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天窗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08 11:4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天窗领域,尤其涉及车辆天窗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天窗机构安装于汽车车顶,能够有地使车内空气与外界连通,从而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为车主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体验。
3.汽车天窗机构一般包括天窗盖板、驱动装置及经由驱动装置驱动而使天窗盖板关闭、起翘及开启的天窗运动装置。
4.cn201320129031.8中,所述前滑动件的滑动通过所述细长连杆传递给所述后滑动件,尽管设置了五个包覆在所述细长连杆上的所述小滑动件以抑制细长连杆在左右方向平面以外方向的摆动或晃动,确保上述运动传递的准确性,但所述细长连杆在左右方向平面内的刚性较低,从而使得该运动机构整体运行稳定性较低。
5.虽然专利cn201320129031.8中的天窗导向联动装置能够实现天窗盖板的关闭、起翘及开启,但由于现有的天窗导向联动装置的尺寸较大,且主连杆装置上又必须包覆塑料以形成相应轨道,因此,生产该零件时,注塑模具尺寸必然偏大,这会造成其制造成本较高。
6.此外,现有天窗导向联动装置的各部件安装的紧固性也十分重要,只有各部件安装紧固,才能够有效保证天窗导向联动装置带动天窗打开、关闭和翘起时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车辆天窗运动装置,其中位于所述主导轨后端的安装座安装紧固,不容易晃动和脱落,所述车辆天窗运动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车辆天窗运动装置,其中所述车辆天窗运动装置能够较好地完成天窗盖板的关闭、起翘以及开启功能。
9.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天窗运动装置,其包括:
10.一导轨组件,其中所述导轨组件包括一主导轨和一提升导轨,其中所述提升导轨具有一低端和高于所述低端的一高端,其中所述主导轨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其中所述主导轨在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形成一主滑道,其中所述提升导轨在所述低端和所述高端之间形成一弧形引导滑道,其中所述主导轨被对接于所述提升导轨的所述高端,以使所述主滑道与在所述提升导轨的所述高端的所述弧形引导滑道连通,从而形成一运动滑道;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驱动滑块,其中所述驱动滑块被设置能够被驱动而在所述主滑道的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滑动;一带动连杆,其中所述带动连杆被可摆动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滑块;一主承载架,其中所述主承载架包括一承载主体,用于连接和支撑车辆的天窗盖板,所述承载主体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带动连杆的前端部,其中所述承载主体被与所述导轨组件同向地设置,其中所述承载主体在靠近所述前端的至少一侧设有至少一滑脚,其中所述滑脚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运动滑道,其中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处
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滑脚处在所述提升导轨的所述低端;一联动机构,其中所述联动机构被可联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滑块,其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锁止组件和一联动组件,其中所述联动组件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锁止组件,并且所述锁止组件和所述联动组件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主滑道中,且所述锁止组件锁止时可滑离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滑块;和一后起翘机构,其中所述后起翘机构包括一枢转组件、一连接组件、一滑动支撑件和一阻挡件,其中所述枢转组件包括一安装座和一枢转臂,其中所述主导轨具有自所述前端延伸至所述后端的一底壁、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一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预定距离且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一第二侧壁,所述主导轨后端形成贯通该端部和所述底壁的一安装口,所述安装座被卡接于所述安装口,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且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后方,以阻挡所述安装座向后移动以防脱,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具有一连接部和一施力部,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连接部被连接于所述联动组件的另一端,所述枢转臂具有一支撑部、一受力部以及一轴转部,所述枢转臂的所述支撑部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支撑件,所述承载主体的后端部被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滑动支撑件,所述枢转臂的所述轴转部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受力部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施力部,在所述联动组件连同所述锁止组件被所述驱动滑块驱动而朝向所述主导轨的所述后端滑动时,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施力部施力于所述枢转臂的所述受力部,以使所述承载主体的后端部随同所述枢转臂摆动而提升至预定高度,其中所述驱动滑块被驱动而朝向所述主导轨的所述后端滑动时,所述承载主体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能够同步地提升。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导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向延伸形成分别对应形成一卡接块和一卡接槽,所述安装座具有一第一外侧壁和一第二外侧壁,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外侧壁和所述第二外侧壁相背延伸分别对应形成一被卡块和一被卡槽,所述安装座伸入所述安装口后,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被卡槽,所述被卡块卡接于所述卡接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导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至少一个内壁形成一缺口和靠近所述缺口翘起的一弹性卡扣,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外侧壁和所述第二外侧壁中至少一个对应形成有一凸出杆,所述安装座伸入所述安装口后,所述安装座抵接所述底壁,且所述凸出杆的侧壁抵接所述弹性卡扣的翘起端,所述阻挡件形成为所述弹性卡扣。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导轨具有一底壁,其中所述底壁设有一锁口,其中所述驱动滑块设有一联动销,其中所述锁止组件包括一锁止滑块和一迫压构件,其中所述锁止滑块以被可滑动地压紧于所述导轨组件的所述底壁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迫压构件,其中所述锁止滑块被连接于所述联动组件,其中所述锁止滑块被设有一止动滑槽,其中所述联动销被可滑出地插入所述止动滑槽,其中在所述驱动滑块被驱动朝向所述主导轨的所述后端滑动预定距离后,所述锁止滑块被所述迫压构件下压至所述锁口,且所述联动销滑出所述止动滑槽,并与所述锁止滑块分离。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迫压构件为一弹簧,所述迫压构件具有一套接部和一施压部,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一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设有一套接台,所述迫压构件的所述套接部被套接于所述套接台,所述施压部被固定于所述锁止滑块,所述锁止滑块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迫压构件的所述施压部穿过所述连接孔,其中所述锁止滑块的前端部
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前端部,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连接部被可联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后端部,所述第一联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形成有突出的第一接触滑脚。
1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前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后端,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后端被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连接部,以使得所述连接组件能够随着所述第一联动杆的滑动而联动,所述第二联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形成有突出的第二接触滑脚。
1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枢转连杆和一导向连杆,所述枢转连杆的后端部形成所述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枢转臂的所述受力部,其中所述枢转连杆以能够被推动而摆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导向连杆,其中所述导向连杆被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组件,所述导向连杆的顶部和底部形成有突出的导向接触滑脚。
1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导向连杆的中部的侧壁形成一弧形限位槽,所述导向连杆的后部的侧壁形成一弧形导向槽,所述枢转连杆的前端部形成一可动滑脚,所述可动滑脚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主导轨,所述枢转连杆的中部的内侧壁上形成一导向销,所述导向销被可滑动地卡入所述弧形导向槽,所述导向连杆的前端部形成所述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被连接于所述联动组件的后端部。
1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后端部形成有一第一滑动轴和一第一限位卡槽,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前端部形成有一腰形连接孔和一限位卡块,所述第二联动杆前端部的所述腰形连接孔内穿设有所述第一滑动轴,且该端部的所述限位卡块在安装在第一限位卡槽内。
1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导向连杆的前端部形成有一导向滑动轴和一导向限位卡槽,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后端部形成有一腰形连接孔和一限位卡块,所述第二联动杆后端部的所述腰形连接孔内穿设有所述导向滑动轴,且该端部的所述限位卡块在安装在导向限位卡槽内。
附图说明
2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天窗运动装置上装有一天窗盖板且天窗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21.图2a至图2c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天窗运动装置部分结构在天窗盖板关闭、起翘和打开状态状态下的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天窗运动装置的所述导轨组件的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天窗运动装置的所述主导轨的示意图。
24.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窗运动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25.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窗运动装置的驱动机构、带动连杆和部分联动机构的示意图。
26.图7a和图7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窗运动装置的带动连杆在不同侧面的示意图。
27.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窗运动装置的主承载架的示意图。
28.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窗运动装置锁止组件和所述第一联动杆的示意图。
29.图10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锁止滑块的示意图。
30.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窗运动装置的联动机构和后翘起机构的示意图。
31.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窗运动装置的后起翘机构的示意图。
32.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窗运动装置的后起翘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33.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主导轨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说明:
39.900:天窗盖板;
40.10:导轨组件,11:主导轨,111:底壁,11101:锁口,11102:安装口,112:第一侧壁,1121:卡接槽,11201:缺口,1122:弹性卡扣,113:第二侧壁,1131:卡接块,114:分轨壁,115:阻挡壁,1101:前端,1102:后端,1103:主滑道,1103a:上滑道,1103b:下滑道,12:提升导轨,1201:低端,1202:高端,1203:弧形引导滑道;
41.20:驱动机构,21:驱动滑块,201:内侧面,202:外侧面,211:前端部,212:后端部,213:导向槽,2131:平直槽部,2132:小弧形部,2133:大弧形部,214:联动销,215:导向脚,216:降噪滑脚,22:传动件;
42.30:带动连杆,31:引导脚,301:外向面,302:内向面,32:连接件,33:滑动脚;
43.40:主承载架,41:承载主体,4101:对接孔,4102:第一侧面,4103:第二侧面, 42:滑脚,43:单边轨;
44.50:联动机构,51:锁止组件,511:锁止滑块,51101:止动弧槽,51102:连接孔,512:迫压构件,5121:套接部,5122:施压部,52:联动组件,521:第一联动杆, 5211,第一接触滑脚,5212:第一滑动轴,5213:第一限位卡槽,522:第二联动杆, 5221:第二接触滑脚,5222:限位卡块,5223:腰形连接孔,52101:套接台;
45.60:后起翘机构,61:枢转组件,611:枢转臂,6111:支撑部,6112:受力部, 6113:轴转部,612:安装座,6121:第一外侧壁,61211:被卡槽,6122:第二外侧壁, 61221:被卡块,61222:凸出杆,62:连接组件,6201:连接部,6202施力部,621:枢转连杆,62101:可动滑脚,62102:导向销,622:导向连杆,62201:导向接触滑脚, 62202:弧形导向槽,62203:导向滑动轴,62204:导向限位卡槽,63:滑动支撑件, 631:主体部,63101:滑口,632:限位脚。
具体实施方式
46.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4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
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图18,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车辆天窗运动装置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车辆天窗运动装置包括一导轨组件10、一驱动机构20、一带动连杆30、一主承载架40、一联动机构50和一后起翘机构60。
49.参考3至图4,所述导轨组件10包括一主导轨11和至少一提升导轨12。所述主导轨11具有一前端1101和一后端1102。所述主导轨11在所述前端1101和所述后端1102 之间形成至少一主滑道1103。
50.所述提升导轨12具有一低端1201和一高端1202。所述提升导轨12在所述低端1201 和所述高端1202之前形成一弧形引导滑道1203。所述提升导轨12的所述高端1202被对接于所述主导轨11,并且所述主滑道1103和所述弧形引导滑道1203对接,以形成一运动滑道。
51.所述主导轨11具有自所述前端1101延伸至所述后端1102的一底壁111、自所述底壁111向上延伸的一第一侧壁112和与所述第一侧壁112间隔预定距离且自所述底壁111向上延伸的一第二侧壁113,以在所述第一侧壁112和所述第二侧壁113之间形成所述主滑道1103。
52.所述前端1101和所述后端1102之间的所述导轨组件10的第一侧壁112和所述第二侧壁113分别相向延伸的一分轨壁114。所述第一侧壁112的顶部和所述第二侧壁113 的顶部分别相向延伸而形成一阻挡壁115,以在所述阻挡壁115、所述分轨壁114以及所述阻挡壁115之间形成多个主滑道1103。
53.优选地,在所述阻挡壁115、所述分轨壁114以及所述阻挡壁115之间自上而下地分别形成一上滑道1103a以及一下滑道1103b。
54.更优选地,所述导轨组件10的所述底壁111上在所述前端1101和所述后端1102 之间一个预定的位置形成与所述主滑道1103连通的一锁口11101。
55.更优选地,所述主导轨11后端形成一安装口11102,所述主导轨11的所述第一侧壁112和所述第二侧壁113相向延伸形成分别对应形成一卡接块1131和一卡接槽1121。
56.具体地,所述卡接槽1121的槽底壁可形成在所述上滑道1103a,槽侧壁形成在所述阻挡壁115和所述分轨壁114。所述卡接块1131可由所述第二侧壁113向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12的方向延伸形成。
57.所述主导轨11的所述第一侧壁112和所述第二侧壁113中至少一个内壁形成一缺口11201和靠近所述缺口11201翘起的一弹性卡扣1122作为阻挡件。
58.参考图5和图6,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一驱动滑块21和设置于所述驱动滑块21 上的至少一传动件22。所述传动件22被设置能够被可驱动地连接于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以为一电机。所述驱动滑块21被所述传动件22传动后,能够沿着所述主滑道1103滑动。
59.所述驱动滑块21具有一内侧面201和与所述内侧面201相对的一外侧面202。所述驱动滑块21具有朝向所述前端1101的一前端部211和与所述前端部211相对的一后端部212。
60.所述驱动滑块21上形成一导向槽213。所述导向槽213具有靠近所述后端部212 的平直槽部2131、略高于所述平直槽部2131的小弧形部2132以及高于所述小弧形部 2132的大弧形部2133。
61.所述驱动滑块21的所述内侧面201设有一联动销214。所述联动机构50被可联动地
连接于所述联动销214,以在所述联动机构50与所述联动销214联动时,所述联动机构50在所述主滑道1103中滑动。
62.更优选地,所述驱动滑块21的所述外侧面202设有至少一导向脚215,其中所述导向脚215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滑道1103a中,并在被驱动后能够在所述上滑道 1103a中来回滑动。所述导向脚215可以是自所述驱动滑块21的所述外侧面202一体向外延伸而形成。所述导向脚215也可以被实施为包裹在所述驱动滑块21上的塑料件形成。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63.同样作为优选地,所述驱动滑块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降噪滑脚216,以当所述驱动滑块21在所述主滑道1103中滑动时,减少所述驱动滑块21与所述导轨组件10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所述驱动滑块21与所述导轨组件10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减少噪音。
64.参考图7a至7b,所述带动连杆30具有与所述驱动滑块21的所述内侧面201相对的一外向面301和与所述外向面301相对的一内向面302。
65.所述带动连杆30设有一引导脚31,其中所述引导脚31凸出所述外向面301,并且所述引导脚31被可滑动地卡入所述导向槽213中。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引导脚31可以是自所述带动连杆30的所述外向面301一体向外延伸而形成。所述引导脚31也可以被实施为包裹在所述带动连杆30上的塑料件形成。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66.所述带动连杆30的所述内向面302设有一连接件32。同样地,所述连接件32可以是自所述带动连杆30的所述内向面302一体向外延伸而形成。所述连接件32也可以被实施为包裹在所述带动连杆30上的塑料件形成。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67.所述带动连杆30的后端部设有一滑动脚33,其中所述滑动脚33被可滑动地限位于所述主滑道1103,以在所述带动连杆30被所述驱动滑块21驱动而滑动时,所述滑动脚33始终被限位于所述主滑道1103。
68.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带动连杆30将所述天窗盖板900的前部重量部分由所述滑动脚33承担,而不仅仅是将天窗盖板900的前部重量完全由所述引导脚31承担,这样就降低了所述引导脚31与所述驱动滑块21的所述导向槽213之间的压力,从而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也最终降低了所述驱动滑块21所需的驱动力。
69.参考图8,所述主承载架40包括一承载主体41,用于连接和支撑车辆的天窗盖板 900。所述承载主体41被与所述导轨组件10同向地设置。
70.所述承载主体41在靠近前端的至少一侧设有至少一滑脚42。所述滑脚42自所述承载主体41朝侧面延伸。优选地,所述承载主体4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滑脚42。两所述滑脚42分别被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运动滑道中。
71.所述承载主体41的前部设有一对接孔4101。所述承载主体41具有与所述带动连杆30的所述内向面302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面4102和与所述第一侧面4102相对的一第二侧面4103。所述带动连杆30的所述连接件32被设置自所述第一侧面4102可转动地穿入所述对接孔4101。
72.更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主体41的所述第二侧面4103设有一单边轨43。
73.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承载主体41上的所述对接孔4101与所述带动连杆30的所述连接件32连接,因此,当所述带动连杆30被所述驱动滑块21驱动而沿着所述主导轨11自所述前端1101向所述后端1102滑动时,所述主承载架40拖着所述天窗盖板 900一起在所述
运动滑道中运动。
74.参考图9至图10,所述联动机构50包括一锁止组件51和一联动组件52。所述锁止组件51包括一锁止滑块511和一迫压构件512,所述锁止滑块511以被可滑动地压紧于所述导轨组件10的所述底壁111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迫压构件512,以在所述锁止滑块511被驱动后,所述锁止滑块511能够贴紧所述底壁111在所述主滑道1103中滑动。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滑块511能够贴紧所述底壁111在所述主滑道1103的所述下滑道1103b中滑动。
75.所述驱动滑块21的所述联动销214可滑离地连接于所述锁止滑块511。在所述锁止滑块511未与所述联动销214脱离时,所述锁止滑块511能够被所述驱动滑块21的所述联动销214带动而在所述主滑道1103中滑动;而在所述锁止滑块511与所述联动销214脱离时,所述锁止滑块511与所述驱动滑块21的所述联动销214之间终止联动。
76.所述联动组件52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锁止滑块511。所述锁止滑块511被安装于所述主滑道1103。优选地,所述锁止滑块511被安装于所述主滑道1103的所述下滑道 1103b。
77.所述锁止滑块511设有一止动弧槽51101。所述驱动机构20的所述联动销214被设置插入所述止动弧槽51101,以在所述驱动滑块21被驱动而沿着所述主滑道1103滑动时,所述锁止滑块511被位于所述止动弧槽51101的所述联动销214带动而沿着所述主滑道1103滑动。
78.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900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带动连杆30上的所述引导脚31位于所述导向槽213的所述平直槽部2131,与此同时,所述主承载架 40的所述滑脚42位于所述提升导轨12的所述低端1201,且保持在所述弧形引导滑道 1203中。此外,所述驱动滑块21的所述联动销214插入所述止动弧槽51101,且位于所述止动弧槽51101的前部,以当所述驱动滑块21被所述传动件22带动而沿着所述主滑道1103朝向所述后端1102滑动时,所述锁止滑块511能够被推动而联动。
79.参考图11至图15,所述后起翘机构60包括一枢转组件61、一连接组件62和一滑动支撑件63。
80.所述主承载架40的所述承载主体41的后端部被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滑动支撑件63。
81.所述连接组件62具有一连接部6201和一施力部6202。所述连接组件62的所述连接部6201被连接于所述联动组件52的另一端。
82.所述枢转组件61包括一枢转臂611和一安装座612。所述枢转臂611具有一支撑部6111、一受力部6112以及一轴转部6113。所述枢转臂611的所述支撑部6111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支撑件63。所述枢转臂611的所述轴转部6113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安装座612。所述安装座612被卡接于所述导轨组件10。所述受力部6112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62的所述施力部6202。在所述受力部6112被驱动摆动时,所述支撑部6111也绕着所述安装座612上下摆动,以带动支撑于所述滑动支撑件63的所述承载主体41上下升降,进而实现被固定于所述承载主体41上的所述天窗盖板900 的后端的起翘和下沉。
83.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锁止滑块511被驱动自所述底壁111的所述前端1101向所述后端1102滑动预定距离后,所述锁止滑块511在所述迫压构件512的作用下被压入所述导轨组件10的所述底壁111上的所述锁口11101。随后,所述驱动滑块21被驱动而沿着所述主滑道
1103滑动时,由于所述锁止滑块511被锁止于所述锁口11101,因此,所述联动组件52无法随着所述驱动滑块21的滑动而联动。相应地,所述后起翘机构60 将保持在对应的起翘高度。而所述主承载架40的后端由于被所述后起翘机构60支撑,因此,被支撑在所述主承载架40上的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900也相应地能够保持在起翘后的高度。
8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组件62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组件10中。
85.所述连接组件62包括一枢转连杆621和一导向连杆622。所述枢转连杆621的后端部形成一销孔,其中所述销孔被一销钉穿过而使得所述枢转连杆621的后端被固定于所述枢转臂611的所述受力部6112。因此,所述枢转连杆621的后端部形成所述施力部6202。所述施力部6202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枢转臂611的所述受力部6112。
86.所述导向连杆622的后部的侧壁形成一弧形导向槽62202。所述枢转连杆621的前端部形成一可动滑脚62101。所述可动滑脚62101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主导轨。所述枢转连杆621的中部的内侧壁上形成一导向销62102。所述导向销62102被可滑动地卡入所述弧形导向槽62202。由此,节省材料,节约了成本。
87.进一步地,参考图18,所述导向连杆622的顶部和底部形成有凸出的导向接触滑脚 62201,以使所述导向连杆622在所述主滑道1103能稳定滑动、且噪音小。
88.所述导向连杆622的前端部形成所述连接部6201,其中所述连接部6201被连接于所述联动组件52的后端部。
89.所述滑动支撑件63具有一主体部631和自所述主体部631的顶部一体延伸的至少一限位脚632。所述限位脚632与所述主体部631的侧壁和底壁之间形成一滑口63101,其中所述承载主体41的所述单边轨43被限位于所述滑口63101,以防止所述承载主体 41在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晃动。
90.所述安装座612具有一第一外侧壁6121和一第二外侧壁6122,所述第一外侧壁 6121和第二外侧壁6122相背延伸分别对应形成一被卡槽61211和被卡块61221,所述安装座612伸入所述安装口11102,所述卡接块1131卡接于所述被卡槽61211,所述被卡块61221卡接于所述卡接槽1121。由此,限制了所述安装座612沿左右方向活动。
91.所述安装座612的所述第二外侧壁6122和所述第一外侧壁6121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一凸出杆61222。所述凸出杆61222的侧壁抵接所述主导轨11的所述弹性卡扣1122的自由端,以阻挡所述安装座612向后移动,以防止所述安装座612从所述主导轨11后方脱落。由此,沿所述前后方向,所述安装座612被限位在所述主导轨11的底壁111 和所述弹性卡扣之间,即限制了所述安装座612沿前后方向活动。由此,所述安装座612 沿前后左右方向的活动都受到了限制,被牢固地紧固。且所述安装座612伸入所述安装口11102时,所述弹性卡扣1122受压以向远离所述缺口11102的方向移动,以方便所述安装座612的安装。
92.优选地,参考图9、图11、图16至图18,所述联动组件52包括一第一联动杆521。所述锁止滑块511的前端部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杆521的前端部。所述连接组件62的所述连接部6201被可联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杆521的后端部。
93.优选地,所述迫压构件512被实施为一迫压弹簧,其中所述迫压构件512具有一套接部5121和一施压部5122。所述第一联动杆521设有一套接台52101。所述迫压构件 512的所述套接部5121被套接于所述套接台52101。所述施压部5122被固定于所述锁止滑块511。所述锁止滑块511设有一连接孔51102,供所述迫压构件512的所述施压部5122穿过。所述迫
压构件512的施压部5122被设置能够压紧所述联动机构50的所述锁止组件51贴紧所述导轨组件10的所述底壁111滑动,所述第一联动杆521的顶部和底部形成有突出的第一接触滑脚5211,以使所述第一联动杆521在所述主滑道1103 能稳定滑动、且噪音小。
94.优选地,为了提高所述车辆天窗运动装置的稳定性。所述联动组件52还包括一第二联动杆522。所述第二联动杆522的前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杆521的后端。所述第二联动杆522的后端被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62的所述连接部6201,以使得所述连接组件62能够随着所述第一联动杆521的滑动而联动。
9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动杆522的顶部和底部形成有突出的第二接触滑脚5221,以使所述第二联动杆522在所述主滑道1103能稳定滑动、且噪音小。
9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动杆521可通过其顶部和底部的第一接触滑脚5211在主滑道1103中独立稳定地滑动,所述第二联动杆522可通过其顶部和底部的第二接触滑脚5221在主滑道1103中独立稳定地滑动,所述导向连杆622可通过其顶部和底部的导向接触滑脚62201在主滑道1103中独立稳定地滑动。
9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动杆521的后端部一侧形成有凸出的第一滑动轴5212和第一限位卡槽5213,所述第一滑动轴5212和第一限位卡槽5213可以是自所述第一联动杆521的侧面一体向外延伸而形成,也可以被实施为包裹在所述第一联动杆521上的塑料件形成,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98.所述第二联动杆522的两端部各形成一个限位卡块5222和一个腰形连接孔5223。所述导向连杆622前端部即所述连接部6201一侧形成有凸出的导向滑动轴62203和导向限位卡槽62204,所述导向滑动轴62203和导向限位卡槽62204可以是自所述导向连杆622的侧面一体向外延伸而形成,也可以被实施为包裹在所述导向连杆622上的塑料件形成。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99.所述第一联动杆521后端部的所述第一滑动轴5212装入所述第二联动杆522前端部的腰形连接孔5223中,同时与该腰形连接孔5223同处一端的限位卡块5222可卡入所述第一联动杆521后端部的所述第一限位卡槽5213中。所述导向连杆622上的所述导向滑动轴62203装入所述第二联动杆522的后端部的腰形连接孔5223中,同时与该腰形连接孔5223同处一端的限位卡块5222可卡入所述导向连杆622前端部的所述导向限位卡槽62204中。
100.通过上述设置,所述第一联动杆521在主滑道1103中滑动时,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轴5212在与其相连接的所述腰形连接孔5223的有限接触滑动,所述第一联动杆521可带动所述第二联动杆522在主滑道1103中滑动,同时与该腰形连接孔5223同处一端的限位卡块5222一直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槽5213相接触,保证了所述第一滑动轴5212不会从与其相连的所述腰形连接孔5223中脱出。所述第二联动杆522在主滑道1103中滑动时,其另一端的所述腰形连接孔5223中,与其相连接的所述导向滑动轴62203也在其中做有限接触滑动,这也同样带动所述导向连杆622在主滑道1103中滑动,同时与该腰形连接孔5223同处一端的限位卡块5222一直与所述导向限位卡槽62204相接触,保证了所述导向滑动轴62203不会从与其相连的所述腰形连接孔5223中脱出。上述过程即所述第一联动杆521在主滑道1103中滑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联动杆522在主滑道1103中滑动并通过所述第二联动杆522带动所述导向连杆622在主滑道1103中滑动的过程。该过程中,所述第一联动杆521、所述第二联动杆522和所述导向连杆622 都与导轨主滑道1103的上、下面稳定接触,滑动和传动稳定性都较
高。同时所述第一滑动轴5212和所述导向滑动轴62203与各自的腰形连接孔5223为滑动运动副关系,而不是转动运动副关系,不会导致上述传动发生卡滞失效故障。
101.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900需要被驱动而起翘时,所述驱动滑块21 被驱动而沿着主滑道1103向所述后端1102滑动预定距离,与此同时,所述带动连杆 30的所述引导脚31从所述平直槽部2131滑动至所述小弧形部2132,对应地,所述带动连杆30上的所述连接件32带动所述主承载架40从所述提升导轨12的所述低端1201 向所述高端1202滑动。此时,所述主承载架40带动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900的前端起翘。
102.与此同时,由于所述驱动滑块21被驱动而沿着主滑道1103向所述后端1102滑动,则位于所述止动弧槽51101中的所述联动销214一边朝向所述止动弧槽51101的开口滑动,一边推动所述锁止滑块511沿着所述后端1102滑动预定距离。
103.相应地,所述联动组件52将被带动而对所述枢转臂611的所述受力部6112施力。随后,所述枢转臂611受力摆动而使安装于所述支撑部6111的所述滑动支撑件63随同所述受力部6112转动至提升至另一预定高度,以使得安装于所述滑动支撑件63上的所述主承载架40带动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的后端一同提升。
104.通过这样的设计,所述天窗盖板900的前端和后端能够同步地起翘。
105.参考图1至图18,当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900需要被驱动而打开时,所述驱动滑块 21被驱动而沿着主滑道1103向所述后端1102继续滑动。所述带动连杆30的所述引导脚31从所述小弧形部2132滑动至所述大弧形部2133,对应地,所述带动连杆30上所述连接件32带动所述主承载架40从所述提升导轨12的所述高端1202滑动至所述主滑道1103中。此时,所述主承载架40带动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900的前端继续起翘。
106.与此同时,由于所述驱动滑块21被驱动而沿着主滑道1103向所述后端1102滑动,则位于所述止动弧槽51101中的所述联动销214一边朝向所述止动弧槽51101的开口滑动,一边推动所述锁止滑块511沿着所述后端1102滑动,直至所述锁止滑块511在所述迫压构件512的压力作用下压入所述底壁111上的所述锁口11101。相应地,所述止动弧槽51101中的所述联动销214与所述锁止滑块511分离。
107.随着所述驱动滑块21沿着主滑道1103被持续地朝向所述后端1102滑动,所述带动连杆30将被所述驱动滑块21带动而沿着所述主滑道1103向所述后端1102滑动,以带动所述主承载架40自所述前端1101向所述后端1102而沿着所述主滑道1103滑动,所述主承载架40的后部的所述单边轨43以保持在提升后的高度上沿着所述滑动支撑件 63滑动,直至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900被完全打开。
108.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驱动滑块21被驱动而自所述主导轨11的所述后端1102朝向所述前端1101滑动时,按照上述逆过程,进而能够使所述天窗盖板900得以回到最开始的关闭状态。
10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