伸入在限位槽26内,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24,调节杆2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限位槽26的内壁上,调节杆24也与卡槽11呈上下平行的状态,调节杆24的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外螺纹,调节杆24两侧的外螺纹上均螺纹连接有限位板25,限位板25卡合在限位槽26内,两个限位板2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运动板27,两个运动板27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打孔电机28,两个打孔电机28的输出端均通过轴承贯穿对应的运动板27,且两个打孔电机28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钻头29。
26.杯状弹性体整齐的放置在卡槽11内,在对杯状弹性体进行夹取钻孔时,开启转动电机13的工作开关,转动电机13工作带动转动柱14进行一次转动,转动柱14则带动行程杆15进行转动,当行程杆15带动顶杆16往下转动时,正常的情况下,夹板18上的电磁铁19通电,使得两个电磁铁19的磁极相同,则实现两个夹板18呈相互远离的状态,这样当顶杆16带动夹板18往下运动时,不会碰到位于卡槽11内的杯状弹性体,当行程杆15带动顶杆16呈往下竖直的状态时,转动电机13工作停止,然后两个电磁铁19通电,使得两个电磁铁19的磁极呈相反的状态,从而使得两个夹板18相互靠近,将位于卡槽11内的杯状弹性体夹住,夹住后,转动电机13工作再开启,带动夹住杯状弹性体的夹板18往上运动,转动到呈竖直的状态,然后停住,杯状弹性体夹紧停住后,开启液压杆22的工作开关,液压杆22工作带动承载台21往下运动,然后使得杯状弹性体位于到两个运动板27之间,然后开启伺服电机23的工作开关,伺服电机23为正反转动电机,可使得两个运动板27做相互靠近的运动,每个运动板27上的钻头29对准杯状弹性体的端部后,开启打孔电机28的工作开关,打孔电机28工作则对杯状弹性体的两端进行转动打孔,完成对杯状弹性体的打开后,此时打孔电机28停止工作,伺服电机23反向转动,两个运动板27远离,然后液压杆22工作带动承载台21往下运动,关闭此时两个电磁铁19的工作开关,工作人员将两个夹板18内的杯状弹性体取出,然后再按照相同的步骤,进行下一个杯状弹性体的加工钻孔。
27.本方案实现了对杯状弹性体进行自动翻转夹取和钻孔加工的目的,提高了对弹性体的加工效率,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生产和加工,并且本方案工作原理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的弹性体加工生产,解放劳动力。
28.本方案的一组行程杆15上夹取后的弹性体在进行钻孔时,另一组行程杆15上的夹板18可自动对下一个弹性体进行夹取,从而可保证工作效率。
29.本方案转动柱14上的行程杆15数量至少为两组,当为两组时,如上所述的,两个行程杆15呈对称的状态,还可以为三组,三组可等间距分布,也可为四组,四组也可等间距分布,可提高整体对弹性体的加工效率。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