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下观察装置

2023-03-28 16:21: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观察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水下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2.常用的水下观察设备,例如相机或摄影机,如果用于水产养殖环境时,可能会因为水流中所夹带的杂质,例如残饵、生物排泄物等水中漂浮脏污等,而影响观察目标的成像。
3.另有一些水下观察设备则是使摄影机通过装有空气或清水的箱体来进行观察,而不会受水流或水质影响。然而,采用空气箱体的缺点为需要外挂铅锤使其能够顺利入水。此外,内外的压力差也容易造成箱体的变形甚至破损。另外,如果为清水箱体,则在搬运及安装上需要额外的劳力,对于观察作业而言极为不便。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水下观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水下观察装置,其设置有过滤部,可通过不同的过滤机制,以过滤进入箱体内的流体(例如水)中的杂质,以使观测组件(例如摄影装置)可在清澈透明的环境下观察目标,借此可提升观察品质及摄影条件。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水下观察装置,其通过增设的孔洞及/或管线,使得当流体进入箱体内时,可顺利排出箱体中的气体,如此可提升箱体沉入速度,而可简单且快速地进行观察。此外,亦可以这些孔洞或管线将气体或液体等清澈流体灌入箱体。
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水下观察装置,其通过诱导装置吸引欲观察的目标,使得观察者及/或观测组件可更容易锁定目标进行观测,借此可提升观察效率。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水下观察装置。水下观察装置包含箱体与第一过滤部,其中第一过滤部连接箱体,并配置以过滤进入箱体的流体中的多个杂质。箱体具有内部空间,并包括第一透明部。第一透明部位于箱体的其中一侧,而至少一目标适于位于第一透明部处,其中通过第一透明部观察至少一目标。
8.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箱体还包含第二透明部。第一透明部与第二透明部邻接第一过滤部,并分别位于箱体的相对二侧,其中第一透明部与第二透明部配置以供使用者通过箱体观察至少一目标。
9.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箱体为圆柱体或六面体。
10.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水下观察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孔洞穿设于箱体,且配置以供上述流体进出箱体。
11.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水下观察装置还包含至少一管线,其中管线通过孔洞连通箱体。
12.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管线的数量为二条。这些管线连接箱体,而第一过滤部设置于其中一条管线内。
13.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水下观察装置还包含第一观测组件设于第二透明部上,且配置以通过第二透明部与第一透明部观测第一透明部上的至少一目标,其中第一观测组件连接于第二透明部,并位于内部空间外。
14.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水下观察装置还包含诱导组件设于第一透明部上,且诱导组件配置以吸引至少一目标。
15.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第一过滤部包含固定件与过滤材料,而固定件配置以将过滤材料固定于箱体上。
16.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第一过滤部包含容置空间,其配置以容置过滤材料。
17.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水下观察装置还包含第一观测组件。第一观测组件设置于内部空间内,并配置以通过第一透明部观测第一透明部上的目标。
18.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水下观察装置还包含第一观测组件。箱体具有装设孔,而装设孔与内部空间连通。第一观测组件插设于装设孔中,且第一观测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内部空间内。
19.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第一观测组件包括摄影装置以及保护外壳,其中保护外壳包覆并密封摄影装置。
20.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摄影装置为红外光摄影机,而第一透明部允许红外光穿透。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种水下观察装置,其包含箱体、第一过滤部与第一观测组件。箱体具有内部空间,并包括第一透明部,其中第一透明部位于箱体的其中一侧,而至少一目标适于位于第一透明部处。第一过滤部连接箱体,并配置以过滤进入箱体的流体中的多个杂质。第一观测组件配置以通过第一透明部观测第一透明部上的至少一目标。
22.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第一观测组件包括摄影装置以及保护外壳,其中保护外壳包覆并密封摄影装置。
23.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第一过滤部包含容置空间,容置空间配置以容置过滤材料。
附图说明
24.配合所附附图阅读能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势、以及实施例能够更简单易懂。需注意的是,根据业界的标准实务,各特征并未依比例绘示。事实上,为了使讨论更为清楚,可任意地增加或减少各特征的尺寸。
25.图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
26.图2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第一过滤部的上视图;
27.图3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
28.图4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第一过滤部的组装示意图;
29.图5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
30.图6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
31.图7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
32.【符号说明】
33.100、200、500、600、700:水下观察装置
34.120、220、520、620:箱体
35.120i、220i、520i、620i、720i:内部空间
36.125、162o、250、268o:孔洞
37.140、240、750:第一过滤部
38.140i:容置空间
39.140w1:外侧部
40.140w2:内侧部
41.145、150、240t、550:过滤材料
42.160、260:第二透明部
43.162、262、562:第一透明部
44.162t、268t、569a、569b:管线
45.170、270:目标
46.180、280、580:第一观测组件
47.190、290:诱导组件
48.220o:开口
49.220s:侧壁
50.240c:固定件
51.264:第三透明部
52.266:第四透明部
53.268:第五透明部
54.581:摄影装置
55.582:保护外壳
56.620h:装设孔
57.d1、d2、d3、d4: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58.以下仔细讨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提供许多可应用的概念,其可实施于各式各样的特定内容中。所讨论与揭示的实施例仅供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揭露多种不同特征,但这些特征可依需求而单独实施或结合实施。
59.另外,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等,并非特别指次序或顺位的意思,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60.水下观察装置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流体混浊而影响观察。例如,水质不佳,特别是在流动的水域中,水中的污染物或杂质等可能伴随水流漂流,进而影响观察的可见度。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过滤机构的水下观察装置,特别适用于水产养殖场水域,通过
主动及被动不同的过滤机制,可将水产养殖场水域中的残饵、排泄物等隔离在观察装置外,使观察装置内常保清晰的视野,同时亦不受水流所影响。另一方面,亦有助降低箱体内外压力差,以降低箱体的变形甚至破损的可能性。
61.请参照图1,图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水下观察装置100主要可包含作为其主体的箱体120。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箱体120为一圆柱体,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箱体120可为任意适合的形状。举例而言,箱体120可为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等任意适合的形状。如图1所示,箱体120可具有内部空间120i,即箱体120可为一中空结构,内部可容纳流体。举例而言,将水下观察装置100压入水中时,水可进入箱体120的内部空间120i中。
62.在一些示范例子中,水下观察装置100还可包含第一过滤部140。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过滤部140连接箱体120,其中第一过滤部140可位于图1所示的圆柱体的侧墙。第一过滤部140可用以过滤进入箱体120的流体(例如水)中的杂质。具体而言,带有杂质,例如养殖场水域中的脏污、残饵、或生物排泄物等的水自箱体120外进入内部空间120i时,第一过滤部140可将这些杂质阻挡在水下观察装置100外,使得箱体120中相较于箱体120外呈现清澈透明的环境,且不受水流动的影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部140可包含纺织品150。举例而言,可通过一些固定组件(未示出),将纺织品150撑开设置于箱体120的侧墙部分,使得纺织品150围绕箱体120而实质呈现圆柱体的侧墙的形状。纺织品150可为任意适合的网状物,并能过滤水中杂质。
63.在一些其他例子中,第一过滤部140可包含容置空间以及可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过滤材料。请参照图2,图2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第一过滤部的上视图。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过滤部140可包括容置空间140i与过滤材料145,容置空间140i可用来放置过滤材料145。在一些例子中,第一过滤部140可具有外侧部140w1与内侧部140w2,外侧部140w1与内侧部140w2界定出容置空间140i。在一些示范例子中,外侧部140w1与内侧部140w2可为包含数个开口(未示出)的侧墙,如此外侧部140w1与内侧部140w2之间可形成容置空间140i。过滤材料145可填充于此容置空间140i中。借此,水流可自箱体120外经由外侧部140w1的开口流入第一过滤部140的容置空间140i中,并为其中的过滤材料145过滤后,再通过内侧部140w2的开口而进入内部空间120i。
64.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120可包含第一透明部162与第二透明部160。第二透明部160与第一透明部162分别位于箱体120的相对二侧,即第一透明部162位于箱体120的其中一侧,而第二透明部160位于箱体120的另一侧,而且第一透明部162与第二透明部160邻接第一过滤部140。换言之,如图1所示,第二透明部160与第一透明部162分别为圆柱形的箱体120的二个圆形端部,且与第一过滤部140连接。第二透明部160与第一透明部162可供使用者通过箱体120观察至少一目标170,例如鱼与虾等水中生物。
65.值得一提的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透明部162与第二透明部160位于圆柱形的箱体120的上下两端部。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明部162与第二透明部160也可位于六面体的箱体120的前后侧面或左右侧面。因此,第一透明部162与第二透明部160不限定要位于箱体120上下两端。
66.举例而言,目标170适于位于第一透明部162处,而使用者可自第二透明部160通过箱体120的内部空间120i的清澈环境,朝第一透明部162观察目标170。又例如在一些情况
下,当目标170位于第二透明部160附近时,使用者可自第一透明部162朝第二透明部160进行对目标170的观察。在一些例子中,第二透明部160与第一透明部162可由任意适合的透明材料,例如压克力、玻璃等透明材料所制成,以便于进行观察。
67.在一些例子中,水下观察装置100的箱体120可还包含至少一孔洞162o。举例而言,孔洞162o可穿设于箱体120的第二透明部160中,并可供流体(例如水)进出箱体120。例如,当箱体120入水时,孔洞162o可有助于原本处于箱体120的内部空间120i中的气体因入水时的压力排出,即孔洞162o能供箱体120中的流体(例如气体)排出箱体120。在这样的例子中,当箱体120的内部空间120i充满经第一过滤部140过滤的干净的水后,可利用对应于孔洞162o的形状与大小的可拆卸的塞子(未示出)来塞住孔洞162o,以阻隔内部空间120i通过孔洞162o连通箱体120外的水域的通路。借此,在内部空间120i充满干净的水后,可防止未经第一过滤部140过滤的带有杂质或脏污的水流通过孔洞162o进入内部空间120i,而影响箱体120中的环境的清澈度。
68.在一些其他例子中,箱体120可还包含管线162t。举例而言,管线162t可通过孔洞162o而与箱体120的内部空间120i流体连通,如此在箱体120入水时,内部空间120i中的气体可经由孔洞162o而进一步由管线162t排出。通过设置管线162t,可使箱体120的入水动作更加顺利,进而可加速观察作业。在这样的例子中,箱体120入水时,需使管线162t的相对于连接孔洞162o的一端位于水面之上,以防止带有脏污的水流经由管线162t进入箱体120的内部空间120i中。此外,管线162t可进一步用来减少箱体120的内部空间120i充满清澈水的时间。举例而言,当箱体120入水时,除了等待水流自箱体120外的水域经由第一过滤部140进入内部空间120i外,亦可利用注水装置(未示出)连接管线162t,来将清澈的水注入箱体120。借此,可减少内部空间120i充满清澈的水的时间,有效降低水下观察装置100的设置时间,进而加速观察作业。应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孔洞及/或管线亦可穿设于第一透明部162中,或是第二透明部160与第一透明部162可同时具有孔洞及/或管线,以使箱体120更容易入水。上述的孔洞及/或管线的位置与数量并不限于图1所示,而可为任意适合的位置与数量。此外,上述孔洞及/或管线的尺寸,例如大小或长度亦可依实际排气需求调整。
69.在一些例子中,水下观察装置100可还包含第一观测组件180。在一些示范例子中,可将第一观测组件180固定及连接于第二透明部160上,并可位于内部空间120i外,且第一观测组件180与第一透明部162分别位于第二透明部160的相对二侧。借此,可利用第一观测组件180通过第二透明部160与第一透明部162观察第一透明部162上的目标170。换言之,如图1所示,第一观测组件180可沿方向d1观测第一透明部162上的目标170。在另一些例子中,可将第一观测组件180固定于第一透明部162上,且第一观测组件180与第二透明部160分别位于第一透明部162的相对二侧。借此,可沿与方向d1相反的方向,通过第一透明部162与第二透明部160进行观测。
70.在一些其他例子中,第一观测组件180亦可穿设于第二透明部160中。举例而言,第二透明部160可具有延伸至箱体120的内部空间120i中的凹陷空间(未示出)。此凹陷空间可容置第一观测组件180,使得第一观测组件180可局部或完全位于箱体120中。
71.在一些例子中,第一观测组件180可为摄影机、相机等,其中第一观测组件180可以是可见光摄影机或红外光摄影机。在一些其他例子中,第一观测组件180可为任意适合的观测装置。在一些例子中,第一观测组件180可与显示装置(未示出)有线连接,以便于即时观
察目标170。然而,在一些其他例子中,第一观测组件180亦可与显示装置无线连接。
72.由于第一观测组件180可为红外光摄影机,所以第一透明部162与第二透明部160可以是外观呈现不透明,但对红外光是透明的,即第一透明部162与第二透明部160两者可具有偏低的可见光穿透率以及偏高的红外光穿透率。换句话说,第一透明部162与第二透明部160可允许红外光穿透,并且可阻挡可见光。
73.在一些例子中,水下观察装置100可还包含诱导组件190。举例而言,诱导组件190可设于第一透明部162上。在一些示范例子中,第一透明部162可具有凹槽结构(未示出),以供设置诱导组件190。诱导组件190可吸引目标170,让使用者及/或观测组件能够更顺利进行观察。在一些例子中,诱导组件190可为诱饵、饲料等。在一些其他例子中,诱导组件190可为任意适合的诱导装置,例如可发出特定频率的装置、可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的装置等,以便吸引目标170。在这样的例子中,诱导组件190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控制器(未示出),借此可有效控制诱导组件190的运作。以上描述的第一观测组件180及诱导组件190的设置方式可不限于图1所示,而可以其他方式设置,例如第一观测组件180可设于第一透明部162上,而诱导组件190可设于第二透明部160上。
74.在一些例子中,箱体120可还包含一或多个孔洞125。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孔洞125可设于第一透明部162上。在箱体120入水时,可先利用塞子(未示出)将孔洞125塞住,以防止带有脏污的水流自孔洞125进入内部空间120i。孔洞125可用来加快自水下移出箱体120的速度。举例而言,欲更换第一过滤部140的纺织品150或清洁箱体120时,需将箱体120自水中取出。此时,因为箱体120的内部空间120i充满水,加上箱体120本身的重量,所以需耗费较大的力量与时间才能将箱体120自水中取出。因此,自水中移出箱体120时,可先将塞在孔洞125中的塞子移除,再将箱体120移出水中。如此一来,在箱体120出水的过程中,内部空间120i中的水除了可经由第一过滤部140流出,同时亦可持续通过孔洞125排出,借此可加速箱体120移出水中。
75.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水下观察装置的箱体亦可为其他形状。请参照图3,图3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类似于水下观察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水下观察装置200主要可包含六面体形状的箱体220。如图3所示,箱体220亦包含第一过滤部240。第一过滤部240可类似于参照图1与图2所述的第一过滤部140,于此不再赘述。
76.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第二透明部260与第一透明部262以外,箱体220还包含第三透明部264、第四透明部266、及第五透明部268。第三透明部264及第四透明部266分别位于箱体220的相对二侧,且与第一过滤部240邻接。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部260及第一透明部262与第三透明部264及第四透明部266可分别为箱体220的二组相对的侧墙部分,而第五透明部268为相对于第一过滤部240的一侧。第三透明部264、第四透明部266、及第五透明部268的材料与特性可类似于第二透明部260与第一透明部262,于此不再赘述。
77.此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水下观察装置200可还包含孔洞268o及/或管线268t。在一示范例子中,孔洞268o及/或管线268t可穿设于第五透明部268中。具体而言,在箱体220通过第一过滤部240入水,即将第一过滤部240朝向水面下压时,箱体220中的气体受到压力后可通过与第一过滤部240相对的第五透明部268上的孔洞268o及/或管线268t排出,以使水下观察装置200的入水更加顺利。在箱体220充满干净的水后,需利用塞子(未示出)
将孔洞268o塞住,以防止未经第一过滤部240过滤的水经由孔洞268o进入内部空间220i。在箱体220包含管线268t的例子中,箱体220入水时,管线268t的相对于连接孔洞268o的一端需位于水面上,以防止未经过滤的水进入箱体220的内部空间220i。在这样的例子中,亦可利用注水装置(未示出)自管线268t向内部空间220i注入干净的水,以减少箱体220充满干净的水的时间。应注意的是,如以上关于图1所述的孔洞162o及/或管线162t,孔洞268o及/或管线268t亦可设于第二透明部260、第一透明部262、第三透明部264、及/或第四透明部266上。在一些其他例子中,亦可将第五透明部268替换为与第一过滤部240类似的第二过滤部,以提升箱体220入水时的过滤能力,而使进入内部空间220i中的水更为清澈。
78.如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可将第一观测组件280固定于第二透明部260上,且第一观测组件280与第一透明部262分别位于第二透明部260的相对二侧。借此,可利用第一观测组件280通过第二透明部260与第一透明部262观测目标270(例如鱼与虾等水中生物)。在一些其他例子中,第一观测组件280亦可穿设于第二透明部260中。在这样的例子中,第二透明部260可具有延伸至箱体220的内部空间220i中的空间。此空间可容纳第一观测组件280,而使得第一观测组件280局部或完全位于箱体220中。
79.在一些例子中,水下观察装置200亦可包含诱导组件290,诱导组件290可类似于参照图1所述的诱导组件190,于此不再赘述。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诱导组件290可设于第一透明部262上,使第一观测组件280可观测第一透明部262上的目标270,即第一观测组件280可沿方向d2通过箱体220观测第一透明部262上的目标270。在一些其他例子中,水下观察装置200可还包含第二观测组件(未示出)。可将第二观测组件固定于第三透明部264上,且与第四透明部266分别位于第三透明部264的相对二侧。借此,可沿方向d3通过第三透明部264与第四透明部266进行观测。以上关于图3所述的水下观察装置200的各部分可依实际需求调整相对位置,并不限于以上所述。
80.在一些例子中,箱体220可还包含一或多个孔洞250。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孔洞250可设于第二透明部260、第一透明部262、第三透明部264、及/或第四透明部266上。在箱体220入水时,可先利用塞子(未示出)将孔洞250塞住,以防止带有脏污的水经由孔洞250进入内部空间220i。自水中取出箱体220时,可将塞子移除,如此一来在箱体220的出水过程中,内部空间220i中的水亦可经由孔洞250排出箱体220。借此,可加速箱体220的出水过程,亦可减少将箱体220移出水中时所需的力量。
81.在一些例子中,除了参照图1与图2所述的第一过滤部140以外,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20可还包含其他态样的第一过滤部240。请参照图4,图4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第一过滤部的组装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第一过滤部240为利用绷紧的纺织品的过滤结构。在这样的例子中,箱体220的第二透明部260、第一透明部262、第三透明部264、及第四透明部266互相接合后,可形成具有侧壁220s的开口220o。第一过滤部240可设置在侧壁220s上,并覆盖住开口220o。
82.在一些例子中,第一过滤部240可包含固定件240c与过滤材料240t。过滤材料240t可为纺织品,其例如是任意适合的网状物,并能过滤水中杂质。可利用固定件240c将过滤材料240t固定于箱体120上,例如固定于侧壁220s上。在一些示范例子中,固定件240c可为框状结构,且此框状结构的形状与侧壁220s的形状对应,借此固定件240c与侧壁220s可互相嵌合。在一些示范例子中,固定件240c的尺寸可稍微比侧壁220s的尺寸大。在这样的例子
中,组装时,可先将过滤材料240t铺设于侧壁220s上并覆盖开口220o后,再沿着方向d4将固定件240c盖设于侧壁220s上。侧壁220s可紧密嵌合在固定件240c中,借此固定件240c与侧壁220s可以紧配合方式结合,而将过滤材料240t绷紧地盖设在整个开口220o上。
83.在一些其他例子中,固定件240c的尺寸可略小于侧壁220s的尺寸。在这样的例子中,可将固定件240c卡合于开口220o中,并与侧壁220s形成紧配合,以将过滤材料240t绷紧地固定在开口220o。在另一些例子中,亦可通过其他固定手段,例如钉子等,将过滤材料240t绷紧地固定于侧壁220s上。
84.通过这样的设计,过滤材料240t因受到固定件240c与侧壁220s组合的力量作用,而可在开口220o形成绷紧的过滤结构。借此,于箱体220入水时,过滤材料240t可较不受水流冲击而变形,可维持实质平面的状态。因此,第一过滤部240可在不影响观察作业的条件下,有效过滤进入箱体220的内部空间220i的水中的杂质。此外,通过固定件240c与侧壁220s的组合设计,使用者可根据需求而简单且快速地为第一过滤部240替换不同的过滤材料240t,以提升观察作业的效率。
85.图5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水下观察装置500相似于前述实施例的水下观察装置100与200,因此以下主要叙述水下观察装置500与前述水下观察装置100及200之间的差异,而这些水下观察装置所具有的相同特征以下不再重复叙述。
86.具体而言,水下观察装置500包含箱体520与第一观测组件580,其中第一观测组件580完全设置于箱体520的内部空间520i内,而箱体520的形状可相同于箱体120或220的形状。箱体520包括第一透明部562,而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见光只能穿透第一透明部562,不能穿透箱体520的其他部分。换句话说,在人眼观察下,箱体520仅只有第一透明部562是透明的,其他部分是不透明的。因此,当有一个或多个目标(即水中生物,例如鱼或虾)移动至第一透明部562处时,第一观测组件580仅只能通过第一透明部562而观察到第一透明部562上的目标。
87.第一观测组件580包括摄影装置581以及保护外壳582,其中保护外壳582包覆并密封摄影装置581。摄影装置581可以是可见光摄影机或红外光摄影机。保护外壳582具有防水功能,因此在保护外壳582包覆并密封摄影装置581,保护外壳582能防止内部空间520i内的水渗入至摄影装置581,以避免摄影装置581因水渗入而损毁。
88.值得一提的是,当摄影装置581为红外光摄影机时,第一透明部562可以是外观呈现不透明,但对红外光是透明的,即第一透明部562可允许红外光穿透,并能阻挡可见光。因此,在人眼观察下,整个箱体520的外观可以是完全不透明的,但是对红外光而言,第一透明部562是透明的。
89.须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见光或红外光只能穿透第一透明部562,不能穿透箱体520的其他部分。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见光或红外光也可以穿透第一透明部562以外的箱体520部分。例如,可见光或红外光可以穿透图5中箱体520的底面或侧面。或者,对可见光或红外光而言,整个箱体520也可以是透明的。因此,箱体520不限制仅只有第一透明部562可供可见光或红外光穿透,即第一透明部562以外的箱体520至少一部分也可供可见光或红外光穿透。
90.水下观察装置500还可包括多个管线569a与569b,其中管线569a与569b皆连接箱
体520,并与箱体520的内部空间520i连通。当箱体520入水时,内部空间520i中的气体(例如空气)可经由管线569a与569b而排出至箱体520外面。其次,注水装置(未绘示)可连接管线569b,以使在箱体520浸泡于水中的过程中,注水装置所提供的清澈的水可从管线569b进入至内部空间520i中,以帮助箱体520能顺利地浸泡于水中。离水时亦可从管线569b抽水。
91.此外,水下观察装置500的第一过滤部为过滤材料550,其可设置于管线569b内,并邻近管线569b未连接箱体520的一端,如图5所示,以使过滤材料550与管线569b可以整合成一个第一过滤部,其中管线569b配置以将过滤材料550固定于箱体520上,因此管线569b可具有上述固定件240c的功能,即管线569b等同于固定件。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管线569a也可以配置以将过滤材料550固定于箱体520上,所以管线569a也可具有固定件240c的功能,且等同于固定件。
92.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通过管线569a与569b将清澈气体(例如空气)灌入箱体520内,亦可提供清晰的水下观察效果,并具有降低箱体内摄影装置浸水的风险。然而,由于气体浮力的关系,可能需要于箱体520内或箱体520外装设配重物(未标示)以协助箱体520进入水中。
93.图6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的水下观察装置600相似于前述实施例的水下观察装置500,因此以下主要叙述水下观察装置600与500之间的差异,而这些水下观察装置所具有的相同特征以下不再重复叙述。
94.不同于前述水下观察装置500,在水下观察装置600中,箱体620具有装设孔620h与内部空间620i,其中装设孔620h与内部空间620i连通,而装设孔620h是贯孔。因此,内部空间620i可通过装设孔620h与外界连通。水下观察装置600也包括第一观测组件580,其中第一观测组件580插设于装设孔620h中,且第一观测组件580的一部分位于内部空间620i内。换句话说,第一观测组件580可局部位于箱体620中。
95.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在含有杂质,例如污染物或生物排泄物等的水域,特别是养殖场水域中进行观测时,可利用过滤部过滤进入箱体中的水,使箱体中呈现较为清澈的环境,借此可有助于进行观察。
96.图7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观察装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水下观察装置700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其中水下观察装置700的箱体720也包括第一透明部562,而第一观测组件580能通过第一透明部562而观察到第一透明部562上的目标。以下仅叙述水下观察装置700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相同特征不再重复叙述。
97.有别于前述水下观察装置500与600,水下观察装置700可以没有任何管线569a与569b,其中水下观察装置700所包括的第一过滤部750可以设置于箱体720,而第一过滤部750可以设置于第一透明部562以外的箱体720其他部分。例如,第一过滤部750可连接箱体720的侧壁或底部。以图7为例,第一过滤部750可以内嵌于箱体720的侧壁,并能过滤进入内部空间720i的流体(例如水)。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过滤部750也可以设置于第一透明部562。其次,水下观察装置700也可包括管线569a与569b。所以,水下观察装置700的设计不以图7为限。
9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下观察装置设置有过滤部,可通过不同的过滤机制,在箱体入水时过滤进入箱体的水中的杂质,而使箱体中呈现较
为清澈的水质环境,借此可提升观察品质及摄影条件。
9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下观察装置通过增设的孔洞及/或管线,使得箱体入水时可更顺利排出箱体中的气体,如此可提升箱体入水速度,而可简单且快速地进行观察。此外,这些管线有利于依现场施工操作的需求,以清水、透明气体或两者兼具来充满箱体以提供清澈的观察品质及摄影条件。
100.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下观察装置通过诱导装置吸引欲观察的目标,使得观察者及/或观测组件可更容易锁定目标进行观测,借此可提升观察效率。
10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熟悉此技艺者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各种改变、替换、以及变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