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不漏水、不漏气食品饮料包装桶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03:40: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指防漏水、不漏气的桶。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的包装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模内贴薄壁桶装是常用的一种,现有的桶的密封主要靠桶盖与桶沿的线接触,在运输时,遇到撞击、挤压、摇晃后桶子或桶盖会变形,这样桶盖与桶沿的线接触会断开,经常出现漏水的情形,另外流通领域里对有一定保质要求的产品,桶盖也要求密气,但这种线接触的密封方式基本上很难达到要求。有业者会在桶沿上覆上一层膜,但是这样就需要增加设备和工序,消费者使用时也需要先将膜去除,影响消费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漏水、不漏气的食品饮料包装桶。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漏水、不漏气食品饮料包装桶,由桶体和扣设在桶口的桶盖组成,其中,桶口与纵轴呈小于15
°
的锐角,桶口外侧设有一圈凸起的卡台,桶盖由桶盖面和桶盖面边缘部向上设置的连接部组成,连接部截面呈“n”形夹设在桶口部,连接部的内侧立面为与桶口部角度相适配的密封面,连接部的外侧立面设有可扣设在桶口部卡台上的卡扣。
5.所述的连接部与桶口部的连接呈过盈配合。
6.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桶盖密封面与桶口内面形成面紧密的面接触,连接部的卡扣卡接在卡台上,这样桶口内面与连接部的密封面形成紧密的面接触,这样就可以实现密水和密气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只需在桶盖上一体成型设置密封面和连接面,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示图;
8.图2为本实用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9.标号说明:
10.1、桶体;11、桶口;111、卡台;2、桶盖;21、桶盖面;22、连接部;211密封面;22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1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漏水、不漏气食品饮料包装桶,由桶体1和扣设在桶口11的桶盖2组成,桶口11与纵轴呈小于15
°
的锐角。桶盖2由桶盖面21和桶盖面21边缘部向上设置的连接部22组成,连接部22截面呈“n”形夹设在桶口11,连接部22的内侧立面为与
桶口部角度相适配的密封面221,连接部22的外侧立面设有可扣设在桶口11卡台111上的卡扣222。
13.由于桶口11呈小角度的敞口设计,越向下口越小,连接部密封面221与桶口11的连接呈过盈配合,即密封面221设计地比正常位置稍向下,这样桶口就会挤压密封面221使桶盖2向上弹,便由于卡扣222扣接在卡台111上,这样密封面221与桶口11紧密贴合,起到了密水和密气的效果。
1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不漏水、不漏气食品饮料包装桶,由桶体和扣设在桶口的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桶口与纵轴呈小于15
°
的锐角,桶口外侧设有一圈凸起的卡台,桶盖由桶盖面和桶盖面边缘部向上设置的连接部组成,连接部截面呈“n”形夹设在桶口部,连接部的内侧立面为与桶口部角度相适配的密封面,连接部的外侧立面设有可扣设在桶口部卡台上的卡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漏水、不漏气食品饮料包装桶,桶口与纵轴呈小于15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卫 吴来国 肖美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恒隆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1
技术公布日:2022/7/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