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喷射混合双舱瓶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09:21: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双舱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喷射混合双舱瓶。


背景技术:

2.双舱混合瓶是先将两种成分分别密封在两个独立的舱体内,使用时将两个舱体打开连通,让两种成分混合后再使用的一种容器瓶。传统的双舱混合瓶都是采用自然混合的方式,即打通两个舱体,让两种成分自然混合。整个混合过程比较平淡,没有视觉上的冲击效果,且要不停摇晃瓶子才能充分混合,不能满足时尚且操作简单的需求。
3.经检索,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221183157.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内瓶体、双舱瓶以及双舱包装容器,所述内瓶体包括:内瓶主体;连通管道,设置在所述内瓶主体的内部,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内瓶主体的容置空腔相间隔。所述双舱瓶包括:外瓶体;所述内瓶体内部的容置空腔为第一容置舱,所述内瓶体的外部与所述外瓶体内部形成的洞腔为第二容置舱。所述第二容置舱包裹在所述第一容置舱的外侧,且容量大小相同。所述双舱包装容器还包括:封装盖,设置在所述双舱瓶的开口处;泵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封装盖上,所述泵压组件与所述双舱瓶内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可以在第一容置舱避光保存具有活性成分的洗发液,并且通过泵压组件将分开储存的两种洗发水同时泵出并进行混合,可以达到即混即用的效果。
4.但是该实用新型由于遮光过强,在将两种成分混合时不能观察到混合的过程,视觉观赏效果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将两种成分混合,视觉观赏效果好的一种多功能喷射混合双舱瓶。
6.一种多功能喷射混合双舱瓶,包括精华舱组件、瓶身、滴管;所述滴管与瓶身螺纹连接,所述精华舱组件包括舱体、第一弹簧、推杆、活塞、阀座、阀头、第二弹簧、封盖,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舱体、推杆相抵,所述活塞与推杆相连接,所述推杆底部设有挂耳、连接孔,所述舱体底部设有与挂耳相对应的槽孔,所述活塞与舱体活塞连接,所述阀座与舱体相连接,所述封盖与阀座相连接,所述阀座内部设有与阀头相对应的圆孔,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阀头、封盖相抵,所述封盖内部设有与瓶身相连通的小孔。
7.所述瓶身顶部扣合连接有上盖,所述滴管贯穿瓶身,所述滴管位于上盖下方。
8.所述瓶身为透明材质,所述舱体内部设有第一液体,所述瓶身内部设有第二液体,所述瓶身与滴管之间通过设有螺纹相螺纹连接。
9.所述活塞通过表面设有第三扣环与推杆扣合连接,所述阀座通过内侧设有第一扣环与舱体扣合连接,所述封盖通过表面设有第二扣环与阀座扣合连接。
10.所述封盖内部设有三个小孔,三个所述小孔在封盖内部圆周线性分布,所述挂耳位于推杆底部两侧,所述推杆贯穿舱体,所述连接孔横截面呈十字形。
11.所述瓶身底部设有与精华舱组件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精华舱组件位于瓶身底部,所述阀座通过表面设有第四扣环与瓶身扣合连接,所述阀座通过表面设有封水环与瓶身内壁密封连接。
12.所述瓶身下方卡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方形柱。
13.所述瓶身底部转动连接有旋盖,所述旋盖顶部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柱。
14.所述阀座与瓶身螺纹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视觉观赏性强且操作简单的混合双舱瓶,通过释放第一弹簧的弹力来驱动活塞,从而达到喷射混合的功能,将其中一种成分喷射到另一种成分的舱体里,实现快速主动混合,相较普通混合双舱瓶,本实用新型具有比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且混合充分,另外,相对于用压缩气体喷射方式的双仓混合瓶,本实用新型罐装工艺简单,且混合后没有气体残留在混合成分中。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精华舱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图6均为本实用新型精华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精华舱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爆炸示意图。
24.(1、精华舱组件;2、瓶身;3、滴管;4、上盖;5、底座;6、舱体;7、第一弹簧;8、推杆;9、活塞;10、阀座;11、阀头;12、第二弹簧;13、封盖;14、小孔;15、第三扣环;16、第一扣环;17、第二扣环;18、圆孔;19、连接孔;20、挂耳;21、槽孔;22、方形柱;23、第四扣环;24、封水环;25、第一液体;26、第二液体;27、旋盖)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26.实施例1:
27.一种多功能喷射混合双舱瓶,包括精华舱组件1、瓶身2、滴管3;所述滴管3与瓶身2螺纹连接,所述精华舱组件1包括舱体6、第一弹簧7、推杆8、活塞9、阀座10、阀头11、第二弹簧12、封盖13,所述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与舱体6、推杆8相抵,所述活塞9与推杆8相连接,所述推杆8底部设有挂耳20、连接孔19,所述舱体6底部设有与挂耳20相对应的槽孔21,所述活塞9与舱体6活塞9连接,所述阀座10与舱体6相连接,所述封盖13与阀座10相连接,所述阀座10内部设有与阀头11相对应的圆孔18,所述第二弹簧12两端分别与阀头11、封盖13相抵,所述封盖13内部设有与瓶身2相连通的小孔14。
28.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顶部扣合连接有上盖4,所述滴管3贯穿瓶身2,所述滴管3位于上盖4下方。
29.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为透明材质,所述舱体6内部设有第一液体25,所述瓶身2内
部设有第二液体26,所述瓶身2与滴管3之间通过设有螺纹相螺纹连接。
30.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9通过表面设有第三扣环15与推杆8扣合连接,所述阀座10通过内侧设有第一扣环16与舱体6扣合连接,所述封盖13通过表面设有第二扣环17与阀座10扣合连接。
31.本实用新型所述封盖13内部设有三个小孔14,三个所述小孔14在封盖13内部圆周线性分布,所述挂耳20位于推杆8底部两侧,所述推杆8贯穿舱体6,所述连接孔19横截面呈十字形。
32.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底部设有与精华舱组件1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精华舱组件1位于瓶身2底部,所述阀座10通过表面设有第四扣环23与瓶身2扣合连接,所述阀座10通过表面设有封水环24与瓶身2内壁密封连接。
33.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下方卡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顶部设有与连接孔19相对应的方形柱22。
34.实施例2:
35.一种多功能喷射混合双舱瓶,包括精华舱组件1、瓶身2、滴管3;所述滴管3与瓶身2螺纹连接,所述精华舱组件1包括舱体6、第一弹簧7、推杆8、活塞9、阀座10、阀头11、第二弹簧12、封盖13,所述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与舱体6、推杆8相抵,所述活塞9与推杆8相连接,所述推杆8底部设有挂耳20、连接孔19,所述舱体6底部设有与挂耳20相对应的槽孔21,所述活塞9与舱体6活塞9连接,所述阀座10与舱体6相连接,所述封盖13与阀座10相连接,所述阀座10内部设有与阀头11相对应的圆孔18,所述第二弹簧12两端分别与阀头11、封盖13相抵,所述封盖13内部设有与瓶身2相连通的小孔14。
36.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顶部扣合连接有上盖4,所述滴管3贯穿瓶身2,所述滴管3位于上盖4下方。
37.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为透明材质,所述舱体6内部设有第一液体25,所述瓶身2内部设有第二液体26,所述瓶身2与滴管3之间通过设有螺纹相螺纹连接。
38.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9通过表面设有第三扣环15与推杆8扣合连接,所述阀座10通过内侧设有第一扣环16与舱体6扣合连接,所述封盖13通过表面设有第二扣环17与阀座10扣合连接。
39.本实用新型所述封盖13内部设有三个小孔14,三个所述小孔14在封盖13内部圆周线性分布,所述挂耳20位于推杆8底部两侧,所述推杆8贯穿舱体6,所述连接孔19横截面呈十字形。
40.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底部设有与精华舱组件1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精华舱组件1位于瓶身2底部,所述阀座10通过表面设有第四扣环23与瓶身2扣合连接,所述阀座10通过表面设有封水环24与瓶身2内壁密封连接。
41.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底部转动连接有旋盖,所述旋盖顶部设有与连接孔19相对应的连接柱。
42.实施例3:
43.一种多功能喷射混合双舱瓶,包括精华舱组件1、瓶身2、滴管3;所述滴管3与瓶身2螺纹连接,所述精华舱组件1包括舱体6、第一弹簧7、推杆8、活塞9、阀座10、阀头11、第二弹簧12、封盖13,所述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与舱体6、推杆8相抵,所述活塞9与推杆8相连接,所
述推杆8底部设有挂耳20、连接孔19,所述舱体6底部设有与挂耳20相对应的槽孔21,所述活塞9与舱体6活塞9连接,所述阀座10与舱体6相连接,所述封盖13与阀座10相连接,所述阀座10内部设有与阀头11相对应的圆孔18,所述第二弹簧12两端分别与阀头11、封盖13相抵,所述封盖13内部设有与瓶身2相连通的小孔14。
44.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顶部扣合连接有上盖4,所述滴管3贯穿瓶身2,所述滴管3位于上盖4下方。
45.本实用新型所述瓶身2为透明材质,所述舱体6内部设有第一液体25,所述瓶身2内部设有第二液体26,所述瓶身2与滴管3之间通过设有螺纹相螺纹连接。
46.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9通过表面设有第三扣环15与推杆8扣合连接,所述阀座10通过内侧设有第一扣环16与舱体6扣合连接,所述封盖13通过表面设有第二扣环17与阀座10扣合连接。
47.本实用新型所述封盖13内部设有三个小孔14,三个所述小孔14在封盖13内部圆周线性分布,所述挂耳20位于推杆8底部两侧,所述推杆8贯穿舱体6,所述连接孔19横截面呈十字形。
48.本实用新型所述阀座10与瓶身2螺纹连接。
49.工作原理:
50.实施例1:如图2所示,将灌装好的瓶身2放在底座5上,并使得方形柱22插入连接孔19内,分别固定瓶身2和底座5,如图7所示,将底座5转动九十度,方形柱22带动推杆8转动,使得挂耳20旋转至槽孔21内,如图5所示,第一弹簧7推动推杆8上移,推杆8带动活塞9上移将第一液体25向上推动,第一液体25上移将阀头11上推使得第一液体25能够穿过圆孔18,并从小孔14进入冲入瓶身2与第二液体26混合,第一液体25与第二液体26混合的过程可透过瓶身2观察。
51.实施例2:如图8所示,将旋盖27转动九十度,旋盖27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通过连接孔19带动推杆8转动,使得挂耳20旋转至槽孔21内,第一弹簧7推动推杆8上移,推杆8带动活塞9上移将第一液体25向上推动,从而使得第一液体25与第二液体26混合。
52.实施例3:如图9所示,将阀座10与瓶身2螺纹连接,通过连接孔19将推杆8转动九十度,使得挂耳20旋转至槽孔21内,第一弹簧7推动推杆8上移,推杆8带动活塞9上移将第一液体25向上推动,从而使得第一液体25与第二液体26混合,然后旋下精华舱组件1,旋上滴管3方便后续使用。
5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