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9 11:25: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衣物清洗干燥等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干衣机是应用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增加气流速度、扩展蒸发面积的方法,使衣物快速干燥的。现有的干衣机一般分为两类:直排型和冷凝型。直排型机器,热空气吹进筒内后经过衣物直接进入排气管,排到外界。冷凝型机器为内部空气在滚筒和风道内循环流动,首先,滚筒内放入要烘干的衣物后,加热器加热时产生的暖风供给到滚筒内,这样供给的暖风与滚筒的衣物接触而烘干衣物,这时,衣物烘干而产生的高温多湿的空气首先经过线屑过滤器,目的是为了除去这些空气中的异物质,之后经过涡轮风扇进入风道,引入冷凝器进行蒸汽冷凝和降温,变成低温低湿空气进入机器后部风道。再经过加热器被再次加热,经滚筒入风口进入滚筒内部。然而,发明人发现进入滚筒内部的送风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以对进入滚筒内部的送风进行调节。
4.具体地,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向所述筒体内部送风的进风结构,其中还包括进风遮挡装置,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后端面的内侧或者外侧,配置成受控地对进风结构进行遮挡,以改变所述进风结构的送风位置和/或送风面积。
5.可选地,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风罩,最内侧或最外侧的所述风罩相对于所述筒体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或者固定设置,其余每个所述风罩相对于所述筒体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且任意两个所述风罩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相对可转动地设置。
6.可选地,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风罩,最内侧或最外侧的所述风罩相对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或者固定设置,其余每个所述风罩相对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且任意两个所述风罩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相对可转动地设置。
7.可选地,每个所述风罩呈扇形;或者,
8.每个所述风罩具有沿所述筒体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9.每个所述风罩的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夹角为20
°
至50
°

10.每相邻两个所述风罩的大小相等或者不等。
11.可选地,每相邻两个所述风罩在发生最大相对转动后,两个所述风罩的相应边缘接触或者至少部分区域重叠;
12.每相邻两个所述风罩中,其中一个风罩带动另一所述风罩转动;最内侧或最外侧的所述风罩相对于所述筒体或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固定设置;
13.所述进风遮挡装置还包括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安装于与固定设置的所述风罩相对应的最外侧或最内侧的所述风罩。
14.可选地,所述进风结构的进风区域沿所述筒体的周向方向延伸;
15.所述进风结构为均布于所述筒体的后端面上的多个进风口;
16.所述筒体的周壁上或者所述筒体内侧的提升筋上设置有连通结构,所述连通结构用于通过流向所述筒体内的气流。
17.可选地,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包括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所述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的一个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相对于所述筒体或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或者固定设置;所述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的另一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相对于所述筒体或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的两个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相对可转动地设置。
18.可选地,所述筒体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带动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动作,以受控地对进风结构进行遮挡,进而改变所述进风结构的送风位置和/或送风面积;
19.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安装于所述筒体,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20.套轴,所述套轴具有套装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带动所述筒体转动,所述第二轴带动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动作;
21.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配置成受控地使所述第二轴单独转动,以及使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一轴同步转动。
22.可选地,所述进风结构沿所述筒体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进风区域;多个所述进风区域沿所述筒体的周向方向均布;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安装于所述筒体,且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包括多个遮挡部,每个所述遮挡部配置成受控地对一个所述进风区域进行遮挡,以增大或减小该所述进风区域的送风面积,进而改变所述进风结构的送风位置和/或送风面积;或者,
23.所述进风结构的进风区域沿所述筒体的周向方向布置,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安装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且所述进风遮挡装置包括沿所述筒体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遮挡部,每个所述遮挡部配置成受控地对两个所述遮挡部之间的空间进行遮挡,以增大或减小该所述空间的送风面积,进而改变所述进风结构的送风位置和/或送风面积。
24.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静止结构和上述任一种筒体组件,所述筒体组件的筒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静止结构。
25.本发明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由于筒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进风结构,还设置有进风遮挡装置,进风遮挡装置动作可改变进风结构的送风面积,进而可改变送风量,对进入滚筒内部的风量进行调节,实现风量控制提高衣物处理效果,例如干衣效果。或者,也可改变送风位置,例如在确定的送风面积的情况下决定送风结构中在那个地方导通在那个地方不导通,进而能够对筒体内的衣物进行合理处理。
2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
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7.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8.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筒体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29.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筒体组件的一个示意性使用状态图;
30.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筒体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31.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32.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性气流流动路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筒体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筒体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的筒体10和进风遮挡装置。筒体10的后端面设置有向筒体10内部送风的进风结构11。例如,进风结构11的进风区域沿筒体10的周向方向延伸,可延伸一周使首尾相接。进一步地,进风结构11为均布于筒体10的后端面上的多个进风口。可选地,进风口可为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条形等。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风结构11沿筒体1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进风区域,每个进风区域内均布有多个进风口。可选地,多个进风区域沿筒体10的周向方向均布。
34.进风遮挡装置设置于筒体10的后端面的内侧或者外侧,配置成受控地对进风结构11进行遮挡,以改变进风结构11的送风位置和/或送风面积。
35.本发明实施例的筒体组件中,由于筒体10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进风结构11,还设置有进风遮挡装置,进风遮挡装置动作可改变进风结构11的送风面积,进而可改变送风量,对进入滚筒内部的风量进行调节,实现风量控制提高衣物处理效果,例如适应不同种类或类型的衣物进行干燥,提高干衣效果等。或者,也可改变送风位置,例如在确定的送风面积的情况下决定送风结构中在那个地方导通在那个地方不导通,进而能够对筒体10内的衣物进行合理处理。
3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进风遮挡装置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风罩21,最内侧或最外侧的风罩21相对于筒体10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或者固定设置,其余每个风罩21相对于筒体10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且任意两个风罩21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相对可转动地设置。
37.也就是说,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一个风罩21固定设置于筒体10,其余风罩21均可转动地设置,需要调节风量时,转动相应的风罩21。进一步地,每相邻两个风罩21在发生最大相对转动后,两个风罩21的相应边缘接触或者至少部分区域重叠,也就是说,风罩21能够进行连续遮盖,以根据需求控制风量。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风罩21在发生最大相对转动后,两个风罩21的相应边缘之间间隔设置。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有的风罩21均可转动地安装于筒体10上,相对于筒体10能够对风罩21遮盖的起始位置进行调整。
3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风罩21具有沿筒体10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适应筒体10的结构。例如每个风罩21呈扇形。每个风罩21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的夹角为20
°
至50
°
,例如30
°
。为了适应不同的送风控制需求,每相邻两个风罩21的大小可被设计成相等或者不等。
3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风罩21中,其中一个风罩21带动另一风罩21转动。最内侧或最外侧的风罩21相对于筒体10固定设置。进风遮挡装置还包括驱动臂26,驱动臂26安装于与固定设置的风罩21相对应的最外侧或最内侧的风罩21。筒体10的后端面也可被称为筒体10的底壁。驱动臂26带动风罩21相对于筒体10转动,实现覆盖筒体10后端面积的变化,即通过改变覆盖筒体10底壁面积的大小来实现进入筒体10内不同区域的风量控制。
4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风遮挡装置为整体柔性结构,如包括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的一个从筒体10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相对于筒体10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或者固定设置。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的另一从筒体10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相对于筒体10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的两个从筒体10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相对可转动地设置。通过设置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可使进风遮挡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进一步地,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的一个从筒体10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固定于筒体10,另一筒体10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上设置有驱动臂26。
4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筒体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配置成带动进风遮挡装置动作,以受控地对进风结构11进行遮挡,进而改变进风结构11的送风位置和/或送风面积。
42.为了使筒体10驱动和进风遮挡装置驱动共用同一驱动电机。进风遮挡装置安装于筒体10,且驱动装置包括套轴28和离合机构29。套轴28具有套装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带动筒体10转动,第二轴带动进风遮挡装置动作。优选地,第一轴可设置于第二轴的内部,进风遮挡装置设置于筒体10的后侧。离合机构29配置成受控地使第二轴单独转动,以及使第二轴和第一轴同步转动。衣物处理装置可具有电机30,电机30用于驱动第二轴。当需要筒体10进行转动时,电机30带动第二轴旋转,第二轴通过离合机构29带动第一轴转动,使第二轴和第一轴同步转动。当需要调整送风时,离合机构29使第二轴单独转动,此时进风遮挡装置动作,筒体10不动,进风遮挡装置动作能够调整送风。进一步地,离合机构29可以为电磁离合机构或机械离合机构。
4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结构11沿筒体1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进风区域。进风遮挡装置安装于筒体10,且进风遮挡装置包括多个遮挡部,每个遮挡部配置成受控地对一个进风区域进行遮挡,以增大或减小该进风区域的送风面积,进而改变进风结构11的送风位置和/或送风面积。每个遮挡部可包括多个折叠且相对可转动设置的风罩,或者每个遮挡部为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
4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遮挡装置可安装于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例如,进风遮挡装置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风罩21,最内侧或最外侧的风罩21相对于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或者固定设置,其余每个风罩21相对于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且任意两个风罩21绕筒体10
的中心轴线相对可转动地设置。还例如,进风遮挡装置包括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的一个从筒体10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或者固定设置。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的另一从筒体10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柔性罩或可折叠风罩22的两个从筒体10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的边缘绕筒体10的中心轴线相对可转动地设置。
4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结构11的进风区域沿筒体10的周向方向布置,进风遮挡装置安装于衣物处理装置的静止结构,且进风遮挡装置包括沿筒体1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遮挡部,每个遮挡部配置成受控地对两个遮挡部之间的空间进行遮挡,以增大或减小该空间的送风面积,进而改变进风结构11的送风位置和/或送风面积。
4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筒体10的周壁上或者筒体10内侧的提升筋13上设置有连通结构,连通结构用于通过流向筒体10内的气流。衣物处理装置的送风系统可向进风结构11和连通结构同时送风,以使气流进入筒体10内进行干衣。筒体10内侧的提升筋13也可被称为拨片、拨叶。
47.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静止结构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筒体组件,筒体组件的筒体10可转动地安装于静止结构。静止结构可包括壳体41和设置于壳体41内的支架等。进一步地,衣物处理装置优选为干衣机。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送风系统,送风系统包括加热单元51、冷却单元52和风机53,风机53促使气流从筒体10的前端流出,后依次流过冷却单元52和加热单元51,然后通过进风结构11或者通过进风结构11和连通结构进入筒体10内。为了防止漏风,衣物处理装置内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密封结构54。密封结构可为密封垫。
48.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