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承载治具及运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08:20: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pcm板的存储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载治具及运料系统。


背景技术:

2.pcm板(电池保护板)是电子产品电池pack中的重要连接部件,其用于连接锂电池的电芯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pcm板在避免电芯过放、过冲、过流的过程中扮演着能量安全保护者的重要角色,能够针对锂电池组的充放电进行保护,pcm板主要由镍片、fpc、pcb、元器件等组成,随着电子产品电池pack的形状变化,pcm板的形状也趋于复杂,例如存在折弯结构且pcb板进行双面布件,现有的托盘通常用以承载形状简单的pcm板,例如pcm板仅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不具有弯折段,或者pcm板上的fpc与镍片布置于pcb板的同一面,而非双面布件,导致无法使用现有的托盘来满足存在折弯结构且pcb板进行双面布件的pcm板的存储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治具及运料系统,可以解决对具有复杂结构的电池保护板的存储和运输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治具,用以承载电池保护板,所述电池保护板包括直线段、弯折段和导电片,所述直线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所述导电片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承载治具包括:载板,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具有相互两两正交的行方向和列方向,所述载板还具有与所述承载面相垂直的和厚度方向,所述承载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厚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沿所述行方向布置以容纳所述直线段,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底壁上沿所述厚度方向开设有用以容纳所述导电片的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容纳腔沿所述列方向布置以容纳所述弯折段,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
5.可选的,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容纳腔沿所述行方向间隔排布,一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行方向上的一端连通,另一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行方向上的另一端连通。
6.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底壁,所述第一避让槽的内底壁上沿所述厚度方向凸出设置有至少一凸起部以支撑所述直线段,所述导电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导电片分布于所述凸起部的两侧。
7.可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具有沿所述列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上沿所述列方向凸出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内侧壁上沿所述列方向凸出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形成对所述直线段的夹持。
8.可选的,所述第一内侧壁上沿所述列方向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内
侧壁上沿所述列方向开设有至少一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沿所述列方向相对设置。
9.可选的,所述承载面上沿所述厚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列方向延伸,且所述凹槽在所述列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连通。
10.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数量上对应两所述凹槽,两所述凹槽沿所述列方向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两侧,且两所述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连通。
11.可选的,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阵列排布,位于同一列上的多个所述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一容纳腔沿所述列方向依次连通形成通槽。
12.可选的,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底壁上沿所述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避让槽。
13.同时,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料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承载治具。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承载治具及包括该承载治具的运料系统,所述承载治具通过设置载板,在载板的承载面上开设容纳槽,其中容纳槽包括用以容纳电池保护板的直线段的第一容纳腔,以及容纳电池保护板的弯折段的第二容纳腔,从而使得载板可以承载复杂结构的电池保护板,另外,第一容纳腔的内底壁上第一避让槽的开设,可形成对布置于直线段的第二表面的导电片的容纳和保护,方便复杂结构的电池保护板在存储时的扫码识别,更好地满足电池保护板的运输以及存储要求,而且容纳槽的开设可减少载板的设计厚度,提高承载治具的空间利用率,更好地满足人工的可操作性,提高人工的操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以及载板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电池保护板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电池保护板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3的俯视图;
20.图5是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治具与电池保护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图6的俯视图;
23.图8是图7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图7的c-c向剖视图;
25.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承载治具,10、载板,101、承载面,11、容纳槽,110、第一容纳腔,1101、中线,110a、第一内侧壁,110b、第二内侧壁,111、第一避让槽,1111、凸起部,1112、第一凸出部,1113、第二凸出部,1114、第一凹陷部,1115、第二凹陷部,120、第二容纳腔,121、第二避让
槽,12、凹槽,13、通槽;
28.2、电池保护板,21、直线段,21a、第一表面,21b、第二表面,22、弯折段,23、导电片,24、集成电路板,25、柔性电路板,251、第一段,252、第二段,26、连接器;
29.x、行方向,y、列方向,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治具,通过设置载板,在载板的承载面上开设容纳槽,其中容纳槽包括用以容纳电池保护板的直线段的第一容纳腔,以及容纳电池保护板的弯折段的第二容纳腔,从而使得载板可以承载复杂结构的电池保护板,另外,第一容纳腔的内底壁上第一避让槽的开设,可形成对布置于直线段的第二表面的导电片的容纳和保护,方便复杂结构的电池保护板在存储时的扫码识别,更好地满足电池保护板的运输以及存储要求,而且容纳槽的开设可减少载板的设计厚度,提高承载治具的空间利用率,更好地满足人工的可操作性,提高人工的操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以及载板的材料成本。作为典型应用,所述承载治具可应用于运料系统中,通过承载治具承载具有复杂结构的pcm板的存储和运输。
32.首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治具1用以承载的电池保护板2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保护板2包括直线段21、弯折段22和导电片23。
33.具体地,电池保护板2包括导电片23、集成电路板24、柔性电路板25和连接器26。其中,导电片23为镍片,用以与锂电池电芯的极耳焊接连接,集成电路板24即pcb板,柔性电路板25即fpc板,柔性电路板2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51和第二段252,第一段251沿集成电路板24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二段252沿集成电路板24的宽度方向布置,第一段251与第二段252垂直,柔性电路板2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集成电路板24的长度方向两端,柔性电路板25通过第一段251与集成电路板24电连接,连接器26设置于柔性电路板25的第二段252上,连接器26用以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组配。
34.其中,集成电路板24以及两柔性电路板25的第一段251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直线段21,柔性电路板25的第二段252及其上的连接器26共同构成所述弯折段22。直线段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1a和第二表面21b,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集成电路板24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即构成所述第一表面21a,下表面即构成所述第二表面21b,集成电路板24的上表面布置有多个元器件,柔性电路板25的第一段251与第一表面21a连接,弯折段22通过第一段251与第一表面21a连接,导电片23(即镍片)凸出设置于集成电路板24的下表面(即第二表面21b),形成柔性电路板25与导电片23在集成电路板24上的双面布件,方便对电池保护板2的扫码识别。导电片23的数量为四个,沿集成电路板24的长度方向间隔排
布。
3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5以及图9和图10,所述承载治具1包括:载板10。载板10具有承载面101,具体地,承载面101具有相互正交的行方向x和列方向y,载板10具有与承载面101相垂直的厚度方向z,载板10的承载面101上开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沿载板10的厚度方向z开设,容纳槽11具有沿载板10厚度方向的槽深,多个容纳槽11间隔排布,每个容纳槽11包括第一容纳腔110和两个第二容纳腔120,第一容纳腔110沿载板10的行方向x布置,第二容纳腔120沿载板10的列方向y布置,两第二容纳腔120沿行方向x间隔排布,一所述第二容纳腔120与第一容纳腔110在行方向x的一端连通,另一所述第二容纳腔120与第一容纳腔110在行方向x的另一端连通,两第二容纳腔120位于第一容纳腔110的同侧,形成容纳槽11的凹字形结构,第一容纳腔110的内底壁沿厚度方向z开设有第一避让槽111。
36.第一容纳腔110用以容纳电池保护板2的直线段21,两第二容纳腔120分别用以容纳电池保护板2的两弯折段22,第一避让槽111用以容纳导电片23。从而使得双面布件的电池保护板2可存储于容纳槽11内,便于电池保护板2的运输,而且导电片23容纳于第一避让槽111中,可形成对导电片23的保护,避免导电片23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
37.另外,参照图4、图5以及图9和图10,第一避让槽111的内底壁上沿厚度方向z凸出设置有凸起部1111,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111的数量等于导电片23的数量减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电片23的数量为四个,则凸起部111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凸起部1111沿行方向x间隔排布,以将第一避让槽11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四个沿行方向x间隔排布的隔室,每个隔室对应一导电片23,而且三个凸起部1111配合形成对电池保护板2的直线段21的支撑,当电池保护板2装入容纳槽11时,凸起部1111与位于相邻两导电片23之间的集成电路板24相抵,导电片23插入相应的隔室内,在对电池保护板2进行支撑的同时,形成对多个导电片23的间隔、限位,避免电池保护板2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出现晃动或晃动幅度过大而导致出现品质风险;在实际应用中,凸起部1111的数量可以根据导电片23的数量进行调整,也可以基于电池保护板2的长度、导电片23的布局等进行调整,本技术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38.此外,参照图4~图8,第一容纳腔110具有沿列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110a和第二内侧壁110b,第一内侧壁110a上设置有沿列方向y朝向第二内侧壁110b凸出的四个第一凸出部1112,四个第一凸出部1112沿行方向x间隔排布,第二内侧壁110b上设置有沿列方向y朝向第一内侧壁110a凸出的两个第二凸出部1113,两个第二凸出部1113沿行方向x间隔排布,且四个第一凸出部1112与两个第二凸出部1113沿行方向x交错排布,具体地,参照图5,第一容纳腔110具有沿行方向x延伸的长度,该长度的中间点设有沿列方向y延伸的中线1101,参照图8,电池保护板2的直线段21布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0中,直线段21的中间点与第一容纳腔110的中间点重合,四个第一凸出部1112以中线为轴对称分布与中线1101两侧,同样,两第二凸出部1113以中线1101为轴对称分布,第一凸出部1112和第二凸出部1113形成对电池保护板2的直线段21的夹持,避免电池保护板2在容纳槽11内晃动,保证电池保护板2在容纳槽11内存储和运输的稳定性。
39.另外,参照图4~图8,第一内侧壁110a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凹陷部1114,第一凹陷部1114沿列方向y开设于第一内侧壁110a上,第一凹陷部1114沿列方向y向远离第二内侧壁110b的方向内凹,两个第一凹陷部1114沿行方向x间隔排布,第二内侧壁110b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凹陷部1115,第二凹陷部1115沿列方向y开设于第二内侧壁110b上,第二凹陷部1115沿
列方向y向远离第一内侧壁110a的方向内凹,两个第二凹陷部1115沿行方向x间隔排布,具体地,参照图5和图8,两第二凹陷部1115以中线1101为轴对称分布于中线1101两侧。第一凹陷部1114与第二凹陷部1115沿列方向y相对设置。第一凹陷部1114与第二凹陷部1115的相对设置,形成对电池保护板2沿列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侧边的避空,以显露出导电片23,此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生产人员在检查电池保护板2外观时直接斜视目测检查导电片23。
40.此外,参照图4~图8,载板10上沿厚度方向z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沿列方向y延伸,凹槽12在列方向y上的一端与第一容纳腔110内侧连通,其中,每个第一容纳腔110在列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一凹槽12连通,两个凹槽12相对设置以在载板10上形成用以取出电池保护板2的取手位,当需要完成电池保护板2在容纳槽11中的放置或拿取时,可通过两个凹槽12的配合形成的取手位将电池保护板2取出,提高人工放置与拿取电池保护板2的工作效率。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1的数量为多个,在载板10上沿行方向x和列方向y呈阵列排布,位于同一列上的多个凹槽12和多个第一容纳腔110沿列方向y依次连通形成通槽13,通槽13的设计,可提升对载板10的整体加工的便利性,无需在载板10上单独开设与第一容纳腔110内侧连通的凹槽12。
41.另外,第二容纳腔120的内底壁上沿厚度方向z开设有第二避让槽121。第二避让槽121用以容纳连接器26,以保证连接器26在容纳槽11的第二容纳腔120内存放的稳定性,避免连接器26因晃动与柔性电路板25分离出现品质风险。
4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承载治具1的使用方式如下:
43.使用时,参照图6~图10,载板10水平放置,将电池保护板2布置于容纳槽11内,具体地,将电池保护板2的直线段21布置于第一容纳腔110中,导电片23插设于第一避让槽111中通过若干个凸起部1111形成的相应隔室中,弯折段22布置于第二容纳腔120中,弯折段22中的连接器26嵌设于第二避让槽121中,凸起部1111形成对电池保护板2的直线段21的支撑,第一凸出部1112和第二凸出部1113形成对电池保护板2的直线段21在列方向y上相对设置的两侧边的夹持,从而实现电池保护板2稳定安装于容纳槽11中,放置于容纳槽11内的电池保护板2整体位于容纳槽11内,不会超出容纳槽11的开口端,避免发生剐蹭,并可减少载板10的设计厚度,提高承载治具1的空间利用率。第一凹陷部1114与第二凹陷部1115的相对设置,形成对电池保护板2沿列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侧边的避空,以显露出导电片23,此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生产人员在检查电池保护板2外观时直接斜视目测检查导电片23。而在取用时,由于凹槽12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可轻易地伸入第一容纳腔110内侧握持电池保护板2的直线段21以从容纳槽11内取出电池保护板2,便于电池保护板2的存储和运输,更好地满足人工的可操作性,提高人工的操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以及制作载板10材料的成本。
44.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运料系统,所述运料系统包括所述承载治具1,所述运料系统通过承载治具1承载电池保护板2以将电池保护板2运送至下游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pc等电子产品)进行组装。
45.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承载治具及运料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