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业建筑供暖通风用聚乙烯管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3-04-05 05:41: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暖管道,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工业建筑供暖通风用聚乙烯管生产工艺,还涉及一种管体内填充层的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2.供暖管道需要输送供暖的热介质,因此对于管体的保暖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将管体设置呈双层的结构,并在两层中间的位置填充保暖的填充层,在管体的管壁中间形成良好的保暖阻隔效果,进而维持供暖的效率。
3.其中,大部分的填充层往往采用发泡材料,通过将发泡材料填充到两层管道之间,可形成发泡状的保温层。对于口径较大的管体而言,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内外两层管道分别加工形成,而后再将内层管套装在外层管内,并在两层管体中间填充发泡材料,通过发泡材料将内管支撑维持在外管的中心位置,完成管体的加工。
4.但是,在填充层注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内管的偏位,导致加工形成的内管在外管的偏心位置,使得一侧的填充层较薄,影响管道的保温效果,并且偏心的结构还影响管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若端头位置也存在偏心,还将影响管道的连接和密封。而且,由于管体轴向长度较长,发泡材料在填充过程中,无法均匀的填充在管体内部,可能在管体的中间某段或者某个位置形成填充的空隙,也将影响管体的保温效果,而且由于该位置的内部没有填充层的支撑,还将影响管体外部的强度性能。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业建筑供暖通风用聚乙烯管生产工艺,具有良好的填充均匀性,可提高管体保温性能和综合稳定性。
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业建筑供暖通风用聚乙烯管生产工艺,所述聚乙烯管为双层管道,包括相互套装的内管和外管,内管、外管之间设置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为发泡状,并通过填充装置填充;所述填充装置包括两组环形的挡体组件,所述挡体组件用于套装于内管、外管之间的环形腔内,两组环形的挡体组件之间形成填充腔;填充时,两组挡体组件相互靠近,物料填充至填充腔内,增加的物料推动挡体组件相背方向移动,填充腔轴向长度延长形成填充层。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体组件包括内挡环和外挡环,所述内挡环内圈与内管相互适配套装,外径小于外管内径;两个内挡环向背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环套,所述环套与内挡环同轴设置,并与内管相互适配套装;所述外挡环的内孔与环套相互适配,外挡环套设于环套外周,可实现轴向滑动调节。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套远离内挡环的一端设置向外凸出的挡环,所述内挡环与外挡环之间弹性抵压有支撑弹簧,并通过挡环用于阻挡限位。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体组件还包括填充管,所述填充管从外挡环的内侧
位置贯穿,并伸入到内挡环的管孔内,填充管的端部设置喷嘴,所述喷嘴穿过管孔并贯穿至内挡环朝向填充腔一侧。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挡环的外周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弹性边,所述弹性边用于与外管内周相互弹性卡接。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体组件还包括若干导轮,各导轮环形阵列分布于内挡环与外挡环之间,所述导轮通过支撑块旋转支撑,所述支撑块滑动连接于外挡环,并可实现径向方向滑移调节;所述导轮用于向外伸出与外管的内周相对,实现轴向定位。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朝向外挡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外挡环的径向方向开设滑槽,所述滑块嵌入滑槽内,形成径向滑动连接结构,所述滑槽内设置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弹性抵压于滑块与滑槽的槽端面之间,用于弹性推动滑块朝向内管方向移动。所述滑槽的槽端面与滑块上均开设用于安装限位弹簧的凹槽。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穿过滑槽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外挡环朝外的一侧设置与限位块滑动适配的限位槽。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挡环朝向外挡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环,所述凸环用于与支撑块抵压配合,所述凸环的外周朝向外挡环方向逐渐缩小,并形成斜面一;所述支撑块朝向内挡环的一侧形成层斜面二,所述斜面一与斜面一相互配合,实现抵压传动;内挡环、外挡环相互靠近时,凸环推动支撑块及导轮向外侧移动,并实现导轮环形扩张移动,通过导轮与外管内周实现轴向定位。
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体填充装置,所述管体为双层管道,包括相互套装的内管和外管,内管、外管之间设置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为发泡状;所述填充装置用于填充所述填充层,包括两组环形的挡体组件,所述挡体组件用于套装于内管、外管之间的环形腔内,两组环形的挡体组件之间形成填充腔。
17.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在对管体中间层进行填充过程中,通过填充装置进行填充,填充过程中可对发泡材料进行挤压限位,确保填充过程中,内管、外管之间能够被填满,进而提高填充层内的致密程度,消除两层之间的填充缝隙,进而确保管道各个位置均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强度性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一种工业建筑供暖通风用聚乙烯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填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挡体组件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一;
22.图4为本发明的挡体组件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二;
23.图5为本发明的外挡环及弹性边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管体;101、外管;102、内管;103、填充层;2、挡体组件;201、填充腔;3、外挡环;31、内孔;32、滑槽;33、限位弹簧;34、凹槽;35、限位槽;36、弹性边;4、内挡环;41、环套;42、挡块;43、管孔;5、导轮;6、支撑弹簧;7、填充管;71、喷嘴;8、支撑块;81、滑块;82、限位块;83、凸环;84、斜面一;85、斜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工业建筑供暖通风用聚乙烯管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该所述聚乙烯管为双层管道,包括相互套装的内管102和外管101,内管102、外管101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在内管102、外管101之间具有填充层103,填充层103为发泡状材料,通过该发泡状的填充层103能够在中间形成发泡状的保温填充结构,可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27.由于在内管102、外管101之间的填充层103具有较大的厚度,并通过填充装置进行填充,填充过程中可对发泡材料进行挤压限位,确保填充过程中,内管102、外管101之间能够被填满,进而提高填充层103内的致密程度,消除两层之间的填充缝隙,进而确保管道各个位置均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强度性能。
28.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管体1填充装置,如图2所示,该填充装置包括两组环形的挡体组件2,在填充时,挡体组件2套装在内管102、外管101之间的环形腔内,在外管101的端部将管道入到管道的靠近中间位置;在两组环形的挡体组件2之间形成填充腔201,两组挡体组件2相互靠近,物料填充从挡体组件2当中的填充管7注入到填充腔201内,形成内管102、外管101之间的物料填充;随着物料不断被填充,增加的物料推动挡体组件2相背方向移动,填充腔201轴向长度延长形成填充层103。该填充装置可使用双层管道之间的物料填充作用,并且填充所得的填充层103将较为致密,基本消除了填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空隙和漏填的情况。
29.如图3、4所示,该挡体组件2包括内挡环4和外挡环3,内挡环4内圈与内管102相互适配套装,起到对填充物料阻挡的作用,内档环的外径稍小于外管101的内径,使得内挡环4可在外管101内顺畅移动。在两个内挡环4向背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环套41,环套41与内挡环4同轴设置,并且与内挡环4的内径一致,也与内管102相互适配套装,内径稍大于内管102的外径,使得内挡环4在移动过程中也不会对内管102之间产生较大的阻挡干扰,可使得内挡环4顺畅移动。
30.在外挡环3的外周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弹性边36,弹性边36为橡胶材料,并且能够于外管101内周相互弹性卡接,通过弹性边36与外管10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稳定,并在受到一定力度的轴向推力后,外挡环3即可产生轴向的移动,不影响挡体组件2的整体轴向移动调节。
31.外挡环3的内孔31与环套41相互适配,并且外挡环3套设在环套41外周,可实现轴向滑动调节。在环套41远离内挡环4的一端形成向外凸出的挡块42,挡块42可对外挡环3的位置进行阻挡限位,使得挡块42与内挡环4之间形成一个滑移行程。为了保持外挡环3的滑移稳定性,可在外挡环3的内周位置与环套41的外周面上加工形成导向的筋条,使得外挡环3与内挡环4之间形成稳定的轴向调节结构。
32.在内挡环4与外挡环3之间弹性抵压有支撑弹簧6,支撑弹簧6套装在环套41的外周,两端分别与内挡环4、外挡环3弹性抵压,通过支撑弹簧6的弹性,可将外挡环3抵压在挡块42上,并可保持内挡环4和外挡环3的位置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3.该挡体组件2还包括填充管7,填充管7为软管,与外界的物料注入设备连接,可将待填充的物料注入到填充腔201当中。具体地,该填充管7从挡环远离填充腔201的一侧伸入,从外挡环3当中贯穿,并伸入到内挡环4的管孔43内。管孔43将内挡环4贯穿,伸入管孔43的填充管7上连接有喷嘴71,喷嘴71可从管孔43伸入至朝向填充腔201的一侧,进而可向填充内进行填充。
34.该挡体组件2还包括若干导轮5,各导轮5环形阵列分布于内挡环4与外挡环3之间,导轮5可向外周方向伸出,并且能够于内管102的内周壁之间产生抵压接触。由于挡体组件2的内挡环4、外挡环3的外径都要小于外管101内径,主要靠外挡环3的外周的弹性边36起到维持稳定的作用。借助导轮5的导向作用,可起到轴向对中的作用,并且在填充过程中,内挡环4受到挤压朝向外挡环3产生轴向移动,产生相对滑移,同时能够带动各导轮5同时向外周伸出,并且伸出的距离一致,各导轮5可在外周形成轴向定位,将挡体组件2支撑在外管101当中,形成稳定的支撑,由于导轮5呈均匀的环形阵列状态,可将挡体组件2支撑至与外管101保持良好的同心度位置,并且受到导轮5的滚动导向,可保持挡体组件2顺畅的轴向移动。挡体组件2通过内挡环4和环套41当中的轴孔限位,可将内管102支撑在外管101的中间位置,进而可保持填充生产过程中,内管102、外管101处于稳定均匀的状态,保持填充层103的内部紧密无漏填的孔洞,而轴向均匀管体1在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均匀的保暖效果。
35.具体地,该导轮5通过支撑块8旋转支撑,支撑块8与导轮5一一对应,并安装在内挡环4和外挡环3之间的位置,支撑块8与外挡环3之间滑动连接,可实现径向方向滑移调节,进而可早调节过程中,对导轮5的移动进行导向。
36.在支撑块8朝向外挡环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81,外挡环3的对应位置开设径向方向开设滑槽32,滑块81嵌入滑槽32内,形成径向的滑动连接结构。在滑槽32内安装限位弹簧33,通过限位弹簧33的弹性作用,可将滑块81以及支撑块8、导轮5向向内侧方向移动,进而将导轮5收缩进内挡环4和外挡环3的内侧位置,起到受力导轮5的作用。
37.如图4所示,该限位弹簧33弹性抵压于滑块81与滑槽32的槽端面之间,可弹性推动滑块81朝向内管102方向移动。为了保持限位弹簧33的安装稳定性,可在滑槽32的对应槽端面与滑块81上均开设凹槽34,将限位弹簧33的端部嵌入到该凹槽34内,进而可保持限位弹簧33的稳定性。
38.为了进一步保持导轮5滑移调节的稳定性,可在滑块81穿过滑槽32延伸至外挡环3另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2,限位块82的尺寸较滑槽32的宽度较大,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保持滑块81稳定地处于滑槽32内;并且可在外挡环3朝外的一侧开设限位槽35,通过限位槽35用来容置限位块82,起到进一步导滑导向的作用,可保持导轮5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39.如图3、4所示,为了实现导轮5与内挡环4、外挡环3之间的联动,可在内挡环4与导轮5的支撑块8之间设置抵压联动结构,使得内挡环4在向外挡环3的方向移动时,可通过抵压,推动支撑块8以及导轮5向外周方向移动,使导轮5能够伸出挡体组件2的外周,形成与外管101内壁之间的抵压限位,保持内管102处于轴向中间位置,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可位置填充层103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0.具体地,在内挡环4朝向外挡环3的一侧形成固定的凸环83,凸环83可与外挡环3为
一体结构,通过凸环83与支撑块8之间实现抵压配合。在凸环83的外周朝向外挡环3方向逐渐缩小,并形成锥状缩小的斜面一84;并在支撑块8朝向内挡环4的一侧加工形成层斜面二85,斜面一84与斜面一84相互配合,两者平行且相互抵压,能够实现抵压传动。在凸环83与支撑块8相抵的过程中,通过斜面一84、斜面二85的作用,可将轴向方向的移动,转换为支撑块8的径向方向的移动,进而可带动导轮5实现向外伸缩调节。
41.如图5所示,弹性边36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外挡环3的下部两侧位置,并在左右两点形成两个支撑的点位。挡体组件2安装后,通过外挡环3下侧的两个弹性边36实现支撑,并通过摩擦力与外管101的内部之间产生摩擦定位。由于外挡环3的外径小于外管101,使得挡体组件2整体处于靠下的位置,由弹性边36起到摩擦阻挡的效果。在填充过程中,各导轮5向外周伸出,在外周形成环形分布的导轮5支撑结构,可将挡体组件2支撑于管体1的中心位置,将挡体组件2顶起后,弹性边36与外管101的内壁之间的压力减小,摩擦力降低,使得挡体组件2可更容易地向轴向外侧移动,进而实现填充层103填充。
42.在填充过程中,外挡环3的外周与外管101之间产生挤压摩擦,可维持挡体组件2在内管102、外管101之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通过填充管7可向两组挡体组件2之间的填充腔201内填充所需的物料,一般可采用发泡物料,形成发泡的填充层103;随着物料逐渐填充,将填充腔201内部填满,由于填充过程中受到挡体组件2的阻挡限位,可将填充的物料限制在较小的空间内,使得填充的物料能够完全充满填充腔201。随着物料的进一步注入,物料将挤压挡体组件2,将挡体组件2最内侧的内挡环4向外侧方向轴向推动,此时,由于外挡圈与外管101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阻力,形成支撑点位,内挡圈和外挡圈之间将产生一定的挤压,将带动导轮5向外周伸出,在外管101的内周面上形成环形均匀的抵压支撑,通过导轮5与外管101内周实现轴向定位,并可保持挡体组件2可稳定顺畅的移动,保持填充层103的均匀填充效果。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