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建筑垃圾分类池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11:11: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分类池。


背景技术:

2.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3.由于建筑垃圾中含有木材、金属、塑料等可再利用资源,因此为了节省资源通常都会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后存储,考虑到不影响地面空间以及施工规范要求,常规存储方式是在地面开挖出坑槽,再将分类后的垃圾分别倒入各个坑槽中。
4.但是这种挖坑存放的方式由于坑槽是事先挖好,容量固定,容易造成某一种类的建筑垃圾的存放区域不足,另一种类的建筑垃圾只占据少量区域的情况,导致空间无法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建筑垃圾分类存放空间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分类池。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分类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垃圾分类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用于分隔建筑垃圾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吊环,所述吊环内插接有承托杆,所述承托杆支撑在池体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在承托杆的作用下支撑在池体内,隔板将池体内分隔成不同的区域来存放不同的建筑垃圾,操作者可移动隔板来调整分隔区域的容量,使得建筑垃圾可被容纳在对应的区域中,提升了池体内空间利用的充分性。
9.可选的,所述承托杆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穿设有钉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顶杆埋入池体周边的土体内,将承托杆固定,利于稳定隔板的位置。
11.可选的,所述隔板底端在相背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池体底部相抵。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利于增加隔板底端支撑的稳定性,减小隔板产生倾斜。
13.可选的,所述池体上铺设有防水布。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布将池体罩住,减小了建筑垃圾在刮风或降雨天气时产生扬尘或浊流的可能,保护了周边环境。
15.可选的,所述池体的一端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转动连接有辊筒,所述防水布的一端连接在辊筒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筒用于收卷和释放防水布,利于防水布的收纳和实用。
17.可选的,所述辊筒的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基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另一端固定有手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手轮带动转轴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传动驱动辊筒转动,方便了对防水布的收卷和释放,省时省力。
19.可选的,所述池体上架设有用于顶起防水布的支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布被顶起后呈拱形,在降雨天气利于使落在防水布上的雨水向四周滑落,减少雨水在防水布上的淤积;利用支架将防水布撑起,将防水布与建筑垃圾分离,起到了对防水布的保护作用。
21.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支座和横杆,所述支座设有两个并分布在池体的两侧,两个所述支座上均设有伸缩套,两个所述伸缩套内均滑动连接有立杆,两个所述立杆上端与横杆相连,所述伸缩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端部穿进伸缩套内并与立杆相抵。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根据建筑垃圾堆积后顶部的高度来调整横杆的高度,使得防水布保持与建筑垃圾一定间距,满足了对不同情况的需求。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隔板在承托杆的作用下支撑在池体内,隔板将池体内分隔成不同的区域来存放不同的建筑垃圾,操作者可移动隔板来调整分隔区域的容量,使得建筑垃圾可被容纳在对应的区域中,提升了池体内空间利用的充分性;
25.2.防水布将池体罩住,减小了建筑垃圾在刮风或降雨天气时产生扬尘或浊流的可能,保护了周边环境;操作者可根据建筑垃圾堆积后顶部的高度来调整横杆的高度,使得防水布保持与建筑垃圾一定间距,满足了对不同情况的需求。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29.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池体;11、隔板;12、吊环;13、承托杆;14、套筒;15、钉杆;16、限位板;2、防水布;21、基座;22、辊筒;221、第一锥齿轮;23、转轴;24、第二锥齿轮;25、手轮;3、支架;31、支座;32、伸缩套;321、调节螺钉;33、立杆;34、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垃圾分类池。如图1,建筑垃圾分类池包括池体1,池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分隔建筑垃圾的隔板11,隔板11的数量可根据建筑垃圾的种类来确定,隔板11底端设有两组限位板16,每组限位板16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布在隔板11相背的两侧,每组限位板16均同时与池体1底部以及池体1内壁抵接,起到了对隔板11的支撑作用。
33.如图2,隔板11顶端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吊环12,吊环12内插接有承托杆13,承托杆13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池体1的两侧,将隔板11顶端吊住。
34.承托杆13的两端均设有套筒14,套筒14内穿设有钉杆15,钉杆15插入土体内,将承托杆13固定住。
35.如图1和图2,池体1上的一端设有基座21,基座21上转动连接有水平的辊筒22,辊筒22上缠绕有防水布2且防水布2的头端与辊筒22相连;操作者可拉动防水布2从辊筒22上展开并覆盖在池体1上,将池体1内的建筑垃圾罩住,以免建筑垃圾在风吹下产生扬尘,或是下雨时产生浊流而污染周边环境。
36.如图2和图3,辊筒22的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21,基座21在对应的第一锥齿轮221位置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转轴23,转轴23下端同轴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2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4,转轴23上端固定有手轮25;操作者转动手轮25带动转轴23转动,转轴23带动第二锥齿轮24转动,第二锥齿轮24驱动第一锥齿轮221转动,第一锥齿轮221带动辊筒22转动,方便了对防水布2的收卷或展开。
37.如图2和图4,池体1上设有用于将防水布2顶起的支架3,支架3包括两个支座31,两个支座31分别支撑在池体1的两侧,且两个支座31上均竖直设有伸缩套32,两个伸缩套32内均滑动连接有立杆33,两个立杆33远离伸缩套32的一端共同连接有横杆34,伸缩套3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321,调节螺钉321垂直穿进伸缩套32内并与立杆33抵接。操作者可自由移动立杆33来调整横杆34的高度位置,调整好后拧紧调节螺钉321将立杆33固定。
38.在堆积建筑垃圾过多时,建筑垃圾会冒出池体1外,操作者可根据建筑垃圾的堆积高度来移动立杆33,调整横杆34高度,使得防水布2高于建筑垃圾,减小了防水布2与建筑垃圾接触而被磨损、刮坏的可能,起到了对防水布2保护的作用,同时在降雨天气时,由于防水布2被横杆34顶起,使得防水布2整体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状态,利于雨水的下滑,减少了雨水在防水布2上的滞留,便于后期收纳。
39.本技术实施例实施原理为:建筑垃圾分类倒在池体1内,操作者可根据建筑垃圾的量来调整隔板11的位置,将建筑垃圾倒在对应的池体1区域中,提高了池体1空间的利用率,方便灵活。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